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画家与牧童教学设计意图汇总

    画家与牧童教学设计意图汇总

    时间:2021-08-22 22:52:4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很多学生及老师想知道画家与牧童教学设计意图的情况,小编整理了一些画家与牧童教学设计意图汇总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是一篇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传说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牧童指出唐朝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课文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渗透了谦虚、实事求是、敢于向挑战的人本理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画家与牧童教学设计意图五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画家与牧童教学设计意图1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要敢于挑战,也要谦虚谨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准备:

    挂图字卡录音机及磁带,投影仪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小小的牧童,竟然对着的大画家戴嵩的画大喊:“画错啦,画错啦!”这胆量令人佩服。这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齐学习21课《画家和牧童》。

    2.相机出示课题。画家和牧童(“画家”写的大些,“牧童”写的小些)(齐读课题)

    3.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4.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朗读感悟

    1. 初读整体感悟。

    (1)自已小声读课文。要求不指读,不读错字,不加字添字,边读边想,把使你感动的句子画出来。

    (2)小组中展示,同桌或小组中互相读读,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情况。

    (3)小组中交流一下,故事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2. 看图重点朗读感悟

    (1)出字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2)图上的哪一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图中的故事。

    (4)对比,感悟人物品质。

    戴嵩---牧童

    年龄不一样: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

    地位不一样;一个是画家,一个是牧童。

    生活不一样:一个画画,一个放牛。

    品质不一样:一个谦虚,一个勇敢、实事求是。

    (5)看图说说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指出画家戴嵩画错的。练习用赞美的语气读人们的评价。

    如果你是戴嵩你会感到怎样?可他却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用诚恳和蔼的语气读戴嵩此时说的话。用对话的速度,天真质朴的语气读牧童说的话。

    (教师可适时范读,引导评读、仿读、赛读、表演读等)

    (6)四人小组,合作练读。在分角色读时,力争通过表情和动作把叙述部分的内容表现出来。

    (7)请组内朗读好的学生在全班表演朗读。从表情动作语气三方面引导评议,检查学生对“称赞赞扬和蔼惭愧拱手”等词语的理解情况)

    3. 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1)想象当时的情况,人们听了会说些什么?

    (2)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

    (如:我想对戴嵩说;真佩服您!您的画画得多好。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您又是那样谦虚,一个大画家还虚心向一个牧童请教。

    我想对牧童说: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画家提意见。你也很会观察,斗牛的情形你记得清清楚楚。)

    (1)带着各自对课文的体会,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快来告诉老师和同学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同学们不但课文读的好,表演的好,而且对课文内容理解得也很好,真了不起!能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老师听听吗?(分段自由选择读课文)

    (2)同学们,从大家流利的读课文中老师知道你们把文中的生字都认不下了,还有不认识的吗?这节课咱们就想办法解决。

    二、生字教学

    (1)各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找出来划住,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学会它们(生字全部学会的同学,可以当小老师,在组里帮助其他同学认字;也可以蜗牛文摘;问老师;等等)

    (2)小组内同学们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可以认卡片;也可以自编谜语,自编游戏。)

    (3)投影片出示要求会认得生字词

    戴上价钱购买浓墨涂抹和蔼批评翘起来驱赶苍蝇惭愧拱手

    (自由读读,不认识的看看书或问问同学;一起读一读。)

    (4)小黑板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兄呆商抹挤拱决价钱购批评

    a指名读读,说说它们各是什么结构的字。

    b同桌讨论,你读了些字发现了什么?

    “抹,挤,拱,批”四个字都有提手旁。

    “商”字很像“摘”字的右半边,但不一样。

    “价”字有三个撇,最后一撇写法不同。

    “钱”字和“浅”字只是左边的偏旁不同。

    c示范指导

    “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呆”下面部分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钱”:左短右长,重点指导金字旁和斜钩的写法。

    “钩”:“宝贝”的“贝”字和“匀画”的“勾”字都写的瘦长一点。

    学生在书上描红,并练习书写。

    同学们,你们能帮这些生字找些朋友吗?(指名说)

    三、拓展延伸

    用你最喜欢的字组个词,再说一句话。(小组内进行)

    说说你有更好的办法很快的学会这些生字吗?(指名说)

    开一个“人无完人”的故事会

    课外收集能说明“任何人都不会是完人,都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自己读读,并和同学交流交流。

    (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华罗庚的故事等。)

    板书设计:

    画家   和      牧童

    浓墨涂抹 和蔼     喊

    轻笔细描 惭愧

    虚心          勇敢

    画家与牧童教学设计意图2

    教学目标:

    1.会认“戴”等13个生字,会写“兄”等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既要敢于挑战,又要谦虚谨慎。

    4.培养收集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插图展开想像,引导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也要谦虚谨慎。

    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生字卡片。

    2.老师准备戴嵩的《三牛图》和《归牧图》。

    3.学生搜集我国画动物的画家的作品。

    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出示《三牛图》和《归牧图》)小朋友,老师让大家欣赏两幅名画,一幅叫“三牛图”,一幅叫“归牧图”。看了这两幅画,你想说什么呢?(学生交流)

    这两幅名画是我国唐朝一位叫戴嵩的画家画的。(板书:戴嵩。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强调“嵩”与“高”读音的区别)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讲他和牧童的故事。(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生字的音,读通课文中每一句话。

    2.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机认读课文中生字、新词,结合正音。(朗读困难处,老师范读)

    3.引导合作朗读。在小组内把自己读得最棒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互相评价。把自己读得还不够好的段落请同学帮一帮。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读了课文,你能简单说说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吗?

    2.学生交流。(老师适时引导,主要是正音)

    3.口头填空:戴嵩是一个______。(让学生初步感悟到:戴嵩是唐朝一个的画家;戴嵩是一个非常虚心的画家)

    四、朗读感悟,品味语言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请小朋友认认真真地来读读课文,课文的哪些语句写出了戴嵩是一位的画家,也是一个虚心的画家呢?请你画出来。

    2.学生独立读文,画出有关语句。

    3.四人小组交流,派出代表在全班发言。

    4.学生交流,朗读感悟,体会人物的品质。

    a.朗读感悟戴嵩是一个虚心的画家。

    ◆学生交流后,老师随机指导朗读。

    “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读出戴嵩和蔼的语气)

    “多谢你的指教。”(读出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语气,并用动作表演来理解“拱手”这个词语)

    画家与牧童教学设计意图3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敢于挑战,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识字,写字,图文结合有感情朗读,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我国现代名画家的作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互动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说说你喜欢什么动物?现在我们来玩个猜谜语的游戏吧!猜一种动物。(出示课件)

    你们知道吗?在我国现代画家中,不少人就是以画动物而闻名的。(出示课件)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李苦禅画鹰……还有一位画家,他也特别喜欢小动物,他画的是什么呢?(出示课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故事。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

    (二)、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画家和牧童》这一课,伸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看看老师的板书,你发现了什么?

    激趣:是啊!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板书?画家和牧童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请小朋友们打开书翻到95页。听清老师的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自然段。

    (三)、初读课文,游戏识字

    1、小朋友们读书很认真,不过这一节课的生字很多,足足有13个。有没有信心挑战?(课件)同桌互相读一读词语,如果同桌有读不准的,请你教教他。

    2、检测:谁敢接受挑战?指名一人读一行词语(出现错误随时纠正领读,并领读全班同学,齐读。

    3、游戏识字:字音读准了,我们来玩个“给偏旁找朋友”的拼字游戏。听清游戏规则:偏旁和好朋友藏在信封里,你和同桌合作,看看能拼出哪些生字宝宝?拼完以后组个词读一读。(指名两个孩子上讲台拼,老师巡视指导下面的孩子。)

    拼完以后,检测台上孩子拼生字的情况:你们拼出了几个生字?来,你组个词领着大家读一读。(一个孩子领读一个,还有三个生字,谁来领着大家读一读?)

    4、重点识字:购。小朋友们在给偏旁找朋友的过程中,记牢了生字。现在有个生字宝宝想和你们交朋友。

    (1)(出示课件)它是谁?师:“购”是个形声字,左边的贝字旁表示和钱有关,右边的“勾”字表示字的读音。

    (2)想想你还在哪里见过购字? (出示课件)这是商场里的广告,一起读一读吧!

    师小结:只要留心,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认识很多字。

    (3)(出示课件)小朋友们再想想:“哪些字的右边也有勾?老师说,学生猜一猜(课件)有水就是?对,水沟的沟。木字也来凑热闹,这个字读什么?组个词。左边有金还是?对,铁钩的钩。左边有贝能?购买,购物。

    小结:形声字多有趣呀!看偏旁就知道它的意思了。来,伸出小手我们一起写一写“购“字。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生字会认了,让我们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中,开火车读一读课文。看谁能把生字宝宝记得最准最牢?其余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听,如果他有读错的地方,一会儿请你帮他指出来。

    读完了课文,现在你中这位大画家是谁了吗?(出示课件,并配音乐)老师声情并茂讲故事:传说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请他作画,画什么呢?他沉思了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只见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又轻笔细描,很快就化成了。围观的看了,纷纷夸赞!

    (五)、细读课文,学习运用

    1、指名读一读称赞戴嵩的两句话。(出示课件)评价学生的朗读(关注了感叹号,抓住了重点词等)引导学生读出称赞的语气。

    2、请大家再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这次加上后面的提示语(齐读)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这两个红色字体的词语?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像这样两个意思一样或者相近的词语叫“近义词“。

    3、赞扬的近义词你还知道哪个?评价:你们积累的词语真多呀!

    4、如果你也在围观的人群中,你会怎样夸赞戴嵩?

    5、真是纷纷夸赞!此情此景,我们可以用上这样的句式来形容:(出示课件)齐读: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那,戴嵩的画一画好,就……。谁还能用上一……就……说一句话?

    (六)、表演朗读,随文识字

    过渡:就在大家纷纷称赞戴嵩的时候,一个不同的声音出现了。大家自由朗读5,6自然段。注意人物的语言和说话的语气。

    1、指名两个孩子,分角色读一读戴戴嵩和牧童的对话。(一边读老师一边指导读出戴嵩和蔼的语气,以及牧童问的语气。)

    2、如果加上动作读一读就更生动了!再指名两个孩子分角色加上动作读一读。引导学生:想一想加上什么动作会更有趣?

    3、现在我们加上动作一起来演一演吧!老师是戴嵩,你们是小牧童。提醒学生加上有趣的动作。

    4、小牧童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怎么对牛这么了解呀?

    5、我戴嵩真没有见过两牛相斗的情形!真是惭愧!(老师做拱手的动作):多谢你的指教!

    (1)老师做这个是什么动作?用书上的词语说。(贴上画家拱手的图片)介绍拱手:拱手也叫作揖,是从我国古代开始的一种礼节,表示对对方的一种感谢和敬意。来,加上动作齐读最后一段,读出戴嵩对牧童的感谢和敬意。

    (2)现在你们该明白为什么“拱”字是提手旁了吧?来,伸出小手,我们一起写一写“拱”字。(拱也是形声字,左边表义,右边表声。)

    (七)、总结课文

    从我们的朗读和表演中,你感受到戴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牧童呢?(贴小牧童的图片)

    师小结:是啊!小牧童敢向大画家提出意见,真是了不起!我们可不能小看了他。来,一起把牧童两个字改大一些。再次齐读课题。

    (八)、梳理规律,指导写字

    学完了小故事,写好字也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

    1、出示生字:(挤,抹,拱,批,评)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写好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注意什么?

    2、除了注意左窄右宽,左右两边的高矮,还应该注意什么呢?(课件)仔细观察这个“挤”字的一撇和一提,你发现了什么?

    3、这在书法上叫穿插和避让。“撇”穿插到了“提”的下面,提为了让一让它,刚刚出头。写字的时候注意到穿插和避让,我们的字会更紧凑更美观。(课件)(一起读一读写好字的三看标准)

    4、伸出小手我们一起写一写挤字。示范书写(提醒学生;用三看的标准提醒老师)

    5、书生在田字格书写两个挤字。(老师提醒坐姿:身正,肩平,足安)

    6、展示评价学生的书写,用三看的标准来评价,并奖励小花,对照自己的书写,不满意的修改一下。

    7,用刚才学习的写字的方法,书写其余的几个有穿插和避让的生字。(依然提醒学生坐姿:身正,肩平,足安)

    (九)、总结本课的收获

    学习就要这样,不仅要尝试,还要边学边用!希望以后的每一次学习你们都能有收获!

    板书设计:

    画家和牧童

    (画家拱手的图片) 拱

    挤 (牧童的图片)

    画家与牧童教学设计意图4

    一、教材分析

    《画家和牧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生动的儿童故画,讲述了唐代时一个牧童指出着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故事。赞扬了牧童率直不盲从,实画求是,敢于挑战的品德以信戴嵩敢于面对错误,虚心谨慎,勇于接受批评的优秀品质。故事情节曲折,人物角色鲜明。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围观人的表现与小牧童进行对比,在读、议、演、评中充分感受人物的品质在。

    二、学情分析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但是文中涉及的内容,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可布置学生收集戴嵩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到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差距悬殊,从而为学文做好铺垫。另外还应抓住情节上的曲折变化,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加深对内容和人物品质的深刻体验,从而受到文中人物优秀品质的影响和启迪。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画家和牧童》说课稿: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中画家面对错误,谦虚谨慎,牧童实事求是,敢于挑战的优秀品质.同时积累课文中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插图展开想像,让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也要谦虚谨慎。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难点:结合插图展开想像,引导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也要谦虚谨慎。

    五、教学方法:

    1、说教法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全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教师和学生谈话,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教学法:课堂中逐步引导学生,逐渐深入课文。

    3、点拔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2、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具体学法如下:

    1、勾画学习法:勤动笔,积极读书。

    2、观察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展开想像。

    3、探讨合作学习法:学生之间互相探讨,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4、表演学习法:学生通过角色的表演,理解课文人物的优秀品质。

    六、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和课文插图。

    课外收集大画家戴嵩的和生平介绍、绘画作品等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你们喜欢画什么呢?

    2、大家喜欢的东西各不相同,有一位画家特别爱画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欣赏他的两幅画吧。出示《三牛图》和《归牧图》。

    3、看了这两幅画你想说些什么呢?

    4、这位技艺高超的画家就是我国唐代着名的画家戴嵩。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关于他画牛的故事。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画家写的大,牧童写的小,学生齐读。

    二、比较发现、导入新课

    1、你有什么发现?你能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写吗?

    2、本领如此高超的大画家和一个小小的牧童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三、激发兴趣,朗读感悟

    1、请小朋友轻轻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课文,在课文中找答案。

    学生自由读课文。

    2、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来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戴嵩是唐朝一位着名的画家。

    生:我知道了牧童是放牛的孩子,所以他知道戴嵩画的斗牛图画错了。

    生:我知道戴嵩不仅是一个着名的画家,还是个虚心的画家。

    3、大家知道戴嵩不仅是一个着名的画家,还是个虚心的画家。你从课文哪里知道呢?请你再默读课文,用笔划出来。

    4、学生默读课文。

    5、戴嵩是个着名的画家,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A、找到了这句话的小朋友请举手,请大家自己读一读,找一找,你从哪个字词中感受到他的高超本领。

    B、如果你是一位欣赏的观众,看见戴嵩的画挂出来了,你会怎么招呼别人也来欣赏?如果你是唐朝的有钱人,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C、可见,戴嵩的画技是非常高超的,他的画也很受欢迎。你们能用朗读来表现人们对戴嵩画的喜爱吗?(个别读,评价,分组赛读)

    D、是呀,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你能不能也用上“一、、、、、就”说一个句子。

    E、小朋友的句子说得这么好,真了不起,我们再读这句话相信会读的更好了。

    F、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戴嵩是个着名的画家?

    我从第二自然段中的“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知道戴嵩画画得很快。

    1、读一读,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理解沉思片刻)

    2、请我们班的小画家也来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3、看画:哪个地方是用浓墨涂抹来画的,哪个地方是用轻笔细描来画的。

    4、指导朗读:画的方法不一样,我们读的也要不一样,谁来读读。个别读,齐读)

    5、你能用上“一会儿……一会儿……”来说一句话吗?

    6、戴嵩的画很快画成了,围观的人是怎么夸赞的?请大家读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7、出示句子,你想学着谁的样子夸一夸呢?自己试着读一读。(指生读――评价――齐读)

    8、分角色朗读并加上动作。

    9、围观的人只有商人和教书先生在夸赞吗?

    不是,还有很多人。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夸赞什么呢?

    这么多人,你一言,我一语就是课文说的“纷纷夸赞”。

    10、正在大家纷纷夸奖之时,你听到了什么了?看到了什么?

    人们都夸奖戴嵩的画画的好,可是一个小小的牧童却大声地说:画错了画错了,这声音是多么的与从不同.真像一声炸雷,把人们惊呆了.围观的人听了小牧童话,有什么表情?请看图,他们又会对小牧童说些什么?

    11、假如你是围观的人,你在想什么呢?

    12、假如你是戴嵩呢?你又会在想什么?

    13、真正的戴嵩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请同桌互相读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

    谁能读出和蔼的语气?

    指名读。(学生脸带微笑,向前稍倾做问)男、女赛读。这说明戴嵩怎样?(说明戴嵩很虚心,很能接受别人的见意,哪怕是小小的牧童)

    14、牧童又是怎样解释的?指名读小牧童为什么敢指出?(因为他经常放牛,平时注意观察,对斗牛的情形记得清清楚楚)指导学生练读牧童的话,读出对话的语气,读出小牧童那种直率,勇敢的语气

    15、还从哪里知道戴嵩是个虚心的人。(戴嵩连连拱手道,一般什么情况下拱手,你能做做拱手的动作吗?)戴嵩为什么感到惭愧?

    生:因为戴嵩是个着名的画家,他的画却被一个小孩看出来是错的,所以心里很不好受。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真好。看,惭愧两字都有什么旁?

    (竖心旁)惭愧就是心里不好受。谁来读好戴嵩的话?(指名读、自由读。)

    16、小朋友喜欢这篇课文吗?(喜欢)你想怎样来把整篇课文读一遍呢?(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愿意读戴嵩的举手、、、、、、、、、

    四、拓展

    学习了课文你想对课文里的人物说什么呢?

    四人小组讨论

    生:我想对牧童说,我真佩服你,敢向大画家提出意见,真了不起!我要想你学习!

    生:我想对牧童说,你观察生活真仔细。我还想对围观的人说,你们要向牧童学习,观察生活,不要不懂装懂。

    生:我想对戴嵩说,戴嵩你不愧是个着名的画家,能虚心地听取小牧童的意见,我相信你能画出更好的画的。

    师:除了课文里的人物,你还想对谁说?

    生:我还想对所有的画家说,你们都要认真观察才能画出更好的画。

    生:我想对我们班的同学说,我们都应该向牧童学习,敢于指出不足。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戴嵩是个着名的画家,他能虚心地听取牧童的意见,小牧童敢地向大画家提出意见,真大胆。

    画家与牧童教学设计意图5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文坛巨匠苏东坡有"菊花萎而不落"的笑谈,万世敬仰的孔夫子也有无法解答"两小儿辩日"的尴尬,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崇高与伟大。戴嵩身为著名画家,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那他是怎么表现的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画家与牧童间的故事吧!

    二、识字写字

    1.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2.交流识记的生字。

    (1)偏旁归类识字:抹-批-拱 惭-愧

    (2)加偏旁识字:区-驱 共-拱

    (3)换偏旁识字:沟-购 绳-蝇 渐-惭 瑰-愧

    (4)看字形识字:"墨"-墨是黑色的。

    (5)联系生活识字:"价"超市里写有"天天平价"。"购"镇上的粮站墙上写有"收购玉米"几个字。

    3.交流生词。如:夸赞 称赞 赞扬 和蔼 惭愧观赏 沉思 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4.交流收集的好句子。如:

    (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2)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3)"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用!

    (4)"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5)"画错啦,画错啦!"……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

    三、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抹、挤、拱、批"这四个字都有提手旁。写"抹"字,把提手旁和"周末"的"末"字合起来;写"挤"字,把提手旁和"整齐"的"齐"合起来;写"拱"字,把提手旁和"共同"的"共"合起来;写"批"字,把提手旁和"比赛"的"比"合起来。"商"字很像"摘"字的右半边,但同字框里面不一样。"价"字有三个撇,最后一撇一前两撇写法不同。"钱"字和"浅"只是左边的偏旁不同。

    (2)示范指导。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呆"下面部分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钱:左短右长,重点指导金字和斜钩的写法。购:"宝贝"的"贝"字和"勾画"的"勾"字都写得瘦长一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

    写课题"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朗读感悟

    1.初读,整体感悟。

    (1)自读。课前自主朗读课文,勾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用简短的话写下你的朗读体会(可以在课文中批注)。

    (2)朗读展示。向大家展示人的朗读和读书体会。

    (3)根据以上交流,再读全文,想想故事中谁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为什么?

    2.看图,重点朗读感悟。课文的人物对话描写得很生动,文中还有一幅很形象的插图。要充分利用课本,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来感悟课文,品读课文。

    (1)出示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2)图上的哪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图中的故事。

    (4)对比,感悟人物品质。戴嵩--牧童年龄不一样: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地位不一样:一个是画家,一个是牧童。生活不一样:一个画画,一个放牛。品质不一样:一个谦虚,一个勇敢、实事求是。

    3.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1)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如:我想对戴嵩说:真佩服您!您的画画得多好。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您又是那样谦虚,一个大画家还虚心向一个牧童请教。我想对牧童说: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画家提意见。你也很会观察,斗牛的情形你记得清清楚楚。

    (2)带着各自对课文的体会,自由诵读全文。

    三、积累运用

    1."一"的本领真大。自然数中的"1"表示最小,而我们汉语中的"一"的本领可大了。它在句中和别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表示的意思丰富极了,不信,你读读下面的句子:

    (1)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说明画家的动作很快。)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说明他的画真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请你举出这样的例子,也来夸夸我们汉语中的"一"吧。

    2."我知道"。"我知道"中的小朋友知道我国好多有名的画家。你知道吗?读一读,看一看,欣赏一下名画家徐悲鸿画的马,你会感觉到什么呢?给他的图配几句话吧。

    四、实践活动

    开一个"人无完人"的故事会。课外惧能说明"任何人都不会是完人,都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自己读一读,并和同学交流交流。

    如:1.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

    2.华罗庚的故事(《自学成材的华罗庚》)小时候的华罗庚,有一次,读了一本数学书后,问他的老师:"这本书中有站不住脚的地方,我能批评书中的错误吗?"老师说:"当然可以,就是圣人也有错误。"

    3.漫画。一位雕塑家公开展出他的艺术品--马,并悬赏给他指出错误的人。许多人纷纷前去,都败兴而归。一位盲人上前去摸,发现这匹马的头是向后转的,可是马的脖子上却没有"皱纹"。他的发现让雕塑家大吃一惊!

    《牧童之歌》是一首借牧童之口,抒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的诗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牧童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牧童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1

    这是一首斯洛伐克的儿童歌曲,这首歌曲主要描写了一位儿童放牧的情景,歌曲旋律活泼优美,在节奏方面有一个特点是“切分节奏”。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切分节奏”,我组织学生进行节奏游戏练习。但练习完以后,在学生唱歌曲的旋律时,事与愿违,学生还是掌握不好。像一二句的第一小节没有切分音,第二小节是切分音,学生要么一二小节都唱成有切分音,要么都唱成没有切分音,与原歌曲的旋律大相径庭。学生学的很困难。但是在整句合起来的时候还是错了。这是二声部的歌曲,教师用书上是两个课时完成的内容,而我却压缩在一节课中完成,同学们学得有些吃力。

    课后,有的学生甚至跟我说:“老师,这首歌好听是好听,但是很难学。”唉!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呢?于是我静静地思考,后来在上其他班这首歌时,我先让学生静静地听唱两三遍,然后再弹琴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当学生听琴声第二遍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居然有学生跟着旋律轻声地唱了出来,当我再弹第三遍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能伴随着琴声唱出来。那个老是掌握不好的切分节奏居然不攻自破。这时候学生在学习歌曲时也充满欣喜的表情。在反复的欣赏过程中,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产生对音乐的兴趣。我想,这就是音乐欣赏的魅力吧!

    牧童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2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牧童》。

    2.学习古诗,理解故事大意。体会古诗描绘的自由自在的情境。

    【 教学重难点】

    1.边诵读边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对牧童自由自在的生活的体认。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导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和童年有关的古诗《牧童》,请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2.讲解“牧”字的偏旁,读题。

    3.复习古诗的学法

    (1)对照注释 (2)查工具书(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

    (4)看插图

    板书:看—查—联—照

    二、学习古诗

    (一)自主读诗,理解大意。

    (二)诵读指导

    1.教师指导诵读:

    想象:铺(望无际 郁郁葱葱)

    听音乐:弄(悠扬 优美 动听)

    动作演示:归(悠闲 惬意)

    猜测:卧(舒适 安闲)

    2.整体诵读

    3.写法指导

    (1)有远及近

    (2)景人情的融合

    三、拓展练笔

    “不脱蓑衣卧月明”

    (1)牧童睡不着,他在想什么

    (2)牧童睡着了,他会梦到什么呢?

    教学反思

    1.逐句教诵既费时又切割了古诗的整体美。

    2.古诗教学重点应落脚到意境上,而不是写法上。

    3.一课一得。教者应该有时间观念。微型课要在前12分钟突破重难点。

    4.教学设计要有时间节点的划分。

    5.板书是一堂课的骨架,应有主次之分。

    6.失败只是暂时的!

    牧童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3

    课型:欣赏课

    课时:一课时

    一、 教材分析:

    《孤独的牧羊人》是曾荣获五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它以“戏中戏”的方式出现,表现影片中女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做木偶戏表演,歌曲为表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节奏紧促欢快,旋律活泼跳跃,大跳音程频频出现,使歌曲显得十分轻松,充满活力。第二部分的音调较平稳,节奏也稍作拉宽。歌曲尾声部分是由音阶后四个音(5 6 7i)的上下八度的节奏的变化而成。歌中的衬词“来咿噢都”可视为牧羊人所唱的歌声,使歌曲更为诙谐、有趣。演唱时常常提高嗓音,用假声突然翻高的方法,这是美国乡村音乐的旋律风格和演唱特点之一。

    《牧童短笛》是一首短小精致、形象鲜明、风格清新、富有田园风味的钢琴曲,为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所作。歌曲描绘了美丽的田园景色,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表现了牧童天真浪漫的形象和快乐的心情。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性情活泼好动,且有小部分音乐欣赏作品的积累,大致能从节奏、旋律、情绪等音乐要素来理解音乐作品,对中国歌曲《牧童短笛》会较容易理解,对外国民歌的风格特点还不甚了解,然而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对节奏明朗、曲调欢快的器乐曲往往比较敏感和青睐,通过身体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更是如鱼得水,《孤独的牧羊人》这首节奏明快的作品较能迎合低中年段学生的口味和兴趣,教师基于此特点有效利用音乐游戏、律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国乡村音乐“蓝色约德尔调”的风格。

    三、教学理念

    因此“听”应作为中小学生音乐教育的一条主线音乐艺术是以音传情的艺术,欣赏教学则是听觉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听”,通过学生的听,教师的讲,以听带讲,以讲引听激发学生自然感受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情绪以及所表达的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孤独的牧羊人》和《牧童短笛》,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2、能力目标:过对歌曲衬词的学唱和律动感受美国乡村音乐“蓝色约德尔调” 轻松自如的的音乐风格与中国风格的不同,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3、情感目标:感受歌曲诙谐有趣、轻松活泼的情绪特点与优美流畅的旋律所描绘的如诗如画般的童年意境。

    五、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诙谐有趣、轻松活泼的情绪特点与优美流畅的旋律所描绘的如诗如画般的童年意境。

    六、教学难点:

    通过对歌曲衬词的学唱和律动感受美国乡村音乐“蓝色约德尔调” 轻松自如的的音乐风格与中国风格的不同,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钢琴

    八、教学流程:

    教学预设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播放视频《牛仔很忙》带领学生随音乐作简单律动。

    2、师生(音乐)问好。

    1、生听音乐进入教室。

    2、学生音乐问好

    【设计意图】:创设一种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用学生喜爱的流行歌营造轻松地学习气氛。

    【设计意图】:音乐课堂不离音乐。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欢迎乘坐本次的音乐快车,我是列车长。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回到60年代的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我们将会欣赏三首具有浓郁美国乡村音乐风格的歌曲,去领略乡村音乐独有的魅力。电影《音乐之声》改编于同名音乐剧,曾获得了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五项大奖,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奥地利的真实故事。一位退役的的海军军官,有七个调皮可爱的孩子,为了教育好这些孩子,军官聘请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家庭教师玛利亚;玛利亚能歌善舞,活泼开朗,她用音乐和特有的教育方式启迪、熏陶着孩子,最终,玛利亚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牧童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4

    师:下面这首歌曲是军官爸爸带来的,同学们听一听,有谁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播放ppt课件)师:这首歌曲又给你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它的节奏怎样?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两首歌曲一快一慢,但是都体现出了乡村音乐的典型特点,请同学们看看这两幅从视频中截取的图片,我们来找找看,你能找出它们的相同与不同吗?师总结: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这么快就找出了乡村音乐的特点有:(1)唱歌时只需要一把吉他或者口琴。(2)唱歌时不受性别、年龄的限制;(3)唱歌时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三、欣赏《孤独的牧羊人》师:嘘,玛利亚在叫我了,让我赶快带着你们去观看她和学生表演的木偶剧《孤独的牧羊人》。(播放ppt课件)师:他们表演的好看吗?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师:同学们还想看一次吗?我把歌曲录下来了,不过你们要带着问题去听,歌曲中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你能模仿吗?

    师:牧羊人在唱的时候,声音有什么特点?

    师:这种特别的演唱方式我们称之为“约德尔(yodel)”唱法。

    【用课件展示】“约德尔”是一种流行与瑞士和奥地利民间的山歌。在山里牧人们常常用号角和叫喊声来呼唤他们的羊群、牛群。也用歌声向对面山上或山谷的朋友来传达各种信息。这种唱法的特点是真假声混合,迅速地交替演唱,形成奇特的效果。常采用一些无意义的字音来演唱。分段欣赏(第一段)师:先来看第一段歌词(出示图片)同学们自己读第一段。牧羊人为什么孤独?师:这段有几个人在歌唱?(第二段)师:是挺孤独的,后来呢?师:他的心情有没有变化啊?为什么?师:羊人的歌声传到了城里和田野,都有谁听到了他的歌声呢?(第三段)师:很好,让我们再看下去。师:越来越多的人听到牧羊人的歌声,还和他唱起了二重唱,牧羊人孤独吗?师:是的,牧羊人用他的歌声感染着每个人,人们也用各种方式回应她的歌声,他是个快乐的牧羊人。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玛利亚修女想借这首歌告诉我们什么人生哲理呢?2、用“la”学唱歌曲。师:好,请大家用“la”跟老师学唱第一段。(二三段如是)3、我唱你接师:“我们大家能不能也跟着老师的琴试着唱一唱呢?老师唱前半句,后面的“来伊噢都”大家来唱”4、作者介绍师:大家知道师是谁创造了《孤独的牧羊人》吗?(播放图片进行介绍)

    师:《孤独的牧羊人》是由理查德.罗杰斯和奥斯卡.哈默斯坦二世根据玛丽亚·冯·特拉普的自传:《冯·特拉普家的歌手们》改编而成的。正是他们让《音乐之声》风靡世界,成为音乐剧经典中的经典,让我们有幸听到如此美妙的音乐。如果你热爱音乐,是个音乐的有心人,那么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最快乐的人。

    5、完整欣赏

    师:下面,让我们完整地欣赏一遍歌曲吧。四、欣赏《牧童短笛》师:“今天我们欣赏了一首外国的关于牧羊人的歌曲,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具有中国风味的歌曲,看看动画片中表现的是谁的童年生活?”(播放国画风格的动画片《牧笛》片段)。师:对。刚才我们看到了小牧童的生活环境和我们的完全不一样,他每天接触到的是?师:对,全融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中,能够与水牛、小鸟亲近交流,我国的作曲家、音乐家贺绿汀先生时常怀念他的牧童生活,于是他就写了一首钢琴曲叫《牧童短笛》,今天我们就追随着这首著名的钢琴曲穿过时空隧道来感受一下小牧童的生活,请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就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牧童,把这间教室看成画中的世界,骑在牛背上、吹着短笛出发吧!开始今天的“牧童之旅”。(一)初听全曲(展开教学)以《看山图》为背景,学生欣赏钢琴曲《牧童短笛》。师:在你的头脑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师:你能听出几个乐段?师:第一乐段与第三乐段之间有没有明显的联系?边听边找出曲子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并根据速度的变化给书上的三个方框涂颜色。

    师:那如果我们用 a来表示慢,b 来表示快,那第三段怎么标呢?全曲采用什么结构呢?

    (1)聆听第一段师:远处,青山隐约,脚下水田一片,那绿树茂密之处,就是一座炊烟袅袅的农家小户,一个背着青斗笠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牧笛,温顺的老牛走向田野深处。你能从音乐中体验这一情景吗?请听第一段,听完后说说你的想象与感受。师:(播放第一乐段,询问多个学生再总结。)师总结:第一乐段。1=c,4/4拍,这一乐段用对位手法写成,左右手各演奏一个声部,使旋律此起彼落,连绵不断,在我们面前仿佛展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望无际,绿草成荫的田野里,两个牧童倒骑在牛背上,在田野里纵情对歌。

    (2)聆听第二段。师:现在我们到了目的地,牛儿们都吃草去了,那我们做什么呢?听一听这个乐段的速度和节奏上有什么不同?情绪又怎样?(播放第二乐段,询问多个学生再总结)师总结:这一乐段由上面的c调转到g调,由4/4拍转到2/4拍,速度明显加快,右手高音部是活泼流畅性的旋律,左手低音部是跳跃性的伴奏,构成了一段热烈、欢快、舞蹈性的音乐,与前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描绘出两个牧童在田野里追逐嬉戏。(3)聆听第三乐段。师:看大家玩的真高兴,让我们跟着音乐继续吧。听一听这段跟哪段很像?又有什么不同?细微的变化是什么?(播放第三乐段,询问多个学生再总结)师对比听第一乐段总结:本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曲调稍加装饰,使乐曲显得更加流畅、紧凑、欢快,情绪显得十分安谧,使乐曲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最后乐声渐弱,结束在明亮的高音区,给人以诗意来尽之感。本曲所表现的内容好象又回到第一乐段:两个小牧童重新坐在牛背上吹笛对歌,并且赶着牛慢慢回去了……(4)全曲欣赏师: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一个人欣赏,心中有一个牧童形象,一百个人欣赏,就有一百个不同的牧童形象。让我们再次静听《牧童短笛》,寻找你自己心中那充满欢乐的童年生活吧。”(完整欣赏全曲)。五、总结师:今天我们欣赏了两首不同的风格的中外歌曲,都是有关于牧童的生活。像我们前两节课学过的《剪羊毛》和《小小羊儿要回家》都是属于牧童题材的作品,他们的风格各异,但都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有()的剪羊毛工人?有( )的牧羊人 ?有( )的牧童,有( )小羊的牧童。这些歌曲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我们在音乐的()中感受到了不同的场景。希望同学们在以后聆听音乐中也象今天一样,用心去聆听音乐,去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完全融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中,能够大自然亲近交流,好吗?

    1、生:观看多媒体幻灯片聆听老师介绍。

    生:观看歌曲《do re mi》视频。

    生:(歌曲《do er mi》,do er mi。。。)

    生:活泼欢快,节奏明快。

    3、生:《雪绒花》

    生:(安静、抒情;节奏缓慢。)生:相同的地方是:手上都有一把吉他。不同的地方有:(1)唱歌的人性别不同(2)唱歌的场地不同

    生:诙谐、幽默、欢快。。。

    生:“唻伊噢嘟……”。

    生: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教师也可范唱,让生听辨)

    相同的乐段用同样的颜色。(让一个学生在生:跟音乐按节奏朗读歌词。(“因为只有牧羊人一个人在放羊和唱歌,所以孤独。”)生:一个人。生:这段他的心情变得欢快了,不孤独了,因为有很多人在听他唱歌。(跟音乐朗读第二段歌词后回答)生:王子、旅客、喝酒的人们……生:聆听第三段歌词。生:(不孤独了,穿红色衣服的小小姑娘和牧羊人一起伴唱,心情非常愉快。)生:这首歌曲告诉我们一个很棒的人生哲理:对生活要充满热情,要乐观开朗的面对一切,勇于和困难斗争到底。生:用“la”模唱。生:听老师介绍。生:完整欣赏生:“片中表现的是小牧童的童年生活。”生:水牛、短笛、鸟、树、水、鱼……生:傍晚时分,牧童骑在牛背上,很悠闲地吹着短笛,后来他们在嬉戏玩耍,非常愉快。。。生:分3乐段。生:(慢——快——慢,a+ b+ a`)生:我感觉两牧童在青山绿水间骑牛吹笛,怡然自得。。。生:聆听听第一乐段。生:钢琴的节奏变快了。我仿佛看见牧童跳下牛背,以面吹着牧笛一面挑起了欢快的舞蹈;鸟雀欢唱,百花争艳,溪水也来凑热闹笑嘻嘻的拍这手,翠绿的禾苗,在春风的吹拂下,应合着欢快的节奏,摇摇摆摆,老黄牛一直笑眯眯地不时发出牛叫。生:不知不觉,已是晚霞满天了,老黄牛伴着牧童,踏上了归途。牡笛还响着,却变得那样悠长。那不绝如缕的笛声如袅袅炊烟的农家小屋一起融入宁静的夜空。生:完整欣赏乐曲。生:有快乐劳动的剪羊毛工人,有孤独但是乐观的牧羊人,有悠闲放牛的牧童,有。。。的小羊。。生:在音乐的快慢,舒缓与欢快中感受到了不同的场景。 生:好!黑板上涂色。)

    牧童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5

    想要写《教学系统设计》课程的心得与评价很长时间了,但每次面对屏幕开始写的时候好像又无从下手,或是写到一半终因通不过自己而最终夭折。或许是我用心不到收获不多,或许是我对自己写下来的东西有过多期待,所以,一直到现在才收尾。直到那天我突然想起王老师的零存整取策略的时候,我开始深深领会到:不能将现场的体会延期描述,事过境迁,当自己觉得准备充分的时候,即便自己写作的冲动尚在,但可能再也写不出当时的味道。当时如果能将上课时的体会都写下来的话,到现在谈总结与体会可能更加轻松,而且也更有说服力了。不过再写本篇心得的时候,我尽可能将自己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不流于完成一个作业而草草收尾,当然也希望我的文字中会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引起大家的共鸣或争鸣。

    “用意”大于“内容”

    第一次上王老师课的时候是在小暑假,科目是创新思维训练,当时我一直在想研究生为什么要上这门课。终究也没有想清楚,当时的我看来,这门课不过是谈一些打破旧有的思维进行创新等比较大和空的话。不过在上课的过程中却和我预想的有所不同,课程内容中穿插了各种不同的案例来谈创新思维,比如思维导图等方法。这些都让一个看起来大和空的内容轻松着陆,再加之王老师本人在这方面有自己的实践,所以讲起来更加具有说服力。课程中穿插的实践训练更让这门课更加精彩,比如创作诗歌,有创新的自我介绍,创新作品等。但真正的了解这门课的用意是在开学后的课堂上,王老师及其他老师强调的,要求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要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虽然对于上课所讲的内容并不能如数家珍的想起来,但实践课上有关创新思维的训练却对日后的创新起了比较大的启迪意义。我想这应该是老师真正的用意吧,“钓胜于鱼”。于此,在上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对王老师以何种方式上课更加感兴趣,并会去想为什么老师要采用这种方式。

    开始于一个轻松的交流

    教学设计可以说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极其重要的一门课,曾经在这门课上也花了不少功夫,所以在教学上起了一个比较大的指导作用。但在四年的职业生涯中,我发现要将这些理论完美的与教学实践融合起来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过至少这些理论在我进行教学的时候总会无时无刻的想起,有时会生搬硬套,有时也能恰到好处。不过有了这段教学经历之后,教学设计在我这里不再是简单的去记一些经典的理论或名词术语。更多的是去了解文字背后的真意,而且想去追究为何要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成效,以现有的教学条件可以实现不,难度在哪里?再次回到校园来学习教学设计,我本身也有比较高的期待,而且我已经觉得和本科时期应该有一个比较大的不同,只是没想到我们的方式是以一场谈话开始。王老师先让大家各自谈了自己对于教学设计的理解,并了解了每个同学的一些情况,之后介绍了自己对于教学设计的理解,并将自己对教学设计的定义给我们做了分享。本堂课让王老师对我们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针对大多数学生无教学经历,所以我们的开课方式变为每个同学准备一章,先进行教学设计,之后用设计好的课开展真实的教学。

    周期很长,每个人却很仓促

    对于当众讲课本身而言,我并不畏惧。但对于讲好课,我从来都很紧张。当众讲课这样的状态对我来说可能并不新鲜,但要做到讲的有吸引力却是一个每次讲课都会遇到的难题。所以每次讲课时我总觉的自己还有很多准备的不是很充分。本门课上,我的讲课被安排到了开头,因为大家一致认为:我是有教学经验的,讲课应该顺手拈来。但我从来都不这么认为,因为讲好课的一个前提是自己对所讲内容十分清楚,并能够融会贯通。当然对所讲内容的清晰程度还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等的把握同样也是讲好课的关键。除此之外,教师本身的肢体语言,语速,普通话是否标准,形象等同样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我选择讲的内容是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分析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因为它包含着学习者的需求,也引发了我们要采用何种方式展开教学。内容看起来不是很复杂,如果只是照搬书上的条条框框来讲,意义并不是很大。所以一开始我想弄清楚书上是如何来组织本节内容的,内在的线索是什么?看了很多次后我了解的仍然不能说服自己,由此在讲课时并不顺畅。但讲完课后,王老师一句话就给了我思路:不要迷信课本。于是我开始自我追问:

    1.为什么要进行学习者分析呢?(反映了教学的需求,要因材施教,让教学更加有效率);

    2.学习者各不相同,但能不能归类呢?(在校与否?健全个体or特殊人群?年龄的差别,性别差异,性格的差别,学习风格的差别,学习基础的差别,优劣势不同,不同家庭背景,城乡差别等);

    3.分情况讨论理清内在逻辑(从年龄来分,是否成熟是一个关键点,未成熟之前每一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要把握每个阶段自身的生理特征,并且要把握其阶段性不逾越。另外未成熟前又可分为入学前和入学后。对于成人来讲心智都已完备,我们主要把握其学习的特点和主要面对的社会角色与任务;对于在校与否可以想到,学校主要采用的是班级教学制,而在学校之外可能会存在很多情况属于个别化教学;在班级教学制中我们默认以年龄来组班,认为他们有相同的特点,但也有按不同学习基础的分层次教学来组班的情况;在以年龄和学习基础组班的班级授课中,我们虽然抓住了共性,但不排除每个人性格不同,学习风格、自身特点均有差异。有的喜欢结伴学习,有的则喜欢独立思考;有的性格开朗,有的则沉默寡言。如何把握共性又能利用特性,这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让每个学习者均可以又适当的发展。而通过城乡差别也可把握学习者的基础和相关特点。)

    4.总结可知,我们分析的学习者主要是健全群体,而且针对班级教学制的学习者分析是重点也是难点。于此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学习风格等就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通过这样的自我对话,我突然发现自己找到了思路,弥补了讲课时思路的不足。通过此次展示我发现讲课时不能太纠结于最后讲课的成效,而应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去准备,出现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改进。而准备的过程不能拘泥于书本,要融合自己的思考来看待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更快找到思路。

    其实在我的观察之中,我发现大家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做ppt之中,而真正所做的思考却很不到位,这点在讲课的时候其实是可以感觉出来的。

    分享、展示是最大化吸纳知识、最便捷看到别人优点的途径

    这堂课上通过每个同学集中准备一小块知识然后按序展示的方式让大家各自得到锻炼,同时又让大家更快捷的获取了不同的信息。而在此过程中也让各自看到了彼此的优点,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优点,比如,梁肱伟能很好的把握上课的节奏,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林津没有讲课,但却深刻的为大家呈现了她准备讲的内容;乔丹丹总能将内容准备的比较全面;庄艳晓、黄飘飘则能用理科生的思维把内容讲的简化而清晰;刘梦声音比较洪亮,能将自己在电视编导方面的优势体现于讲课之中;小玉的讲课表现的自然流畅。梁泽明能将自己的看法融入进去。

    总体来讲,大家对于所讲内容思考的整体不够深入,流于讲课,经不起别人的质疑与追问。习惯于说条条框框却不能向别人呈现为什么要这么想,这么做。坚持自己的看法却没有落实清楚所坚持的看法本身是否正确。不能讲的深入全面,又不能把自己掌握的很透彻的展现出来。ppt没有与教学的特点挂起钩来。

    虽然这个环节让大家的了解更加深入,也学习到了别人的优势,但这个的弊端也很明显,每个人都在准备自己的内容,对别人所讲可能根本无从顾及,所以在讲完后就不能产生有价值的评点与讨论,这样对于教学设计很难产生一个宏观的把控。如果能在每次讲完后共同分析与讨论,可能会产生更大的成效。

    珠海教学实践-----珍贵的教学观摩机会

    本学期珠海的公共课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观摩机会,能够让我们亲临现场仔细观察老师们的教学实践,通过课堂观摩反思教师们的教学设计。我们十几年的学生经历一直在亲历教学,可从教师的角度设计教学开展教学还仅仅是开始,对老师们教学设计的反思无疑也能为我们提供大量的思路。不管是亲历或间接参与教学,思考一刻也不能少。

    总结与反思

    针对本门课,我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及时记录当时的感受,总是期望自己想的足够全面和完美才动笔,最后自己的感受要么消失,要么改变。所以,我期望在以后的学习中,善于记录平时的一点一滴,通过积累与对比,使自己的认识逐步升级。自己的认识与表现总会存在问题,敢于直面大家的指正,才能看到不一样的自己。在此也感谢王老师,在课上分享自己做科研的一些经验,去珠海的路上给我们分享他的想法与自己学习的感悟。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我们,也期望受王老师写博客的影响,自己能持续思考,正向积累。

    看完画家与牧童教学设计意图有什么收获吗?欢迎分享给您的朋友及同学!

    相关热词搜索:牧童教学设计意图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