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2023年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13篇

    2023年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13篇

    时间:2023-09-12 17:20: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我的教育行为是否贴合新课程的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13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13篇

    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篇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我的教育行为是否贴合新课程的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昨日我和同学们一齐学习了《克和千克》的认识,这节课的重难点在于感受“1千克有多重”,经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忙学生构成质量观念。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参考了别人的教学设计,吸收了他人的精华,煞费苦心设计了一些与众不一样的活动,作为这节课的亮点。其中有一项是称一称班里最胖和最瘦的同学的体重,为这事,我带了家里的台秤。上课了,我精神饱满的走进课堂,前半节课进展的很顺利,一切都按照预设进行:

    (一)建立1千克=1000克,关于克你明白什么?能举例子说明吗?我手里的这块砖头大约有多重?猜一猜,验证,于是引导出1000克能够用一个更大的单位1千克来表示。

    (二)感受1千克有多重?先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1千克装的洗衣粉,味精,大瓶的饮料,食盐,让学生掂一掂,初步感受1千克的质量。紧之后让学生举例子说说身边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三)拓展延伸:对身边的物品的质量能做出估计。我说:近段时间你们有称过体重的请举手?举手的仅有两个我在课前称过的同学。(幸亏称了两位同学的体重,要不今日的课就唱不下去了,我心里暗自庆幸)我们做一个猜体重的游戏。我先叫最瘦的闫泽同起来,让大家猜一猜他的体重,每当一位同学说出一个数字时,闫泽同就做出相应的反应:轻了,重了。直到大家猜到他是26千克为止,学生兴趣盎然。我说:此刻请出我们班的`重量级的人物王宇同学,大家来猜一猜他的体重。本来,我打算以班级最重和最轻同学为参照物,然后在最终的环节让大家猜一猜自我的体重。谁知我的话音一落,教室里开始了骚动,一位学生就坐在自我的位置就迫不及待说:“他那么胖,起码有50千克。”还没等我做出反应,另一位就抢着说:“他胖得像头猪,有3只狗那么重,有80多千克。”我看到了王宇面红耳赤,他愤怒地喊:我胖,关你们屁事。底下的同学哄堂大笑,有的还幸灾乐祸地说:快去减肥吧……你到底吃什么成这副德行的……此时学生的兴趣转到了王宇的“胖”上,场面失控了。我的头一下子大了,于是我气急败坏在讲台桌上用力用教棍一敲,“要笑,是吧。谁笑请谁上来,让他笑个够。”学生见我大怒,藏起了脸上的笑容,心不在焉继续游戏,可是,我和学生都没有开始时的兴趣,游戏草草收了场。这节课以我充满信心开始,到我的勃然大怒落了帷幕。

    下了课,我进行了反思:本来安排游戏“猜体重”,目的让这节课锦上添花,想不到弄巧成拙。原因在哪里?想起王宇愤怒的表情,学生的哄堂大笑,自我的勃然大怒,我明白了教学应当更多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能锻炼自我,发展自我。所以,有两点是我该好好反思的:

    1.预设不充分

    课前不仅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这个人人皆知的道理被我抛到脑后了。只想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既能够调节气氛,又让其他学生在预设好的范围里猜测自我的体重。可我忽略了平时有些同学经常拿肥胖嘲笑王宇的,“肥胖”已成为他的“痛”。我的无意正中他们的“有意”。如果我平时多了解学生,还会拿他做例子吗?还会失败吗?课堂犹如战场,我作为一个每一天都要上战场的士兵,不做好充分的准备怎能打赢战斗呢?

    2.当课堂出现意外时,我该想尽办法引回预设的轨道,还是将错就错?

    有人说过: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育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擦出的火花熊熊地燃烧起来。

    事后我想:既然他们兴趣已转移,何不顺水推舟呢。不防这样设计:我故意深沉说:“是呀,一个人太胖或太瘦本来就不舒服,还招来别人异样的目光,甚至是嘲笑,这些是不是不道德的呢?我的弦外之音应当让大部分同学明白自我的过错。这时,乘机说:其实一个人的体重是标准的不多,想明白自我的体重是否标准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然地把他们的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

    我深深感到:在逐步推广“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今日,课堂已不再是简单地背教案、跟着教师走,教师要蹲下来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爱好,知识基础、思维本事,预设各种可能性。因为它会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教师根据不一样的情景进行灵活处理,从而也呈现出不一样的价值,一念之间,灵感产生了,一个好方案瞬间诞生了,师生合奏一首活力彭湃的乐曲。也可能是一地狼烟,留下无奈和遗憾。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所以,写下这个故事期望自我或我的同行从我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变遗憾为动力,在实践和反思中锻炼自我,发展自我。

    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篇2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揭题)。刚才,朱军向我请教一道题目,我想请同学们来一齐完成这道题:(出示错应用题例)凤山中心小学六年级有145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余下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

    (教师鼓励学生解这道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大部分学生表现茫然,坐着不动。)

    师:同学们怎样不做啊

    生1:教师,这道题没法做啊。

    生2:教师,你可能把这道题目记错了。

    生3:可能是朱军把题目抄错了。

    生4:教师教育我们做题时要细心,朱军怎样还把题目抄错呢真是太粗心了。

    师:哦,原先是这样,难怪好多同学坐着不动,那这道题是没法做了

    生1:有办法,只要加一个条件。

    生2:这朱军太粗心了,浪费了我们的学习时间。

    生3:这样也好,它能够提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细心一点才好。

    生4:我想,可能是教师有意出这样的错题考我们的。

    师:(微笑)不管是谁的错,做事还是要细心的好,那么,这道题按刚才生1说的,只要加一个条件就能够了,你们大家说行吗

    生:(齐答)行。

    师:需要怎样的条件呢

    生1:只要加上一个“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就能够了。

    生2:加上“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虽然能求出“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但这不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生3:如果明白“六年级有几个班,平均每班有几人”,就能经过两步计算,求出“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了。

    师:同学们,刚才两种方法都能解决问题,说明你们都善于思考,但哪一种方法更贴合题目的要求呢

    生4:因为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所以我赞成生3的意见。

    师:你们认为所加条件的数据,我倒清楚,“六年级有5个班,平均每班63人”。同学们,此刻你们觉得能够解答了吗如果能够,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把这道题先补充完整,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学生认真思考,有的试着口头编题,有的同桌讨论,互相交流,个个兴趣盎然。)

    师:谁来把这道题补充完整

    (学生陆陆续续举起手来,教师见生1欲举又止,并用鼓励的目光看了看生1,他鼓起勇气举起了手。)

    生1:凤山中心小学六年级5个班,平均每班63人。其中有145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余下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

    师:生1把这道题补充得很完整,我们掌声鼓励一下。(学生鼓掌)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资料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师要努力供给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信息材料,让学生从被动理解知识向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转化。这则案例对我有三点启发。

    1.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心理学研究证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仅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我需要问“为什么”、“是什么”、“怎样办”的时候,这种思维才算是真正的启动。所以,教师要经过多种途径努力创造问题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感到有疑要问,有话要说,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创新和自主本事的发展,才有利于学生养成想问、要说、好思的良好习惯。

    2.充分尊重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运用得当,能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进取性,使胆小的学生变得勇敢、自信;运用失当,将挫伤学生的学习进取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并且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帮忙他们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出现错误时,既怕同学笑话,又怕教师批评,心理压力很大。这时,教师不能指责学生,否则就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就会扼杀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学会宽容,给学生以面子,细心翼翼地呵护他们的情感,帮忙他们寻找错误的原因,并加以引导,真正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3.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说话本事。

    在数学教学中,异常是应用题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精神,让学生充当课堂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基础上,阐述自我的思维过程,这是新时期课改的要求。首先,这节课上,教师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故意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错题中,发现问题,进而主动思考,发表看法和想法,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教师供给的数学信息来自学生的生活(不完整题例),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并且易于解决。这样就巩固和提高了解答两步应用题的本事,并且学生在辨析、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容易品尝成功的喜悦;最终,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在计算、解答的过程中出现类似于以上错误题例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应及时抓住这种信息源,把日常见到的,并且是学生易错的问题,经过题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由学生在质疑、发问、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启动心灵,受到震动,得到教育。这样不仅仅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并且能融知识性和人文性于一体,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合作探究、互相交流的平台,营造一种民主的研讨氛围,让学生的思想自由地驰骋,让学生创新的火花自然地喷发,要求学生口述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本事。即使学生出现错误,教师也要宽容,真诚地帮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欢乐。

    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篇3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性。我们真的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给后进生更多的阳光,让他们发挥内在的潜力,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案例描述:

    我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1:2、5x32、 7、8+6、5+2、2 15x(4-0、5) 2:100-63 48+39 17x40 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到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气愤”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中,整数口算当然简单一些--------课的发展如设计的一样顺畅,但是“比赛”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秀”学生都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独自伤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吗?于是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叫过“优生”,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向学生道歉,说道:“对不起,老师在出题时只考虑到差生,要帮助差生,给差生机会,建立他们的信心,而没有考虑你们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他分析了“哭泣”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时,变得更坚强和从容。对差生我则问他为什么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的进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案例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尤其是"差生"的情感.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而"差生"一个班最能体现学习数学的最终效果.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当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时,我知道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在回答对老师的问题时,"差生"受到教师的表扬后的那种惊喜使我久久不能忘怀,使什么让他们眼中一直闪悦那种激动的神情呢 久而久之,让我发现这不是别的,正是教师一句表扬的话.为什么我们不是给"差生"更多的表扬,更多的鼓励,更多的阳光呢 这样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鼓舞,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我们还要时时关注"差生"的情感,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课堂上当老师用真情走进"差生"的情感世界,用心灵去感受心灵,用情感去赢得情感时,"差生"就会以十二分的热情回报你,喜欢你,接受你所教的知识,喜欢数学学习。

    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生都会享用它的利息。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学习上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输”掉后哭泣不已。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遭受过重大的挫折。“自古英雄我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磨难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

    回想前一教学片断,老师对自已忽视尊重学生人格的无意识行为表示歉疚。但心理活动明显是倾向于优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 “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点。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老师有责任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面对挫折能够从容不迫仅用说教是无法达到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课堂上当老师用真情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用心灵去感受心灵,用情感去赢得情感时,学生就会以十二分的热情回报你,喜欢你,接受你所教的知识,喜欢数学学习。

    这使我明白:课堂上只有当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时,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学习,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重视学生、关爱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变生硬灌输为师生共同探讨,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充满感情和活力。如果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情绪受压抑,思维闲置,学习效果差,所以教师必须结合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多组织有“趣”的活动,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

    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篇4

    近来,在学习了几位数学教师上的数学国标本第六册p64p65册《认识分数》后,越来越感觉到数学教学中少不了追问,愿分享。

    片段一:

    出示:猴妈妈和四只小猴。

    师:猴妈妈给四只小猴分一个西瓜,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

    生:四分之一。

    师:为什么?

    生:因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了四份,每只小猴可分得其中的一份。

    师:猴妈妈还给四只小猴带来了他们最喜欢吃的桃子,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

    生:四分之一。

    师打开袋子,有8只桃子。

    师:每只小猴可分得?

    生:2个。

    生:八分之二。

    就是没有听到教师预期的答案,一时之间,教师被学生弄得不知所措。可是这能怪学生吗?早在第五册中,教材就是这样教的:把一样物体平均分成八份,取其中的两份就是八分之二。那么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教师本来设计的目的十分明确,除了能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外,也能够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可是在最关键的地方教师没有进一步的追问,以至于前功尽弃。如果教师在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可分得这些桃子的四分之一时,教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你连桃子的个数都不明白,就明白每只小猴可分得四分之一呢?学生必须会说:因为是平均分给四只小猴,这跟桃子的个数没有关系,所以是四分之一。如果学生能说到这一步的话,我相信即使之后有个别学生说八分之二,2个桃子等,也能在多数同学的正确引导下顺利得到统一意见。

    片段二:

    师: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枝?

    生:每人3枝。

    师: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枝?

    生:每人4枝。

    师:把一盒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得多少?

    生:每人12。

    师:为什么不回答几枝铅笔呢?

    生:因为不明白盒里一共有几枝铅笔。

    师:那么6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还能够用什么数表示?

    生:12。

    师:8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呢?

    生:也是12。

    师:3枝能够用12表示,4枝也能够用12表示,为什么?

    生:因为3枝是6枝的12,而4枝是8枝的12。

    师;对,要弄清楚12是谁的12,整体不一样,12所对应的量,也就不一样。

    假如把100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也能够用12表示吗?

    在那里,我们能够看到,学生顺着教师的引导,完全把知识内化。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在教师不经意的追问下,学生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也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追问有两种目的。第一种目的也是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追问的第二种目的是查明真伪。在教学中,有很多学生似懂非懂,更有很多学生是不懂的,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利用追问把那些似懂非懂的学生完全问明白,让那些不懂的学生听明白。甚至有人说过:知识本身并不重要,经过数学教学,让学生追问数学上的为什么,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数学是理性的,教师是理性的引导者,不断追问着,学生理性的学习者,不断追寻着!

    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篇5

    说说你经过昨日的预习,明白关于升的哪些知识?

    1、计量液体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单位

    2、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能够装1升水

    拿出该正方体,从里面量它的棱长。问:为什么量里面而不是外面?

    倒满水。倒入1升的量杯中,正好,指出:这么多水就是1升。

    3、用学生带来的常见的容器来认识1升

    (1)请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1升大的容器放在一齐比一比。

    分别指名问一问:你是怎样明白它的容量是1升?

    指出:这些容器各不相同,但大致大小接近,容量都是1升。

    (2)取出大于1升的容器。

    分别请这部分学生举起该容器,其他同学可估一估其容量大约是几升。

    可结合2.5升的可乐瓶,请学生想象一下,家里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

    教师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实验得出:1升多一点)

    想象:以它为参照,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呢?

    比如:可用手比画一下,像电饭锅大约有2个这么高,那它的容量就可能是2升多。

    取一脸盆,猜一猜,你洗一次脸大约要用几升水呢?(实验得出:2升)

    以这一脸盆为参照,估计一下,边上的这桶水大约有多少升?(10升)

    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8.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

    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明白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

    分别取几个大小不一样的杯子倒一倒。

    想一想,你每一天的水喝够了么?

    4、练习,完成(3)和(4)

    全课总结

    说说今日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布置实践作业:以有刻度的容器,分别用倒水或看刻度等方法,去了解家中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篇6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明白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chángduǎn

    板书:长、短

    [设计说明:经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提问:你是怎样明白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经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构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一样,会得出不一样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本事。]

    1.教师谈话:此刻,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能够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我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经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提出要求:

    1.原先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我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略)

    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篇7

    “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必须是它的12吗?”在学习12时,这个问题搅起了课堂的波澜。每个同学经过独立思考都纷纷发表了自我的意见,有的同意,有的不一样意,无形之中就构成了两大阵营。正方、反方分别选出两名代表站在台前,一场唇枪舌战即将开始。

    吴教师顺手递给一边一张圆纸片,宣布:“同意不一样意都要提出问题,如果能问得对方心服口服,同意了你的观点,就是胜利者。这张纸能够折,能够撕。下头的同学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

    讨论过后,同学们把目光集中到讲台前,吴教师对座位上的学生说:“我们请正方和反方的代表发表自我的意见,能够吗?我们静静的听,然后还能够发表自我的意见,看那位同学最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辩论开始。正方同学把圆从中间对折,问:“这一半不是12既然你们都承认,为什么不给教师画勾?”大有先声夺人之势。

    反方同学把圆随意撕了一小块下来,问:“这圆是不是两部分?”

    正方:“是。”

    反方:“这两半都是圆的12吗?”

    正方:“不是。”

    反方:“既然不是,为什么你们还认定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都必须是12呢?”好一个咄咄逼人的反问。

    正方仍然不服气:“我们怎样就得到12呢?”

    坐着的同学开始按捺不住了,举手发言。一个说:“这个圆能够折成12,也能够不折成12。”真是一语中的。

    另一个说:“如果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2,但那里说分成两份,怎样分都行。”他在“分成两份”上异常加重了语气。理越辩越明,几个回合下来,大家就达成了共识:这句话错就错在“必须”上,如果必须是12的话,前面应当加上“平均”这个词。这是对分数本质意义的认识。

    点评:数学是其他自然学科的皇后,良好的数学素养离不开周密、严谨的思维。当然,这种严谨的思维习惯,不是靠教师的严厉逼出来的,而是要让学生在切身的体验中、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慢慢养成。教师所能做的职能是引导。

    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案例;设计思想;教学过程

    学生在正式学习本节课程之前,已经学会了部分知识,比方说网页浏览、下载等等,对于互联网络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初中阶段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首先,我要引导学生分析常用的信息交流手段(如电话等),找出它们的优点和缺点,特别是找出这些手段无法达到而只有收发电子邮件才能完成的信息交流的任务(如发送图片和视频等),由此促使学生对学习email的兴致得到全面提升。

    之后,对电子邮件的相关概念以及格式做出相应的讲解,促使学生从感性方面来认识电子邮件,对其格式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为学习邮箱申请和邮件的收发奠定基础。由于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的太抽象,所以不宜马上讲解,待学生学会收发邮件后,再通过探究题来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第三,以本节课程的教学目的为核心,针对学生设计了三大任务、一个探究题目。教师可以事先对学习加以引导,对任务加以分析,比方说对操作流程的适当解析。凭借完成任务,使其学会申请电子邮箱,收发邮件及附件等知识,学生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其创新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凭借对电子邮件工作流程的探究,促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最终,教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归纳,进一步展开详细的解析以及示范,尤其对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需加以深入总结。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如果我们想要与远方的朋友交流信息,有哪些方法呢?

    学生:写信、打电话、发短信、上网聊天。。。

    教师:那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方法有没有缺点。

    学生:写信太慢,打电话费用高,发短信麻烦,网络聊天又必须同时在线。

    教师:那有没有一种办法克服以上的这些缺点呢?

    学生:用email,………..

    教师:如果想给远方的朋友看看我最近的照片或者自己写的文章或者自己家庭的一段dv录像,有什么办法呢?

    学生:用email……….

    教师:非常正确,就是用email(电子邮件)。那么怎样用电子邮箱来与朋友交流呢?

    这样自然的导入到电子邮件的学习之中。之后,对电子邮件的相关概念以及格式做出相应的讲解,促使学生从感性方面来认识电子邮件,对其格式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为学习邮箱申请和邮件的收发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这一环节之中,为了对学生做更进一步的引导,激发其探究兴趣,针对学生设计了三大任务、一个探究题目,具体如下:

    任务一:如果你还没有电子邮箱,先申请一个免费邮箱。

    任务二:登录自己的邮箱,给老师或者同学发一封带附件的邮件。

    任务三:查收老师或同学回复的邮件,并把老师或同学的邮箱地址添加到通讯录里。

    每个任务我都为同学们引路,提示关键步骤地操作,有些操作计算机也会给出提示(比如出现“下一步”字样)。教师展开巡回指导,最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归纳,进一步展开详细的解析以及示范。

    探究题目:email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这一题同学们利用前一节课学习的信息搜索的知识利用搜索引擎来查找相关信息,同时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的过程。

    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困难不大,但很容易出现问题。不少学生会问:“附件都可以发送哪些文件”,“什么是抄送?”,“什么是密送?”此时,作为教师,需针对这些问题加以讲解,亦或是让学生自己在网页中搜寻答案。当学生写完一封邮件之后,通常会面临发送失败的问题,作为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所在。同时,教师还必须要让学生明白邮件主题的意义所在,要求他们正确填写,不可偷工减料。当发送视频文件,或者是一封邮件之中存在多个附件,通常会出现总容量超出限定的问题,致使邮件发送失败,此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加以解决。

    案例解析

    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设计三大任务以及一道探究题,让学生有事做,愿意做、会做,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同学之间能相互协作学习。为了完成任务,同学首先会去分析任务,思考用什么知识和通过怎样的操作步骤才能完成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会积极主动的去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掌握了知识,完成了知识的意义建构。

    参考文献:

    [1]y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电子邮件系统工作原理与cosplay相结合的教学设

    [2]杨明霞.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课教学案例研究.2010年12期

    [3]程佑寅.基于微视频的信息技术教学案例设计.2014年s2期

    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篇9

    教学内容

    此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中的第三课时,本课包括三个子目: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维护合法权益是我们的责任;机智勇敢、不能硬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青少年应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

    知道不仅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要依法维护国家、集体、他人的合法权益。

    知道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时要机智勇敢、不能硬拼,并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巧妙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实践能力。

    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增强学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机智勇敢不能硬拼

    难点:维护合法权益是青少年的责任

    教学突破: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调查资料及案例,引导学生评议,以明确责任;通过角色模拟、分组表演,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学情分析

    经过前几课时的学习,初一学生已经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了通过诉讼和非诉讼手段保护自己,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都还较差,各方面都还不成熟,对自己肩负的责任以及如何机智勇敢地面对不法侵害行为的认识还不够清楚。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调查学生是否有被抢钱的经历及处理态度,收集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相关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回答教师课前调查的问题,收集关于“智斗”的案例。

    简要的教学过程和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本课以展示课前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三种方式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三种方式进行评议,然后通过对一个反面案例的分析及讨论使学生明确观念,再通过分组的角色模拟表演及评议,运用集体的智慧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最后,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师自编顺口溜的形式,对本课内进行小结,提高升华。

    流程设计:联系实际资料导入评议行为明确观念反面案例,激起责任角色模拟现场演练儿歌结尾总结概括

    教学实录。

    一、联系实际资料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课前关于“是否有被抢过钱的经历及处理方式”的调查结果:本次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321人,其中有49人曾被抢过钱,约占15.3%,这些被抢过钱的同学的处理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先把钱交出来,然后告诉家长、老师或报警,共有31名同学。第二种,当时把钱交出去,过后找人将要钱的人痛打一顿,共有5名同学。第三种,仅仅是把钱交出来,之后再也没有声张,有13名同学。

    师:为什么在被抢的49名同学中有31人采取了第一种方式呢?

    ( 学生通过评议明确这种做法的优势,教师只是借学生们的评议点拨。)

    师:这些同学的做法可谓一举两得,不仅保护了自己,还能使不法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而这种做法正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多媒体显示:第八课第三课时善于斗争)

    二、评议行为明确观念

    师:同学们,你们能评议一下采取第二种方式的五名同学的行为吗?

    (学生通过评议明确这种做法的不可取之处,教师借学生的评议总结。)

    师: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应时时处处遵守法律,决不能用违法犯罪的方法制止违法犯罪的行为,尤其是我们青少年,更应该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这样才能保护自己健康成长,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

    (多媒体显示:1.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评议一下第三种行为。

    (学生通过评议明确这种忍气吞声方式的不可取之处,教师适当点拨使学生明确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必须依法维权。)

    三、反面案例激起责任

    师: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你应该依法维权,那么,当国家、集体、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你应该怎样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多媒体显示案例:刘女士发现有人在偷自己的钱包,就拼命往回抢,其姐也过来帮忙,谁知又来了四、五个年轻男子,一起殴打刘氏姐妹。双方相持五、六分钟,有上百人围观,无一人帮忙,最终以刘氏姐妹受伤、钱包被抢而告终。)

    师:看完这个案例,你有何感想?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做?

    (这个反面案例,使学生激愤不已,通过大家评议,他们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我为有你们这样富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学生而感到自豪。我们不仅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要维护国家、集体和他人的权益,这是我们的责任。

    (多媒体显示:2.维护合法权益是我们的责任)

    教师借学生的发言中一些机智的做法进行总结,引出下一个话题:机智勇敢不能硬拼。

    师:在我为你们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也感到庆幸,庆幸的是大多数同学的做法都很机智,这正是我们提倡的:机智勇敢不能硬拼。

    (多媒体显示:3.机智勇敢不能硬拼)

    四、角色模拟现场演练

    (多媒体显示:小刚放学回家,刚要拿钥匙开门,却发现门开着一条小缝,有三个人正在他家翻东西,由于紧张小刚不小心碰了门一下,其中一人迅速走到门口……)

    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如果你是小刚,你会怎么做?各小组讨论之后请表演一下,之后各组再为其他组的做法提几条建议。

    (学生经过讨论、表演、观看、集体评议这些合作学习的环节,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再适时总结。)

    师:当我们面对不法侵害时,一定要沉着冷静,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的相貌,或者留意他们的去向,及时拨打110或向邻居、家人、保安等求助,要机智而不能硬拼。

    五、儿歌结尾总结概括

    教师以自编儿歌将本节课内容总结,师生共同朗读,总结升华。

    多媒体显示:

    依法二字要记牢,

    保护自己很重要,

    国家集体和他人,

    同样需要你关照。

    面对歹徒要沉着,

    记住去向和面貌,

    社会力量不可少,

    警察更能及时到。

    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篇10

    吴: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1:我喜欢足球。

    生2:篮球。

    生3:乒乓球。

    吴: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那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你们看怎样样?

    生:好。

    吴:那我们以那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我的队起一个自我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样个比法,你们得出点招儿。听懂了吗?

    (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另一对也写了“吴正队”)

    吴:吴正是什么意思?

    生:因为您的课讲得异常好,我们用您的名字,必须能赢。

    吴: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样比呢?

    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吴: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纪录。

    预备,开始!20秒后,吴教师喊停,然后统计:“吴正队”:30,“胜利队”:29。

    下头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吴正队”。“胜利队”服不服气?

    “胜利队”:不服气!

    吴:为什么?

    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当每队再选几个。

    吴:我提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队三人继续比赛,教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吴:下头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吴正队”的总数各是多少,报数。

    生;118,124.

    吴:此刻胜利者是“吴正队”,能够吗?

    生:不能够。

    (这时,吴教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吴:别急,虽然此刻咱们落后,但吴教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

    胜利队:欢迎!

    吴:此刻把吴教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

    生;140个。

    吴;下头我宣布,今日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生:不一样意!

    吴:为什么?

    生;胜利队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仅有4次,不公平。

    吴;哦,在人数不等的情景下,我们还用总数这个统计量来比较,显然不公平,那么,在人数不等的情景下,我们能不能比出两个队总体的拍球水平呢?

    (学生开始思考,相互交流。)

    (最终有一个声音出现了:在人数不等的情景下,能够先求平均数。)

    吴:怎样求平均数呀?

    生;就是用拍球的总数,除以拍球的人数。

    点评:排球是孩子喜欢的游戏,吴教师把游戏引进课堂的时候,在许多环节上都进行了改造:让学生自拟队名、自定比赛规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教师选择加入,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体会,从而激发学生对平均数知识学习的需要。实际上,几乎每个环节都自然的指向对平均数的理解。一个原生态的生活情境,是难以有如此明显而丰富的教学意义的。

    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篇11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打开windows中录音机所录制的声音文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方法,循序渐进地学会使用录音机,并能播放音频文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在信息技术学习中获得成功,打破信息技术的神秘感,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意识。

    教学重点:

    1、 认识“录音机”的窗口

    2、 学会打开“录音机”

    3、 学会使用“录音机”播放音频文件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快速的打开“录音机”

    教学准备:

    欢快的儿童歌曲《三只小熊》、著名诗歌朗诵《咏柳》。

    教学过程:

    播放之前准备的音乐,以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播放音乐,如何使用播放器——录音机。

    1、运用生活中的实例,例如糖果盒子,文具盒等,引导学生讲出要拿到盒子里的东西,首先要打开盒子。

    目的:引出要播放的音乐也是放在一个“盒子”里的,从而激发学生对“盒子”的思考。

    2、实例展示“录音机”,在计算机里的呈现方式,直观的描述“录音机”的组成部分,从而学生可以认识到录音机的菜单栏里有“文件、编辑、效果、帮助”4个按钮以及“前进、后退、暂停、停止、录音”三个按钮和进度显示条。

    目的:直观的讲述,学生可以清楚的认识“录音机”的窗口。

    3、运用多媒体显示打开诗歌朗诵的文件,在windows桌面中的“开始”按钮中程序菜单中选择“附件—娱乐—录音机”,这样就在“盒子”里找到把录音机找到了,再进行“录音机—文件—打开”操作,出现“打开”窗口,找到我们要播放的诗歌朗诵的文件,并点击打开,所要播放的内容就出现在了“录音机”里,点击“播放”,就可以成功播放诗歌朗诵。

    目的:通过教师带领大家实际操作来掌握使用“录音机”播放音频文件。

    (一)整体练习

    每个同学都操作播放音频进而巩固上述所操作的步骤。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个人展示

    请不同的同学给大家展示如何使用“录音机”.

    带领学生对所播放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回顾,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可以使用的“录音机“来播放的音频文件

    录一段自己想说给父母的话,表达感恩之情。

    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篇12

    课上,学生四人一组围桌而坐。桌面上摆放着水杯、可乐瓶、圆形纸片、刻度尺、绳子和剪刀。吴教师说:“龙潭湖公园有一个圆形花坛,为了保护花草,准备沿花坛围一圈篱笆,需要多长的篱笆呢?你们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合作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话音一落,学生们就忙开了。他们兴致勃勃的设想着各种方法,全身心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之中。

    过了一会儿,小组代表开始发言。a组抢先说:“我们小组是把圆形纸片立起来放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就测出了它的长度。”

    吴教师肯定了他们进取动手、动脑参与学习,但同时提出:“如果有一个很大的圆形水池,要求它的周长,能用你们小组的方法把水池立起来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吗?”“是啊,行吗?”a组的同学陷入了沉思。

    之后,b组代表有几分得意地向大家推荐自我小组的做法:“我们研究了一个好方法,先用绳子在水池周围绕一圈,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不就是水池的长度了吗?”

    “好!好!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吴教师称赞道。这话在b组同学的脸上洒下了一片灿烂。

    停顿片刻,吴教师拿出了一端系有小球的线绳,在空中旋转了一圈,又旋转了一圈,问:“小球走过的地方构成了一个圆,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你们的方法吗?”同学们摇摇头,再次陷入沉思。

    “我们又发现了一种求圆周长的方法。”一个兴奋的声音从教室里掠过,c组的同学发言了:“将这张圆形的纸对折三次,这样圆形的周长就被平均分成8段,我们测量出每条线断的长度是2厘米,8段是16厘米,也就是圆的周长。”

    很有创意,吴教师竖起大拇指,“你们用折纸的方法求出这个圆的周长,很了不起。可是用滚动的方法、绳绕的方法、折纸的方法只能求出某些圆的周长,都有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球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

    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把对圆周长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经过一番思考,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决定了圆周长的长短?圆的周长到底与什么有关系?”观察、操作、实验,同学们最终发现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规律找到了,同学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点评:吴教师善于创造绚丽的思维波澜景观,她总是恰到好处地打破学生的思维平衡,使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受到挑战,构成适当的失衡,从而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造,以寻找新的答案。如此循环往复,就使得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深化,一步步逼近真理,一次比一次飞溅起更高的浪花。

    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篇13

    1.课前师生进行“说话接龙”游戏。教师说出一个物体名称,要求学生说出长度(或厚度)要短(或薄)的物品,引出“测量”概念。

    2.师生回顾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米、厘米),学生说出所知的其他长度单位(毫米、千米)。

    1.认识毫米

    师:估一估这个回形针有多长?(学生估数)把你估的数记在心里,怎样才能知道我们估得对不对?用厘米做单位实际测量。

    (巡视时进行测量方法指导:要用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测量物体的一端,然后对齐直尺读出另一端的刻度是多少。)

    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

    (集体交流,测量结果是在2~3厘米之间。)

    师:曲别针比2厘米长一些,比3厘米短一些,也就是说不能用整厘米来表示,怎么办呢?这就产生了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课件演示:厘米尺)这是一把厘米尺,为了便于大家看清楚,把这一段直尺放大了。你能找到1厘米吗?

    生1:0到1之间就1厘米。

    师:还有吗?

    生2:4到5之间也是1厘米。

    生3:2到3之间也是1厘米。

    师:观察刻度线0~1之间,你看到了什么?

    生4:有短的竖线。

    生5:还有长一点的竖线。

    生6:有格子。

    师:格子的大小怎样?

    生(齐):差不多一样吧,一样大,一样宽。

    师:一格一格地指一指。这些刻度线把1厘米的长度平均分成了这样的小格,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格?

    生(指着课件一起数):10个小格。

    师:其中这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课件演示:认识1毫米)

    (师与生问答:两小格是多长?5小格呢?7毫米有几小格?10毫米是哪到哪?18毫米呢?)

    2.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拿出自己的直尺,找到1厘米,用铅笔尖指着数一数,看1厘米里有几个1毫米?

    生1:都是10小格,就是10毫米。

    生2:我知道了6—7之间也是10毫米。

    生3:1厘米中有10个小格。

    生4:20个小格就是2厘米。

    生5:50毫米就是5厘米。

    师:从大家汇报的结果来看,无论哪一段1厘米里都有10个1毫米,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1:10毫米就是1厘米。

    生2:1厘米是1毫米的10倍。(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3.感知毫米

    教师先后让学生用手势比划1毫米,用1毫米的视线范围观察四周,找1毫米的物体。

    师(出示1毫米实物标本):在同学们的眼里,有这么多物体和1毫米接近,说明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现在,你想对1毫米说些什么?

    生1:1毫米呀1毫米,你怎么这么小!

    生2:你可太难比划啦。

    生3:你可真小呀!

    生4:你就像一条小缝。

    师: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生1:大米。

    生2:缝衣针。

    师:同学们都选择了一些相对较小的物体,某一地区降水量的大小就是用“毫米”作单位表示的。其实用“毫米”作单位不仅仅要考虑物体本身的长短、粗细等,还与测量的要求有关。

    3.测量实践(略)。

    1.认识分米

    师:同桌合作,用直尺来测量课桌到底有多长?

    (提出合作要求:一个同学用直尺量,另一个同学帮助数。巡视时进行测量方法指导。)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生:……

    师(小结):可以用15厘米为一段去测量,可以用18厘米为一段去测量,还可以用10厘米为一段去测量。看来,测量课桌的长度,需要一个比厘米大,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为了便于推算,规定10厘米长的线段为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2.认识分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说一说你的画法。

    生:……

    3.感知分米

    用手势比划1分米

    师:用手势比划出1分米,放到直尺上量一量是1分米吗?(引导利用直尺上去比划;反复比划1分米,逐步递增1分米的表象)

    找生活中1分米的物体(略)

    4.认识分米和米的关系

    师:拿出软尺,估计有多长?大概几分米?数一数有几分米?你知道了什么?

    生:……

    三、梳理知识,解决问题

    1.完善板书,进行总结

    2.基础性练习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完成课本练习题)

    3.拓展性练习:这是四个同学测量纸箱的长度后交流的情景,说说你的想法。

    4.实践性练习:选一样教室里的物品,先估一估再测量,并把测量方法和结果找人交流。

    四、课外延伸,联系生活

    推荐课后任务单(丁丁的数学日记、实物标本、选择实物进行测量、多少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长度与面积、重量、体积等一样,是用于刻划物体属性的基本尺度之一。小学阶段测量往往是和长度联系在一起的。认识毫米、分米是在学生认识厘米和米的基础上的深入学习。学生在学习厘米和米的时候,已经体会到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所以本节课学生体验性学习的目标在于揭示“毫米、分米”知识发生的过程,即厘米和米在“精细”刻划物体的长度时的不足。设计者通过“说话接龙”的游戏方式,让学生进行了深刻的体验性学习,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体会到毫米、分米知识发生的必要性,同时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可谓匠心独运。

    接着,设计者“深入”地通过学生的估测、实测等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充分感受“长一些”、“短一些”,自然而贴切地引出“毫米”的知识,并及时地结合刻度尺,让学生比划、数小格、寻找生活中的1毫米等途径,引导和帮助学生揭示出厘米和毫米的关系。同时,设计者又“浅出”地通过测量课桌的长度来引出“分米”的学习,在学生经历认识毫米的活动基础上,增加了让学生画一画的环节,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数学与生活之间建立了必然的有机联系。这样的处理,不论从教学时间的安排,还是教学活动地设计,学生的体验是充分的,知识的产生是自然的,教学的实效是明显的。

    从整体的教学设计中我们深感设计者对“合作探究学习”得心应手的运用。首先合作的问题是有价值的,主题与任务是明确的;其次,活动的开展在过程性评价与反思中既有预设的,也有生成的,既是关注过程的,也是关注结果的;第三,活动的开展不是放任的,教师在巡视中注重对学生测量的方法、思维的关键点的及时掌控、引导和启发。

    最后,教学设计中充分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精心设计反思性练习,关注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完成课本练习的基础上,设计了拓展性练习和实践性练习题目,及时地将实现数学对生活的反哺,将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构建了有效的练习情境,不仅回答了为什么、是什么的问题,还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学生不仅学到了解释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探究性的知识。

    相关热词搜索:案例分析小学教学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范文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小学一年级数学案例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40例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100例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小学数学教学案例7篇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怎么写小学教学案例分析40例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