•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个性与意气用事 意气用事

    个性与意气用事 意气用事

    时间:2019-02-20 05:43:5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厚厚的一本《史记》,大大小小的人物近万计,基本可以分为智勇和昏庸两大类。此外,还有一种人,看似有主见,有个性,然而一意孤行,刚愎自用,为君者如殷纣祸害黎民百姓,权重者如项羽误国误身,位卑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结果都一概留下千古笑柄。
      王陵是沛县的豪绅,刘邦没有出道还在当小小的亭长时,曾像对待兄长那样侍奉王陵。等刘邦起兵时,王陵也聚集了党羽几千人,但王陵是个“少文,任气,好直言”之辈,心想你刘邦以前服侍我的,我怎么能跟在你后面干呢?于是“不肯从沛公”。直到刘邦把场面弄大了,王陵才万般无奈地来投奔刘邦,弄得左右不是。王陵应该很后悔自己当初意气用事时,他遇上了比自己更加意气用事的项羽。项羽为了招降王陵,把他母亲抓了。陵母知道刘邦宽厚,而项羽狭隘,为了儿子的前途,选择了自杀。本来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可是项羽却大怒,“烹陵母”。母亲被项羽烧煮了,更促使王陵死心塌地跟着刘邦与项羽为敌了。项羽在乌江自刎时,不知道有没有想到这件事。王陵在楚汉之争中立了不少功劳,于是自以为是,加上“本无意从高帝”,所以很晚才被封为安国侯。虽然王陵后来在孝惠帝手下也当上右丞相,但同样因为意气用事,被吕后明升暗降让他去做皇帝的老师。由没有多少文化的王陵当太傅,这不是对他的讽刺吗?王陵又气又恨,只好闭门不出,最后郁闷而死。
      但凡意气用事的人都以鲁莽为勇敢,不知道审时度势,所谓“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鲁莽之人必然独断专行,一些人因此到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潍水之战中,有人规劝楚将龙且:“深沟高垒,坚守不出。”但龙且不听劝谏,倨傲而又刚愎自用,进兵与汉将韩信夹潍水布阵,韩信“壅水上流,引军半至,击龙且,佯不胜,还走”。等到龙且率军渡水追韩信时,“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淹死水中,龙且本人也被迫杀。而在韩信攻打赵国时,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陈余献计:以奇兵拦截粮草。但“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结果被韩信拔寨生擒。不是韩信的运气好,只能说明天下自以为是的人太多了。比起广武君的智谋,韩信的广纳良言显得非常可贵。韩信生擒广武君后,并没有将其简单地处死,而是“解其缚,东向坐,西向对,师事之”。结果靠着广武君的建议,不动一兵一卒就降服了燕国。可见,不是韩信比成安君更聪明,而是比他更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在日常交友中,分清楚什么属于个性,什么是意气用事至关重要,一些表面的直爽很容易迷惑人。根据《史记》的描写,“文景之治”的盛世中,景帝的功绩远不及文帝,对百姓的仁爱和对臣属的宽厚方面,也赶不上文帝。景帝意气用事,审时不明,谋划不周,听不得他人的批评意见,致使敢于直言铮谏、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下大功的周亚夫受辱含冤绝食而死;颇有远见卓识、为巩固中央政权出谋划策的晁错,最后却成了景帝退敌的牺牲品。如何避免景帝这样的人做上司做朋友,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郦食其就很有智慧,当初他在陈留读书时,被当地人称为狂生。陈胜、项梁等人反秦起义后,从高阳经过的各路将领不在少数,都许以高官拉郦食其入伙,但郦食其知道这些人都是一些斤斤计较、刚愎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的小人,因此他就深居简出,隐藏起来,不去逢迎这些人。直到沛公带兵攻城略地来到陈留,他才说:“此真吾所愿从游。”后来,他跟随刘邦为建立汉王朝立下了丰功伟绩。
      人需要有个性,凡能成大事者都有个性,个性是对正确观点的坚持,评判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实践。相反,意气用事是从个人情绪出发,视反对意见为违抗,是和自己过不去,结果根本听不得别人的意见,更无法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责编 何 毅)

    相关热词搜索:意气用事个性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