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浅析道家思想对诸葛亮人生观的影响|道家人生观

    浅析道家思想对诸葛亮人生观的影响|道家人生观

    时间:2019-02-28 05:45:3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道家思想作为一种独特的哲学思维和处事准则,在千百年来对社会和人性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道家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就是人生哲学。诸葛亮作为一名受中国传统文化熏染的士人和学者,其人生观更是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中的人生哲学,可以总结为八个字:重我轻物,自然超脱。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诸葛亮拥有各种高贵的品质,选择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在做人上,他忘我无私,节俭严谨;在治国上他顺时而动,追求人人平等;在理想追求上,他渴望功成身退,追求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正是由于道家思想的影响,才使诸葛亮出仕而不热衷于功名,处于乱世却能保持恬淡的心态,身居高位仍能坚守自我。最终成就了一个不凡的人生,并留给后人更深刻的思考和更值得探究的人生哲学。
      关键词:道家思想;诸葛亮;人生观
      道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作为一种独特的哲学思维和处事准则,在千百年来对社会和人性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其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对人生和人性都有着漫长的思索和深入的探究。而在道家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就是人生哲学。诸葛亮作为一名受中国传统文化熏染的士人和学者,其人生观更是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历代学者对诸葛亮思想和人生观的研究都侧重于儒家和法家的研究,而忽略了道家。这必然使我们在对诸葛亮的研究中产生偏差。山东理工大学教授赵�先生在《诸葛亮道家思想剖析》中,首先以《诸葛亮忠武侯文集》为依据,从战略思想和兵家思想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了道家思想对诸葛亮的影响。著名学者赵清文在《诸葛亮的慧民思想》中也认为诸葛亮的一系列治国措施是为了达到一个“安其居,乐其业,至老死不相攻伐”的道家理论中的理想社会。
      在道家思想对诸葛亮的诸多影响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其人生观的影响。道家思想中的人生哲学,可以总结为八个字,那就是:重我轻物,自然超脱。重我即注重个人修为,关注个人感受。在老子和庄子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自我情感的描述,如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兮,若无所归”的孤独感;再如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天人合一的超脱感。轻物则是相对于精神世界的满足,物质生活上追求俭朴,和对名利的淡漠。还包括对世事、生死的看开。重我轻物是一种做人的境界,而自然超脱则是处事的准则。自然指崇尚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去做事。超脱则是超然物外,冷眼看世界,有一个更清醒更冷静的认识。因而,道家的人生思想是健康的,高层次的。不仅是对自我的坚守,更是对自我的超越。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一直过着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隐士生活。据《魏略》记载,他“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可见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从容与超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忧国忧民的士人,一位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热血男儿,他最终走出了山林,成就了一番事业。这则是“重我”的升华,即抛却小我,选择大我,以天下为己任,肩负起拯救天下苍生的重任。终其一生,诸葛亮真正地做到了少私寡欲,勤俭严谨。正是由于道家重我轻物和自然超脱思想的影响,才使诸葛亮出仕而不热衷于功名,处于乱世却能保持恬淡的心态,身居高位仍能坚守自我。
      他追求人人平等的治国方式,不与士族阶级妥协,不怕得罪权贵,最终在那个昏上乱相的乱世中建立了一个清明廉洁的政府,一个风化肃然的社会。而把功成身退作为最终理想,则更体现了其心羡山林,不恋名利的超脱。尽管这一理想最终未能实现而为这位英雄平添了更多的悲剧色彩,但他却成功地完成了从士人向圣人的转变,成为千古流传,令人敬仰的士人英雄和臣子楷模。
      研究道家思想对诸葛亮人生观的影响,有利于从道家人生哲学的角度分析他的人生抉择、精神境界与人生追求。有利于穿过历史的迷雾来解读他内心的超脱和孤独,有利于从主观因素来解答围绕在他身上的诸多谜团,以及他圣人般的神圣高尚和穿越千年依然耀眼的光辉。
      一、道家思想对诸葛亮人生抉择的影响
      (一)走出山林,在大我与小我中抉择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战火纷乱,民不聊生。如庄子所说“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诸葛亮在出山之前的生活状态便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过着与世无争,简单恬淡的隐士生活。据《三国志》记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我们可以想象出来,在那样腐朽黑暗的乱世,能够流连于山林之中,与清风明月相伴,吟曲弹琴,衣食自足,那是怎样的适意与宁静啊。而最终打破这宁静与适意的,便是刘备的“三顾茅庐”了。
      “三顾茅庐”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篇章。而后《三国志》中的“凡三往,乃见”和《出师表》中的“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成为古今学者讨论的对象。而是否有三顾茅庐和诸葛亮为什么“三顾”才肯出山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在我看来,是否有“三顾”和为什么“三顾”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诸葛亮所面对的真正意义上的抉择和他最终的选择。这便是大我与小我的抉择。
      在道家的人生哲学中,“重我”是其中很重要的思想。它追求个人的生活方式,注重自身修养,关注个人感受。如庄子所描绘: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样的一种人,我们通常称之为“隐士”。我认为这是“重我”中的小我。而大我则是小我的超越和升华,那便是既保持淡漠的心境,又有火热的情怀;既不追名逐利,又不弃天下苍生于水火;既有最高理想,又敢于去追求最高理想。
      这也正是道家思想的本质,绝不是“隐世”,而是“救世”。其最终目的是“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可见,不争却能利万物,无私却兼顾了天下。道家思想的人生观是“眼冷心热”,真正的高洁之士不会在国家危难之时,弃天下苍生不顾。
      最终,诸葛亮选择了大我。明朝携剑随君去,羽扇纶巾赴征尘。于是走出山林,开始了兢兢业业、勤勉艰辛的一生。
      (二)走出世俗,从士人向圣人的转变
      在老子和庄子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极多关于“圣人”的描述。如庄子的“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老子的“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因而,可以说“圣人”是道家思想中最理想的为人标准,最崇高的人物品格,最完美的领导形象。他要集谦逊、严谨、淡泊、善良于一身,要无私,要爱民如子,要公正,要有才华。
      老子和庄子都生活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昏上乱相”的乱世之中。而春秋时期,士族阶级刚刚兴起,还处于萌芽状态,对于政权,只能起到一些左右的作用。真正的权利掌握在公卿贵族的手中。因而,在老庄的思想中,只能寄一切希望于“圣人”。
      到了诸葛亮所生活的时代,即,从东汉到三国到魏晋的这一时期,正是士族阶级逐渐崛起,并最终取得了政权的时代。以陈群为代表的士人阶级最终达到了自己的愿望,实现了九品中正制。诸葛亮也是一位士人。并且是士人中最出色最完美的“国士”。然而,做为士人阶级的一员,诸葛亮并没有选择安享时代所给予的便利和好处,相反,他走出了世俗,完成了从士人向圣人的转变,成为道家思想中,标准的“圣人”。
      在道家思想中,“圣人”是这样的一种人:无阶级,代表的是所有人的利益,因此他要公正;无私欲,一心为民为国为天下,因此他要廉洁;无差错,要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因此他要勤勉。诸葛亮真正做到了公正无私,廉洁勤勉。在个人生活上,他力倡俭朴,以至于逝后遗愿为“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在治国上他“开诚心,布公道”,建立了一个人人平等的清明社会;在管理上他做到了“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使他的政府公正廉洁。
      “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可见诸葛亮的确是人们心中的圣人,一盏永远明亮的灯。
      二、道家思想对诸葛亮价值取向的影响
      (一)企者不立,选择严谨的做人准则
      在《道德经》的第二十四章中,老子告诫人们“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做人不能急躁,要稳重,要严谨,要有认真的态度。“诸葛一生唯谨慎”。谨慎和认真是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大的优点。“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可见,诸葛亮的谨慎是人所共知的,甚至可以成为刘备举国相托的最主要原因。而正是由于刘备的信任,治国治民的重担,兴复汉室的理想,使诸葛亮在为人标准上更加的严谨小心,真正做到了“夙夜忧叹”,唯恐“托付不效”。
      从自身上看,严谨的做人标准使诸葛亮能够坚守自我,改善自我并不断的超越自我。他严于律己,兢兢业业。同时,他也以这样的标准与态度去处理各种事务,最终使他成为一名严格又宽容,认真又慈爱,“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的贤相。
      从社会上看,诸葛亮将他严谨的做人标准应用于治国与用兵之上。正是这种严谨认真的精神,才使他在策略上“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在赏罚上他“小强绘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对待善恶是“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在管理上做到了“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事无巨细,严格要求,轻重缓急,事必躬亲。正是这种认真严谨的态度,才使弱小的蜀国逐渐强大,成为三国鼎立中,不可小视的一方力量。
      正如勉县武侯祠上的对联所描述的那样:扶汉心坚,惟谨慎方能担当事业;伏龙誉早,必深潜而后腾入云霄。
       (二)俭故能广,选择朴素的生活标准
      诸葛亮的节俭,已经到了令人为之心酸的田地。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死后“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作为一个堂堂的大国丞相,能有这样朴素遗愿的,古往今来,绝无仅有。
      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俭”是为人的基本原则和美德。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注重物质与私欲的满足,而更重要的则是精神上的轻松与愉悦。物质上愈加俭朴,精神上便愈是放松,这是人生的一种态度,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和境界。
      诸葛亮不仅个人极度节俭,他的家庭也是十分节俭的。在《北堂书钞》引《诸葛亮答李严书》中提及,“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一个堂堂的大国丞相,其妻连多余的衣服都没有,这是不是诸葛亮的自谦和夸张呢?不是。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曾上表后主,“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结果就真的“及卒,如其所言。”
      作为一名丞相,国家最重要的领导人,诸葛亮朴素、节俭的生活标准也必使其为官廉洁。晋宏忠在《试论诸葛亮廉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中提到:“丞相诸葛亮以他一生的实践,成为中国历史上廉洁勤政的化身。在治蜀期间,并且能够使蜀汉政府的官吏也大体做到了廉洁。他向后主公开报出自己的个人财产,表明绝不敛财的决心,事实上又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同样,诸葛亮也把“俭”应用在了治国之上。他提倡节流积蓄,反对奢靡风气。在他的治理下,蜀国上下风化肃然,节俭一时成风。人怀自厉, 蜀民“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奢靡的风气荡然无存。
      以身作则,谦逊勤俭,严于律己,又能够做到公正公平,诸葛亮有太多的理由来得到世人的信服。在他的带动下,整个国家的大多数百姓都能够勤俭节约,人人自励上进,以达到其去甚、去奢、去泰,建立一个严明廉洁的政府。在这个政府的管理下,成就一个世外桃源般纯净、殷实的国家。诸葛亮基本上完成了他的这一政治理想,且不谈蜀国后来的发展,至少在诸葛亮为政期间,他是打造出了一个“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的清明世界。
      作为蜀国当属第一的开国功臣,作为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当朝丞相,诸葛亮的节俭和廉洁足以让历代贪官自惭形秽,让古今人们肃然起敬。
      (三)少私寡欲,选择淡泊的人生态度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这样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对儿孙的教导,也是对自己一生修身修德的总结。可以说,淡泊是性情上的修养,而宁静是治学上的态度。既淡泊又宁静,则是最高的修身原则,难达的精神境界。
      老子云:“恬淡为上,胜而不美”。淡泊正是道家思想最提倡的修身之道。这种修身,更是修心,而心的理想状态是“至虚极,守静笃。”就是把心放在一种状态上,这种状态是相对空明的,不受任何外物侵扰的,完全自然的状态。而之所以人的心会躁动不安,则是由于外物的干扰和内心私欲的活动,因而,心灵修养到最高境界,则是“少私寡欲”。
      在《三国志・后主传》,裴松之做的注中,评价诸葛亮为“诸葛丞相弘毅忠壮,忘身忧国”。真正的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天下还未统一安定,当百姓还未安居乐业,对于诸葛亮来说,所要做的只有不断不断的进取,在他的头脑和意识中,没有“享乐”这两个字。
      诸葛亮的无私还表现在对子弟的安置上。作为劳苦功高的老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诸葛亮有太多理由可以将自己的子孙安排在要职上,也完全可以培养自己的族人作为自己的继承人。然而他没有那么做。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到了其离开人世的那一天,就真的是内无余帛,外无羸财。而最终选择的接班人也是他认定可以继承自己志向的姜维。
      只这一点,便将诸葛亮的忠贞不二表现了出来:他牵挂的是天下苍生,而不是天下。他有志统一天下,却无意于天下,因为他有更高尚的理想和追求。而这些对于其老对手司马懿的着重培养自己的儿子,并由儿子篡权夺取天下而言,该会是汗颜惭愧了吧。
      正是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才成就了诸葛亮的少私寡欲。也正是少私寡欲的高贵品质,令诸葛亮能够在纷乱的人世间,在尔虞我诈的各种权利之争面前,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之上,保持一个恬淡的心态。
      大道无形,大道无私。无私才坦荡,坦荡则无畏。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可见真正的智慧,正是存在于高尚之中。也正是这种少私寡欲的高尚,这种恬淡的情怀,对名利的淡泊,对人性的洞悉,才成就了诸葛亮不凡的一生。
      三、道家思想对诸葛亮人生追求的影响
      (一)顺势而动,追求人人平等的治国之道
      “在三国中,蜀国是治理得最好的国家,这当然归功于诸葛亮,在内政上诸葛亮厉行法治,使得吏治清明、官吏廉洁。在经济上诸葛亮关心农业生产,重视手工业,促进了坚持四项基本盐、铁、锦业的发展,蜀国的秩序在诸葛亮的手上是井然有序、井井有条。”这是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对诸葛亮治国的评价。
      诸葛亮是善于治国的。同时代的魏国著名谋士贾诩就评价诸葛亮善治国。 刘晔的评价是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陈寿更是认为“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在诸葛亮为政的十几年里,蜀国真正达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可见,诸葛亮的治国之能,确是非同一般。
      道家的治国思想,与儒家的兼济天下不同,与法家的法制权术也不同,道家的治国思想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道法自然”。可以说,道家的治国思想最适宜应用的就是战后重建了。动乱过后,人们最渴望的就是和平和安定,因而必要与民休息,以安民心,以蓄国力,以固社稷。
      诸葛亮治国的精彩,就在于他能够以身作则,并且依据蜀国的国情及社会形态,灵活运用,将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相结合,走出独具特色的治国之路。
      东汉末年,士族地主阶级兴起。三国战乱,归根结底是士族阶级与军阀之间争夺权力的战争。当时的蜀国一样也面临着被士族接管的局面。士族阶级渴望的是门阀制度,也就是后来曹魏政权中实施的九品中正制度。这种制度的实施,最有利的便是士族、
      门阀等贵族,而最不利的便是普通的老百姓。
      对于士族阶级,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对待方式,如曹魏的妥协,孙吴的投靠。而诸葛亮对待士族则既不妥协也不投靠,他选择的便是,与普通百姓一视同仁,绝不特殊对待。这一系列做法自然得到广大平民的支持,如《袁子》评价的“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正是他的公开、公正、公平,才使百姓心悦诚服,对他也更加爱戴,并且没有怨言。
      因而,可以说诸葛亮是用他的治国方式来诠释“道法自然”的道理,那就是一视同仁,公正公平,采取有利措施,发展农业和生产。维护广大平民百姓的利益。当政者既不可将百姓放任不管,更不要层层盘剥,过于干预百姓的生活。
      在诸葛亮的眼里,人都是平等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心慕公卿,依势力选拔人才,那不是圣人的作为,也不是诸葛亮的作为。他想建立的,是一个政治清明,政府廉洁并且人人平等的国家。
      (二)爱兵如子,采取以奇用兵的用兵之道
       庄子在《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中对用兵之道有这样的阐述:“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可见,用兵之道在于仁义。正可谓士为知己者死。
      在《将苑》中的《厉士》里,对用兵之道有这样的论述“夫用兵之道,尊之以爵,赡之以财,则士无不至矣;接之以礼,厉之以信,则士无不死矣;畜恩不倦,法若画一,则士无不服矣;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矣;小善必录,小功必赏,则士无不劝矣。”尽管《将苑》是否为诸葛亮所作至今仍在争议,但其中的思想却与诸葛亮的军事思想是一致的。这种仁义不仅表现为对自己的士兵要尊重、信任、仁爱,也表现在对敌人的宽容和安抚。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诸葛亮用兵的故事:
      “孟获收�馀众以拒亮。获素为夷、汉所服,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枞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亮遂至滇池。益州、永昌、�柯、越�四郡皆平 。”
       这就是在《三国演义》中用了大量篇幅描写的“七擒孟获”的故事。在小说里,我们是当成一段传奇来读。而在现实中,在残酷无情、你死我活的战场上,这是需要多么豁达的胸襟,多么磅礴的气势,多么洒脱的自信,多么宽广的仁德。能够做到七擒七纵的,我想古之为将者,也就唯有诸葛亮一人了。而诸葛亮最终收服的,自然不仅仅只是一个少数民族部落,而是整个部落的心。
      同样,在道家思想中,用兵还在“奇”。正所谓“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而“以奇用兵”也正符合蜀国的国情。蜀国兵少将寡,实力有限。作为一位知识渊博,熟读兵法的军事家,诸葛亮自然明白,占有优势资源、优势兵力、优势的将才、优势的天时地利人和后,正面推进稳扎稳打这样正确的军事部署对他来说是多么的遥远和不现实。因而他只能根据蜀国的实际情况多出险兵,多出奇兵,以弥补实力不足的缺憾。
      而诸葛亮的以奇制胜也是很令人叹服的。如《资治通鉴》中的记载:
      “是月,亮卒于军中。长史杨仪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司马懿,懿追之。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懿误亮诈死敛军退,不敢逼。于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懿闻之,笑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懿案行亮之营垒处所,叹曰:‘天下奇才也!’追至赤岸,不及而还。”
      这段故事在《三国演义》里被演绎的悲壮而神妙:诸葛亮出师未捷,却忧劳成疾,在悲愤交加中星落五丈原,而蜀军在其生前的安排下,增兵减灶巧布疑阵,最终退回蜀国。凭着其生前的锦囊妙计,蜀军竟可以在主帅逝去的情形下安然退出司马懿的追击。
      然而,诸葛亮一生都十分谨慎,也正因为谨慎,他的“以奇用兵”也完全是自己可以掌控的“小奇”。他不敢冒大险。淮茗在《一位清醒而痛苦的悲剧英雄》中写到:“由于过于忠诚,过于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处处谨慎,不敢冒险,生硬地拒绝魏延至今看来依然绝佳的奇计,不仅事倍功半,出师屡屡失利。”。“子午谷奇谋”到底可不可行,至今已经不得而知。但诸葛亮的善于带兵却是人所共知的。
      《袁子》评价诸葛亮用兵:“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可见,在这样一位智慧而仁义的丞相将军的带领之下,士兵素质是极高的。是极其出入有素,秋毫无犯的。
      (三)功成身退,追求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出山之前,诸葛亮一直过着“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隐士生活。他“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可见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从容与超脱。
      尽管从未忘国忧,但诸葛亮生性十分喜爱山林的生活。栖身于山林,与清风明月相伴,好书法,好绘画,好音乐,好为《梁父吟》,好抱膝长啸。
      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是热爱这种恬淡宁静的生活的。如果不是天下大乱,诸葛亮也许一生都过着这样宁静的生活,致力与学问的研究和心性的修为。他不慕名利,不求闻达与诸侯。而刘备的三顾茅庐和战乱中的生灵涂炭,却令他许先帝以驱驰,从此过上了夙夜忧叹、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的艰辛生活,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再没有过那样安闲的生活。
      很多人把诸葛亮和汉初功臣张良做比较,他们有很多的共同之处,除了才华横溢、劳苦功高,功成身退更是他们共同的追求。只是最终,张良得以实现,而诸葛亮却在忧愤交加中命陨五丈原。
      在道家思想中,功成身退是天之道。正所谓“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不若其已。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真正有智慧有至德的人要成功而弗居也。也正是因为不居功,因而“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而在道家思想中,人生应是这样的一种境界:傍日月,挟宇宙,游乎尘垢之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天人合一,超然物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集安然淡泊、飘逸洒脱于一身。
      尽管一生都在忧劳之中,诸葛亮的内心依然保持着宁静安然的心性,如他在《诫子书》中所说的“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他是致力于这种追求的,所追求的也正是这种超脱的境界。
      归去来兮,我宿愿,余年还作垄亩民。我相信这是诸葛亮的心愿,一个质朴又不凡,简单又高尚的心愿。
      最终,诸葛亮没有实现他的愿望。他没能统一中原兴复汉室,没能功成身退,达到他想要的人生境界。然而他他忘我无私的精神,他圣人一样的高尚情怀,他勤俭严谨的品格,他精神世界上的超脱,以及他有着悲情色彩的命运结局,都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使得千百年后,我们仍然为之感动,为之慨叹,为之肃然起敬。
      在四川奉节东卧龙山上有一座祠堂,祠堂附近,翠竹千杆斜影重重,潭水清澈白云悠悠。祠堂上有这样一幅对联:
      上联:振衣千仞岗看大江东去拾秋色西来无端风景正愁人茫茫河山故国可为新亭莫泣;
      下联:凭栏一杯酒问黄鹤何之呼卧龙不起自古英雄造时势悠悠天地匹夫有责健者其谁。
      这便是奉节武侯祠,用来祭祀的正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祠堂的对联与景物让我们想起诸葛亮栖身的山林,他生活过的简朴草堂,那清风明月,那秀山翠竹,那小桥流水,是很有一股道家的隐逸气质。穿越千百年,诸葛亮呈现给我们的是一段传奇,一腔忠义。
      穿过历史的浮云,我们可以看到隐藏在诸葛亮内心中的精神与思想。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他拥有各种高贵的品质,选择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在做人上,他忘我无私,节俭严谨;在治国上他顺时而动,追求人人平等;他理想追求上,他渴望功成身退,追求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尽管他的政治理想没有实现,但他却真正是一位英雄,人们眼中的圣人,正义和仁爱的化身。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抒发了很多自我看法:“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有之伦也。”可以说这是对诸葛亮的一生最确切的评价了。诸葛亮去世之后,百姓追思怀念,千百年来没有停止过。这正是其人格的魅力,精神上的力量使然。
      直到今天,道家的深奥又质朴的人生哲学和在其影响下的诸葛亮非凡的一生,依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探究。即便在当今社会,道家思想的人生哲学,和诸葛亮终其一生所诠释的做人真理,依然是我们可以从中获取智慧的无尽源泉。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3]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老子.道德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庄子.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4.
      [7]张万起.世说新语译著[M].北京:中华书局,1998.
      [8]张志远.论诸葛亮的法治思想[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2).
      [9]昆生.论蜀汉政权出现的特征与方式[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3).
      [10]余鹏飞.近十年来三顾茅庐、隆中对研究综述[J].襄樊学院学报,2008,(1).
      [11]燕海霞.诸葛亮对于汉文化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8,(4).
      [12]薛琳.诸葛亮南征对祖国西南边疆统一的贡献[J].大理学院学报,2007,(1).
      [13]淮茗.一位清醒而痛苦的悲剧英雄---诸葛亮[J].古典文学知识,2006,(5).
      [14]李刚.道家的态度“冷眼热心”[J].哲学研究,2008,(8).
      [15]李长江.道家思想中的管理智慧[J].长治学院学报,2008,(1).
      [16]蒋雪群.论道家的人生哲学[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17]平飞.道家思想的特质与功能透析[J].社会科学论坛,2008,(1).
      [18]南怀瑾.论语别裁[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9]晋宏忠.论诸葛亮廉政思想及现实意义[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20]易中天.品三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21]赵清文.诸葛亮的惠民思想[J].襄樊学院学报,2008,(6).
      [22]胡文英.庄子独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3]虞世南.北堂书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4]诸葛亮.诸葛亮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5]赵�.诸葛亮道家思想剖析[J].齐鲁学刊,1987,(6).
      
       作者简介:张鸿飞(1987- ),女,黑龙江大庆人,文学学士学位,供职于海南省三亚市百祥投资有限公司。

    相关热词搜索:道家浅析人生观思想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