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希腊债务危机及其对世界经济复苏的冲击

    希腊债务危机及其对世界经济复苏的冲击

    时间:2020-05-23 05:22:3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2010年2月初以来,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发欧盟金融市场震荡。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具有重要的历史原因和传染效应,它不仅源于财政赤字过高,而且缺乏独立的货币政策,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希腊的经济失去了“生产性”。我国应未雨绸缪,提早做好准备,主动积极应对希腊等国的主权债务危机。

    关键词:希腊债务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外汇储备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The Debt Crisis in Greece and Its Impact on World Economic Recovery

    LI Yong-li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aqing 163319, China)

    Abstract:Since early February 2010, the debt crisis which occurred in Greece began to go into the field of vision, and initiated the shock of the EU financial markets. The debt crisis has important historical reasons and contagion effect, which not only become of the high fiscal deficit, and lack of independent monetary policy, but also the most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e loss of productivity. Our country should positively respond to the sovereignty debt crisis.

    Key words:debt crisis in Greece;sovereign debt in Europ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一、希腊债务危机起源

    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源于财政赤字过高。在高福利制度下,希腊人得以维持高消费、重享受的生活方式,加之税收征管不善,导致严重的偷税漏税,使其财政状况比较糟糕。2009年11月希腊财政部长宣布2009年希腊财政赤字对GDP比为13.7%,希腊国债CDS价格急剧上升。截止至2009年底,相关数据显示希腊政府债务余额已经超过其GDP的110%,财政赤字超过了其GDP的12%以上①。从2010年4月份开始,希腊政府力争从国际市场上筹集到大量的资金,以偿还其陆续到期的巨额债务。2010年一季度,希腊国债对GDP之比达115%。2010年4月希腊政府宣布:如果在5月前得不到救援贷款,将无法为即将到期的200亿欧元国债再融资。由于担心希腊政府难以通过发新债偿还总额为3 000-4 000亿美元的国债,希腊的货币流动性短缺骤然加剧,主权债务危机终于爆发。

    与此同时,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传染效应出现,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国同时遭受信用危机,受影响国家的GDP占欧元区GDP的37%左右。鉴于希腊负担的债务已经远远超过其所能偿还的能力,四大信用评级机构将其债券评级不断调低,4月标准普尔将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8月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将希腊的政府债券评级下调4个级别,希腊政府通过市场筹集资金的成本将进一步加大,为此,导致该国政府未来偿还债务能力的进一步降低。由于德国政府的强硬要求,希腊政府还必须拿出更可信的缩减财政赤字的方案,才有可能取得欧元区成员国和IMF的贷款,这都使希腊政府陷入了恶性循环状态。

    美国经济史学家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中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生产性”。作为欧盟援助计划的主要受益国,希腊曾在2003年至2007年经济快速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达到4%。高增长主要来自于财政和经常项目的双赤字,以及加入欧元区后更容易获得廉价的贷款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和信贷消费。希腊债务危机起源于国家信用,并以主权债务危机的形式出现的,即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出现问题。尽管希腊债务危机有其历史、体制和自身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希腊的经济失去了“生产性”。希腊既没有特殊的地域优势,自然资源也不丰富,更不具备领先的创新技术。随着全球制造业逐步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希腊的制造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渐渐失去竞争力,国际市场空间不断被挤压。由于希腊的科技水平很难短期内提升,无法享受欧元贬值带来的益处。希腊发生的债务危机严重影响了居民消费,导致经济下滑,而政府却没有灵活的货币政策,不得不依靠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造成赤字不断累积,最终使得希腊的主权信用风险逐步积累,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完全暴露出来。

    众所周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主权国家为了调节经济良好运行所能采纳的两个重要调剂工具,松的财政政策往往会伴随紧的货币政策,反之亦然。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政策导向与调节机制不尽相同,通过松紧搭配的各种组合,这两种宏观经济政策就可以有效地对经济运行实施调控,进而达到既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作为欧元区中较弱的经济体,希腊政府具有采取宽松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冲动。在未加入欧元区之前,希腊政府采取刺激政策时要考虑由此带来的通胀,以及汇率的上涨对出口的影响。但是,在希腊加入欧元区之后,这些约束条件就被大大弱化了。希腊认为通胀压力可以被欧元区其他国家摊薄,而与欧元区其他国家的贸易和资本流动也不存在汇率风险,出口会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保障。因此,希腊政府在前几年经济状况较好时并没有完全遵守稳定与增长公约,优化其财政状况,而是不断保持宽松的财政政策,也就出现了经济学中的“负外部效应”的情况。所以,欧元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一致、经济政策的不协调所导致的欧元区各国财政政策各自为政等体制问题是诱发希腊债务危机,乃至蔓延为欧洲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另外,欧元区仅以通胀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而差异化的国别情况却没有得到充分考虑。加之欧盟其他方面的政策协调性缺乏磨合与一致性,资本的自由流动与固定汇率使得希腊债务激增,希腊不但存在大量财政赤字,还存在大量经常项目逆差,监管也不够严格,致使希腊债务危机日渐凸显。

    当然,希腊的债务危机还有重要的历史原因。2001年希腊加入欧元区,当时为了达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提出的要求,希腊通过与高盛等投行签订一系列金融衍生品协议,以降低财政赤字,2004年又曾向上修正2000-2002年的财政赤字,这些做法都为现今的债务危机埋下了伏笔。所以,尽管为了避免连锁反应实施总额达7 500亿欧元的救助是必要的,但对希腊经济政策的清算也是必要的,没有那个国家愿意将自己人民辛苦劳动积累的财富,以极低的收益去援助那些懒惰而没有创造力的国家。因此,受援国必须实施紧缩政策,必须为“寅吃卯粮”行为偿还欠账。正是在此背景下,救助机制由三部分资金组成:一是4 400亿欧元将由欧元区国家根据相互间协议提供,为期三年;二是600亿欧元将以欧盟《里斯本条约》相关条款为基础,由欧盟委员会从金融市场上筹集;三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提供2 500亿欧元。尽管此次的救援计划将暂时缓解希腊债务危机,短期内债务危机不会继续恶化,但是希腊的债务最终还要靠自己去解决。如希腊的中长期债务问题,目前还是没有得到彻底根治,彻底的解决需要希腊调整国内经济结构;欧元区也必须进行制度变革,否则未来还可能会发生危机。

    二、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与欧盟的应对

    2010年2月初以来,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接连不断地遭遇了债务危机,影响着尚未全面复苏的世界经济。为了筹措资金偿还不断到期的债务,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如果欧盟的债务危机仅仅局限于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那么还不会引起国际金融市场大的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尚不会产生过大影响。但是,认真分析欧盟的总体情况后却发现英国、法国、德国等经济大国同样有类似的债务,这三个大国的债务负担均已超过了欧盟规定的标准。如德国的政府负债已经占GDP的90%,财政赤字也已经达到GDP的3.4%;法国2009年底的财政赤字已经达到了1 448亿欧元,占GDP的7.5%,公共债务达1.489万亿欧元,占GDP的77.6%,均过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由于这些国家大多数的债权人都在欧洲,而且是明显的交叉持有债权。如希腊的债权人主要是法国和德国,分别有500亿欧元和300亿欧元,而葡萄牙的债权人主要是西班牙和法国,分别有600亿欧元、300亿欧元。因此,希腊等国的债务问题必然涉及到所有的欧盟国家。

    种种迹象显示,早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欧盟就已经出现了主权债务危机的种种迹象,美国次贷危机只不过进一步加速了其暴露与爆发的速度。由于欧元区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与运行方式等具有较为明显的差距,德、法等国垄断了欧盟对外出口的绝大部分的份额,欧盟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也就变得越来越明显。尽管欧元区实施的是统一的货币政策,但当希腊等国的经济发展遇到困难时,欧洲央行却无法对单一的国家实施救助,只能靠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救助,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有效地解困机制与救助机制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多米诺排骨”似地危机爆发现象了。欧盟应对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有以下几种选择:

    第一,欧元区各国、甚至整个欧盟国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努力,帮助希腊等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走出危机。(1)如果不救助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就会危及欧盟的经济安全,甚至会导致欧元区的解体。(2)在对冲基金大举做空欧元与欧洲股市的情况下,救助行动越迟缓越会致使危机更加严重,即使欧盟仅有几个国家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也会形成“蝴蝶效应”,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甚至世界经济大幅震荡。

    第二,把发生危机的主要国家逐出欧元区,或者静等这些国家主动退出欧元区。在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德国总理默克尔立即提出了把希腊逐出欧元区的设想,但这种设想立即遭到了德国央行行长的反对,也没有得到欧元区其他国家的响应,因为在欧元区的设计方案与制度安排中并没有把一个主权国家逐出欧元区的规定与机制。至于让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主动退出欧元区,那是根本没有可能的事情。按照欧盟章程,退出欧元区意味着同时退出欧盟,这无疑会使退出欧元区的国家面临灭顶之灾。另外,退出欧元区将面临高利率的惩罚,并且将背负巨额的欧元债务,本国货币也将面临大规模贬值的风险,大规模的失业与衰退将接踵而至,经济前景将面临更加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这条路径虽然不能完全堵死,但实施起来却会困难重重。

    第三,实施大规模的国际救援,或者由各主要国家增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金份额,再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扩大救助规模。这种做法的最大缺陷是救援资金没有合法与有效的安全保障,而且也不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相应规定。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就不可能实施全球性的大规模救援。

    第四,欧元的崩溃与欧元区的解体。欧元区的解体可能有两种方式:一是债务危机持续地大规模爆发,已经到了救无可救的地步,不得不宣布欧元区解体与欧元的消失;二是欧元对美元的比价不断走低,德、法等国在经济上蒙受了巨大损失,而率先宣布退出欧元区,欧元机制无法再维持下去,不得不宣布解体。

    为避免希腊等欧盟国家的主权危机进一步恶化,欧盟在2010年5月10日紧急出台了对希腊的救助措施,这是欧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救援行动,同时还建立了为期3年的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将发行债券筹资以帮助面临主权债务危机的任何欧元区国家。为避免国债价格下跌,截止到2010年5月28日,欧洲央行已购买近400亿欧元的欧元区债券,包括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的政府债券,其中250亿为希腊主权债务,希腊在未来两年的国债已经有钱偿还,传染效应也暂时得到控制,但希腊等欧盟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远未结束。因为按照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的规定,各成员国赤字不得超过其GDP的3%,公共债务不得超过GDP的60%。但根据欧盟发布的数据,2009年和2010年,欧盟27个成员国中只有瑞典和爱沙尼亚达标。

    三、债务危机下的中欧经贸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带给世界经济很多拐点性、转折性的变化,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低速增长时代。欧盟经济复苏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密织的欧盟债务债权关系已使单一国家的违约问题扩展为系统性风险,完全走出国际危机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如果不从制度上完善欧元区治理,改变欧盟发展失衡问题,欧盟各国财政压力将会加大,很难杜绝经济危机的再次发生。据国际清算银行等机构的数据,欧洲国家在希腊的外部债权人中占多数,其中葡萄牙对其风险敞口就有100亿欧元;同时葡萄牙又与多个欧洲国家存在债务关系,其对西班牙欠债就达860亿欧元。西班牙则对德、法、英三个主要欧洲国家分别欠债2 360亿、2 220亿和1 140亿欧元。欧洲债务网络上任何一个节点出现明显震动,都可能引发大规模系统性主权违约。所以,欧盟救助机制换取的只是“喘息的时间”,只能暂缓希腊等债务问题异常突出的欧元区国家危机的爆发。人们特别需要警惕希腊等国债务危机的蔓延对欧元区乃至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带来不利影响,加强国际金融体系的代表性并提高效率,建立一个保持增长与平衡的世界经济体系已成为客观必然。

    2010年是中国与欧盟建交35周年,作为东、西方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国与欧洲文化历久弥新,都对人类文明进步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欧洲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也是中国学习、借鉴与合作的重要伙伴。多年以来,作为世界经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存在一定分歧,但是中国和欧盟之间的关系是以信赖和共同利益为标志的。一直以来,欧盟就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是欧盟重要的出口市场,欧洲的资本、商品、技术、专利也在中国找到了广阔的市场,双边贸易额一直以两位数增长,经贸关系已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最重要的经贸关系之一。目前,欧盟是中国第一大技术来源地和第四大投资来源地,并且连续6年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跃升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经贸关系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前所未有水平,欧洲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为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2009年中国对欧盟的出口总额为2 360亿美元,占中国总出口额的19.7%,而欧盟对中国的出口总额约为1 280亿美元②。2010年上半年,欧盟对中国出口增长了42%,全年有可能接近或达到5 000亿美元,不仅恢复了国际金融危机前水平,全年还有望达到历史新高。但是,2010年希腊等国债务危机的爆发,致使中国经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同时对我国正在进行的贸易政策的调整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对仍然没有摆脱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国经济而言,其影响不可小视。尽管欧盟采取了包括7 500亿欧元救助机制、紧缩政府财政等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加以应对,力阻债务危机多米诺骨牌式蔓延,但是救助机制的长期效果受到质疑,因为制度性问题仍有待解决,债务危机在欧元区内仍呈扩散之势。

    国际金融危机对欧盟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中国在冰岛、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购买了它们的国债,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欧盟的支持和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坚定意愿。2010年以来,中国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对希腊等国的投资,扩大进口希腊等国的优势产品,并将采取积极姿态继续认购希腊等国新发行的国债,还将设立“中国希腊船舶发展专项资金”,为希腊船东采购中国船舶提供一揽子金融支持,促进双边经贸关系平衡、持续增长。但是,尽管希腊财政赤字正在大幅度减少、金融市场趋于稳定,主权债务危机的阴影正在消退,经济复苏的前景显露出希望的曙光,我国还应客观面对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在欧盟的扩散之势,通过扩大双边贸易、深化海运合作、促进投资合作和拓展旅游合作等方式,支持希腊等国化解债务危机。

    贸易增长依靠需求的扩大,包括私人需求及来自财政预算的公共需求的扩大,如公共投资需求、公共消费需求、政府消费品采购和公共投资项目的扩大。目前,欧盟各国在努力减少赤字,包括紧缩财政、节省开支,降低公务员的工资,一些福利也开始调整。尽管欧盟稳住了金融,经济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但是危机对经济复苏的冲击依然强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会对我国的出口造成影响,也会对投资需求产生紧缩效应。2010年初至今,人民币对欧元名义汇率升值幅度已经超过16%,尽管欧元贬值可以为中国外储分散化提供了条件,也使得中国政府通过人民币升值来阻断输入性通胀的紧迫性有所下降,但是我国必须冷静观察、敦促欧方尽快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深化包括可再生能源、能效、智能电网等高新技术合作,充分利用包括《里斯本条约》带来的新的机遇,切实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制定实施更为积极、富有远见的对华政策,推动解决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两大难题,为实现“包容性增长”创造条件。

    注释:

    ① 引自《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5月15日。

    ② 引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

    参考文献:

    [1] 宋玮.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下半场或将至[N].中国证券报,2010-04-21(A08).

    [2] 张尚斌.希腊债务危机:美国未来十年的榜样[N].证券市场周刊,2009-12-07.

    [3] 余南平.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理论挑战与现实警示[N].文汇报,2010-04-17(101).

    [4] 严丽丹.欧盟施压 希腊应对危机措施升级[N].金融时报, 2010-01-12.

    [5] 张婷婷.主权债务危机的警钟敲响[J].金融博览,2010(1).

    [6] 张锐.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与影响[J].中国货币市场,2010(3).

    [7] 郭红利. 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之主权债务危机[J].商场现代化,2010(2).

    [8] 杨林. 迪拜债务危机及其影响[J].宏观经济研究, 2010(1).

    (责任编辑:石树文)

    相关热词搜索:希腊世界经济复苏债务其对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