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体系的理论研究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体系的理论研究

    时间:2020-04-13 05:19:2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对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学生、学科专家及社会对田径课程内容的需求进行调查基础上探讨了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选择的方法与组织,运用范围、序列与学习结果三维组织法构建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体系

    中国图书分类号:G8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 - 7662(2014)01 - 0054 - 07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rack and Field Curriculum Content System for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in Chinese Universities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questionnaires investigation,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the research analy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rack and field curriculum content for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n demand of student, specialists and society,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methods and organization for the contents. Applying three-dimensional (scope, order, and learning outcome) organic method, this paper structures the content system of track and field curriculum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Key words: universities;physical education majo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在不断变化,且存在课程内容逐渐减少的趋势。这就要求田径教育工作者对田径课程内容进行精选,即选择最有价值的内容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同时这些内容还要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满足传承田径文化的田径学科自身的需要。因此,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体系进行研究就成为田径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本研究力图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以对社会需要、学生需要和学科本身发展需要三者的调查为现实依据,对田径课程内容体系进行理论探讨,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为研究对象,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校学生、田径课程专家及社会相关用人单位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国家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查阅有关田径课程改革、田径课程内容及设计等相关文献;同时分析了不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或课程方案)、田径教学大纲、进度及教案等材料。

    1.2.2 问卷调查法 为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科专家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内容的期望及社会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田径教学方面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期望,分别编制了学生问卷、学科专家问卷和社会需求3 种问卷并先后对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衡阳师范学院和安阳师范学院等8 所不同类型院校的学生、田径学科专家及各地中学体育教研组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发放数量与有效回收率、信效度检验等均满足问卷调查法要求及本研究的需要。

    1.2.3 观察法 观看我国部分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精品课程的教学视频,亲临现场观察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田径课程的实际情况。

    1.2.4 专家访谈法 针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及设置问题对多年从事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专家进行了专题访谈。

    2 结果与分析

    2.1 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文革结束,我国的田径课程内容多是参照苏联模式进行设置。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基本囊括所有田径运动项目,即各田赛和径赛项目就是课程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部门先后于1980 年、1986 年、1991 年、1997 年和2003 年5 次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伴随着教学计划(课程方案)的变化,田径课程的教学大纲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从20 世纪80 年代初到90 年代末,田径普修课程内容均由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组成,教学重视运动技术及技能水平的提高。2003 年起则彻底打破了原来课程内容的范式,提供了一种选择性、指导性的课程类教学指导纲要。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的具体变化情况如下:1986 年,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部分主要包括田径运动概述、田径运动裁判法、田径运动技术原理、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田径运动竞赛组织、中学田径教材教法分析、田径运动场地以及短跑(跨栏、跳高、跳远、推铅球、掷铁饼)技术与教法等13 部分内容;技术部分分为重点项目(铅球、标枪、短距离跑、跨栏跑、跳高、跳远、中长跑)、一般项目(掷铁饼、三级跳远和撑杆跳高)和介绍项目(竞走、接力跑、3 000 m障碍跑和链球)3 个部分。1992 年课程内容与1986 年相比,理论部分减少了中学田径教材教法分析和项目技术与教法;实践部分减少了介绍项目中的接力跑,其他方面内容基本相同。1997 年课程内容与1986 年相比,理论部分将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更改为中学田径运动教学训练,减少了中学田径教材教法分析和项目技术与教法;实践部分取消了介绍项目的称谓,取消了3 000 m障碍跑和链球的介绍,将原介绍部分的竞走、接力跑融入重点项目的教学中。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田径类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板块,即基础运动能力板块、田径主要技术板块和实用技能板块。其中基础运动能力板块包括走、跑、跳、投的多种健身练习方法和手段,走、跑、跳、投的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两部分。田径主要技术包括理论部分(田径运动概述、田径教学理论与方法、田径竞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田径运动场地)和运动项目(短跑、中长跑、跨栏跑、接力跑;跳远、跳高;铅球、标枪—介绍项目)2 部分。实用技能板块包括3 部分,即越野跑,远足,游戏性、休闲娱乐性跳跃和投掷;定向越野;野外生活生存。

    通过收集、分析近年来我国有关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方面的研究文献可见,现阶段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以下3 个方面。

    1)田径课程内容单一,结构不合理。田径内容单一主要指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竞技项目为核心;结构不合理主要指缺乏健身原理的有效阐明,更缺乏对于项目的趣味性、娱乐性等特性的挖掘。

    2)田径课程内容与基础教育相脱节或与中学体育教学的需要出现反差。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出现了学生学习内容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用不上,而中学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却没有习得的现象;缺少介绍中学实际需要易普及、易开展、实效性强,深受广大青少年喜欢的健身和强体为体系的教学内容。

    3)田径课程内容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设的体育专业田径课程仅仅局限在田径运动竞赛项目的范围之内,与基础体育教育脱节、脱离社会需求、与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不协调。

    针对以上问题,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将田径内容重新分化整合,教学内容要与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建议。

    2.2学生、学科专家及社会对田径课程内容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不同类型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的范围在逐渐缩小,多数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以三大类6 个项目为主干来选择田径课程内容,表1 是现阶段我国部分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设置情况。但是这三大类6 个项目的内容能否满足学生需要、社会需要、学科需要和体育教育专业需要?为此,我们从项目内容及项目相关的身体素质的练习手段内容两方面着手,对体育教育专业在校学生、学科专家及社会进行了问卷调查(图1、表2)。

    图1学生、社会和专家对体育教育专业

    所应学习田径项目的期望

    注:图中横轴数字1~16 分别代表竞走、短跑、跨栏跑、接力跑、中长跑、障碍跑、公路跑、越野跑、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撑杆跳高、推铅球、掷标枪、掷铁饼和掷链球项目,纵坐标表示选择人数的百分比

    从图1 中可见,学生、社会和学科专家对短跑、跳高、跳远、铅球4 个项目选择的一致性较高;学生、社会和专家对跨栏跑、接力跑、中长跑和标枪4 个项目选择的一致性存在一定差异。分析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学生从自身的兴趣角度考虑;社会人员则从国家政策及学校教育对田径项目的需求角度考虑,中长跑项目能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且便于实施,接力跑项目在中小学运动会中经常出现,而跨栏和标枪项目则较少出现;学科专家可能更多考虑到学科的完整性,同时专家也考虑到了中长跑项目的特点和功能,因此,选择该项目的人员也较多。对于竞走、障碍跑、公路跑、越野跑、三级跳远、撑杆跳高、掷铁饼和掷链球8 个项目,学生、社会和学科专家均认为不适宜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的教学内容。

    同时,以“与田径各项目的学习相比较而言,更倾向学生学习某种身体练习手段”为主题,对学生、社会和学科专家进行了调查。从表2 中可见,不同群体对各项目相关身体素质练习手段的期望很高,这些内容与田径中的短跑、跳高、跳远、铅球、跨栏跑、接力跑、中长跑和标枪等项目应共同构成田径课程的主要内容。这一调查结果与部分院校现行的田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但是也存在一定分歧,因此,有必要从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和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并确定这些内容呈现的先后顺序。

    2.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的选择 随着田径运动的发展,田径课程内容日趋丰富,而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普修课学时又非常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习最有价值的田径课程内容是摆在田径课程研究者面前的一个核心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其实质是解决田径课程内容的选择问题。我们认为在选择田径课程内容时应从体育教育专业自身特点出发,在确定田径课程内容选择原则的基础上,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选择。

    2.3.1 田径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田径课程内容选择原则是选择田径课程内容时必须遵循的准则,遵循课程内容选择原则有助于提高课程内容选择的有效性。根据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本身的特点,在选择田径课程内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一致性原则。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因此,田径课程内容选择时就应该选择那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田径方面教育教学能力的内容。从这个角度看,田径各项目的健身手段是形成田径教学能力的基础,是学生首先应该习得的内容;对田径运动的认知能力是保证田径文化得以传承的基础,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和态度类学习结果的需要;项目技术是田径课程的核心,对项目技术及相应教学方法的习得是田径课程内容的主体。

    2)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原则。现实性与前瞻性原则指选择田径课程内容时除了要考虑现实社会的需求外还要考虑未来社会的需求,这是从社会需求方面对田径课程内容的规范。无论从现实需求还是从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看,跑、跳、投掷的基本动作、技术以及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手段对各类学生、普通人群的科学健身和运动康复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内容,应逐渐纳入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的范畴中去。

    3)职业需要与兴趣相结合原则。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是确定任何教育体系的性质、价值与最终目的的重要标准。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一方面这种需要来自社会对他们的期望,通过其职业需要表现出来;另一方面这种需要来自于学生自身,通过自己的兴趣表现出来。因此,在选择田径课程内容时首先要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然后从庞大的田径内容体系中选择出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尤其要考虑那些与未来职业生活有关联的内容)构成田径课程内容。

    4)基础性原则。由于田径课程是一门以动作技能为主的课程,所以田径课程的基础性内容首先包括田径名称、事实、概念、技术原理、田径规则、多种健身手段、重点项目技术等学科内容。由于其对象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因此,关于田径的知识也成为田径课程中的基础内容,这主要包括各运动项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组织、示范方法、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项目相关的健身手段及项目相关专门性练习手段等内容。

    2.3.2 田径课程内容选择的方法 结合田径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和田径课程内容本身的特点,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在进行田径课程内容选择时可运用以下3 种方法。

    1)分类选择法。分类选择法主要指在进行田径课程内容选择时,先将所有内容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然后按类别选择课程内容的方法。具体选择时一般先要根据较为宏观的分类依据对课程内容进行分类,形成初步框架,然后选择相对具体的分类依据再次分类,如此多次分类,就形成了田径课程内容体系。通过分类获得的田径课程内容可以用图示或提纲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从宏观上把握田径课程的整体内容,抓住内容的主体,对单元教学内容和课时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指导。其缺点是不能深入分析内容的细微结构,容易使有机联系的内容产生割裂现象。在进行分类选择时,需要注意尽可能选择相对科学的分类依据,如若分类依据不正确,就可能遗漏部分内容或使部分内容形成重复。目前各高校所使用的田径教科书多以分类选择法选择内容,先将田径课程内容分为理论与技术两大类,然后各自逐渐落实,最终形成田径课程内容。

    2)流程图选择法。流程图选择法是从田径课程的终极目标出发对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过程分析,逐级确定田径课程内容的方法。该方法源于“流程图分析法”,它是企业用以识别风险的常用方法之一,企业的组织规模越大,生产工艺越复杂,流程图分析法就越能体现其优越性。由于田径课程内容是由若干运动项目及与其相关知识组成的复合体,课程内容多由程序性知识或技能组成,因此,在进行田径课程内容选择时,可以参考使用流程图选择法(图2)。

    该方法的优点是能用直观的形式揭示田径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对田径课程的庞大内容体系而言,这种方法比单纯文本(或教材)更便于教师及学生了解课程内容;用该方法获得的田径课程内容充实、主次分明、逻辑性强;其缺点是流程图的编制过程太复杂、费时较多。

    3)目标导向选择法。目标导向选择法主要指以田径课程的总目标及各级目标系统为导向选择实现各级各类目标所需要的田径内容的方法。这是一种逆向分析课程内容的方法。在使用目标导向选择内容时,首先要注意目标维度的全面性。以往我们的目标设计较为单一,重视了运动技能类目标,而对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等目标有所忽视,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会产生消极影响。其次,要注意目标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各类目标虽然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在具体实施环节往往又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选择内容时要考虑内容之间的互补性,避免同类内容重复出现。因此,目标导向选择法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的优点,但应注意预防教条化、割裂化选择。下面对该方法进行举例说明(表3)。

    从上述对3 种选择方法的简要分析中可以看出,各类方法均有其优点和不足,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综合使用,以发挥各种方法的优点,使最终的田径课程内容趋于完善。同时,上述方法所选择的田径课程内容还只是比较杂乱的、缺乏逻辑性的田径课程内容的简单堆砌,这些内容基本确定了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的范围,但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组织,这就涉及到田径课程内容组织的问题。

    2.4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的组织 为了使所选择的田径课程内容更好地满足田径教学的需要,应当对各种内容的顺序进行合理安排,以确定田径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和关联性。

    2.4.1 田径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通过研究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大纲发现,目前的田径课程内容一般按照基础理论和技术教学两大部分组织课程内容,其中理论部分主要包括田径运动概述、田径运动技术原理、田径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田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田径运动健身理论与方法、田径运动竞赛组织、田径运动场地、田径运动科学研究等内容;技术教学部分主要包括短跑、跨栏跑、跳远、跳高、铅球、标枪等其他项目性内容。这种组织形式便于教师的教授,但是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生的兴趣,而且在实际教学中造成了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割裂,从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自身的组织原则和方法。我们认为,在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组织方面应遵循以下4 个原则,即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原则、知识序与认知序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基础先行原则。

    当然,在具体进行内容组织时还必须遵循一般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原则,并处理好多种关系。在进行单元内容组织时,可以单个原则为依据组织内容,也可以组合使用多个原则组织内容。但是不管使用什么原则,都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可教性、合理性并要与课程的目标相一致。

    2.4.2 课程与单元内容的组织方法:范围、序列及学习结果的三维组织法 由于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3 类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或称为5 类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而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凡符合学生职业需要的、学生感兴趣的、能代表田径课程特征的这些知识就构成了田径课程内容的范围,据此,我们确定了田径课程内容的宏观范围。田径课程内容的序列可以分为纵向序列和横向序列两类,其中纵向序列主要指课程某单元内内容的先后次序,横向序列主要指单元间内容呈现的先后次序,由此就确定了田径课程内容的序列。学习结果则主要从各种内容倾向于培养学生何种能力考虑。这样,由田径课程内容的范围、内容的双向序列和学习结果就构成了三维矩阵(图3)。

    由图3 可知,从横向来看,单元1 的内容应先于单元2 的内容进行安排,直至单元n;从纵向来看,陈述性知识的内容应先安排,策略性知识的内容应最后安排;综合来看,单元1 的陈述性知识是最先安排的内容,单元n 的策略性知识是最后安排的内容。由于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内容体现出其独特特点 — 由项目构成,因此,在划分单元时,可以按照项目自成单元,即有几个项目就主要设立几个对应的单元。当然,对于诸如田径运动概述之类的综合理论内容可以安排在某一单元或分散在某几个单元中,而对于技术原理、训练理论与方法、教学理论与方法、健身理论与方法、场地情况、竞赛规则与组织等理论内容可以归入项目对应的各单元不同模块中。在单元的顺序方面可依据人们对项目的熟悉程度将所选的田径项目按单元进行排序。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的排序,而不是绝对的排序,具体排序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具体项目的特点及相对难易程度、教学条件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2.5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体系 田径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原则和方法为田径课程内容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支撑,但涉及到究竟如何确定不一致的项目中哪些应该作为课程内容的问题时。还需从田径课程的3 个制约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着手,一般认为,3 个制约因素中社会因素处于第一层次,它决定了课程设计的方向和课程运行的归宿;学生因素处于第二层次,它决定了课程设计的具体着眼点和具体落脚点;而学科因素,则处于两者之间,为选择和更新课程内容提供源泉和依据。因此,在项目的确定中应将3 个因素综合考虑,尽量发挥3 个因素的一致性作用。本研究认为,为了既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同时又能保证田径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可以在保持现有6 个项目单元的前提下,在短跑单元中加入中长跑项目和接力跑项目的内容,统称为短跑单元,其他项目单元保持不变。单元顺序可按照学生对项目的熟悉程度进行排序,另外还可以按照项目的相对难易程度进行排序,或者按照项目之间的迁移规律进行排序。但不管单元之间如何排序,各单元内的内容都是相对固定的,具体采用哪种顺序,一般而言不是绝对的,要根据课程内容的实施条件适时调整。下面以上述6 个单元为内容,将田径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图4)。

    由图4 可见,从纵向来看,该内容体系与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便于提高学生的田径教育教学能力。内容不但涉及动作技能(健身手段、专门练习、简单动作、组合动作和复杂动作),还涉及体现职业特点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和态度;各个项目的言语信息层,便于学生积累常用田径术语知识、常用田径事实性知识和有组织的陈述性知识,这些知识的积累,对于提高学生田径方面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有积极影响,进而提高学生的讲解能力;各个项目的动作技能层,便于学生积累常用健身手段、项目专门练习手段、项目简单动作技能、组合动作技能和复杂动作技能,这些不同类型动作技能的积累,便于学生储备丰富的动作演示技能,提高学生的示范能力和示范效果;其他类型学习结果对应的内容具有各自相应的功能。从横向来看,该内容体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实现不同项目对同种学习结果的刺激与强化。所选内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也有策略性知识;将态度类学习结果贯穿于其他学习结果的内容中进行学习,保证了学习结果的完整性。

    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面来看,该内容体系从下到上基本体现出由易到难的特点;从左到右基本体现出由已知到未知的特点。首先,从横向来看,在进行单元组织时,将学生最熟悉的短跑单元作为先学习的内容,逐渐过渡到学生比较熟悉的跳远单元,最后到学生比较陌生的标枪单元,这一安排贯彻了知识序与认知序相结合原则。其次,从纵向来看,在对单元内的课程内容进行组织时,言语信息类内容(常用术语、项目概述、项目特征、项目场地、比赛规则)作为最基础内容,认知策略类内容(分析与评价,示范技巧、讲解技巧、组织技巧和教学实践)作为最高级内容,这主要贯彻了基础优先原则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另外,从纵向的学习结果类型看,学习过程中,既涉及了知识,又涉及了技能,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原则。

    3 结 论

    1)田径是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近年来田径课程内容在不断变化,课程内容范围在逐渐缩小并存在课程内容单一,不合理,与基础教育相脱节,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等问题。

    2)结合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设置的实际,通过对学生、学科专家及社会需求调查表明,对短跑、跳高、跳远、铅球四个项目的期望最高;对跨栏跑、接力跑、中长跑和标枪四个项目的期望居中;对竞走、障碍跑、公路跑、越野跑、三级跳远、撑杆跳高、掷铁饼和掷链球8 个项目的期望较低。

    3)应遵循一致性原则、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原则、职业需要与兴趣相结合原则以及基础性原则,运用综合选择方法进行田径课程内容选择并运用三维组织法对所选择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效、合理的组织。

    4)本研究建立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体系是对范围、序列与学习结果三维组织法的运用。范围从田径知识与技能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规范田径课程内容;序列包括横向顺序和纵向顺序两方面,横向顺序按照学生认知特点从已知到未知的顺序排列,纵向顺序按照知识的本质属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课程内容的范围和序列通过学习结果统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田径课程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81.

    [2] 冯晓劲. 对普通高校田径选项课教学现状的思考及改革设想[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 27(1): 39 - 41.

    [3] 史兵. 田径教学的困惑与对策[J]. 体育文化导刊, 2004

    (8): 49 - 51.

    [4] 吴绪东. 普通高校田径课改革之设想[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36(5): 100 - 102.

    [5] 孙璞, 陈森林. 中小学体育现状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4(4):92 - 94.

    [6] 林松. 对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改革思考[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3(4): 559 - 560.

    [7] 万炳军, 刘建国. 建国后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的历史嬗变[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7(1): 8 - 11.

    [8] 王明献, 詹建国, 张玉宝.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存在问题及改革方向[J]. 北京体育大学, 2013, 36(2): 110 -114.

    [9] 王健, 包云, 贾萍. 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内容整合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2(6): 92 -95.

    [10] 王震, 万炳军. 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改革的必要性[J]. 体育科技文献报, 2008, 16(1): 51 - 53.收稿时间:2013 - 12 - 13

    作者简介:詹建国,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相关热词搜索:理论研究田径普通高校课程内容体系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