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三种序言结构的变式【重刷明代杂剧三种序言】

    三种序言结构的变式【重刷明代杂剧三种序言】

    时间:2019-02-13 05:28:5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在中国戏剧史上,杂剧据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就剧本的流传来说,元代杂剧是较为幸运的,不单保存下来三十种当时的坊刻本,而且一直到明代还有许多名家从事搜集、考藏、镌刻和评骘。其中最为易致的是被人称做元代杂剧的“功魁祸首”的吴兴臧氏(懋循)雕虫馆在万历四十四年丙辰(一六一六)交由博古堂绣梓的《元曲选》十集、二十卷、一百种。然而,能够把现存元代杂剧做出前无古人的最称完备的总结工作,则不能不推以长乐郑西谛(振铎)先生为首的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在一九五八年委托商务印书馆影印行世的《古本戏曲丛刊》第四集。应当指出,《元曲选》和《古本戏曲丛刊》第四集所收的杂剧都羼入少数的明人作品;但是,明代杂剧则较少有人裒辑成书。有之,那就是古杭沈氏(泰)福次居在崇祯二年乙巳(一六二七)刊行的《盛明杂剧》三十卷、三十种,在崇祯十四年辛巳(一六四一)续编的《盛明杂剧二集》三十卷、三十种,以及清代无锡邹氏(式金)夕佳楼在顺治十八年辛丑(一六六一)至康熙元年壬寅(一六六二)两年间雕成的《杂剧三集》又名《杂剧新编》三十四卷、三十四种。
      沈泰,字林宗,别署福次居主人,浙江杭县人。他不是戏剧作家,然而他与当代著名传奇作家袁晋、杂剧作家徐都相交至厚,属于知音顾误之列。但是,他在明社式微之际,发愿步武吴兴臧氏,号召海内同好,“毋吝千里邮筒,共襄百种快事”,可见是一位有心人。我们从他选录的明代杂剧作品来看,正如袁晋在《盛明杂剧二集叙》里所说:“杂剧,词场之短兵也:或以寄悲愤,写,纪妖冶,书忠孝;无穷心事,无穷感触,借四折为寓言,减之不得,增之不可;作者情之所含,辞所尽,音之所合,即具大法程焉。”则沈氏不只是一位志在保存明代杂剧作品的有心人,而更重要的是传播明代杂剧作家的信息,发扬明代杂剧作家的心曲,盖有深意存焉!假如有人单纯拿着元代杂剧爨演古事以讽刺时政来和明代杂剧借箸古人以抒写胸臆在题材的差异上品评高下,那肯定不是沈氏发愿刻书的用心所在。
      邹式金,字仲,号木石,别署香眉主人,江苏无锡人。他和他的弟弟邹兑金都是杂剧作家。他在《杂剧三集》里选入了邹兑金的《空堂话》杂剧一折,并且把他自撰的描绘宋代词人柳永和谢天香的生离死别故事的《风流冢》杂剧四折编为最后一种做为压卷。这里必须提出的问题是:《杂剧三集》是在清代初期纂集成书的,按照常理来讲,应该命名《圣清杂剧》或《国朝杂剧》方为得体;可是邹氏却把它叫做《杂剧三集》,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呢?细心的读者试检一下目录,便会发现所收的杂剧作家无一例外地都是由明入清的文人;再阅读一下作品,便会发现所收的杂剧内容正如邹氏在《小引》里所称的“迩来世变沧桑,人多怀感:或抑郁幽忧,抒其禾黍、铜驼之怨;或愤懑激烈,写其击壶、弹铗之思。”定名《杂剧三集》,实寓赓继沈氏《盛明杂剧》两编之后尘,充分表现了不肯承认新朝的故国之思,也是感慨至深,盖有深意存焉!
      正是由于如上的原因,这三部杂剧选集虽然合在一起只不过戋戋九十四种,不单比不上臧氏百种之数,而且距我们所知在五百余种的明代杂剧中的比例也未免过少,须知此乃“漏网之鱼”,能够保存下来是很艰难的。北京中国书店鉴于古旧书籍日渐稀少,而需求者又复綦众,于是在近年来开始了复制工作。他们一方面精选公私藏家的有用而鲜见的善本付诸景印,一方面则把多方搜求到的书版重行刷制。我认为这是一桩很有意义的工作,所以他们把武进董氏诵芬室分别在民国七年戊午(一九一八)仿明精刊的《盛明杂剧》、民国十四年乙丑(一九二五)复刊的《盛明杂剧二集》和民国三十年辛巳(一九四一)重校定的《杂剧三集》汇齐重刷,要我写几句话弁诸卷,我是谊不容辞的。
      不过,坦率地说,我诚挚地希望北京中国书店的朋友们不做这桩工作则已,既做就做得尽善尽美。即以这三种杂剧选集而言,我觉得还可以多做两件事情:一个是各书所收的杂剧作家一律不著真实姓氏,或以字行,如徐渭作徐文长、许潮作许时泉、邹兑金作邹叔介;或用别号,如汪道昆作汪南溟、凌初作凌初成、尤侗作尤悔庵;或取室名,如王衡作蘅芜室主人、叶宪祖作槲园居士、王骥德作秦楼外史。此外,如朱有用其封号周宪王,冯惟敏则误冯海浮为冯北海。是相当凌乱的。我们充分理解在当时文网严密之下的编者不得已的苦衷,但是现在对于读者则形成了人为的障碍。因此,完全有必要在卷末附加一个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和作品内容源流的“叙录”。另一个是邹式金在镌刻《杂剧三集》的同时,还附刊了金陵黄氏(方胤)的《陌花轩杂剧》一卷,内收短剧七种、共十折,武进董氏诵芬室也依式摹制上版,但是,这次重刷不悉缘何未予兼收?黄氏的七种短剧,刻画市井百态淋漓尽致,其创作旨趣与明末其他作家机杼相同,不应该以其谱写猥鄙世俗而摒弃不收。
      抑有进者,我更希望北京中国书店的朋友们在把这三部明代杂剧选集刷出之后,更鼓余勇,除了把长乐郑西谛(振锋)先生在三十年代辑印的《清人杂剧初集》和《清人杂剧二集》共八十种重行复制以外,并且根据他计划而未竟全功的三、四、五集辑印出版,则元、明、清三代的杂剧作品之传世者斐然具备,真是无上功德了。
      
      庚申中秋于北京

    相关热词搜索:杂剧三种序言明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