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广州越秀区小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信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广州越秀区小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信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时间:2020-03-19 05:25:2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对广州市越秀区小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为学校预防甲型H1N1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广州市越秀区1 032名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于健康教育前、后分别采用自编问卷对其开展甲型H1N1流感知信行调查。结果甲型H1N1流感知识整体得分教育后高于教育前(P<0.01)。其中关于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方面知识,经过健康教育后知晓率均显著提高(P值均<0.01);但在信念及行为方面教育前后改变不明显。结论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小学生的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水平。应促进开展持续、综合、科学的健康教育,并对健康教育的长期效果进行评价。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知识,态度,行为;健康教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93 R 51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9817(2013)08-0906-03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病毒,2009年3月开始流行于世界范围内的208个城市地区,造成全世界至少13 554人死亡。据2009年国外一项研究显示,甲型H1N1流感在小学生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小学生因生活聚集性高,获得相关知识及其途径相对匮乏,加之身体抵抗力较弱,已成为最易感人群之一。实践证明,通过健康教育改变群体不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可以有效遏止传染病的流行。为了应对广州市可能暴发的疫情,有效教育小学生防控甲型H1N1流感,笔者针对小学生开展甲型H1N1流感的健康教育并进行评价,为学校预防甲型H1N1流感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广州市越秀区2所小学,从三~六年级学生中,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30个班级的小学生共1032名,作为本次健康教育和效果评价的研究对象。在健康教育之前开展甲型H1N1流感知信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 032份,回收率100%。其中男生占52.1%,女生占47.9%。健康教育后,回收有效问卷1 021份,回收率98.93%,男生占52。2%,女生占47.8%。

    1.2 方法 根据查阅相关文献设计调查问卷,健康教育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2次调查相隔1个月。调查的内容包括:(1)对甲型H1Nl流感的认知情况(患者症状、传染性、易感人群、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感染后的处理措施);(2)对甲型H1N1流感的信念(对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了解欲望、觉得甲型H1N1流感是否可预防、是否担心感染甲型H1N1流感);(3)面对甲型H1N1流感的健康行为情况。积极的健康行为有经常锻炼、正确选择带口罩时机;危害健康行为有经常用手摸鼻子、嘴巴等)。将健康教育前后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对于认知状况的评定,问卷中设置的标准答案共有27项正确,选对一项得一分,再换算成100分制。

    调查前对所有发问卷的在校临床及预防医学专业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统一培训。调查时以班为单位,向学生具体说明调查目的和问卷填写方法,由学生自行填写,现场收回。根据健康教育前基线调查结果,结合不同年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心理特点,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健康教育方式以卡片、动画教育短片及对WHO倡导的科学洗手步骤_现场比赛为主;五、六年级则以宣传画、幻灯片讲解及现场有奖问答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为使健康教育效果持久,大学生志愿者联合校医及在校教师开展每周1次的甲型H1N1流感健康教育活动。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得分的差异,用x2。检验对健康教育前后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信念行为改变情况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认知改变情况 甲型H1N1流感知识整体得分由健康教育前的66.67分,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85.19分(P<0.01)。小学生在甲型H1N1流感认知方面的知晓率在健康教育后均有很大程度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其中在传播途径方面,全对率由教育前9.4%增加到教育后44.2%;预防措施全对率教育前后分别为37.6%和59.6%。见表1~2。

    2.2 健康教育前后态度改变情况 小学生对于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愿望及其是否可预防的问题,在健康教育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小学生在健康教育前对于流感的认知渴望度已很高,达到87.1%(899/1 032)。

    2.3 健康教育前后行为改变情况 在“现在经常参加除体育课外的锻炼活动”方面,由健康教育前的74%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92,P<0.01);在“不用手去摸鼻子、嘴巴和眼睛”方面由教育前的72.72%提高到教育后的75.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54,P=0.152)。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健康教育使小学生甲型H1N1流感认知知晓率显著提高,尤其是有关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显著改善。很大程度上肯定了在小学生中进行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本调查在有关甲型H1N1流感的态度及健康行为建立方面效果不太明显,分析原因如下:小学生在教育前已显示出积极的态度,故健康教育后提高空间有限;另外,本研究的干预时间仅1个月,因行为的改变是获得知识、产生信念、形成行为的连续过程,同时,行为养成和巩固与家庭教育有关,故建立健康行为需要长期的学校及家庭的健康教育。由此说明健康教育应积极倡导持续性和连贯性,才可能实现对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此外,本课题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体系也存在局限性,对态度及行为评价只选取五题,所以在反映健康教育的效果方面可能不够理想。

    科学、持续、综合是开展防控甲型流感健康教育的关键。首先,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认知、情感及个性特点,本次健康教育通过基线调查的结果结合小学生不同年级的身心特点而针对性开展,同时,健康教育的内容为权威医学机构在政策的支持下发布的最新信息。其次,本次健康教育的方式多样化,采用通俗、简明的宣传材料如海报、宣传画册并加入多媒体形式;充分利用大学生志愿者及校内师资,活动形式体现师生及同学之间的互动性,在校园内形成了多元化、综合的健康教育氛围,开拓健康教育新思路,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将更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此外,健康教育中应用大学生志愿者,产生了健康教育中另一新生主力军,为以后全民健康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但本次健康教育中未充分利用社区及家庭的力量,本项目健康教育若深入发展,需要联合家庭的监督、学校的持续健康教育及社会的大力宣传等多方力量,以学校为主导,保证健康教育课的开展和质量,同时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提高其促进学生形成健康行为的能力,并联合外界力量,从而有利于开放型健康教育格局的建立。

    进行科学、持续、综合的健康教育需相应的效果评价体系持续跟踪,并根据两者相互作用的原理,及时调整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方式,不断完善效果评价体系。所以,在今后工作开展中,应当在学习理论、参考相关文献及专家参与条件下,构建一个更科学反映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体系。

    相关热词搜索:越秀广州流感小学生评价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