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信息流视角下教师角色转变的诉求与路径选择

    信息流视角下教师角色转变的诉求与路径选择

    时间:2020-04-10 05:18:5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不同,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经历着从“传道者”到“把关者”再到“引导者”的转变。本文从信息流的视角出发分析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如教学系统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信息沟、精品学习资源欠缺、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和信息流通道中的障碍等,并针对性地提出教师应努力缩小信息沟、加快“高效、共享”的精品学习资源建设、加强网络文化教育、教给学生搜索技巧等对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信息流 教师角色 信息沟 网络 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及扮演的角色,历来是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论题。特别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类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新信息和新知识层出不穷,教师“闻道在先”的优势逐渐减弱,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是今天的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另外,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学生的知识不再仅仅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因此,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用信息流的视角来分析教学系统和教学过程,以此来探讨教师角色的转变,有着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一、教学系统中信息流的变化

    “信息”一词,源自拉丁文,原意是指解释、陈述。控制论的创立者、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认为:“信息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和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交流、传递的过程,在教学系统中必然存在着信息流。作为一个系统,是信息流把教学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调节和控制着整个系统的功能。教师作为教育传播者,是教育信息的发送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传播,要受到当时的社会条件和社会要求的制约。而且,随着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逐渐丰富,教学系统中的信息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教学系统二要素时的信息流

    在教学初期,即社会发展缓慢的农业社会,生产力落后,生产工具简单,教学内容更新也非常缓慢,可以说,教师和学生就构成了教学系统的全部要素,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此时的信息流动方向单一,由教师指向学生,如图1所示。信息流就是教师解释、陈述知识给学生,这也是“信息”的最初含义,教师担当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

    图1 教学系统二要素时的信息流

    2.教学系统三要素时的信息流

    印刷术的出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基础。再加上工业社会的到来,需要教育培养大批人才,使得受教育的规模扩大。这时,对教学内容渐渐有了比较强的规定性,逐渐地出现了课程,一般由教材承担。教学系统的组成变成了三要素:教师、学生和教材,信息在教学系统三个要素之间互相流动,如图2所示。教师的备课主要有三个方面: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即在了解学生情况和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传递教学信息。对于学生,除了通过教师授课获取信息,也可以通过教材获取信息。教师因为“闻道在先”,明确教育目的和要求,掌握教育内容和方法,要选择性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充当着“把关者”的角色。

    图3 教学系统三要素时的信息流向

    3.教学系统四要素时的信息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出现了很多新的媒体,当这些媒体用于教学时,就成了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计算机等。教学媒体除了传递信息,还承载着教学内容和信息。此时,整个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信息在四个要素之间流动,如图3所示。教学媒体除了可以辅助教师的教,还可以辅助学生的学,既可以传播教学内容,又可以部分代替教师的知识传递功能。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学生的知识不再仅仅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教师的角色由“把关者”向“引导者”转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作用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

    图3 教学系统四要素时的信息流

    二、信息流视角下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分析

    1.信息沟

    所谓信息沟,指信息隔离、断裂状态,通常由于人们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尤其在不同年龄层、不同阶层或政治派别、文化群体之间缺乏交流而造成信息隔阂。通俗地说,信息沟是指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一般认为从事双向信息沟通任务的学习者相互之间有强烈的交际需要,而从事单向信息沟通任务的学习者相对来说交际需要较小。下面两种情况加大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沟。

    (1)教师和学生的文化差异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按照文化传承的方式将人类社会划分了三个时代:前喻时代、并喻时代和后喻时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人类社会逐步进入后喻时代,即年长一代要学习新知识还需要向年轻一代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加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文化差距也越来越大。根据施拉姆的传播效果理论,教师和学生只有在共同经验基础上才能收到更好的传播,文化差距的加大无疑会影响信息传播的效果。

    (2)教师的工作方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控制者,从事的是单向信息沟通任务,教师的职责更多的是让学生听懂、让学生学会,所以教师的交际需要较小。今天,“师道尊严”虽然在信息时代受到了挑战,但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风格和固守的教学理念给他们的工作以“安全感”,熟悉的教学程序和工作方式可以让他们“经济高效”工作,从“把关者”到“引导者”的角色转变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2.精品学习资源欠缺

    众所周知,网络虽然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但有的知识只是对某一问题的观点罗列,有的带有片面性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没有高质量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就无法有效利用,学生也无法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因此,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也在不断推进精品课程、精品学习资源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适合教师教学应用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精品学习资源仍然欠缺。

    以高校为例,从2003年起我国就陆续展开了国家、省市、学校三个层次的一系列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并形成电子网络教学资源,国家级精品课程在教育网内免费开放,供全国高校师生学习借鉴。然而,精品课程建设中问题多多,特别是“重申报轻建设,重评估轻应用”的取向严重影响到优质资源的教学效用,离“高质、共享”的建设初衷尚有较大距离,其教学应用有效性也差强人意。

    3.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作为继印刷、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之后的网络,被人称为是第四大媒介,由于受政府的管制相对较小,网络上的信息也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再加上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可以方便快捷地网上发布信息,使得网络信息扑朔迷离,让人眼花缭乱。由于学生的是非观念还比较淡薄,辨别力、自控力都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在这些信息面前迷失自我。网络上的诱惑形形色色,很多学生一旦接触网络,发现这个虚拟的世界似乎是他们宣泄感情的最佳途径,原来的奋斗方向和学习目标便丢到脑后,于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和娱乐等,再也无法自拔。

    4.缺乏搜索技巧

    虽然新课程改革进行了一轮又一轮,但高考仍然是我国教育体制中有显赫地位的指挥棒。于是,在中小学阶段,重分数轻能力,教育模式以灌输为主,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目标是考上大学。为了一层层的选拔考试,学生几乎是被动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无从培养。虽然网络上资源丰富,但因为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搜索技巧不足,从而造成网络资源丰富和个人信息闭塞的鲜明对比,信息在流通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障碍。

    三、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路径选择

    1.教师应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努力缩小信息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要保证教学信息畅通,需要教师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准确了解、估计学生的学习起点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学生的学习起点除了包括学生的知识准备,还应该包括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兴趣、爱好、思维特点及所处的文化氛围。用学生的语言与之对话,是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措施,教师应努力缩小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沟。

    此外,在信息对称环境下,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必须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积极地吸纳新知识,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终身学习社会,教师和学生的显性差别会越来越小,而内隐的差别则主要表现在意识、观念和创新能力上。

    2.应加快“高质、共享”的精品学习资源建设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是进行信息化教学革新与学生实现深度有效学习的重要支架,建设丰富的“高质、共享”的学习资源,促进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自主地“学”,是当前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一环。一方面,依托原有的国家精品课程和精品教育网站建设,建立以评估导向的建设机制,重点考量其教学应用及有效性;另一方面,重视教师培训,提升“软件”资源,提高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尤其是信息获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上网观

    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设网络文化课程,使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网络文化,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明辨是非。同时建立思想政治新平台,占领网络教育阵地。网上教育平台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此外,还要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引导,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倡导文明上网,自觉远离“垃圾文化”,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4.教师要授以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

    网上教育资源很多,而且很多都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教师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学,除了面对面的授课,还可以对学生网络学习作出详细指导,比如,给学生提供好的学习网站,或者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作业,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广泛查阅资料完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授以学生进行搜索课件或精品学习资源的基本技巧,例如用百度来搜索不同课件类型的方法、用层回获取更多的相关资源的方法等等。

    此外,图书馆或学校相关部门应广泛开展讲座或活动进行教育,把优质的资源及查询、使用方法告诉学生,让学生更加了解网络的学习功能,并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和水平,让网络为学习服务。

    ————————

    参考文献

    [1] 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刘美凤.对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再认识——教师的素质和角色转变是未来教育的关键.电化教育研究,2001(12).

    [4] 叶海智,张旭华,宋新鹏.信息对称环境下教师知识体系的耗散结构特征.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

    [5] 王若梅.课程改革的法制诉求与路径选择——信息流理论的视角.当代教育科学,2012(5).

    [6] 王佑镁.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与对策.中国电化教育,2010(8).

    [7] 刘金芳,王蔚.网络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及对策.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7(6).

    [作者:梁玉珍(1979-),女,河南新乡人,河南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

    【责任编辑 王 颖】

    相关热词搜索:诉求视角路径信息流角色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