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德育为先育英才,创新载体成特色

    德育为先育英才,创新载体成特色

    时间:2020-04-02 05:23:1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德育是教育的第一要义,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要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加强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德育这个育人的根本和灵魂,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人才和可靠的接班人。本文为此在许多方面作了不少可贵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有些创造性的做法和独具特色的育人方法值得德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德育工作 探索创新 形成特色

    我校德育工作坚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树立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学科教学渗透为主渠道,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科学规范管理为保证,逐步形成了“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文化引领、实践体验、潜移默化、全员育人”的德育特色。学校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江西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江西省人民群众满意学校”“全省中小学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

    一、德育为先,激情校园人为本

    1.创新德育工作理念。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责就是“以师魂铸造灵魂,以人格影响品格”。多年来,我校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和目标,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使德育工作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学校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工程,是学校最高层次的思想和战略系统,是学校形象定位与传播的原点。我校办学理念融办学精神和德育目标为一体,集思想引领和德育实践为一体,从学校百年发展历程和文化积淀中总结提炼出了“公勇诚爱”的校训,“文明守纪和谐创新”的校风,“崇德博识精教善导”的教风和“勤奋刻苦深思笃行”的学风,进而凝聚成了“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宁中精神。积极构建“三园”建设,即“和谐校园”——文明、感恩、互助;“书香校园”——乐学、勤思、交流;“魅力校园”——人文、激情、成功。这些理念不断引领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成为学生陶冶情操、磨砺意志、志存高远、勤奋学习的精神动力。学校牢固树立“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把师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在师生的全面发展中坚持德育是根本和灵魂,使“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教职工心中。

    2.完善德育工作机制。我校本着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以“实、近、细、新、深、活”为德育工作原则,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四主线”德育网络。这就是:以校长(副校长)——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学生为主线的行政德育网络;以教导处——教研组——任课教师——学生为主线的课堂德育网络;以党支部(团支部)——党员(团员)——教师——学生为主线的党团德育网络;以学生会——班委会——学生为主线的自主教育网络。四条主线相互交织,密切协作,最终落实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上,极大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从组织和管理上保证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在德育工作机制中我们力求做到:突出一个核心——求实创新;明确两个重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品德、法制教育;实施三项制度——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值周班;理顺四条途径——课堂教学、引导教育、社会实践、党团教育;保证五个落实——目标、内容、过程、评估、奖励;强调六字方针——定、查、导、研、评、总。

    3.确定德育实践主题月。“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永恒的主题。我校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为载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学校每月确定教育活动主题,如:三月为学雷锋、树新风教育月;四月为安全、法制教育月;五月为争当先进青年教育月;六月为信心教育月;九月为行为规范教育月;十月为爱国教育月;十一月为感恩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月;十二月为理想教育月。学校坚持每周一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演讲”活动,利用学校广播电视系统、宣传橱窗等,宣传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激发青年学生热爱祖国、奋发读书的热情;围绕“知荣明耻,健康成才”的主题,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文明礼仪从我做起”“青年志愿者行动”“民族精神代代传”“树立宁中人新形象”“人文艺术节”等主题活动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品格。通过主题实践活动,提高了同学们多方面素质,不断丰富了高中德育的内涵,营造了充满激情的校园氛围。

    二、百年老校,文化引领人自强

    1.文化建设创新宁中模式。为进一步加快学校文化建设的步伐,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使学校文化对学校协调发展起到精神引领的作用, 2008年确定为“学校文化建设年”,结合学校实际,从理念、管理、环境、广场、德育、班级、行为、网络、社团、宿舍文化10大模块入手,经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形成了蕴涵德育内容,彰显宁中特色的文化体系:理念文化——浓缩了学校百年追求的精神价值;管理文化——包含着激励竞争的管理特色;环境文化——彰显了教书育人辉煌的历史轨迹;广场文化——流淌着学校教育教学的思维智慧;德育文化——搭建起学校培育英才的平台;班级文化——闪烁着学生五彩斑斓的个性创造;行为文化——夯实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网络文化——深化和拓展了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社团文化——张扬起学校及宁都本土的个性特色;宿舍文化——建构成寄宿学生温馨的家园。

    2.文化建设渗透育人功能。第一是利用环境文化,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我们高度重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力求体现“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做到“绿化、美化、净化”,营造“润物细无声”的环境文化。我们在学校教学楼走廊镶嵌名人名言50多条,永久性自律标语20多条,在实验楼墙壁醒目位置镶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励行楼上镶嵌《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制作了文化宣传橱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介绍教育教学成果,报道学校重大事件;在中心花园矗立雕像——托起明天的太阳,新建了第二、第三花园。学校的每个景点、角落、墙壁、绿地都体现着教育功能,形成了“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闲处,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事,事事都育人”的文化氛围,使师生随时受到和谐环境的感染,随地受到优美环境的熏陶,营造出了娱乐身心、陶冶性情、潜移品性、培养情操、塑造灵魂的文化氛围。

    第二是运用班级文化,唤醒学生自尊自立。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以“学识与人文融合,个性与共性和谐”与“张扬个性、凝聚精神、提升品位、凸显特色”为目标,以“创新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在传统中挖掘新意,变无声为有声,融个性扬共性,提品位创特色”为原则,扎实有效开展了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核心,以营造班级文化为重点的工作,切实丰富班级文化内涵,把班级建成学生精神的乐园,实现文明和谐的校园。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力求达到“十个三”:班主任专业文化建设要求“三颗心”——爱心、诚心、细心,班级思想文化建设要求“三个想”——想国家、想集体、想父母,班级目标文化建设落实“三目标”——近期目标、学期目标、学年目标,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达到“三步治”——从能人治到制度治最后发展为文化治,班级园地文化建设有“三阵地”——激励苑、支部园地、黑板报,班级班团干部文化建设达成“三系列”——团支部思想建设系列、学生会纪律建设系列和班委会学习系列,班级学生文化建设力求“三学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班级学科文化建设追求“三渗透”——渗透传统教育、渗透科学思想、渗透哲理思辨,班级礼貌文明和行为文化建设力求“三个好”——好习惯、好品德、好人生,班级活动文化建设做到“三个有”——有兴趣、有个性、有动力。真正实现文明、诚信、和谐的班级。学生在班级文化活动中显示个人的才华,培养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学生还懂得了合作,理解了团队精神,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了责任感,学会了自我发展。

    第三是借用社团文化,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我校不断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学校成立了学生社团领导小组,建立了《晓园》文学社、“心灵驿站”、英语角、影视欣赏、摄影、音乐、美术、体育、棋类、科技创作等活动。制订了学生社团章程、活动计划,明确了学生社团管理网络,完善了奖励机制,合理安排学生社团活动,使学生社团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3.文化建设培育团队精神。文化建设在“渗透”上下功夫。我们把学校文化建设和日常工作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用文化引领学校各项工作,把文化理念浸透在师生的灵魂当中,使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师的教育教学、学生的言谈举止、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彰显文化熏陶的育人功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文化建设在“引领”上下功夫。通过文化的引领和熏陶,使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使教职工敬业爱岗、爱校如家、吃苦奉献的意识得到强化,用心做事,不断规范自己教育教学的行为,促进师生员工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提升道德修养。

    文化建设在“塑造”上下功夫。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进步之本。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是以高尚的价值观为主导的。学校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塑造师生的精神世界,推动和激励人们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形成同心协力、团结合作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大力弘扬宁中精神,打造一个充满激情、奋发有为、蓬勃向上、和谐共进的精神家园。

    三、素质培养,共建和谐人文情

    1.以师魂工程铸造育人团队,为德育提供思想保障。提高学校德育质量,最根本的是要有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工作团队。我们从四个方面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力度:一是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制定并实施了《宁都中学教师师德规范实施细则》,成立师德师风考核小组,建立师德档案,实行师德师风考评“一票否决制”;二是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化,通过开展“十佳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师德师风建设报告会、德育工作研讨会、“颂师德铸师魂”演讲比赛,培养教师以德育人、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的良好风尚;三是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化,要求全体教职工认真遵守《宁都中学职业道德要求》,以达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目的;四是师德师风建设聚焦化,以“拒绝谢师宴”为着眼点,开展“讲师德,树形象”活动,使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2.以科研创新提高工作实效,为德育搭建研究平台。学生全面发展是德育工作一个永不过时的课题。宁中的教职工都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从规范管理到自主管理,从整体要求到潜力挖掘,从单一评价到多元引导,宁中人积极探索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和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思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如中央电教馆 “十一五”专项课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已通过中期评估,市级课题《农村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体系研究》已批准结题成果。这些课题定位准确,扎实推进,成效明显。“让理论扎根基层,让经验长上翅膀”,德育科研不仅提高了班主任科学管理的理论水准,同时成为宁中人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助推器”。

    3.以爱心奉献共建和谐校园,为德育营造美好氛围。学校还把扶贫助困、奉献爱心作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和谐校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层次的又一途径来抓,每年对家庭困难学生实行学杂费减免政策,每年减免学生达100多人,减免金额达10多万元,使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学生如期完成学业。2007年学校成立了“宁都中学阳光爱心扶贫助学基金会”,三年来师生捐款达34613.6元,已资助品学兼优、生活困难的学生达100人。汶川大地震全校师生奉献爱心,踊跃捐款达55041.1元,党员缴纳特殊党费达47010元。

    4.以法制教育建设平安校园,为德育整合优势资源。利用校园空间,积极开展各类法制教育活动。一是法制报告。为了增加法制教育的实效,我校请法制副校长或学校法律顾问来校作法制辅导报告。二是专题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法律知识竞赛活动。三是情境训练。通过示范性主题班会让学生自己通过构思,在特定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小品的形式将学法用法的成果展现出来,从中受到教育;四是学习案例,并进行专题讨论。利用校报收集一些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辩论,求得共识,从而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五是抓好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在工作中突出“爱”、体现“严”、落实“帮”、坚持“恒”。在工作中规范转化程序,落实转化责任,近年来对各类后进学生进行转化达86人次。

    5.以心理教育加强品德培养,为德育注入践行动力。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学科教学中注意心育渗透,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竞争精神,培养其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和优良的心理品质。班级管理中重视心育工作,举行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开设语言心理咨询室,建立心理辅导员团队和开展心情驿站社团工作,更使心理健康工作服务于每一位同学。学校还重视“问题学生”和“智优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并为之建立追踪档案。《宁都中学校报》开辟心理健康专栏,学校每学期安排的学生活动有:心理小剧表演、辩论赛、演讲比赛、专题讲座等。这些活动都开展得扎实有效。

    6.以活动陶冶学生情操,为德育焕发蓬勃活力。学校每年举办人文艺术节、科技创新节、田径运动会,开展各类学生社团活动,如春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编印校报等,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培养了学生能力,而且还发展了学生个性,陶冶了学生情操。

    在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方面,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宁都起义纪念馆、到敬老院慰问、参观部队军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培养学生的爱国、爱乡之情。在科技创作活动方面我们结合“科普征文”活动,广泛宣传科普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科教兴国意识。另外还举办科技创新节,结合研究性学习,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等科技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科学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国防知识教育方面,对高一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事训练,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格要求的观念,形成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请武警部队的同志举办军事讲座和时事报告会,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在劳动教育方面,学生每学期参加一周时间的劳动,整治美化校园环境,让学生树立“学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的思想,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参加植树造林、清洗非法广告、整治公共场所卫生,通过劳动,让学生增强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进一步崇尚劳动光荣,并争当文明市民,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和习惯。在“青年志愿者”工作方面,对街道孤寡老人、五保户、军烈属和敬老院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鼓励学生自觉地为社区特殊人群的生活服务,在服务中发展爱心和同情心、增强自我奉献精神。

    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为我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人文素养的培育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实践证明,与时俱进的德育理念,求真务实的德育内容,鲜活生动的德育形式是取得德育实效性的有力保证。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立足规范,真抓实干,与时俱进,着力创新,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造就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使我校的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中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相关热词搜索:德育载体为先特色育英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