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常州市本地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沈河区南塔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常州市本地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沈河区南塔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时间:2019-02-03 05:42:5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养老问题。城镇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全和建立,巩固和提高了养老的经济来源。追求生活质量使得老年人尤其是城镇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在原先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等社会福利形式的基础上,需要探索建立适应形势变化的新型养老模式。本文就常州市本地区开展的新型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养老;居家养老;问题;建议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1.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约11%,并以每年平均3.12%的速度递增。按照国际社会公认的老龄化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或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我国已于1997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政府作为推动居家养服务的第一责任人,无法回避以下的问题:居家养老服务谁?服务内容是什么?谁来服务?谁来买单?谁来运作?如何才能长期有效运作?等等。本地区结合当地实际,对如何发展和规范运作居家养老服务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
      
      一、本地区实施居家养老的背景
      
      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本地区也面临严峻的养老问题。而且,作为经济较发达地区,本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08年12月,本地区有常驻人口347163人,60岁以上老年人56914人,占总人口的16.39%,70-79岁老年人18747人,占总人口的5.4%,80-89岁老年人6591人,占总人口数的1.89%,90岁以上老年人606人,占总人口数0.17%。
      目前,本地区机构养老的总床位数是948张,老人的所占的床位数为1.67%。即平均1000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为17张。即使这样,老年人的入住率也仅为60.7%。由此可见,机构养老不仅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即使建成了相当数量的床位,也很难使得老年人克服对机构养老的排斥心理去选择机构养老。
      从全国现有的养老模式来看,主要有“传统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小型社区养老、模拟家庭养老、居家养老”等五种形式。
      作为养老的主要传统方式,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还需要其他有效方式的补充。在本地区对养老问题所进行的专项调查中发现,有90%的老年人养老方式首选家庭。因为家庭养老让老年人不脱离习以为常的家庭生活方式,不脱离熟悉的社区环境,这更符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但随着家庭核心化,小型化的发展,家庭成员照顾老人势必力不从心,于是以社区为基础的居家养老服务逐步进入养老领域。养老的现代化的进程并不会削弱家庭的老年照顾功能。
      居家养老作为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提供的一种新型老年人福利,为解决老年人实际困难,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一系列的针对性服务和设施。
      
      二、本地区实施居家养老的进展情况
      
      从2008年起,本地区以两个社区作为试点,探索居家养老的经验,2008年5月在全区7个街道全面推行,并同步建立了4个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现已分别在下辖的7个街道设立了覆盖全区3万多老人的11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点,服务对象326人,其中享受政府援助的对象240人。
      在运作方式上,三种居家养老模式本地区都进行了实践。
      1.政府主导型居家养老模式:这种居家养老模式分为街道和社区(村)二级管理体制。街道依托原有的社区机构,如敬老院、社区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等场所,改建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者服务站,并负责办公设备、服务设施,等前期投入,人员的落实和各种服务项目,具体实施由社区承办。如果是在村委建立的居家养老服务站,投入和运作则由村委投入和社会企业家赞助。
      2.市场主导型居家养老模式:这种模式中,居家养老项目由社会个人承办,街道和社区提供硬件的资助和政策的扶持,根据居家养老中心的开办情况,对其进行考核并给予适当的政策性补贴或奖励。
      3.民间组织主导型居家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主要由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对养老事业比较关注的民间机构、服务企业来承办。街道和社区提供双方所需资源,搭建合作平台,企业负责更为专业和稳定的服务,在起步阶段,也提供适当的政策性补贴或奖励。
      
      三、对实施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分析
      
      居家养老出现的时间不长,还是个新事物,本地区在近两年的实施过程中,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在需求调查、政府资助、服务定位上做好准备、调控和监管。
      1.重视需求调查,正确引导居家养老服务的前期运作。居家养老服务在具体实施之前,可以向每户居民发放告知书和为老服务调查表,由社区居委会对社区中的每一户老年居民展开全面的调查工作。调查采用入户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的内容包括:家中老年人的类型;是否使用钟点工或者保姆;需要社区提供哪些服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每天的菜金;社区食堂就餐意愿;陪医、陪浴、送菜、送奶的收费标准;社区活动建议等项目。这种覆盖全部家庭的告知书和大型问卷调查一方面起到了对群众进行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作用,另一方面还使得居家养老服务的承办者对主要提供哪些服务做到心中有数,这种调查对后期服务方案的制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的评估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2.重视政府资助,有效借助居家养老服务的政府推动。居家养老还是个新项目,鉴于它本身的公益性质,所以离开政府资助是很难运转的。本地区重视在居家养老起步阶段的资助工作,要求各街道严格按照《常州市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管理暂行办法》进行实施,尤其对享受政府援助的五类对象要做到详细调查、入户了解、用足政策。此外,在对各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各种指导和帮助的基础上,还对运作规范、成效明显、老人欢迎的服务站给予一定奖励。
      3.重视服务定位,严格把握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可操作性。本地区在借鉴先进城市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开始了居家养老市场化运作的试点,选择以餐饮为主的日托服务来带动其他送时服务项目的开展。现在,每个中心和站点都配有了功能齐全、氛围温馨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如采取社区主导型模式的机械一社区,开设了社区小食堂,食堂外面张贴着一周的菜单,每顿饭荤素搭配,汤免费,每位就餐者仅收费5元,和市场餐饮店相比,社区食堂的饭菜价廉物美,就餐环境干净整洁,开设时间不长,前来就餐的老人就达到了20多位。服务员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受到老人的好评。当地社区居委会还出面整合、调度、招聘各个方面的力量,来承担不同的服务内容,通过与附近的家政、医疗、维修等不同网点签约,定点为辖区内的老人服务。还引入志愿者,对孤寡老人提供洗衣、聊天、服务、代购物品等服务,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四、本地区实施居家养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经过探索和实践,本地区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过程中,本着“办好具有自己特色和符合本地实际的居家养老服务”这个宗旨,摸索出了一些做法,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还存在着当前居家养老遇到的共同性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宣传还不够,社会公众和政府其他部门的参与度不够。由于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居家养老在老年人中宣传较多,特别是有的服务中心做得较好,老年人口口相传,在一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主动融入社会的老年人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本地区还出现了跨社区就餐和送餐的事例。但在社会中坚力量中,他们知之甚少,有的把这项活动和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工作等同起来,理解支持的少。而且这项工作涉及面相对较窄,集中在民政部门较多,政府的其他职能部门参与的很少,对于整合资源解决一些共同性问题造成了一定的信息障碍和体制阻力。
      二是由于市场效益还不高,民间组织的积极性不高。本地区以餐饮为主的服务中,定价都在5元一份,外送再加1元,都属于低偿经营,有的还是无偿供应。而且餐饮的各项标准很多,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基本上这个服务就无人问津了,所以在硬件投入、原材料采购、加工工艺、服务态度上需要投入比较大的人力、财力。作为一个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小项目,随着福利企业优惠政策的调整,它的吸引力并不强。有实力的企业不愿耗费精力,有意愿的经营者都受制于资金、场地、人员和政策,运行中的盈利微薄,有的还难以为继,需要政府提供扶持。
      针对上述在居家养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建议在全社会推广居家养老的过程中,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突出重点,明确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和西方发达国家不一样,是一种相对落后贫穷状况下的人口老龄化。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是有限的。为了缩短不同老人间的晚年生活质量差距,应该把服务重点放在老年人中的弱势群体中。中国的居家养老首先应该是“雪中送炭”,其次才是“锦上添花”。老年人是个弱势群体,而那些具有独居、残疾、疾病、贫困、空巢、高龄特征的老人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他们应该是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关注的服务对象。
      2.加大宣传,培育群众基础和拓宽融资渠道。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得居家养老变成一个为群众熟知的养老模式,只有具备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居家养老才能有开设的土壤和成长的养分。很多人包括一些老年人居然对社区中的居家养老服务点表示疑问,“不知道在做什么”,“不知道谁在做”,“不知道谁允许他做”等。要通过宣传,来取得百姓的支持和理解,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投资者、建设者、服务者加入到这个队伍中,也能够为居家养老吸纳到相当数量的慈善捐助。
      3.严格准入,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经营行为。居家养老是新事物,只有做好做实,才能继续成长壮大。项目的成功,除掉政府的关注支持、社区的宣传配合之外,关键是优秀的承办人对项目的定位和运作,能否选到好的承办人,对项目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内也有过率先启动,却惨淡经营、冷清收场的教训,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承办人的盈利期望值过高,在保本运营的情况下难以扩大,最终难以为继。所以,对承办人的考查、筛选非常重要。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积极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居家养老项目,使得社会大众、老年群体对此熟悉而且可以吸引更多有志之士投身进来,从而可以筛选出品德、能力等综合素质高的承办人。
      4.规范运作,建立健全完善的配套政策。从现在居家养老的推进情况来看,政府是主导,但还缺乏完善的全国性制度。养老产业不同于一般产业,它是一个带有公共性、福利性特征的领域。要想办好养老机构,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还需要财政、税务、金融、土地、工商、规划等多方面的配合和政策扶持。国家《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中特别指出,要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的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这表明我国的养老服务业已经彻底向社会资本开放。
      5. 建立基金,实施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经费补贴。按上年度户籍人口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以每人100元的标准安排养老服务事业经费(不含各级政府原来对“三无、五保”老人的保障经费),列入同级年度财政预算,建立专项基金,并根据发展需要逐步加大对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基金主要用于政府养老服务建设项目、资助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对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养老补贴等。按照现在发展趋势看,市场机制的引入是大势所趋,政府一家买单只能作为先期扶持的启动期,要使居家养老越过平台期,走入上升期,必须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办法。而作为市场经营,商业用电用水的不菲价格,直接提高了他们的成本,能否制定一些配套政策给予优惠。居家养老是针对地方性的社会服务,如果全国没有统一的,省市可以出台鼓励政策,在用水、用电、税收上给予优惠,或者通过建立基金实施每年一定金额的补贴,可以降低其运营成本,有利于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章晓懿主编.社会保障(制度与比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热词搜索:常州市本地区养老居家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