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半个自然主义者

    半个自然主义者

    时间:2020-03-19 05:26:2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宋琳

    宋琳走遍了大半个地球,“试着用心丈量了不同的人类家园”,然后回到了自己的故土。像个隐士一般的他,在这里继续写诗,时常画画,活成了半个自然主义者。

    即便是无所不能的“的哥”,也常觉得望京像个迷宫:它背离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经纬坐标,在京城的东北角斜逸而出,在多年散漫的野蛮生长之后,终于从一片荒芜之地,摇身一变成为不容忽视的商贸和居住区。仿佛无数的小区盘踞在道路方格之间,被商场、超市、饭馆、农贸市场和路边摊连接着,吞吐着北京人和外地人、中国人和韩国人、男人和女人,然而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赞,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厌弃,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记忆与遗忘—你可以说,这就是望京。

    宋琳的书房,就在望京一个拥有五千多户人家的如石柱积木般的楼盘里。随人潮进入老旧的电梯,缓慢上升至23层,左转进入走廊,打开左手边第一个门,捡起门缝下的家政、外语和印着暧昧女郎头像的卡片扔进垃圾桶,然后,你便看到了被诗人多多誉为“拢气”的房子。“‘拢气’—大概的意思就是‘气’不散,”那天宋琳煮好了云南小粒咖啡,还配上一杯茶和一盘葡萄,“好几个人在我这里住过,多多还没有租好房子的时候,也在这里住过一阵。他在这里写东西,说这里有气场。”

    宋琳也是诗人。《南方周末》的编辑、诗人和画家马莉给他画过肖像,三条蜥蜴爬行在宋琳的头和脖子上,因为马莉总是想起宋琳的一句诗:“一群蜥蜴在阳光下做着游戏/一群僧侣在默祷中上上下下爬楼梯”(《致埃舍尔》)。她回忆在一个饭局上初次见面的时候,宋琳几乎没说什么话,而那也应和他的另一句诗,“诗人在语言的牢笼外不期而遇”。

    生于1959年,早已年过耳顺的宋琳头发花白,旅居法兰西多年,也曾游历新加坡和阿根廷,但始终改不了一口缓慢又跳跃的福建腔。采访他的时候正是北京的秋天,那让他想起古诗传统里的“悲秋”,天空开阔而深邃,秋意慢慢地渗透进来,而再过些日子,“北风一吹,树叶开始变黄、落下来”,过了这个最舒适的季节,这个南方人就要回到他定居不久的大理去,那里的气候如同他的家乡,还有诗歌、音乐、朋友以及残存一点波西米亚念想的陌生人和修行者,当然,也安顿他这个隐士般的“半个自然主义者”。

    异乡的流亡者

    宋琳并不是一个明星式的诗人—没有呢绒帽子和黑色围巾,没有黑色的大衣和黑色的皮鞋,我们两次在他楼下碰见,他要么拎着拖把和垃圾桶,要么拎着另一袋杂物,总之毫无大诗人的派头;然而一谈论诗歌和文学,他就会露出温和而明亮的眼神,先是用他的口头禅“对,是这样的”首肯你的问题,接着徐徐亮出自己的高见。

    但在上世纪80年代,情况也许恰恰相反。学者张闳就曾在一篇名为《丽娃河上的文化幽灵》的文章中回忆道,“经常看见一群年轻学生跟在宋琳的身后,在后门的小酒馆里神出鬼没,其间时常夹杂着一些身份不明、举止落拓的陌生人。”

    那时候的宋琳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一个不受时间束缚的人,一个“青春的慷慨挥霍者”。“我总是深夜才开始阅读或写作,书从不读完,诗常写过即扔。”在一次访谈中他说自己的宿舍常有耗子出没,床下的袜子几乎找不到成双的,废弃的手稿满天飞,然而“光临过寒舍的上海和外地诗人算起来可以开列一个长长的名单。真有假冒某某或身份不明的访客,但通常只要能说出一个诗人的名字来就会受到款待,因为诗人的名字在那个时代就是秘密接头信号”。

    他的师大诗友们包括夏忠义、朱大可、张小波、李颉、格非、王晓明、张闳、李洱而老师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城市文学的奠基人施蛰存。张闳说华东师大是“当代先锋诗歌的圣地之一,同时也是‘文化盲流’的集散地”,而宋琳就是“盲流”中的一个。求学和任教华东师大12年,住的都是集体宿舍,“差不多过着一种类似原始公社的生活”,但这并不妨碍诗人生发和葆有诗意,“那时我们虽然穷愁潦倒,却不为物质发愁,过得很充实。诗、玄学和天下事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1991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宋琳去国离乡,抵达巴黎。那天下着绵绵秋雨,他的法国妻子怀着身孕到机场接他。最初的文化兴奋过去之后,“流亡也就真正开始了”。那是与过去生活的无限期阻断,是无家可归—离开中国时,他把所有家当都打包在一个行李箱里了。

    然而流亡意味着更多。“流亡是一种精神氛围,它是没有终结点的一种生活状态,你不知道在这里会怎么样,也不知道哪天能回国。”1992年,他在致敬犹太诗人保罗·策兰的诗《保罗·策兰在塞纳河》中写道,“这是不可避免的失语/一个人/在外邦”。虽然巴黎是他一直向往的城市,但在这座异域博物馆里,“在异乡,我们沦为没有意义的符号”。

    一个中文系毕业的中国人,在法国能做什么呢?“一个比较容易的专业可能就是汉学吧”,他于是进入巴黎第七大学远东系,攻读哲学硕士和博士。那是宋琳难得的一段读书时光,但即便是研究的准备阶段,也凸显他散漫的性格。为了阅读中文古籍,他需要经常到第七大学附近的东方图书馆查阅资料,但一进图书馆,就往往忘记自己研究的主题,而被其他书所吸引,例如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还有相传为唐代吕洞宾所作的《太乙金华宗旨》,一本在国內都甚少出版、然而在国外却译注甚多的道教著作,弗洛伊德的弟子荣格从这本书里发现中国的炼金术并为德文版撰序。

    于是一个吊诡的情况发生了:如他的朋辈一样,在国内时宋琳拥抱西方文学和学术,到了西方,却不得不研究起中国的经典来。硕士完成后,他的博士课题继续选择研究晚明清初的学者方以智,阅读大量古典哲学和学术著作。但他的博士学位最终没有读完就放弃,一方面是怀疑继续读下去的意义,另一个原因则是始终更愿意写诗,他说:“我本性上不太适合做学问,因为写学术文本的工作跟科学家的工作是一样的,所以我就一直有点抵触—我喜欢读书,喜欢埋头在图书馆里随便翻翻。”

    “在你生命最困顿的那段时间里,学问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我问他。“学问,其实是问学,不断地问学,对我个人来讲很有警示作用。”宋琳说,“我并不是一个怀疑论者,但怀疑作为一种方法很重要。”他的原则是疑人所不疑,“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怀疑主义盛行的时代,这个怀疑主义首先是针对自己的,如果你没有怀疑的能力,那么你的头脑就要被禁锢。”

    1997年,宋琳举家旅居新加坡,四年后又去了阿根廷,夫人申请了法国驻阿根廷大使馆的一份工作。那些经历大大丰富了他对南洋和南美洲的知识,“我个人诗歌的版图也得到了拓展,你知道我可是到过马丘比丘和火地岛的为数不多的中国人之一。”他说,“我算不上旅行家,但我试着用心丈量了不同的人类家园,被写下来的只是点滴。”

    2003年至2005年,宋琳每隔半年回到国内,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任教,2006年去沈阳师范大学任教,直到不久前辞掉教职,成为完全自由的写作者。

    从乡间来,回乡间去

    在书房,这些往事是适宜被重温的,因在天光晦明之间,点起香烟,记忆之门便自然打开。

    说起来未免有弄玄的嫌疑,但当我站在宋琳的客厅,面对光线涌入又匍匐蔓延于木质地板的阳台,多少还是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感动—远处并无高耸的楼宇遮挡视野,连通的阳台与长方形客厅呈Y形,Y的一边“枝头”种满绿植,客厅则简单陈设茶几、单人沙发与椅子,质朴的博古架上也只是摆几件极其朴素的罐子,墙上、暖气片上、墙角则是宋琳自己的绘画。至于客厅靠近玄关的这头则连接另一个“客厅”,其实应为餐厅,但被宋琳当作完全的书房,书架并排靠墙,长桌上堆满书籍和文件。主卧和次卧分列客厅两侧,厨房则隐藏在玄关一侧。

    这种粗略的描述并无助于读者体会那种光线的微妙变化带来的感受。或许可以这么说:需要光明,你就靠近阳台;需要安静,你就选择稍小的那个“客厅”(书房)。这种明暗的转换,就像是一个隐喻,入世与出世,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中国人总要作各种聪明或糊涂的选择。如果让宋琳选,他多半会选隐逸,从乡间而来,自然也会回到乡间去。

    小时候他跟外公外婆生活在闽东周宁县的七步村,直到十岁回到父母工作所在的宁德县。在七步村,农人采茶、农忙,妇人洗衣、取水,日出日落和牲畜的鸣叫都给他无形的心灵的滋养,他尤其记得“昼寂”的现象:寒暑假不用上学,或者平日不在课堂上课,当大人们都出去劳作,天地之间便一片寂静。“有一次上体育课,老师就说今天我们到山上去躲猫猫,到了松树林,所有人都躲起来,剩下一个人去找。我找到一个地方,然后用松枝把自己盖起来,因为太舒服,我就睡着了。黄昏的时候等我醒来,所有人都不在了,我就整整做了一场白日梦。”

    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城市,估计整个学校都要疯掉,但在农村,没人认为那会有什么危险。人们从容地按照节令生活,随着季节的变化在变化,而这种“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的特性在城市几乎消失了,“每天都是重复的一天,我们所有的感受就钝化,人也就破碎了”。

    他最后一次回七步村,记忆中的人文景象所剩无多,最让他痛惜的是村中溪流上的廊桥都已被拆除。那是他小时候在桥下玩水仰头可见的标志建筑,而在他下乡的咸村,溪流已多半沦为垃圾场。“乡村”的沦陷和消失是今日中国人见惯不怪的残酷真相,宋琳也早认识到,故乡不可能回去,农耕时代的美、完整性也无法复现,即便自己再喜欢隐逸派诗人,例如陶渊明,也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然主义者”,因为你再无法逃脱城市的“人工意象”,自然只能是记忆和遥想之物。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云南大理还没有被大规模的商业开发破坏,“所以,它虽然不是我的家乡,但在那里我的很多记忆却可以被唤醒。”宋琳说。

    在诗之外,表达世界

    2003年搬进来之后,这里不仅仅作为一个纯粹的书房(他的大多数书都留在了巴黎),也作为一个画室存在。

    2006年的某天,他到望京著名的“流水席”主人黄珂家去吃饭,朋友给他看一本画册,他才知道诗人芒克原来也画画。“第二天我就给王艾(也是一个诗人朋友)打电话,告诉他芒克画画了。王艾早期在圆明园也画画,写小说,写诗,我就跟他约,我们也画画吧。他第二天好像就去买好笔、颜料和画布,回来就开始画画。我后来听他说,因为要抽烟,怕影响家人,他就经常躲在卫生间里,边抽烟边画。”

    宋琳的二哥在“文革”时期画过一些宣传画,他也临摹过几次;下乡时“为了逃避劳动”,也画刊头,抄毛笔字,搞宣传;后来还有一次,画家邵飞在宋琳家留下一个画画的箱子,在巴黎也有朋友送他油画颜料,但都没有让他走上绘画之路。2006年,到了年底,王艾给宋琳打电话,说海波搞了一个诗人的画展,问他想不想参加。当时离开展还有两周时间,他就赶着画了几张,结果,从此画画就成为一个习惯保持下来。

    宋琳的绘画往往带有超现实的氛围,就像诗歌具有各种修辞,例如墙角一张画的是美籍俄裔诗人布罗茨基的肖像,背后还有一匹黑马,因为布罗茨基有一首诗《黑马》,其中有一句:“它来到我们中间寻找骑手”。他也画他的伯父,一个走南闯北的油漆匠,在当地享有盛誉;还有一幅《迁徙》,画面上一只躺在地上的犰狳,一个螃蟹戴上游泳圈,一个裸女像放风筝那样牵着一架飞机,还有一个松子和一个古时观天用的仪器。选用这些意象有什么道理呢?似乎没有,只是即兴地觉得他们形成了某种关系和想象的空间。

    更多的画被堆放在了次卧,它们有一些參加过展览,有一些则像练习曲,成为诗人表达世界的另一种方式。这个书房里的书多数与诗歌相关,也有部分哲学、社会学和其他人文著作。书架上放着一张2005年从扬州买来的古琴,虽然宋琳自己会吹一点口琴、笛子和箫,而不会古琴,“但是看看也觉得挺美的”,于是也就收起来。

    诗人们都是害怕寂寞的动物,即便不主动邀局,如有朋辈同好在附近,心里也会安心许多。在望京,宋琳书房的附近有赵野、欧阳江河、西川、杨黎、野夫、王家新、朱朱、吕德安他们有的定居北京,有的则在云南同时拥有住处。而在大理的朋友更多,野夫、潘洗尘、李亚伟、树才、李笠、莫非、叶永青、岳敏君

    宋琳恐怕不会喜欢再回到上海去,虽然他对上海非常有感情,那座城市的都市化进程在中国可能是唯一呈现了城市景观的,然而要时时面对“物质主义”,“到新天地或稍微时尚一点的地方去,你就会有一种压抑感,你需要一身行头和装扮,然后你看看周围这些人,他们全都在谈具体的事物”,北京可能稍好,只是气候和交通太让人烦恼。

    2013年他在大理居住了半年,2014年住得更长。我们见过三次,从一个夏天跨到一个秋天。到了冬天,等这篇小文章刊登出来,宋琳在望京西园四区的这个书房已然不存在—回北京时他将住在另一个小区。而这个书房里的诗集、油画、笔筒、朋友送的石子、自己买来的古琴都将迁徙至一个陌生之地,多多说的“气”终究散了,虽然记忆还在。

    宋琳 1959年生于福建厦门,祖籍宁德。1983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1年移居法国,曾就读于巴黎第七大学远东系,先后在新加坡、阿根廷居留。2003年以来受聘于国内部分大学执教。目前专事写作与绘画。著有诗集《城市人》、《门厅》、《断片与骊歌》、《城墙与落日》,曾获得鹿特丹国际诗歌节奖、《上海文学》奖等。

    文|李舟 图|赵卫民 李舟

    即便是无所不能的“的哥”,也常觉得望京像个迷宫:它背离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经纬坐标,在京城的东北角斜逸而出,在多年散漫的野蛮生长之后,终于从一片荒芜之地,摇身一变成为不容忽视的商贸和居住区。仿佛无数的小区盘踞在道路方格之間,被商场、超市、饭馆、农贸市场和路边摊连接着,吞吐着北京人和外地人、中国人和韩国人、男人和女人,然而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赞,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厌弃,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记忆与遗忘—你可以说,这就是望京。

    宋琳的书房,就在望京一个拥有五千多户人家的如石柱积木般的楼盘里。随人潮进入老旧的电梯,缓慢上升至23层,左转进入走廊,打开左手边第一个门,捡起门缝下的家政、外语和印着暧昧女郎头像的卡片扔进垃圾桶,然后,你便看到了被诗人多多誉为“拢气”的房子。“‘拢气’—大概的意思就是‘气’不散,”那天宋琳煮好了云南小粒咖啡,还配上一杯茶和一盘葡萄,“好几个人在我这里住过,多多还没有租好房子的时候,也在这里住过一阵。他在这里写东西,说这里有气场。”

    宋琳也是诗人。《南方周末》的编辑、诗人和画家马莉给他画过肖像,三条蜥蜴爬行在宋琳的头和脖子上,因为马莉总是想起宋琳的一句诗:“一群蜥蜴在阳光下做着游戏/一群僧侣在默祷中上上下下爬楼梯”(《致埃舍尔》)。她回忆在一个饭局上初次见面的时候,宋琳几乎没说什么话,而那也应和他的另一句诗,“诗人在语言的牢笼外不期而遇”。

    生于1959年,早已年过耳顺的宋琳头发花白,旅居法兰西多年,也曾游历新加坡和阿根廷,但始终改不了一口缓慢又跳跃的福建腔。采访他的时候正是北京的秋天,那让他想起古诗传统里的“悲秋”,天空开阔而深邃,秋意慢慢地渗透进来,而再过些日子,“北风一吹,树叶开始变黄、落下来”,过了这个最舒适的季节,这个南方人就要回到他定居不久的大理去,那里的气候如同他的家乡,还有诗歌、音乐、朋友以及残存一点波西米亚念想的陌生人和修行者,当然,也安顿他这个隐士般的“半个自然主义者”。

    异乡的流亡者

    宋琳并不是一个明星式的诗人—没有呢绒帽子和黑色围巾,没有黑色的大衣和黑色的皮鞋,我们两次在他楼下碰见,他要么拎着拖把和垃圾桶,要么拎着另一袋杂物,总之毫无大诗人的派头;然而一谈论诗歌和文学,他就会露出温和而明亮的眼神,先是用他的口头禅“对,是这样的”首肯你的问题,接着徐徐亮出自己的高见。

    但在上世纪80年代,情况也许恰恰相反。学者张闳就曾在一篇名为《丽娃河上的文化幽灵》的文章中回忆道,“经常看见一群年轻学生跟在宋琳的身后,在后门的小酒馆里神出鬼没,其间时常夹杂着一些身份不明、举止落拓的陌生人。”

    那时候的宋琳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一个不受时间束缚的人,一个“青春的慷慨挥霍者”。“我总是深夜才开始阅读或写作,书从不读完,诗常写过即扔。”在一次访谈中他说自己的宿舍常有耗子出没,床下的袜子几乎找不到成双的,废弃的手稿满天飞,然而“光临过寒舍的上海和外地诗人算起来可以开列一个长长的名单。真有假冒某某或身份不明的访客,但通常只要能说出一个诗人的名字来就会受到款待,因为诗人的名字在那个时代就是秘密接头信号”。

    他的师大诗友们包括夏忠义、朱大可、张小波、李颉、格非、王晓明、张闳、李洱而老师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城市文学的奠基人施蛰存。张闳说华东师大是“当代先锋诗歌的圣地之一,同时也是‘文化盲流’的集散地”,而宋琳就是“盲流”中的一个。求学和任教华东师大12年,住的都是集体宿舍,“差不多过着一种类似原始公社的生活”,但这并不妨碍诗人生发和葆有诗意,“那时我们虽然穷愁潦倒,却不为物质发愁,过得很充实。诗、玄学和天下事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1991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宋琳去国离乡,抵达巴黎。那天下着绵绵秋雨,他的法国妻子怀着身孕到机场接他。最初的文化兴奋过去之后,“流亡也就真正开始了”。那是与过去生活的无限期阻断,是无家可归—离开中国时,他把所有家当都打包在一个行李箱里了。

    然而流亡意味着更多。“流亡是一种精神氛围,它是没有终结点的一种生活状态,你不知道在这里会怎么样,也不知道哪天能回国。”1992年,他在致敬犹太诗人保罗·策兰的诗《保罗·策兰在塞纳河》中写道,“这是不可避免的失语/一个人/在外邦”。虽然巴黎是他一直向往的城市,但在这座异域博物馆里,“在异乡,我们沦为没有意义的符号”。

    一个中文系毕业的中国人,在法国能做什么呢?“一个比较容易的专业可能就是汉学吧”,他于是进入巴黎第七大学远东系,攻读哲学硕士和博士。那是宋琳难得的一段读书时光,但即便是研究的准备阶段,也凸显他散漫的性格。为了阅读中文古籍,他需要经常到第七大学附近的东方图书馆查阅资料,但一进图书馆,就往往忘记自己研究的主题,而被其他书所吸引,例如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还有相传为唐代吕洞宾所作的《太乙金华宗旨》,一本在国内都甚少出版、然而在国外却译注甚多的道教著作,弗洛伊德的弟子荣格从这本书里发现中国的炼金术并为德文版撰序。

    于是一个吊诡的情况发生了:如他的朋辈一样,在国内时宋琳拥抱西方文学和学术,到了西方,却不得不研究起中国的经典来。硕士完成后,他的博士课题继续选择研究晚明清初的学者方以智,阅读大量古典哲学和学术著作。但他的博士学位最终没有读完就放弃,一方面是怀疑继续读下去的意义,另一个原因则是始终更愿意写诗,他说:“我本性上不太适合做学问,因为写学术文本的工作跟科学家的工作是一样的,所以我就一直有点抵触—我喜欢读书,喜欢埋头在图书馆里随便翻翻。”

    “在你生命最困顿的那段时间里,学问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我问他。“学问,其实是问学,不断地问学,对我个人来讲很有警示作用。”宋琳说,“我并不是一个怀疑论者,但怀疑作为一种方法很重要。”他的原则是疑人所不疑,“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怀疑主义盛行的时代,这个怀疑主义首先是针对自己的,如果你没有怀疑的能力,那么你的头脑就要被禁锢。”

    1997年,宋琳举家旅居新加坡,四年后又去了阿根廷,夫人申请了法国驻阿根廷大使馆的一份工作。那些经历大大丰富了他对南洋和南美洲的知识,“我个人诗歌的版图也得到了拓展,你知道我可是到过马丘比丘和火地岛的为数不多的中国人之一。”他说,“我算不上旅行家,但我试着用心丈量了不同的人类家园,被写下来的只是点滴。”

    2003年至2005年,宋琳每隔半年回到國内,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任教,2006年去沈阳师范大学任教,直到不久前辞掉教职,成为完全自由的写作者。

    从乡间来,回乡间去

    在书房,这些往事是适宜被重温的,因在天光晦明之间,点起香烟,记忆之门便自然打开。

    说起来未免有弄玄的嫌疑,但当我站在宋琳的客厅,面对光线涌入又匍匐蔓延于木质地板的阳台,多少还是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感动—远处并无高耸的楼宇遮挡视野,连通的阳台与长方形客厅呈Y形,Y的一边“枝头”种满绿植,客厅则简单陈设茶几、单人沙发与椅子,质朴的博古架上也只是摆几件极其朴素的罐子,墙上、暖气片上、墙角则是宋琳自己的绘画。至于客厅靠近玄关的这头则连接另一个“客厅”,其实应为餐厅,但被宋琳当作完全的书房,书架并排靠墙,长桌上堆满书籍和文件。主卧和次卧分列客厅两侧,厨房则隐藏在玄关一侧。

    这种粗略的描述并无助于读者体会那种光线的微妙变化带来的感受。或许可以这么说:需要光明,你就靠近阳台;需要安静,你就选择稍小的那个“客厅”(书房)。这种明暗的转换,就像是一个隐喻,入世与出世,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中国人总要作各种聪明或糊涂的选择。如果让宋琳选,他多半会选隐逸,从乡间而来,自然也会回到乡间去。

    小时候他跟外公外婆生活在闽东周宁县的七步村,直到十岁回到父母工作所在的宁德县。在七步村,农人采茶、农忙,妇人洗衣、取水,日出日落和牲畜的鸣叫都给他无形的心灵的滋养,他尤其记得“昼寂”的现象:寒暑假不用上学,或者平日不在课堂上课,当大人们都出去劳作,天地之间便一片寂静。“有一次上体育课,老师就说今天我们到山上去躲猫猫,到了松树林,所有人都躲起来,剩下一个人去找。我找到一个地方,然后用松枝把自己盖起来,因为太舒服,我就睡着了。黄昏的时候等我醒来,所有人都不在了,我就整整做了一场白日梦。”

    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城市,估计整个学校都要疯掉,但在农村,没人认为那会有什么危险。人们从容地按照节令生活,随着季节的变化在变化,而这种“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的特性在城市几乎消失了,“每天都是重复的一天,我们所有的感受就钝化,人也就破碎了”。

    他最后一次回七步村,记忆中的人文景象所剩无多,最让他痛惜的是村中溪流上的廊桥都已被拆除。那是他小时候在桥下玩水仰头可见的标志建筑,而在他下乡的咸村,溪流已多半沦为垃圾场。“乡村”的沦陷和消失是今日中国人见惯不怪的残酷真相,宋琳也早认识到,故乡不可能回去,农耕时代的美、完整性也无法复现,即便自己再喜欢隐逸派诗人,例如陶渊明,也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然主义者”,因为你再无法逃脱城市的“人工意象”,自然只能是记忆和遥想之物。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云南大理还没有被大规模的商业开发破坏,“所以,它虽然不是我的家乡,但在那里我的很多记忆却可以被唤醒。”宋琳说。

    在诗之外,表达世界

    2003年搬进来之后,这里不仅仅作为一个纯粹的书房(他的大多数书都留在了巴黎),也作为一个画室存在。

    2006年的某天,他到望京著名的“流水席”主人黄珂家去吃饭,朋友给他看一本画册,他才知道诗人芒克原来也画画。“第二天我就给王艾(也是一个诗人朋友)打电话,告诉他芒克画画了。王艾早期在圆明园也画画,写小说,写诗,我就跟他约,我们也画画吧。他第二天好像就去买好笔、颜料和画布,回来就开始画画。我后来听他说,因为要抽烟,怕影响家人,他就经常躲在卫生间里,边抽烟边画。”

    宋琳的二哥在“文革”时期画过一些宣传画,他也临摹过几次;下乡时“为了逃避劳动”,也画刊头,抄毛笔字,搞宣传;后来还有一次,画家邵飞在宋琳家留下一个画画的箱子,在巴黎也有朋友送他油画颜料,但都没有让他走上绘画之路。2006年,到了年底,王艾给宋琳打电话,说海波搞了一个诗人的画展,问他想不想参加。当时离开展还有两周时间,他就赶着画了几张,结果,从此画画就成为一个习惯保持下来。

    宋琳的绘画往往带有超现实的氛围,就像诗歌具有各种修辞,例如墙角一张画的是美籍俄裔诗人布罗茨基的肖像,背后还有一匹黑马,因为布罗茨基有一首诗《黑马》,其中有一句:“它来到我们中间寻找骑手”。他也画他的伯父,一个走南闯北的油漆匠,在当地享有盛誉;还有一幅《迁徙》,画面上一只躺在地上的犰狳,一个螃蟹戴上游泳圈,一个裸女像放风筝那样牵着一架飞机,还有一个松子和一个古时观天用的仪器。选用这些意象有什么道理呢?似乎没有,只是即兴地觉得他们形成了某种关系和想象的空间。

    更多的画被堆放在了次卧,它们有一些参加过展览,有一些则像练习曲,成为诗人表达世界的另一种方式。这个书房里的书多数与诗歌相关,也有部分哲学、社会学和其他人文著作。书架上放着一张2005年从扬州买来的古琴,虽然宋琳自己会吹一点口琴、笛子和箫,而不会古琴,“但是看看也觉得挺美的”,于是也就收起来。

    诗人们都是害怕寂寞的动物,即便不主动邀局,如有朋辈同好在附近,心里也会安心许多。在望京,宋琳书房的附近有赵野、欧阳江河、西川、杨黎、野夫、王家新、朱朱、吕德安他们有的定居北京,有的则在云南同时拥有住处。而在大理的朋友更多,野夫、潘洗尘、李亚伟、树才、李笠、莫非、叶永青、岳敏君

    宋琳恐怕不会喜欢再回到上海去,虽然他对上海非常有感情,那座城市的都市化进程在中国可能是唯一呈现了城市景观的,然而要时时面对“物质主义”,“到新天地或稍微时尚一点的地方去,你就会有一种压抑感,你需要一身行头和装扮,然后你看看周围这些人,他们全都在谈具体的事物”,北京可能稍好,只是气候和交通太让人烦恼。

    2013年他在大理居住了半年,2014年住得更长。我们见过三次,从一个夏天跨到一个秋天。到了冬天,等这篇小文章刊登出来,宋琳在望京西园四区的这个书房已然不存在—回北京时他将住在另一个小区。而这个书房里的诗集、油画、笔筒、朋友送的石子、自己买来的古琴都将迁徙至一个陌生之地,多多说的“气”终究散了,虽然记忆还在。

    相关热词搜索:半个主义者自然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