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艺海泛舟画作橹

    艺海泛舟画作橹

    时间:2020-03-20 05:11:2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祖辈发明的笔墨纸砚,让我们更能表现各个时代的意境,我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

    ——杨百亮

    苦涩童年“起步” 学画

    杨百亮老人于1943年9月出生在豫东古城—柘城,父亲是一个民间艺人,靠着“画裱塑扎”出众的手艺,为农村的各个民俗节日绘制象征着来年喜庆丰登的画或裱塑,靠着微薄的收入,维持着全家人的生活。

    儿时的杨百亮,经常跟随在父亲身后,耳濡目染的启蒙,使他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童年时期,杨百亮举家搬到农村。在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的环境下,几本他百临不厌的《芥子园画谱》伴随他长大。他对连环画也是爱不释手,包青天的《巧断偷锅案》培养了他的正直与坚韧的秉性,诸葛亮的《羽毛扇》赋予了他思想与智慧的性格。逢年过节,或阴雨天没有农活时,便是他的黄金时间。骄阳的色彩、村头的参天大树、夕阳下的沃野无际,都给他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和创作的激情。

    改变命运的《窑厂新貌》

    一个人的命运是同一个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的。50年代“大跃进”的浪潮,把正痴迷于绘画中的杨百亮推上了让他大显身手的舞台。那时候,村村搞壁画,队队写标语。他创作的《大玉米大丰收》、《小麦长到了金釜殿》,观者如云、好评如潮,让全村人精神振奋,鼓舞了乡亲们劳动的热情。一时间,他成了村里最受欢迎的人。村里推荐他参加县文化馆举办的《美术培训班》,这也是他至今唯一的一次接受正规系统学习绘画的机会。他如饥似渴地学着,白天不停地画,夜晚油灯下继续画。对于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老人至今说起来还深怀感慨。

    突如其来的“文革”,使怀揣着一腔画出五彩人生的热血青年杨百亮受到了冲击,让他到县办的砖瓦厂参加劳动,磨大轮、搬泥块。每天他“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为革命增砖添瓦”,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让这个有理想的年轻人放弃他的画笔,晚上回到住所挑灯苦练。在砖瓦厂,他一干就是十年。他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利用业余时间写生,创作了一幅反映砖厂生活的长卷《窑厂新貌》,此作品参加了在河南省开封市举办的的“龙亭画展”,一举获得了一等奖,在河南省获得了广泛好评。

    由于他的朴实忠厚和超人的绘画天赋,县政府、文化馆、电影院等单位像抢金宝一样争相抢着要他。最后他选择了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宣传部门绘制宣传画、计生漫画。那个时候,全身心地投入绘画创作中的杨百亮,精力充沛,绘画兴趣浓厚,求知欲和上进心强,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年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有着“老黄牛”的美誉 。他创作的计生题材的漫画《不相配》、《神画新编》等作品数次获得全国性大奖,宣传画《只生一个好》被河南省计生系统推广。

    杨百亮在勤奋自学了油画、 版画和水彩画的同时,还自学了雕塑和摄影,他与同事们一起设计制作的宣传优生优育的影像作品,被商丘市计生系统评为优秀宣传片。他还创作宣传画、连环画,曾为华龄出版社绘编《民间小故事》一书的封面五百余张,插图二千余幅。正像他所言:“学画是寂寞之路,但苦中有乐,其乐无穷”。

    醉心于历史人物“独领风骚”

    杨百亮努力从传统绘画、泼墨、泼彩中探索新的技术手法,在绘画中不断开拓眼界,修正和梳理创作思路,努力寻求展示他艺术创作才能的途径, 他的国画《和合》、《江清月近人》画风清秀、俊雅典朴,人物造型生动严谨,笔墨趣味高雅隽永,分别被《中国书画报》和《美术报》刊用。

    杨百亮认为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其笔下的力作《百虎图》形态各异、气韵生动,画能传情,静止之中见动感,整幅画卷气势恢弘,让人陶醉其间,展现出他娴熟扎实的基本功和绘画技巧,彰显了作者智勇磅礴的精神内涵,此画被伊朗大使馆收藏。

    在掌握了坚实的绘画基功底之后,杨百亮又开始逐步把心血倾注到钻研古代历史人物画上。画好人物画很难,杨百亮画的人物传神明快,他表现的人物准确自信、精准、柔美中蕴含着苍劲。

    老人创作的系列作品《二十四孝图》、《养生图》等赋予了古代人物新的生命。

    老人的画室里挂着他新创作的作品:李时珍采药夜宿古寺,姜子牙垂钓在渭河之滨,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司马迁忍辱著书,曹雪芹与孩童同放风筝,张仲景行医为百姓解除疾苦,孔子为幽兰而歌等,无不传神而又意境深远。最让他崇敬的是南宋大诗人陆游,陆翁爱国家,爱劳动,爱清贫,爱读书的四爱精神永远激励着他。他笔下的陆游手按宝剑,仰望天上雄鹰,双眉紧锁,浩然正气。

    中国神文化历史悠久,神文化的传播不仅依靠经书、宝卷、神怪小说、话本等文字形式,还得力于戏剧、说唱、雕塑、绘画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古今的文人墨客、画家匠人都生动地诠释了个人心目中的神。

    杨百亮绘制的《罗汉图》不仅给人以精神的慰藉,他擅长的线、墨、色的完美融合,把罗汉塑造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他对画中描绘的人物力求极致细腻,其构图严谨、意趣含蓄、达到“眉如翠羽”的完美。同时他还力图表现一种中国人坚定追求的群体理想,这也是今人所崇尚的团队精神。

    为此,2006年2月,杨百亮被授予“中国古文化优秀传承者”荣誉称号。并于2008年荣获“中国当代杰出贡献书画艺术家”光荣称号。

    淡泊名利 热心公益

    杨百亮说他此生最大的快乐就是画画, 他总有一种时间不够的紧迫感,老人时常鞭策自己要有所为。他每天很早就起床画画,一画就是一整天,有时也写写对人生的感悟。他撰写的格言曾被编入红旗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优秀格言集》一书。

    老人经常参加各项慈善活动。在汶川大地震期间,电视上的揪心场面使他数度热泪盈眶,他连夜绘制三米长卷《天地人共享和谐》,拍卖所得款项,他全部捐给了中国红十字会;当赈灾慈善活动找到他时,他再次创作一幅《巨龙腾飞,壮我中华》,捐献给灾区人民。

    老人说:“我的心愿就是在我有生之年,把我对历朝历代的杰出人物和优秀人物的敬仰,用我的画笔表达出来,要为他们传神写照,激励后人。”杨百亮老人是特别务实的一个人,他经常说:“艺无止境。我不喜欢浮夸,喜欢踏踏实实地做点事情。”他说的道理非常简单。其实这些道理非常朴实、有效。老人为人正直谦和,坦荡磊落。他的这种胸怀和仁爱,让人感动和敬佩!

    相关热词搜索:画作泛舟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