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第四章,灵感(顿悟)思维

    第四章,灵感(顿悟)思维

    时间:2020-04-07 05:11:5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编者按:

    当今,是一个追梦的时代。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亚洲的梦,也是世界的梦。在这个辉煌的追梦时代,人们都会自然地、自觉地、自愿地努力去创意、创造、创业和创新,呈现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局面。

    这诸多的创造与创新,都有一个共同的支撑点,这就是大智慧。大智慧的核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差。”为此,钱学森院士在20世纪80年代就大力倡导开展思维科学研究,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为我国研制智能机提供理论基础,二是为了大力提高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思维学》这部书诞生了。这部书,由本刊总编辑于童执笔,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刘奎林教授、北京大学赵光武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田运教授、哈尔滨速读学校王功玲校长、哈尔滨师范大学陈明文先生、中共吉林省委党校胡珍生教授等专家学者集体创作而成。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启示我们:不研究创造思维,不懂得创造的规律,是难以造就出杰出人才的。为此,本刊2015年特辟《创新思维学研究》专栏,连载《创新思维学》这部书,为追梦征途上的人们,增强创造与创新的思维能力。

    “灵感”一词渊源于古希腊文。从那时算起,这个概念已经沿用两千多年了。时至今日,不管人们对它们曾做过怎样的解释,它都以科学发明创造的重要因素,理所当然地凝结在科学大厦的每一块玉石之中。自古以来的诗人、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军事指挥家,每当回首科学发明创造的成功或从事各项社会实践获得胜利而激动时,都不免要用最美好的词汇对“灵感”大加赞赏一番。

    第一节 灵感(顿悟)思维的本质

    一、灵感酝酿于潜意识

    宇宙间的事物皆取一定形式,灵感就是人脑对客观世界非线性规律的一种反映形式。新的灵感理论强调灵感的发生有一个过程,虽不在显意识,但却在显意识制导下,酝酿于潜意识,当酝酿成熟,偶遇相关诱因,便突现于显意识,成为灵感。

    1. 潜意识客观存在

    以往,在东西方,都曾有人试图从潜意识入手揭示灵感之谜,但到头来又都陷入了神秘主义的泥潭。总结他们半途而废的经验教训,集中到一点就在于他们仍恪守弗洛伊德依据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所定义的潜意识概念。这种缺乏科学实验的经验性概念,必然内涵着主观、片面和非科学性因素。1980年4月在美国《今日心理学》刊登了关于“无意识”的闪现一文(施华芸、周晋安译,林平校:《“无意识”的闪现》,载《心理科学通讯》1983年第2期)。该文报道了关于脑对于各种不同的潜意识信息的电反应(诱发电位)的测定。实验证明:人脑的潜意识的思想和情绪相当活跃。因此,在科学证明潜意识存在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脑科学、神经心理学、现代系统科学等研究成果,有必要对潜意识概念重新界定,以修正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潜意识作为一种未被直接察觉到的意识,同显意识一样贯穿于人类意识发生与发展过程的始终,并以集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于一体的特殊反映方式,参与大脑整体思维功能的实现。

    2. 修正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

    在弗洛伊德看来,潜意识处于心理结构的最底层,是一切原始欲望的策源地,也是心理系统最根本的动力。同时,潜意识还是隐藏本能冲动和被压抑的欲望集聚的神秘领域。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性本能的冲动。弗洛伊德不但将潜意识说成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视作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而且还将其归结为性本能,这样就使其“相关基础”的潜意识研究陷入了泛性论的泥潭,给研究潜意识蒙上一层“生物决定论”的阴影。与此相关,由于非理性主义将潜意识界定在非理性范畴,致使潜意识被误认为是反理性的源头,给潜意识研究涂上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3. 潜意识具有二重性

    从潜意识的信息来源看,它是先天信息和后天信息、下意识信息和显意识信息、体内信息和体外信息等“多媒体”式的信息网络聚散地。毋庸讳言,潜意识伊始便与本能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使是在后天信息足以使潜意识具有社会属性的情况下,下意识的一些本能遗传信息仍会不断地涌向潜意识,使潜意识不失其原本生物属性。随着人类的进化和发展,潜意识来自丰厚的人类群体与个体经验的信息也就越来越多了。一句话,潜意识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二、灵感思维的特征

    1. 突发性特征

    灵感思维的突发性特征,就是指有意寻觅灵感者苦苦求索,但也无法预计灵感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受何种诱因制导便不期而至的特征。凡因灵感突如其来而获得创造成功者都体会到,在出其不意的刹那间,如散步、闲谈、赏花、观光……一旦触景生情产生灵感,便使冥思苦想的问题突然得到解决。作为人脑反映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规律的灵感思维形式的确立,则从现代非线性科学高度进一步印证并丰富了恩格斯关于“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世界遵循同一些规律”的科学论断。

    2. 瞬息性特征

    在中国文化中,描述灵感突发后时空短暂,如同“冥漠恍惚之境”的用语颇为丰富,像陆机的“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苏轼的“如兔起鹘落,稍纵则逝矣”。这一切都是有创作经验者对灵感这种突如其来、转瞬即逝、不由自主发生的瞬息性特征的真实写照。灵感思维的瞬息性特征,就是指经过潜意识酝酿成熟而涌现显意识的灵感突发后,不仅宛若神助,而且停留时空短暂,稍纵即逝,非人力所留的特征。灵感迸发于情绪激昂、大脑高度紧张的刹那间,犹如闪烁的流星划破寂静的夜空一样,给百思不得其解的思维难题带来一线曙光。从灵感思维发生后的停留过程看,它具有鲜明的瞬息性特征。灵感的孕育是在潜意识活动中进行的,自然为人们所意识不到。当它孕育成熟而涌现显意识之后,停留时间又十分短促。对于这种不仅不期而至,而且又转瞬即逝的灵感现象,无论是文学创作家还是科学家们都有过精彩的描述。中国古代文学家苏轼对此描述说:“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3. 独创性特征

    灵感思维的独创性特征,就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中,灵感以其巨大的、高效的、闪电式的潜能融进,一瞬间使高度激发的头脑呈现出“万涂竞萌”“万虑一交”状态,从而实现“信手拈来,悉成妙谛”,这便是灵感思维的独创性特征。

    应该说,人的创造性是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的。凡首次发现独特的事物,或提出前人所未提及过的事物,都应视为创造。用于思维领域,可叫思维的创造性。但是,一经有灵感参与的思维创造活动,就别有特色,其表现就在于创造过程不为创造主体所知晓,而且创新的结果又不同凡俗。为此,我们把灵感思维这种创造性称为独创性。

    翻开人类认识史,古往今来的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历史发展的战略决策,都无不与灵感所具有的独创性功能相关。文学艺术家的“神来之笔”,军事指挥家的“出奇制胜”,思想战略家的“运筹帷幄”,科学家的“头脑风暴”,发明家的“豁然贯通”等等,都无一不与灵感思维的独创功能有关。

    总结这些创造者的经验,他们的共同体会就是,当探寻未知领域的思维活动一旦处于“青山缭绕疑无路”时,只要有了灵感,就可以立刻使创造主体出现情绪高昂,在迷惘中“忽见千帆隐映来”的景观。

    第二节 灵感发生状态

    灵感的发生对于主体来说,也是一个“劳其筋骨”的过程。灵感光顾的前后,个人的思绪、情感、精神往往都处于情绪激昂状态。

    当对某一构想久思而不得其果时,常常是“六神无主,心神呆滞,文思枯涩”。正像明朝谢榛所说的那样:“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虽幽寻苦想,不易得也。”可见,创作者就是冥思苦想,灵感有时也不曾光顾,欲得灵感实属困难。

    灵感既不是天外来客,更不是靠神授之法。靠什么呢?欲获得灵感,就得长期地、苦心地积累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只要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偶然得到灵感。与之相伴的,就是“为伊消得人憔悴”。

    灵感发生的状态,可归纳为以下五种。

    一、逻辑推理中断,灵感油然而生

    大量发明创造的经验证明,灵感发生的状态是多样化的,就是逻辑推理过程的中断,也可以有灵感的发生。一般地说,在一个完整的思维和认识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上,可能是某种逻辑推理起主要作用;而在另一个环节上,则可能是另一种思维模式起主要作用。就是在逻辑推理起主要作用时,还可能受某一重要因素限制造成逻辑推理的中断。这种逻辑推理中断,往往恰是灵感油然而生的最佳时机。

    按经验和逻辑推理规律,当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以后,会放出一个电子,变成元素周期表中下一位元素的原子核。据此,费米决定轰击周期表中最后一个元素铀的原子核。费米按这种逻辑推理进行实验。当他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以后,得到的却是一些无法精确分析出来的放射性物质。其实,这些物质就是“核裂变”反应。但是,费米固守原有的思维逻辑,那些无法精确分析出来的放射性物质并没有诱发他的科学灵感,他还误认为这是创造了一种新的“超铀元素”。直到后来核裂变的发现,费米才恍然大悟。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费米,不得不遗憾终身。

    二、梦境相似契合,激发灵感闪现

    任何一种思维形式都不是孤立发挥其功能的,灵感思维也不例外。它除了趁逻辑推理的中断油然而生外,还常常借助形象思维的想象、联想、幻想、幻象等各种表现方式,受相似因素的激发而突然闪现。大量灵感闪现的事实表明,灵感闪现的诱因不仅五花八门,而且就是灵感闪现的时空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游山玩水、观景散步之时,在步入梦乡、出现梦境契合之际,都可能有灵感闪现。梦,是创新的智慧之地,是潜意识主宰的王国。古往今来,对“梦想成真”,既困惑不解,又令人神往。人世间,无人不与梦相伴,哪人不以梦为伍。正如中国古书上云:好仁者多梦松柏桃李,好义者多梦刀兵金铁……好智者多梦江湖川泽,好信者多梦山岳原野。梦,成为黑暗之中智慧升华的光亮点,宇宙间不知有多少奥秘的破译都与梦相关。与此同时,与潜意识结下不解之缘的灵感,自然就成了这种智慧升华的加速器了。

    在化学史上,“苯环结构”就是德国有机化学家凯库勒的梦中之作。

    只有日思,才有夜梦。正由于日思和夜梦的相似契合,才最终激发相应的灵感。凯库勒日间所思的弯弯曲曲的蛇形,与夜思梦见的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连在一起形成一条弯弯曲曲的蛇是相似契合。可见,凯库勒的灵感来自于被激怒的蛇狠狠地一口咬住了自己的尾巴的瞬间。最终还是受弯弯曲曲的环形启发,构造了苯原子的环状结构。

    三、寻求捷径突破,凭借灵感解惑

    在科学发现的征途上,寻求最佳捷径,以最快的速度突破,是科学家们的共同心理;凭借灵感解惑,则是科学家们最佳的选择。

    力学家兼数学家阿基米德对浮体定律的发现,就是科学史上最早凭借灵感解惑的例证。浮体定律是阿基米德的一个重要贡献。“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其所减少的重量,等于同体积的该液体的重量。”这个定律在今天似乎属于一般常识了,然而,在那遥远的古希腊却是一个大难题。

    可见,在科学发现过程中,寻求捷径突破,是每一位科学工作者的天职。寻求捷径就是寻求最优化,而寻求最优化是最费力气的事。寻找捷径往往使大脑出现瞬时激发态,一经寻找到相适应的机遇和灵感,就会凭借灵感解决久思不得其解的难题。

    四、有意思维松弛,诱因启迪灵感

    有意识地让思维松弛,驱散紧张无序心境,然后留心相关因素,以诱因启迪灵感,这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学艺术创作的规律。一般地说,长期观察、实验、推理、运筹以及冥思苦想之后的这种心境是紧张的,因此,必须有意识地放松一下。这一放松,往往就是诱发灵感的最佳心理选择。

    普希金关于灵感说得确切而简单:灵感是一种敏捷地感受印象的情绪,因而是迅速理解概念的情绪,这也有助于概念的解释。在“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的一瞬间,由于灵感的突然光顾而产生全新的思想、全新的理论、全新的发明创造、全新的科学决策,一举登上科学文化的高峰——这就是灵感之光闪烁千年不衰并历来受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大哲学家和大科学家们青睐的原因所在。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由于长期紧张地思考数学难题,已经疲惫不堪了。这时他常常有意识地放下思考的问题而“不顾”,去登山观景。有一次,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他外出登山,就在缓慢攀登山路的途中,突然灵感出现了,使他久思不得其解的难题获得了圆满的答案。

    五、善于抓住机遇,适时捕捉灵感

    “留意意外之事”是一切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者的座右铭。大量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事实告诉我们,凡成功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对机遇所提供的灵感都予以高度重视。因为,灵感既“客观存在”,又为人“无法知道”,因而也只有靠“描述”了。对于“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的灵感抱有莫测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

    用X光透视,进行身体检查,人们并不陌生。X射线也叫伦琴射线,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1895年,担任维尔兹堡大学校长的伦琴并没有因繁重的校务活动而停止他的科学发现实验。从1895年11月8日到12月28日,经过四十多天大量的、反复的实验和论证,他发现了X射线的存在,并且又印证了X射线的性质。根据X射线的性质,很快使之应用于医疗事业,为人类做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

    X射线的发现和应用,与伦琴善于抓住机遇、适时捕捉灵感紧密相关。

    第三节 灵感是一种可控的思维形式

    钱学森院士在界定思维科学研究的内容时,特别强调:思维科学研究的思维形式都必须是人的意识可以控制的,不受意识控制的精神现象不属于思维科学研究的内容。灵感虽然酝酿于潜意识,但灵感思维的前提条件是由显意识所确定的,即思维的信息,如问题、事件、动机、目的等都是显意识提供给潜意识的,这是第一位的可控性。作为酝酿灵感的潜意识具有二重性,就是说潜意识自身信息既包括下意识提供的本能性信息,又内涵由显意识压入或沉淀的宏观性信息。在加工或酝酿灵感时,这两个方面的信息相互交融、互相合作,共同起作用,这自然有人为的宏观控制的一面,便可称第二位的可控性。当然,也有不可控或无法控制的一面。但无论是哪一方面,都必须在显意识制导下,按所规定的思维问题开始到思维目标实现为止。因此,灵感思维是一种可控的思维形式。

    一、自由是灵感迸发的境域场

    恩格斯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自由并不像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无拘无束,可以为所欲为,而没有任何条件。自由是以必然为前提的,自由就是解除来自自然力的束缚,解除来自社会关系的束缚,解除旧传统、旧观念、旧方式的束缚。实践证明,“只有在创造中才能体现自由”“人类争取彻底解放,才能自由、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自然科学史中许多重大突破都是自由探索的结果,如牛顿力学、电的发现、化学上的门捷列夫周期律、细胞学、遗传学定律等都是自由探索的结果。

    任何一位有志于创意、创造、创新的人们,都必须营造激发灵感的氛围。没有这种氛围,任何创造活动都是一种空想。有了自由的思想,才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业。有没有事业心,对一个人的事业成败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很难设想一个对自己的事业不热爱的人,会在事业中有巨大的成就。对事业的热爱是由兴趣而建立的,有了对事业的兴趣,才能谈上自由,有了自由才有灵感,同样没有兴趣也就没有灵感。许多科学家在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时都说:“自由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专业有着特殊的意义。”创造家们都是工作狂,他们从热爱的工作中感到无比的喜悦,越干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易产生灵感。

    陈景润从中学起就迷上了哥德巴赫猜想,直到去世,仍对它充满兴趣。

    维纳思想开放,他涉猎数学、医学、生物、工程等多个学科,由此对机器系统和生物控制系统产生兴趣,从而创立了综合许多学科的控制论。

    竺可桢的研究思想是自由的,他选择了对我国数千年来的气候变化进行研究,涉及的领域包括气象、地理、天文、生物、自然和历史等方面,最后在气候领域做出巨大成就,成为著名的气象学家。

    达尔文幼年学习数学、医学时有点呆头呆脑,不感兴趣,但一发现昆虫和矿石,就如获至宝,精神振奋,他最终成为生物进化论的缔造者。

    丁肇中说过,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自由、兴趣能激发出灵感和人的潜能。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早先学的是历史,但他对历史的兴趣平平,后在其兄长的影响下对物理发生兴趣,转而攻读物理,很快就写出有关物质波概念的物理学博士论文,一举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可见,创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漫长的研究和案头工作有时极其枯燥,无丝毫趣味可言。只有思想自由、奔放,并对所选择的事业感兴趣、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感兴趣,这样方能克服在研究工作中产生的困难、枯燥和孤寂心理,方能伴随创造灵感从胜利走向胜利。

    思维的自由很重要,想实现思维自由,就要解放思想,清除各种困惑,适应时代潮流和大趋势。对此,陶行知先生就主张通过对学生的六大“解放”实现思维的自由,达到有利于创意萌发、创造领先的目的,这对我们启发很大。早在20世纪40年代,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等文章中,就提出了解放儿童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的问题,奠定了我国创造教育的基础。在今天,我们可以把实现六大“解放”作为培养思维的基本途径。其实,陶先生的这“六大解放”与钱学森之问相关联,即只有在“解放”方面实施得当,使人真正获得自由,“杰出人才”才能冒出来。

    二、失败是引爆灵感的动力源

    失败是发明创造者伴侣,发明创造的课题往往可突然想到,然而发明创造者的成功仅是一次灵感闪现而获得的案例从没有过。

    “失败是成功之母。”廖红和王恒在《诺贝尔奖获得者怎样面对失败》一书中,揭示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如何面对失败的,又如何以灵感闪现获得成功的真实案例,令人深思。

    比如,两次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桑格,在获奖之前的十多年,成绩平平。他在研究胰岛素的结构的过程中经历多次失败与挫折,他的几位助手因为耐不住寂寞离他而去,桑格不因失败而动摇,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于1953年弄清楚了胰岛素的全部结构。为此,桑格荣获1958年诺贝尔化学奖。在此之前,他在剑桥大学连个教授头衔都没有。就是在得奖之后,失败也没有远离他。1966年,正当桑格领导的研究小组测定RNA碱基排列顺序的课题接近成功之际,却传来霍拉纳(196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完成了tRNA碱基排列顺序的测定工作。这就意味着,即使桑格的研究工作成功,也不会成为首创,这种打击比一般的失败更让人难以接受。但是,桑格努力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他受灵感爆发的启迪,进而悟出:能否获得第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研究的东西是否能够启示别人。正由于他只希望他的工作对后人有所帮助,他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才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为此,1980年桑格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欧立希的失败次数也许是最多的,可是次数最多的失败没有让欧立希的研究停下来,反倒一次次失败给他带来灵感之光的闪现,带来足够的信心和力量。这可谓是发明创造的典型案例,给人的启示也是最大的,印证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真理。

    三、挫折是启迪灵感的催化剂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和将来,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风和日丽、笔直平坦的。在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狂风暴雨,道路曲曲折折。所以,人生与挫折总有不解之缘。

    为何有的人能克服挫折,超越挫折,成为人们羡慕的成功者,而另一些人却被挫折碰得头破血流,成为挫折的奴隶呢?关键是人们对挫折的看法,或者说,人要有一个正确的挫折观。当我们遇到了挫折时,不要灰心丧气,而要找出原因,使挫折转化为顺利,努力把困难和挫折变成人生的财富、成功的垫脚石。因此,我们在进行挫折思维修炼时,一定要锤炼自己的挫折观。

    其实,挫折只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修炼。当你身处绝境时,莫叹途穷,应化被动为主动,借绝境造奇迹。无限风光在险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有的。最可怕的是失去了自信心,并且不能冷静思考寻找突破的契机。

    真正的强者,在“顺境”中不为掌声和鲜花所陶醉,并能克服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在“逆境”中善于创造并使用有利条件,坚定而果敢地前进。顺与逆是辩证发展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华罗庚教授是我国著名数学家,一生遭了三次大的挫折。第一次:华罗庚家境不好,在他15岁到20岁间,贫病交加。在这一困难面前,他刻苦攻读数学,以其奋斗的成果赢得了数学家熊庆来先生的赏识,为跨进数学王国打下了基础。第二次: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困苦。他排难攻坚,发愤图强,著书立说。第三次:在他五六十岁时,冒着风险到各地推广“优选法”“统筹法”,把数学运用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上。“逆境的美德是坚韧”,华罗庚以坚韧的意志战胜三大困难,成为人世间最美的数学科学家。

    可见,遇到挫折或陷于逆境并不都是坏事,它给人带来灾难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地对待它,勇敢地驾驭它。古今中外,强者战胜逆境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强者能在逆境中生存,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把逆境变成了成就事业的顺境。

    事实上,在人世间,有许多事情并没有按人们的想象发展,意外的事屡见不鲜。像世间取得大成功的人们,有的原本志向并不是政治家、发明家、美术家、企业家或者作家,但是,各自都因为不同的情况而不得不放弃最初的梦想。庆幸的是,他们在放弃的时候,重新向前望去,直觉、灵感、机遇使他们打开了另一扇新门,并全力拼搏,从而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如果你因某种原因半道儿梦想破灭,不必悲观失望。因为“放弃梦想”或者“遭受挫折”反而大获成功的事例,在我们现实生活的世界里不计其数。

    值得注意的是,挫折可以使人相对冷静。用思维科学的话说,就是显意识趋于冷、趋于静、趋于弱,这时的潜意识则变得热、变得动、变得强。潜意识一旦活跃,灵感就涌动了,灵感一来,创意、创造、创新功能就显现了。这就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学艺术创作的规律。

    相关热词搜索:第四章顿悟灵感思维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