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基于农耕文明导向的中国园林源头探析

    基于农耕文明导向的中国园林源头探析

    时间:2020-04-03 05:15:2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指出了无论何种形式的园林都是以养生健体为根本,引导人们回归自然,找到原本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中国园林以江南为最,江南园林又以苏州为最。陕西关中盆地作为人类最早的理想居住地,只因东西狭长难以发现,唯有杨凌和武功作为压缩版,也需要用心体味。提出了探寻中国园林源头的关键在于将苏州园林与关中盆地进行有效对接,以便让中国园林这颗大树脉络清晰,旨在明确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最终让人民大众受益。

    关键词:农耕文明;中国园林;苏州园林;关中盆地;武功古城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3-0005-05

    1 引言

    随着量变累积引起质变规律在富贵园林行业的最终显现,叩问园林根本目的、追索园林活水源头,成为越来越多的园林工作者的研究课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的陕西.不仅文王之囿最负盛名,私家园林更是辉煌盛极;既是陕西园林之开端,也是中国园林之肇始。作为陕西泾阳人的笔者,多次南下流连在苏州的小桥流水,编著《中国园林经典景观特色分析》。而作为浙江金华人的俞孔坚.却深入在陕西追逐关中盆地作为理想风水模式的魅力,出版《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论文集。在受到启发之余,先是以杨凌示范区和武功古镇为例,进行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研究;接着进行武功古镇农耕大地规划设计时,终于追寻到中国四大名亭之首的望归亭;2017年“五一”又带领学生在苏州进行为期10d的天堂游学时,与资深导游的畅谈才让人茅塞顿开。苏州原住居民的祖先是陕西人(周太王长子,有秦伯庙佐证),就是由于对关中盆地理想生活模式根深蒂固的基因记忆.才有对园林孜孜不倦的追求;加之江南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有利因素,才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记忆。将苏州园林与关中盆地联系起来既是高档住宅的延伸(花园),大自然的高度浓缩提炼(山水画再现);也是修身养性的地方(琴棋书画诗剑酒茶),还是示范教育优秀子女的地方(环境教育);更是参佛、悟道、读经的地方(信仰教育)。不仅是生活的地方(研究生活学问),更是面对死亡的地方(精神永恒)。在明确了园林的本质功能之时,探寻中国园林源头的路径就日渐清晰。

    2 中国园林三朵花:山水梦想、心灵花园

    中国园林以丰富多彩的建筑类型、因地制宜的造园形式、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志向高远的精神追求,数千年来始终保持着统一持续的文明古国形态,在世界三大造园风格中独树一帜,号称“世界园林之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以前所未有的复兴盛况,得到世界愈来愈多人士的青睐。

    2.1 独步宅第园林之经典,江南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作为情感的寄托和宅第园林的独特形式,供休闲、娱乐、待客和读书之用,多建于市井之中,虽规模较小,但充满书卷之气,是我国园林的先锋范例,其影响渗透到各种类型和流派。①常取内向形式布局,以水池为中心,周围环境较为闭塞,能够借景就显得尤为重要。②建筑布局采用曲折灵活的方式,以厅堂为构图中心,周围穿插亭廊轩榭等,注重疏密对比,一般尺度较小,内外空间连通、渗透。③以池潭、瀑布、溪涧等诸多方式理水,与山紧密联系,讲究北山南水、源于西北山間、汇于南北山麓和出于东南方向。④筑山理石,早期以聚土成山和横向列布为主,晚期以叠石成峰和竖向叠掇为主。⑤植物造景模拟大自然,综合采用诗格、画理与比德兼备的配置形式,以植物蕴涵的丰富文化创设园林意境。⑥色彩常比较朴素、淡雅,青瓦、栗柱和白粉墙,给人以幽雅宁静的感觉。⑦注重返璞归真的匾额、楹联,以聚友赏景、淡书论画为题,追求吟风弄月的氛围,表现宁静致远的意境。

    2.2 屹立写意山水之极致,北方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作为帝王理政、祭祀所在,方便帝王起居、享乐之用,风格上趋于雍容华贵,规模宏大、强调对称,景色兼收并蓄、模拟江南园林,大有“移天缩地人君怀”的味道,并能展现北方的特殊风格。①选址自由,既可包罗原山真湖,也可叠砌开凿宛如天然的山峦湖海。②按照前宫后苑布局,前宫中轴串联严整的空间序列,后苑则是灵活、外向的山水自然空间。③建筑规模与尺度较大,多为重檐甚至成组,风格端庄持重,色彩富丽堂皇。④理水以一池三山为模式,一般也是北山南水,大水面再划分空间,形成完整水系;借用土山地形,叠石成峰、置石成组。⑤植物采用自然式种植,多用松柏,多以丛植为主甚至成林布置,以强调某些局部地段的风貌特征。⑥色彩处理金碧辉煌、富丽堂皇,装饰用彩厚重,也是适应寒冷气候。⑦多为仿景和缩景,注重障景和漏景,多用龙、凤、象、雀等吉祥雕塑小品点缀。

    2.3 开创经营园林之先河.岭南商业园林

    岭南园林作为经营活动的场所.始终把商业放在第一位,把园林作为经济的润滑剂。虽效法于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却能将精美灵巧与庄重华缛集于一身,融和中外特点,突出浓郁的实用商业气息。站在岭南商业园林的角度.对比三大园林的文化缘由,更能看出私家园林的原始特征口[3](表1)。

    3 苏州园林果鲜艳:诗意栖居、生活样板

    正如世界遗产委员会所评,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1~19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3.1 外求自然之和谐,内求深邃之意境

    ①从山石骨架、水系血脉、建筑五官、花木毛发和园路四肢来看苏州园林,具有院落组合、欲扬先抑,顺势理水、随曲就湾,堆山叠石、深邃幽静.建筑构图、精在体宜,游线组织、动静结合.花木景观、四季不同等六大特色,从宏观整体上构成自然和谐的景观体系。②追求深藏不露的壶中天地,体味逍遥自在的世外桃源。言不尽意、弦外有音,讲究含蓄美。既受诗画艺术的影响,又与追求自然相吻合.还符合中国文人偏重于平缓、含蓄和连贯的审美节奏。不仅表现在寓意的隐而不发,又表现在景致的藏而不露,更表现在构建景致时的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和以少胜多的简约凝练的造园手法。③苏州古典园林同古代山水诗、山水画一样,以追求意境为本质特征,被奉为评价园林审美价值的主要标志。通过园林命名、构图布局、建筑造型、室外装饰、室内陈设、植物搭配、小品点缀和虚景资借等写意方式.不仅构筑高尚的生活境界,更寄托承载人们的理想和祈盼。

    3.2 苏州园林之极致,经典特色之比对

    江南园林名天下.苏州园林名江南。苏州园林一般位于城区近郊住宅之旁,作为日常生活起居部分的延伸和扩大。因为文人、艺人、匠人几乎涵盖了民间的造园活动,导致其达到了艺术成就的高峰,以下便是其极致代表(表2)。

    3.3 经济乃园林基础,文化乃园林灵魂

    现在的园林不仅是过去经济实力的体现,也是对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的传承;现在的文化又是未来的经济,只有今天的经济实力才能建起明天更好的园林。①太湖及其岛屿、半岛和沿湖山峰,形成山环水抱的壮丽画面,不仅是生活与经济的依托,也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②虎丘茶园(碧螺春)、观音泉及其山巅古塔,不仅是苏州古城的表征,也是苏州人民的精神向往与寄托。③苏州刺绣有“精、细、雅、洁”的美誉,表现风景、山水、鸟兽无不精工,尤以人物见长。④苏州檀香扇、书画、雕塑、盆景等工艺美术琳琅满目,让游客流连忘返。⑤苏州弹词以说、噱、弹、唱为表演手段,委婉细腻、纤柔悠缓,一波三折、荡气回肠,自然从容而极富韵味。⑥园林、文化、经济、艺术与旅游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一旦进入良性循环,可谓如虎添翼。

    4 关中地枝杆粗:农耕文明、经典模式

    关中盆地以蜿蜒起伏的秦岭龙脉为背景,以秦岭北麓和多级黄土高塬构成东西狭长的带状盆地,从西向东包括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以及潼关,并以渭河为轴线将其串联为一体。既是陕西最为富庶的地带,又是掩埋帝王的黄土,更是人类生活的最佳居住模式地,这就是陕西人不愿离开故土的根源之所在。

    4.1 盆地风水理想化,农耕记忆难释怀

    盆地作为一种具有明确边界、相对稳定而又利于防御的景观,对家园意识、后嗣道德、内源需求导向的自力型经济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从文化生态意义上讲,陕西人对以周文化发展中心的关中盆地尤为重视。长期的盆地生活造成了对居住地风水的讲求,遵循一个高度理想化和抽象化的四神兽模式: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并成为毕生追求向往的居住环境和景观理想[2]。关中盆地背倚西南、南及东南一侧的秦岭山地,半月形的秦岭山脉及两侧相邻山脉呈环抱之势,前临渭河平原,西北侧为黄土高原,使整个空间成为一种闭合状态。还有多条河流从四周山地及高原流入盆地并汇入黄河进入华北平原,从而形成了多个与外界联系的豁口和走廊,正是“理想风水模式”的原型[3]。农耕文化包括耕作、民俗、信仰、建筑、习惯、生活生产和经济交流模式等,都有其社会发展阶段的适应性。当乡土村落与古镇风情将成为遥远的记忆,人们开始走进乡土追寻理想中“诗意的柄居”,寻求恢复性治疗和创造与自然联系的本原方法,希冀在乡土传统中寻求心灵的慰藉[4]。

    4.2 乡村旅游经典化,自然农耕再升华

    面对农耕文化的日渐淡出和旧有的居住模式日渐难寻,全国性的乡村旅游日益火爆,因为激发了人们寻找一种内心真实又难以捉摸的“基因记忆、胃口记忆和肢体记忆”。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禮泉县袁家村是以唐昭陵山麓的田园风光及其光辉创业史而让游人流连,建房及室内装修用的是真材实料;兴平市马嵬驿是以塬边沟壑中风情驿站取胜,注重脚下景观细节,让游人近距离触摸黄土高原风情;周至县沙沙河是以最亲近的触摸河流而发出沙沙的响声而令游人陶醉.周围大树林带景观作为背景;泾阳县龙泉山庄依托麦秸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以“龙泉富源”为卖点,全方位业态,加之区位优势,才让游人火爆。

    4.3 关中风情民俗化,农耕标志更经典

    风情表达就是把关中的民房建筑、风味小吃、手工作坊和农家风情集于一体,既保留了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又具有时代气息。以扶风旅游文化产业新区“一镇二园”为例,从宏观空间布局来看,包括规则轴线式·西府古镇与鼎盛西府、错落庭院式·国风民俗休闲园和综合田园式·关中风情园;从微观细节表达来看,注重功能优先·环境同步、地域景观·繁简同构和演艺展示·现场加工。农耕标志性景观的营造,一是依托农林水牧进行种植、养殖,营造自然清新、有机循环的生态环境;二是通过实物、雕塑、建筑装饰、景观小品、室外家具等多种形式,将民俗文化尽可能形象地表达出来;三是对广泛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筛选,选择适合本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内涵,并进行深度挖掘;四是农耕过程、加工制作尽可能现场实作,演艺形式尽可能丰富多彩,以能让游客自觉参与最好;五是通过生态环境、旅游景观、文化内涵和展示演义,与游客在某一环节产生共鸣,从而接受认可,并在以后有机会时行动。最终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体验当地居民的群体特性的各种感受,并在自然轻松中获得乐趣[5]。

    5

    杨凌示范叶茂盛:现代农业、田园典范

    杨凌区因隋文帝杨坚陵墓在此而得名,经过十多年,从西北小镇发展成为全国人民所熟知的农业硅谷。作为攻克“三农”难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试验基地,不仅承担着科技示范、产业示范的基本职能,还承担着农村与农业文化建没示范的职能。

    5.1 两园一会共同体,创新示范成亮点

    ①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工厂化育苗馆、梦幻花卉馆、超级菜园、西部特色馆、无土栽培馆、现代农业创意馆、南方果树馆和盆景馆等八个展馆形式,展示现代农业新成果和新品种,及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通过经营管理体制创新,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成为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样板。②杨凌农业博览园:利用丰富的标本、实物、文物、模型、室外植物以及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展现了动物、昆虫、植物、土壤的奇趣世界和农业科技历史,是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农业科技知识大观园。③杨凌农业博览会:每年秋季(11月5日至9日)举办,被誉为中国农业科技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围绕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设有高新技术馆、实用技术馆、国际馆3个室内展馆和农业机械展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个室外展区。

    5.2 现代农庄集合群,综合休闲产业链

    以杨凌现代农庄集合群的形式,为游客提供游览观赏、采摘品尝和休闲度假的系列服务。①种植生产类:包括君度·唯尔葡萄庄园、金山牡丹庄园、1301海棠庄园和大马士革玫瑰庄园等。例如大马士革玫瑰庄园以创建玫瑰休闲文化为主题,将种植采摘、休闲观光、创意摄影、书画采风、科普教育和玫瑰加工体验融为一体。②养殖生产类:包括快活林庄园、野猪林·刘家庄园、天鑫小糊兔乐园等。例如快活林养殖专业合作社(散养鸡),以鸡文化为主题,让游客享受自然、生态养殖带来的乐趣。③科技创新类:例如霖科“移动”农庄以移动示范种植为创意,秦阳木艺盆景园以崖柏木雕、盆景艺术为主题,景卉中草药养生园慢享生活、精品化健康养生为核心。④综合休闲类:例如杨凌花溪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兰文化为主题.通过静态、动态和心灵养生,享受世外桃源的隐修生活;美好一生农园植入草莓花语文化,深入拓展农业功能,开发系列副产品;美庭快乐农场以台湾美食为特色,打造集有机种植、科学研发、教育培训、特色体验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观光体验农场;尚特梅斯庄园以浪漫、惬意和自由为主题,打造最真实的欧式风情庄园。

    5.3 田园村庄蟠龙谷,美丽乡村新典范

    美丽乡村建设,其本质不仅是村庄建设一个美丽的外表,更在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及文化道德素质,贵在解决好人与白然、社会的相互关系,而“民富村强”始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6]。①企业试点启示:陕西盛森源韦河虎龙踞湾生态苗圃位于韦河转弯的五级台阶区域,不仅是育苗的理想之地,更具备独有的地貌景观构架,因而触发“龙盘虎踞”之灵感。②乡镇龙线初探:对杜寨、黎张沟、陈家沟、官村、周李、蒋寨和孟寨7个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提出“蟠龙横卧七彩珠”方案,形成美丽乡村的龙头、龙颈、前爪、龙腹、后爪、龙背和龙尾系列景观。③全区龙面调研:对杨村、大寨、五泉等20个村进行系统调研,起于善庆寺,结于卧龙寺。龙头跻顶善庆寺,五村环绕川云关;龙颈桃源夏家沟,武杨路穿曹新庄;左前抠爪崔家沟,右前摁爪马家沟;挺胸黎陈腹中官,龙背蒋寨彩云间;右后刨爪周李村,左后蹬爪帅家村;龙尾摔在马超岭,回环椒生名卧龙。④原先村庄建设大多选择背山面水的风水宝地,塬边的黄土窑洞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考虑到地质灾害和水电的供应需求,才搬在塬边成片居住。现在又在先人曾经居住过的风水之地,架桥修路、防治灾害,建造更为豪华的窑洞别墅,结合农业生产并尽可能地绿化美化周边环境,满足人们寻找世外桃源的基因需求,这就是乡村文化的本质所在[7]。

    6 武功古城深根藏:金龟戏水、农耕源头

    武功古城因县得名、以山而名、源自封禅,乃取“止戈为武”、“久久为功”之意。如果说关中盆地为中华民族黄河流域园林文化典范,犹如巨壶天地,成为人类农耕文明生活模式之源,那么武功古城就是关中盆地的缩影,如同壶中桃源。杨凌“农科城”作为攻克三农难题和展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窗口。这既是华夏农耕祖先的科学选择,也是武功古城乃农耕源头的佐证,更是武功与杨凌联手开发农耕文化之大势所趋[8]。

    6.1 农耕发祥之源头,两府文化交汇地

    ①帝喾之子姬弃以划时代的伟大创举,试种五谷于水丰地沃的中亭长川,设台教民稼穑于炎黄孕生的漆水河畔。被尧帝拜为农师,舜帝赐号为后稷;封土于邰,在漆水河岸边的东塬之上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邦国,有郑家坡遗址为史证。②古城位居秦川腹地,首当西周之际东来西人周原门户,是东周初年秦人与戎人激烈争夺之地,为尧舜时代中国市场贸易最早发端之处,属汉唐丝路南道东起西行第一节点。民间对关中地区以漆水为界划分东府与西府,加之原来岐塬周韵文化和咸阳秦风文化的不同影响,使人们产生了性格理念、生活习俗、处事方式等方面的文化差异。③古城处在东西府文化交汇之地,毓秀钟灵、炳史垂青,历久弥新、光大传统。姜螈母仪文化,相夫教子、千秋效仿;后稷农耕文化,教民稼穑、开启农耕;苏武爱国文化,百经磨难、民族忠魂;唐宗感恩文化,建寺筑塔、倡导孝道;康海戏志文化,藐视权贵、规范秦声;苏蕙诗锦文化,得诗万千、技艺绝顶。

    6.2 四象五行之布局,金龟载城之寓意

    古城整体印象为:一川两塬三河蜿蜒若隐若现,游龙飞舞沿溪缓行壶中桃源;阡陌交通层层梯田错落有致,背山面水隔河相望悠悠古城。可谓:一川托起(米粮川),两塬作屏(东西两塬),三水环绕(漆、沮、淖),四神相擁,五峰朝拱(小华山、凤岗山、稷山、香山、客山)。①四象者即以“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为模式的“风水”,实际表示人的生活选址以求吉祥为寓意。古城坐西向东,负阴抱阳,左有漆水为青龙,右有丝路为白虎,前有滩地作朱雀,后有稷山作玄武,自然形成四神之美。②五行者即金木水火土之方位布局,是对中原地区五时气象自然递迁与异常气候相互制约的认识。古城周边四座庙祠和城中的城隍庙:东水一风调雨顺龙王庙,西木一五谷丰登后稷祠,南金一固若金汤关帝庙,北火一敬而远之火神庙,中土一平安吉祥城隍庙。③古城取形四灵,借龟之寿,以图固基守恒。其周长三里二百二十步、护城河深九尺,城墙顺势为近似六边形,开启五座城门,自然顺势布局九街十八巷。站立高阜、俯瞰古城,头目足尾俱有、五脏六腑齐全,龟头朝向漆水,誉之“金龟戏水”,形制别具、妙趣横生。

    6.3 大地景观作彩屏,六极七台八景串

    实施川塬并举、秀山丽水靓城,全面建成中华农耕文明体验地:①农耕大地景观:一条水轴在蜿蜒,自然舞动带两塬;两岸湿地串南北,鸟语蛙鸣人流连。阡陌川道彩云间,五彩生态安家园;菜园绿色有机菜,采摘品赏在田园。半塬油菜尽眼帘.错落美化土坎边;塬边林带为背景,壶中天地更突显。一河带出农都湖,湖边街区人如烟;商业会馆加茶馆,秦腔戏台喉破天。大爱舞动漆水河,人文生态武功塬;点线面体时空壶,三秦缩影体验地。大地绿化成群落,美化视角在规模;农田彩化起生机,田园香化养生乐[9]。②“六个极致”特色:后稷教民稼穑华夏农耕第一人,独佩王冠的天下城隍庙之首,被鲁迅称之为中国第一好人的苏武之墓,全国四大名亭之首望归亭,按四象五行布设的金龟戏水古城,被武则天称之为“才情之妙、超今迈古”苏蕙的《璇玑图》。③在东西两塬的塬边凸显位置,交叉布设七处观景台,使古镇(塔)、新区(阁)、河流、农田、塬立面与众多景点,相互交织构成立体网络景观。④在原有武功八景中,除了姜塬古墓小华山、教稼台封后稷官、苏武节碑龙门传和上阁钟声响九天之四大人文景点之外,其余与漆水河生态景观相关的景点,多少都给游人留下遗憾。重新打造“新八景”:姜螈秀冢,教稼名台,苏武节碑,胡燕朝塔,美阳雄关,漆水湖光,上阁钟声。

    7 结语

    站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重角度俯瞰园林,既是随心营造的美丽厅堂,使其充满欢快的氛围;又是心系天下众生的神仙,修身养性、去除内心杂念的地方;还是人类追求理想的居住环境,是人人向往的梦中桃花源。中国园林源头的探寻,如果脱离农耕文化这一养身健体的根本(图1),不仅寻找的囿(狩猎)、台(祭祀)和苑(花木鸟兽)难免偏颇,也很难以真正明白园林的本质功能。在梳理中国园林这棵大树脉络的基础上,旨在明确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一是天人合一的终极趋势——生态自然化,二是突破经营的感性趋势——景观细节化,三是造就精品的理性趋势——文脉主题化,四是最接地气的必然趋势——大地园林化[10]。生态自然化是共识,但需要足够的面积,对用地日渐紧张的大中城市来讲越来越难。景观细节化是出于造价和经营的考虑,将许多大众因门票而挡在园外。对中国这一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国来讲,文化建园是必然的,只是还需要有一个逐渐提升文化品位的漫长过程。把目光转向广阔天地的乡村旅游和庭院居住风水,最贴近大众、最拥有底气.也将实现中国梦真正落到了实处。

    参考文献:

    [1]陈 祺,刘粉莲.中国同林经典景观特色分析[M].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12;1~21.

    [2]袁雪雯.农耕文化在在中国景观设计中的价值[J].苏州工艺美术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39~40.

    [3]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8~ 29,99.

    [4]文化挖掘.农耕文化主题园建设理念[J].北京农业,2014( 14):26-29.

    [5]陳 佳,陈 祺.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表达的探究[J].绿色科 技,2016(7):10~13,16

    [6]张壬午.倡导生态农业建设美丽乡村[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3(1):5~9.

    [7]蔺林田,陈 祺,周 博.杨陵区蟠龙谷田同村庄规划建设调研 [J].绿色科技,2016(7):69-72

    [8]裴红波,陈祺,方大凤.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研究 [J].现代农业科技,2016(8):287~290.

    [9]陈 祺,刘锦锋,李 森,等.武功古镇农耕大地景观规划设计特 色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13):227~230.

    [10]陈 祺.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J].现代园林,2015(9):673~679.

    相关热词搜索:农耕探析源头中国导向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