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透过成荫电影看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历史价值

    透过成荫电影看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历史价值

    时间:2020-03-24 05:19:2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 成荫以善于导演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而著称,他的作品对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兴起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以及史诗意味浓厚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即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成荫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品 影响

    成荫是北影著名的老一辈电影艺术家之一,由于共同的艺术追求和较高的艺术成就,成荫与水华、崔嵬、凌子风并称“北影四大帅”,是北影集团电影创作的核心力量。

    成荫以善于导演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而著称。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以真实的历史场景、史诗般的宏大叙事、高亢的抒情色彩和生动的人物刻画而独具特色,自成一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成荫导演的《南征北战》、《停战以后》、《西安事变》等优秀影片风靡一时,这些影片以其宏阔的历史视野,英雄品质的深情述说,以及浓郁的家国情结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在中国电影史的历史发展中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并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兴起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产生了深远影响。

    成荫将其一生都献给新中国电影事业,他梦想用电影表现中国历史的发展,透过宏大的叙述视角,纪实性地表现那个时代,他认真地思考和研究电影,以创新意识拍摄电影,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取得了较高的电影成就。1995年12月28日,为纪念电影诞生百年、中国电影诞生90年,由广电部电影局、中国电影家协会、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电影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中国电影世纪奖在京举行,有45位从影30年以上的电影艺术家获奖,成荫以其独树一帜的革命战争题材影片入围15名优秀导演奖的行列,标志着他在中国电影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

    作為新中国电影的拓荒者之一,成荫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这些电影蕴含着强烈的时代气息,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同时也体现出成荫鲜明的个性特点。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在中国战争电影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在长期的电影创作实践中,成荫探索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取得突破性发展的突围方向,这些影片的成功创作对八十年代后兴起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以及史诗意味浓厚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在1930年之前,战争片是中国电影史缺失的篇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战争题材影片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匆忙登上了电影银幕。“中国战争片则是在民族危难这样一个外因的推动下,由内在的民族情结的喷发,多少有点仓促但充满激情地登上了中国电影的舞台。由于‘一·二八’事变发生在上海,而上海又是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电影生产基地,‘一·二八’事变就成了中国战争片问世的直接导火索”。[1]中日之间的八年战争为中国的战争题材影片提供丰富的题材和内容,中国的战争片在这个历史时期得到空前的发展,一批优秀的爱国电影人拍摄了《保卫我们的土地》、《胜利进行曲》、《八百壮士》、《中华儿女》等抗战救国宣传的战争题材影片。解放战争时期,出现了金山编导的战争片《松花江上》和以战争为背景的《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优秀的史诗电影,这些影片是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重要前期积淀,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此以后,顺应时代的要求,中国的战争题材影片就成为新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9年之后,新中国电影人开始大量创作战争题材作品以颂扬革命先烈的英雄情怀、回顾我党的光荣历史,《南征北战》、《万水千山》、《停战以后》、《红色娘子军》、《平原游击队》等优秀影片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登上中国的电影银幕;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体制更加注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在弘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唱响主旋律等方面的突出作用,1987年7月4日,正式成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1988年设立资助基金,大力提倡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陆续拍摄了《南昌起义》、《血战台儿庄》、《孙中山》、《开国大典》、《白色起义》等众多优秀影片,九十年代之后出现了《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为代表的战争史诗,这些影片真实反映了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战争图景,再现了国家领袖的历史功绩。

    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是中国革命战争题材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它根植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历史的沃土中,并从中获取滋养自身的艺术养分。同时,成荫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发展也见证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成长历程,《南征北战》、《停战以后》在题材选择、内容表达、艺术手法上都对中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产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树立了创作典范;1982年拍摄完成的《西安事变》再现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原貌和演进过程,再现老一辈革命领袖力挽狂澜的动人风采,这部影片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奠基之作,它从属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范畴,成为此类作品的典型代表作。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具有宏大的历史视野、严肃的历史责任感和反映民族历史的自觉意识,为后世同类型影片的创作典范。

    二、对后世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历史影响

    建国后至“文革”结束,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一方面受到体制的鼓励支持,一方面在政治的严格约束下发展。进入新时期,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要想取得突破性的发展,首先必须从急功近利的政治条条框框中把自己解放出来,为艺术创作提供一个可以纵横驰骋的开阔空间。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以真实的内容还原历史,澄清那些笼罩着重重迷雾的历史事实,重现历史的庐山真面目,并且在此基础上升华出历史的哲学意蕴便是此类影片谋求发展的突围方向。

    成荫在其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拍摄中,坚持贯彻自己的“真实观”,主张电影应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力图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的真实,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和历史事件。成荫的“真实观”在其后期作品《西安事变》中得到充分的展现,该片真实还原了震撼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并栩栩如生地塑造这一事件中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贯穿始终的“真实观”使影片取得巨大的成功。成荫的“真实观”不仅指导了自己的电影创作,也为后继者所借鉴,八十年代以后拍摄的《大决战》、《孙中山》、《血战台儿庄》、《开国大典》等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并存的优秀影片立足于历史的制高点,客观历史地看待过往的历史烟云,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并力图从历史哲学的高度揭示出人物身上所承载的丰厚历史内涵。将古今兴衰之理置于真实的历史画卷当中,赋予历史以现实感和现代感。从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的历史传承来讲,成荫是先行者,他在其多年的艺术探索和电影实践中找到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突围方向。

    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可以归入史诗电影的范畴。戎马倥偬的艰难岁月和坎坷多舛的民族命运是革命历史题材史诗电影的孕育摇篮。中国的近代史就是炮声隆隆、硝烟滚滚、血迹斑斑的战争史。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沧桑,作为从烽火中站立起来的伟大民族,需要用电影来记录和反映民族的战斗历史和那段艰难的历史岁月,比如上世纪四十年代著名史诗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江春水向东流》。

    成荫继承中国史诗电影的优良传统,站在历史的高度真实地反映历史,书写战争,相继创作出《南征北战》、《万水千山》、《西安事变》等具有史诗价值的优秀影片,真实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过程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同时也展现出觉醒后的中国民众为中国的自强自立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的牺牲,具有沧桑的历史感。和同时代的其他作品相比,成荫的《南征北战》在战争场面的气势、战役的规模、表现战略决策和军事思想等方面都是空前的,堪称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具有战争史诗韵味的影片。1982年成荫拍摄的《西安事变》结构宏大,历史事件纷繁复杂,从宏观上表现战争,与战争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具有影响全局意义的历史人物,是一部全景式的战争史诗。这部影片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相当的高度,在思想和感情上给观众以史诗大片的冲击和满足。

    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品具有严肃的历史责任感、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清醒的民族意识,力求真实地还原历史的生活图景,塑造真实可信的历史人物群像,在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成荫的电影实践探索中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取得突破性发展的突围方向,同时也开启了新中国史诗电影的新篇章,为后世史诗电影的创作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皇甫宜川.中国战争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2:38-39.

    本文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建研究课题支持项目,课题号:dj201134。

    相关热词搜索:历史题材成荫透过革命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