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论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论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时间:2020-03-18 05:26:2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早在15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讲,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经敲响了。列宁在本世纪初期也指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现在看来,早就被判了死刑的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在世界上消失,而且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仅经济保持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增长,资本主义世界还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这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社会历史规律不成立了呢?当然不是。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有着它现实的立足点。

    一、唯物史观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唯物史观被称为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的发明,在人类思想史上造成了一次革命性变革,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向前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进而整个社会形态的变化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的。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就能继续发展,整个社会形态也能得以存在;相反,当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这种生产关系必然要被取代。生产关系又构成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候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就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正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规律的支配下,社会发展呈现为一种同自然运动相似的过程,人类历史总体体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演化。不管人类社会这个演化过程多么曲折,其总的趋势是从低级走向高级,其发展的动力来自事物自身的矛盾运动。既然人类历史处于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之中,一切社会形态无不带有历史的必然性与暂时性,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主义虽然呈现出暂时繁荣发展的表象,但它不可避免地要被一个比它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正如在历史上它不可避免地代替封建社会和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一样,人类社会必将向着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层次上发展。

    我们仅仅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来把握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还不够具体,因为这样只是指明了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普遍性。资本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特殊社会形态有着它特殊的本质和内在矛盾,因此我们只有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完整地、具体地把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二、历史命运根源于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马克思资本主义本质理论的核心,是资本同劳动的对立,它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赖以运转的轴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马克思指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本身,就是本质关系”。不断占有活劳动,永无止境的追求剩余价值就是资本的本性。由于资本与劳动的根本对立,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不可克服的内部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决定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是剩余价值生产与资本积累的结果,又在资本积累过程中日趋尖锐化。一方面,资本积累强化了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建立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对小生产者的暴力掠夺和货币财富的积累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这种剥夺并没有结束,而是采取了新的形式,即不仅剥夺工人,占有剩余价值,并不断进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且在资本积聚的基础上,通过资本集中的兼并和联合,大资本剥夺中小资本。从而,进一步加速与扩大了资本积累,使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另一方面资本积累的增长又使资本主义生产日益社会化,主要表现在:第一,生产资料的集中与劳动的社会化。资本主义企业把个人分散使用的生产资料逐步结合成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生产本身也从一系列个人行为变成一系列社会行为,产品也从个人劳动的产品变成许多人共同劳动的社会产品。第二,社会分工与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使社会上不同部门和企业之间联系日益紧密,原来比较分散的生产过程日益联结为不可分割的社会生产。第三,狭小的地方市场汇合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并进一步发展成世界市场。

    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这种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同社会化生产力之间得矛盾就越尖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发展,就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那样:“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象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外化为多种表现形式。在经济关系上表现为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冲突;资本主义生产无限增长的趋势同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尖锐对立和日益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其结果是造成了以生产相对过剩为标志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又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的解决形式。危机通过破坏社会生产力这种强制的方式实现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短暂平衡,保证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不断进行。但是,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反而使资本主义的矛盾以更高的形式在更大的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因此“随着社会化生产力的继续向前发展,生产关系不能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再作调整的时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外壳就要发生爆炸”了。

    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必然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性质,也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且随着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会使社会生产力的更高度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更加深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和变革,使其对生产力还有容纳能力,资本主义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论怎么调整也不能解决其固有的基本矛盾和顽疾,暂时的发展和繁荣也并不能使其永存于人类社会,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社会形态。在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趋于灭亡的必然性仍然在历史的长河中起作用,而不论其具体进程如何,更高级的社会制度终究要取代资本主义。

    作者简介:冯银娟,女,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2006级硕士研究生;孙红林,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2006级硕士研究生。

    相关热词搜索:资本主义全球化命运背景下历史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