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向蒋介石“献九鼎”闹剧】愿献九鼎,不识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向蒋介石“献九鼎”闹剧】愿献九鼎,不识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时间:2019-02-21 05:36:0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铸造九鼎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式对日本及德、意宣战,同美、英、苏诸国结成盟邦,中国向美、英两国提出取消不平等条约。鉴于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要力量,美国决定于1942年8月即时放弃在华特权。经过两个多月的谈判,《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于1943年1月11日由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和美国国务卿赫尔代表两国政府在华盛顿签字。同日,在中国陪都重庆,由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英国驻华大使薛穆爵士和印度代表黎吉生,共同签署的《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也公布了。这两项条约宣布废除美、英两国历史上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无疑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一大胜利,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
      蒋介石对这两项条约的签署十分高兴,认为自己是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开辟中国新机运的民族英雄,是最不负孙中山使命的继承人。他在日记中写道:“此为总理革命以来毕生奋斗最大之目的,而今竟得由我亲手达成。”
      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体察“领袖”心意,决定借此由头对蒋介石歌功颂德一番。但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这个“心意”呢?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朱家骅一手操办起来的“党务工作人员训练班”提议,选择适当时机向蒋介石献九鼎。
      九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象征国家政权的重器,寓有神圣之意。《史记》中就有“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的记载。此时向蒋介石“献九鼎”,显然有“劝进”的味道,正符合“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宣传需要。
      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设计委员会讨论了这个建议,大家都明白献九鼎的用意,所以心照不宣,顺利通过。朱家骅将此事报告给蒋介石,蒋介石在呈文上写了个“阅”,不置可否。这样一来,这出戏便开始上演了。
      朱家骅等人为了使“献九鼎”达到预期目的,煞费了一番苦心。
      1943年1月20日,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召开了献九鼎筹备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出席者主要是各工矿的国民党党部代表。会议决定,九鼎由民生机器厂负责铸造,各工矿党部平均负担费用。
      1月27日,朱家骅又主持召开了第二次筹备会议,除了各工矿的国民党党部代表与会外,一些高等学校的国民党党部代表也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决定由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设计并监制九鼎。
      2月19日,在第三次筹备会上,采纳和通过了马衡设计的康鼎形九鼎。九鼎的鼎台采用四川产的楠木,上刻蟠螭纹,台面是绿色雪花呢,鼎盖用古铜色软缎覆盖。马先生还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九鼎设计缘起》,用他丰富的历史知识,讲述了“九鼎”的来历,以及他的设计理念。
      “九鼎”铸成后,还少一篇铭文。当时四川有许多老先生擅长此道,但都不愿“献丑”,最后请来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顾先生定稿后的铭文为:“于维总裁,允文允武,亲仁善邻,罔或予侮。我士我工,载欣载舞,献兹九鼎,宝于万古。”国民党学校党部和工矿党部分别写了献词,称颂蒋介石“天下所顺”、“勋垂无疆”。这九个鼎的形式、大小、花纹一模一样,每个鼎高约30公分,重十几斤。
      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在第四次筹备会议上,商定了献鼎仪式和程序:一、启鼎;二、贯铉;三、献鼎;四、献词。之后又召开第五次会议,商定献鼎代表为500人,并且请国际宣传处发布新闻,中国电影制片厂来现场拍摄电影。
      
      尴尬收场
      
      “九鼎”告成,“献鼎”仪式也已商定,当年10月30日,中国与美、英、苏在莫斯科签署《四国关于普遍安全之联合宣言》。据此,中国作为战后世界四强地位得到确认,无形中也为中国元首蒋介石提高了声誉。他的人气指数急剧上升,甚至当时国际社会还有“五大领袖”(即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蒋中正和戴高乐)之称。其实,蒋介石虽然被赫然排在国际大国领袖的第四位,但实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利益只能由苏、美两国分赃,当时贫弱不堪的中国只是挂了个虚名而已。但是,国民党内的一帮人马还是为表面的荣耀所迷惑,急着想给蒋介石抬轿子。他们认为献鼎时机已水到渠成,遂决定在11月7日借国民党中央训练团第28期开学典礼之机,向蒋介石“恭献九鼎”。
      11月3日,当时的中央社报道:“全国工矿暨学校党部铸九鼎奉献总裁致敬,闻于本月七日在某地举行隆重奉献典礼。”“并悉奉献九鼎筹备会恭请组织部朱部长家骅为主献人云。”
      为了使11月7日的献鼎仪式不出纰漏,朱家骅等人决定于前一天进行一次预演。11月6日,陪都重庆突然热闹起来,从两路口到复兴关,沿途张灯结彩,扎了许多牌楼,马路上车辆拥挤,人群熙熙攘攘。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外更是彩旗飘扬、岗哨林立。里面的会场布置得十分隆重,主席台上的天幕以黄缎作底,缀上各种颜色的花朵,显得富丽堂皇,俨然“金銮殿”一般。主席台下,摆着3张大长方桌,桌上覆盖着一幅黄缎子。桌子两旁站着两排衣着艳丽的美女,美女后面是由各省推选出来的9个区的代表,共18人。主席台两侧站立着8名身穿长袍马褂的司仪。这些人胸前都佩戴着一朵鲜艳醒目的小红花,红花下衬着一张写有墨字的黄缎条。
      此时,蒋介石和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戴季陶、于右任、孙科和陈果夫、陈立夫等正在台后休息室里品茗开会。
      献“九鼎”仪式进行预演时,朱家骅站在主席台右边,湖北省政府主席王东原站在左边,正中是代表蒋介石“受鼎”的何应钦。司仪唱道:“献鼎典礼开始!”接着喊:“鸣礼炮!”“奏乐!”在乐曲声中,两排美女缓缓走到桌旁,慢慢揭开黄缎,露出闪闪发光的九座鼎。“启鼎”仪式结束后,美女们退回原位,司仪接着唱:“××省向总裁献鼎!”右列的朱家骅、左列的王东原走出来,面对何应钦垂手肃立。美女走过来两人,将用黄缎缭绕着的杠子,穿入桌上第一个鼎的两耳(即“贯铉”),抬到何应钦面前桌旁站定,高高举起,朱家骅、王东原二人走过来接鼎,同时向何应钦三鞠躬,何应钦还礼。朱家骅、王东原将鼎安放在何应钦面前的桌子上。朱家骅、王东原和两名美女退回队伍。接着,司仪又唱道:“××省向总裁献鼎!”各位代表和美女又依此表演一番。
      当献到第3只鼎时,后台走上来一名侍卫官说:“委员长有请朱部长!”朱家骅赶快走到后台休息室,何应钦等人也停止了表演。礼堂内的人不知出了什么事,鸦雀无声,突然听到休息室内传出蒋介石用浙江官话怒骂道:“这是无耻!”过了一会儿,朱家骅哭丧着脸走到主席台前,大手一挥,台下的代表、美女都连忙退去,何应钦等人都灰溜溜地到台下站立。蒋介石走上主席台,就座主席位,怒气冲冲地说:“今天这种行为,是给我的一次侮辱!这种做法,不仅给我侮辱,也给党侮辱,怎样对得起总理在天之灵?”稍停了一会儿,稳定了一下情绪,他又接着说:“代表们远道跋涉,辛苦了。这件事,是我们中央负责人做错了,我也有责任,看到签呈(关于献九鼎的呈文)时,没有批‘可’,只批了一个‘阅’字,意思是做一点纪念品是可以的,而你们这么劳民伤财,轰动全国,实在是愚蠢无知。”蒋介石的这番话,承认了献九鼎一事他事先是清楚的。但他为什么到了预演时又突然翻脸呢?
      
      深层原因
      
      原来,国民党内部一直有人对朱家骅不满,他们联合起来适时向蒋介石告状:九鼎上的铭文最后四句的第一字合起来,就是“我载献宝”,谐音“我在献宝”,“献宝”在四川话中是骂人的话,讽刺那些装疯卖傻者。“我在献宝”岂不是把蒋介石视作装疯卖傻者?还有人对蒋介石说,向您献九鼎是讽刺您一言九鼎,搞独裁。蒋介石听了勃然大怒,随即把朱家骅叫进来训斥。
      其实,蒋介石变脸并不仅仅是针对铭文。早在铸鼎和选美女献鼎的消息不胫而走时,陪都重庆就有许多人提出不同意见,有的地方更是骂声一片。连时任国民党军委军令部长徐永昌也说:“今日献九鼎,蒋先生应却而不之却,徒损其大。献者不以德爱人,徒增国家之陋。”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陈布雷也劝阻他,以为“古人说鼎革,是先革而后有鼎。现在国家仍多难,暴日入侵,以鼎为献,非其时也,且易引起陈旧意识”。
      冯玉祥先生也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当时民生机器厂厂长卢作孚曾领着他去参观预备献给蒋介石的九个铜鼎。他问:“这是谁出的主意?”旁边一个工人说:“这是委员长的意思,他要这样办,谁敢驳回?”中国人都把九鼎当做皇帝的象征,这在当时的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蒋介石要人献九鼎,连最基层的老百姓都嗤之以鼻,可见此举确实不得民心。
      后来,这件事不知怎么被美国记者探听到了,便在美国的报纸上登载出来:“蒋介石叫人们给他献九鼎,这是预备做皇帝。”蒋介石看到后,把美国的新闻记者和美国的报纸大骂一通。此时,蒋介石开始后悔当初“失察”,草率地在朱家骅“献九鼎”的呈文上只批了个“阅”字,以致难以收拾局面。
      蒋介石在“献鼎”预演仪式上大骂一通后,“献鼎”筹备委员会的一班人马自感“里外不是人”,私下里都在痛骂蒋介石:“你不让我们献九鼎,我们会献么?现在美国报纸骂你了,你就发脾气来骂我们,你骂吧,我们都不干了。”几天后,许多人都递交了辞呈。蒋介石只好在背地里安抚他们说:“骂你们是给别人听的,我心中还说你们做得好,做得对。”过了两三个星期,这起风波才平息下去。
      事后,徐永昌在日记中写到献鼎性质时这样表示:“民四(民国四年――编者注)初闻筹安会之名词,以为袁总统会将赫然震怒……不意其渐至于自谋之。张勋复辟前,余亦以为断不会再有此糊涂事,卒至龙旗通衢,方觉果有此笑话出现。九鼎固微,然献者之心至危。”在这里,徐把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与铸献九鼎联系起来,作为同一类问题一并提出,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与核心。他认为向蒋铸献九鼎,其实质并不在于耗钱费时,也不在于虚文无聊,而在于它是一项封建性质活动。
      最后,蒋介石拒绝接受的九鼎到哪里去了?据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国民政府参政会参政员庞镜塘记载,九鼎遭蒋拒绝后,“朱家骅即刻派人把这九个鼎送交中央图书馆暂行代为保管,以后便不知下落了”。(责编 王 容)

    相关热词搜索:闹剧蒋介石献九鼎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