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唐代西域边塞诗中的民族友好浅析] 西域边塞诗

    [唐代西域边塞诗中的民族友好浅析] 西域边塞诗

    时间:2019-02-11 05:43:4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唐代的西域边塞是多民族及其文化聚集融合的典型区域和平台。唐朝民族融合的事实、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各族人民要求友好相处的愿望,以及开明的民族政策,都对西域边塞诗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频繁而残酷的战争使一些诗人能够突破大汉族主义立场,表示出对少数民族的深切同情;唐朝在民族交往过程中也努力吸引少数民族文化以丰富自己。唐代西域边塞诗证明了在多民族交往、融合过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充分反映了各民族之间的和善友好。
      关键词:唐代 西域边塞诗 民族友好
      
      唐代的西域边塞诗反映了民族之间的矛盾,也反映了民族之间的友好,是当时民族关系的一面镜子。
      在经过南北朝民族大融合以后,长期以来形成的“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思想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唐代的夷夏观念已不似以往那样浓重。程晏《内夷檄》曰:“四夷之民,长有重译而至。慕中华之仁义忠信,虽身出异域,能驰心于华,吾不谓之夷矣;中国之民,长有倔强王化,忘弃仁义忠信,虽身出于华,反窜心于夷,吾不谓之华矣。”①唐太宗的祖母、母亲和皇后长孙氏都是鲜卑人。在这样的家庭中,民族偏见自然比较淡薄。太宗强调“文德怀远,列圣之宏规”。贞观二十一年太宗对君臣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他还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原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若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②反映了他对少数民族的诚挚态度。《贞观政要》卷五记载:“贞观中,有突厥史行昌,直玄武门,食而舍肉,人问其故,曰‘归以养母’。太宗闻之而叹曰:‘仁孝之性,岂隔华夷,赐昌乘马一匹,诏令给其母肉料。”太宗对一些少数民族将领委以要职,如李思摩,帝嘉其忠,亲赐李姓,并封怀化王。
      夷夏观念的淡化,给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至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二百余年间,唐朝与西北少数民族和亲计有突厥二次,吐谷浑三次,回纥六次,于阗一次。唐玄宗曾说:“我与突厥,素通婚好,和亲之道,岂自今日?顷为小女,且缓其期,亦可汗之久无报也。今者若真心,诚请来岁未赊,任自择日,当遣公主出嫁。可汗遣一王子来此宿卫,以申两国和好,岂不美耶。”《赐突厥玺书》又说:“国家旧与突厥和好之时,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国家买突厥马羊,突厥将国家采帛,彼此丰足,皆有便宜。”虽然这种统治集团之间的和亲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但它在客观上却起到了维系多民族关系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带动了民间的通婚。在西域,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共处,通婚情形更为普遍。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趋势,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需要,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互相往来。唐朝派往边疆民族地区的使者包括册封、吊祭和册立使者,安抚、宜慰和招抚使者,和亲使者,宣谕使者,告哀使者,镇遏使者,征兵使者,责任使者,宣劳使者,送迎使者,报聘使者,和蕃使者,会盟使者,赐物使者,风俗使者等。边疆民族政权派往唐朝的使者包括朝贡使者,朝见使者,和亲使者,求请使者,祝贺使者,告哀使者,互市使者,修好使者等。顾非熊《送于中丞入回鹘》:“去展中华礼,将安外国情。”这无疑是对太宗时期“文德怀远,列圣之宏规”政策的继承。“新恩明主启,旧好使臣修”,使者在发展民族友好关系的贡献是应该肯定的。至于各民族杂居之处,交往更加密切。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文化交流。唐朝先进的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在民族交往过程中,中原的典章制度,儒家道家文化、语言、历法等也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唐代墓志汇编》开元三一四《大唐故契 公墓志铭》记契 嵩曰:“母谓公曰:‘观汝志大,在此荒隅,非是养德。此闻大唐圣君,六合归之,四夷慕义,将汝归附,汝意如何?’公跪而言曰:‘实有诚心,若志中华,死而不恨。’”
      唐朝民族融合的事实、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各族人民要求友好相处的愿望,以及开明的民族政策,都对西域边塞诗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诗人深知武力不是处理民族问题的惟一手段,提出了文治、文德的主张。这无论从当时民族关系的发展还是从边塞诗主题的发展来看,无疑都具有进步意义。唐太宗《幸武功庆善宫》:“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指出统一天下不仅依靠武功,还应有安抚手段。张说在《奉和送王 巡边》诗中也说:“策有和戎利,威传破虏名”。裴 还在《奉和御制平胡》诗中提出“将军行逐虏,使者亦和戎”,认为“非用武为雄”, “文德在唐风”。一些诗人立足于民族友好的高度,还提出了弥兵的主张。杜甫呼唤着:“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李白忠告:“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常建《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表达了民族之间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愿望。王维的“无战是天心,天心同覆载”,李益说:“当今圣天子,不哉四夷平”,“万里江山今不闭,汉家频许郅支和”,对民族和睦亦非常赞同。
      诗人亲履塞垣,不仅目睹了解了边塞战争,同时也接触了解了少数民族。岑参两度出塞,对边塞甚为熟悉,因为边塞并非天天打仗,各族人民也有要求友好的。《火山歌》“侧闻阴山胡儿语”,写他听取少数民族人民的谈话。《戏问花门酒家翁》,写他与花门(回纥)老人幽默诙谐的交谈,反映了双方的融洽关系。《敦煌太守后庭歌》写汉族官吏给少数民族带来中原文化,太守任职期满,人民恋恋不舍,“愿望太守更五年”,是一幅民族和善友好的图画。
      任何战争都不可避免地会给人民带来不幸和痛苦。频繁而残酷的战争使一些诗人能够突破大汉族主义立场,表示出对少数民族的深切同情。李颀《古从军行》说:“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端《胡腾儿》写流落异乡的胡腾儿以歌舞谋生,在他用“本音语”诉说自己的不幸后,“安西旧牧收泪看,洛阳词人抄曲与”,表现了民族之间的友好感情。“胡腾儿,胡腾儿,家乡路断知不知?”表现了作者对胡腾儿流离失乡的深切同情。李益《六州胡儿歌》写“胡儿起作和蕃歌,齐唱呜呜尽垂手。心知旧国西州远,西向胡天望乡久。回头忽作异方声,一声回尽征人首”。对少数民族遭遇之同情溢于言表,真切感人。
      唐朝在民族交往过程中也努力吸引少数民族文化以丰富自己。鲁迅说:“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竟然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被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③唐朝十部乐,来自西域少数民族的占六部之多。胡旋舞、柘枝舞等民族舞蹈也在中原广为流传。李颀《听安万善吹 栗歌》:“学语胡儿撼玉玲,甘州破里最星星。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工夫夜夜听。”可见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岑参也曾被少数民族乐舞所陶醉,“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始知诸曲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世人学舞只是舞,姿态岂能得如此!”即使是边塞军中,少数民族音乐也是司空见惯,“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在边塞诗中多方面地展现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及边塞地区的山川风物,具有异于中原的情调,所以其诗不仅仅汉族人民喜爱,也在少数民族中间广为流传。“每一篇绝笔,闾里土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④这种文化交流和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中原汉族文化进入少数民族地区,“一半胡风似汉家”,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也不可阻挡地进入中原,“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如“座参殊俗语,乐杂异方声”,“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元稹曾在《西凉伎》中说“大宛来献赤汗马,赞普亦奉翠绒装”。杜甫《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之四写道:“勃律天西采玉河,坚昆碧碗最来多。旧随汉使千堆宝,少答胡王万匹罗。”⑤西域边塞是多种文化聚集融合的典型区域和平台,西域边塞诗充分反映和证明了在多民族大融合、大交往过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大交流的历史。
      
      ①董诰等编: 《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8798页。
      ②司马光等编:《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285页。
      ③鲁 迅:《鲁迅全集》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8页。
      ④杜 确:《岑嘉州集•序》,见寥立《岑嘉州诗笺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 第1页。
      ⑤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205页。
      
      作者:朱秋德,文学硕士,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热词搜索:西域边塞浅析唐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