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高职院校大学生不良网络贷款安全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不良网络贷款安全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时间:2020-03-25 05:23:4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 本文武汉某高职校为例,针对高校学生网络贷款安全教育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校园网贷的特点,分析了不良网络贷款产生的原因。针对日常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关心关爱学生安全成长的角度出发,创新安全教育的手段,提出了防范和化解不良网络贷款安全教育的方法和措施,增强教育效果。

    关键词 不良网贷 特点分析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经济模式的创新驱动,使得由互联网金融业创新催生的“网贷”业务四散蔓延,大学生群体优质的消费能力成为各大网贷平台攻城略地的主战场。由于相关的法规制度不完善,造成网贷市场混乱,贷款平台良莠不齐,偏面宣传,造成大学生盲目贷款,从而产生不良贷款,不仅给大学生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也给监管部门带来困惑和压力。为研究大学生网贷的真实状况,我们以某高职学院为基础,以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材料收集。发动近90名政工干部和学生干部参与调查问卷工作,活动发放调查问题1000份,有效回收问卷922份,有效回收率为82.3%。

    1不良网络贷款呈现的特点

    (1)不良借贷人数不断增多。调查中“知道5个以上网贷款平台”的同学占42.5%,有65%同学觉得“网贷款不要钱”,很好奇。个别学生甚至“掩耳盗铃”错误地认为,“可以借钱不用还”。这一方面是网贷平台大肆宣传,特别是青年大学生集聚的高校,随处可见网贷款广告,且随意放贷,也为不良贷款买下隐患。另一方面是网贷大学生对网贷款的危害没有认识清楚,加之从众心理,好奇心使然。特别是大学生脱离家庭管理束缚,进入相对自由的生活新阶段,理财意识不强,财务管控的自律性不高。加之社会交往扩大,需要消费的领域和金额随之增加。

    (2)借贷人群向低龄化发展。在调查的学生中有30.1%的学生高中阶段就了解信用贷款平台,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有10%的学生曾经使用过贷款平台,进行网贷款消费,主要的消费领域涉及吃、穿、住、行及娱乐、游戏方面,消费金额大多在一百元以内,网贷消费后,能较容易及时还款。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在消费行为上具有较大影响,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高年级大学生通过社团活动、老乡联谊、创新创业、兼职培训等形式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消费行为的影响。在已发生的案例中,出现低年级学生被高年级学生以创业培训名义网贷的情况。

    (3)借贷金额越来越大。不合理的贷款利率和连环借贷款套路是大学生网不良贷款金额增长的主要原因,在债台高筑情况下,个别大学生选择极端方式解决,给学校和家庭留下深深的遗憾。已发生的案例中90%的学生深陷连环贷,大部分大学生选择沉默的试来对待网贷行为,有的甚至放弃积极解决的问题的行为,这也是导致债务越积越多的原因。

    (4)非法催款方式层出不穷。不良贷款发生后,学生面临各种非法的催款行为骚扰。短信恐吓、电话辱骂、网络骚扰、甚至人身攻击与伤害,使学生和家庭不堪其扰。更有非法催款公司和个人,利用法规政策漏洞,冠冕堂皇地涉黑涉恶,强迫无法偿还贷款的大学生涉足KTV等娱乐场所或从事非法活动,甚至限制大学生人身自由,这都给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带来无尽的痛苦和严重的困扰,使大学生被迫休学或退学。

    2不良网贷款产生的原因

    (1)借贷平台的放款条件和放款门槛过低,操作简单,数额不大,给予学生较大的心理暗示,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猎奇心理。从而导致学生好奇心理产生,从行为上达到贷款的事实。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已存在的问题,一些学生侮恨自己不理智的行为给家人、学校、同学、老师带来的伤害。

    (2)学生社会知识和阅历不丰富,自制力较低。大学生心理不成熟,在远离家人,面对物质产品的诱惑时,往往缺乏抵抗力,在无力购买的情况,就会通过借贷方式达到目的。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就以涉及网络贷款,在提前消费的理念引导下,不自觉地进入高消费阶段,在失去偿还能力后,陷入被动还贷款境地。

    (3)学生在大额借款,分期小额还款的诱惑下,并没有考虑实际还款总额,以及后期还款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学生往往采用分期支付,挪用生活费用和其它可以支出的金钱用来支付高额的贷款附加费用。一旦无法如期偿还,即会受平台人员引誘进行,多平台贷款,以借新还旧方式偿还老平台债务,直接造成学生债务增加。

    (4)借款协议签定主体责任不平等,大学生在借款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签订的还款协议存在“霸王条款”,且陷阱多,“被违约”情况严重。加之学生法律知识淡薄,缺乏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造成频繁被骚扰,甚至被暴力讨债。

    3防范不良网络贷款的对策

    (1)早部署,抓防范机制建设。“校园贷”初露端倪时,应该从学校层面高度重视,及时谋划防范工作,多部门协同联合,齐抓共管,建立协作机制,提前布置安全防范制度和措施。通过召开全校师生代表大会,全面研讨“校园贷”危害的宣传教育与“校园贷”防范工作,并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大学生校园网络不良贷款风险防范机制》。为做好校园不良网络贷款的风险防范工作,确保校园安全,从日常监测机制、实时预警机制以及应对处置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校园不良网络贷款的风险控制,为学工人员开展预防校园不良网络贷款及其产生的不稳定性安全事件提供方法与政策上的指导和服务。

    (2)重宣传,抓主题班会教育。为进一步帮助学生认清“校园贷”的真实面目,认识“校园贷”的危害,学工部抽出专人从“校园贷”的基本情况、基本特点、重大危害和案例分析等四个方面设计了三期以“校园贷”风险防范主题班会宣讲提纲,要求各学院各班级认真落实,务必做到主题班会有组织、有讲解、有签名,会前有计划、会中有过程、会后有记录,确保人人知晓,不落一人。使宣传工作入心入脑,增强广大同学对网贷款的本质认识。

    通过开展主题党(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签名承诺等多样形式和 “两微一端”、橱窗报栏、LED显示屏等多种渠道,深刻揭露非法借贷的危害,强化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与能力,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形成自觉抵制非法借贷的强大氛围。积极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确保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切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理性和科学的消费观。为巩固“四防”宣传教育成果,由学工部牵头设计了《树立正确消费理念,远离不良网络借贷》宣传展板,在各校区展示,进一步发挥警醒作用。

    (3)强实践,抓思想意识建设。构建跨部门的协同防范机制,学工部与保卫处联合开展了以“防诈骗、防传销、防网贷、防火”为主题的“四防”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按照“全育人,全覆盖,一人不落”的原则,对体在校学生进行拉网式普遍教育。同时,还印制了网贷款安全教育测试试卷,测验学生学习效果。组织调查问卷,多方位,立体性考核宣传学习效果。发放问卷抽查表,检查政工干部人员深入班级开展不良网络贷款安全教育的基本情况,并就对“校园贷”现象提出了看法,纷纷表示不参与“校园贷”相关活动,从观念和意识上防范“校园贷”的入侵,杜绝“校园贷”,积极构筑思想防线。

    (4)讲时效,抓应急事件处理。对已发现的不良“校园贷”恶性事件,学生管理部门第一时间进行积极介入,会同保卫、公安部门,理清案情,及时处置,防止事件扩大化。同时,迅速摸清参与“校园贷”的学生人群,从贷款人数、贷款总额、贷款原因、贷款方式、贷款平台、贷款条件、贷款用途、获得贷款信息的途径、逾期人数、贷款期限等指标,掌握学生参与“校园贷”的基本情况和第一手资料,为接下来采取得力措施提供依据。

    在此过程中,辅导员在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同时,主动联系学生家长,与相关方面一同厘清相关责任,主动维护学生权益,保护学生不再遭受二次伤害,同时从网贷危害的深度、广度上深化对学生的触及心灵的震撼教育。对受到暴力伤害或遭受恐吓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辅导,由专业教师评估受伤害者是否适宜继续留在学校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 朱涛.大学生校园网贷问题的规范与引导[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01).

    [2] 耿成兴.大学生校园网贷乱象及其治理对策[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8(04).

    [3] 晁思宇,彭菲,赵金晨.大学生校园网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会学习,2018(20).

    相关热词搜索:安全教育贷款机制创新不良高职院校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