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功能性联盟:“阿拉伯之春”以来中东地区联盟政治新范式

    功能性联盟:“阿拉伯之春”以来中东地区联盟政治新范式

    时间:2020-05-23 05:20:1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美国主导的北约军事联盟、俄罗斯主导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联盟、美国主导的亚太双边联盟等具有机制化、常态化和指向明确化等特点;相比之下,“阿拉伯之春”以来,中东地区的联盟政治出现了新范式,具有动态性、任务导向性、安全—利益二重性和敌我界限模糊性等特点。本文采取“二分法”,将大国在欧洲、亚太和欧亚的“正式强联盟”界定为“制度性联盟”,将大国和地区国家在中东建立的动态联盟界定为“功能性联盟”,并将后者分为“正式弱联盟”“非正式强联盟”和“非正式弱联盟”三类。美国在中东的联盟案例表明,“功能性联盟”日益受到大国的青睐;中东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低、中东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强、中东爆发冲突的风险大和中东跨国认同多元化是大国选择“功能性联盟”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制度性联盟 中东地区 联盟理论 联盟政治

    联盟(Alliance)亦称为“同盟”“军事同盟”或“军事联盟”按照安全合作的程度,联盟可分为积极联盟(进攻性联盟、防御性联盟和协商性联盟)与消极联盟(中立联盟与互不侵犯联盟);按照是否签订正式盟约,联盟分为正式和非正式联盟(“准联盟”)。本文探讨的是广义上的联盟概念。为行文统一,本文一律使用“联盟”。,专指一种针对内外部威胁的安全合作范式。它既涉及冲突,又涉及合作;既与威慑、胁迫、威慑密切相连,又与制度、秩序和区域一体化息息相关;联盟一方面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另一方面又成为遏制战争、减少不确定性、增强共同体意识的手段。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联盟的界定涉及安全合作主体、合作条件、合作指向、合作载体等内容。17世纪以来,政治学、军事学、外交学和战略学常用“联盟”“同盟”“统一战线”“联合体”“阵营”等政治学和外交学概念,但中外文有关“联盟”的语境不同,各自内涵与外延也不一样,合作深度、联盟管理范式与绩效也千差万别。《不列颠百科全书》强调联盟是主权国家特有的国际合作现象,以国家群体的联合来巩固各成员的力量。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233. 从近现代到当代,联盟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国际关系研究的“中层理论”。学界对联盟现象的分析大多从权力平衡论、威胁平衡论和利益平衡论等视角,探讨结盟动机,但是联盟究竟是一种国际组织,还是一种联合作战的行为,学界长期存在争议。大多数国际关系学界的研究者认为,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应对第三国威胁而形成的安全共同体。”Sangit Sarita Dwivedi. Allianc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2012, 1(8):224-225.按照这一定义,联盟是组织与行为的复合体,是以军事手段达到政治目标的工具,军事是手段,政治是目的,联盟是政治议程的“军事化”。

    2011年,受法国国防部委托,美国兰德公司发表研究報告《21世纪的联盟》,该报告将联盟分为战术性联盟(Tactical Alliance)、历史性联盟 (Historical Alliance)、天然联盟(Natural Alliance)和交叉型(动态性)联盟(Overlapping and Changing Alliance)四类。战术性联盟视结盟为一种权宜之计,即“当核心利益受到威胁时,主权国家与第三方合作以应对迫在眉睫的威胁和敌人”;历史性联盟即“结盟国家基于历史上的共同记忆而延续安全合作”;天然联盟即“结盟国家拥有共同的政治文化,从而能够在安全面前达成共识”;交叉型联盟是“上述三类联盟的相互叠加,从而形成多重特征的安全合作关系”。Jeremy Ghez. Alliances in the 21st Century: Implications for the USEuropean Partnership[M].Santa Monica, CA: RAND Corporation, 2011:6-10.总之,联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安全合作,这种安全合作具有相互性。相互性一方面是指共同承担协防任务,另一方面是指大国单方面提供军事保护义务,而小国提供基地、情报与后勤支持。参见Erich Reiter and Heinz Gartner eds.. Small States and Alliances[M].New York: PhysicaVerlag, 2001:26.

    与联盟内涵直接相关的是联盟的类型研究,其在形态上差异甚大。按照不同标准,联盟可划分为不同类型。汉斯·摩根索(Hans J. Morgenthau)在《冷战时期的联盟政策》中认为,根据动机联盟可分为利益一致型联盟、利益互补型联盟、意识形态一致型联盟和政策一致型联盟。第一类如北约框架下的英美联盟,第二类如20世纪50年代美国与巴基斯坦联盟,第三类如1815年开始的英国与葡萄牙联盟及1945年成立的阿拉伯国家联盟,第四类联盟只规定成员国为了部分利益而协调政策和措施,关系最松散。Hans J Mongenthau. Allianc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A].// Arnold Wolfers, ed. Alliance Policy in the Cold War[C].Baltimore, MD: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59:188-191.因此,利益具有层次性,可以分割,即便是相互敌对的国家之间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存在共同利益,从而在政策上形成磋商机制。

    第二,按照盟约条款不同,联盟可分为可操作性联盟和不可操作性联盟。前者指成员国制定了较为具体、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以规范盟友的行为;后者仅规定成员之间的合作原则,却未说明行动细则,结果盟约往往成为一纸空文,要么废弃,要么名存实亡。如北约具有完备的联盟运作机制和细致的分工,所以它具有可操作性,且能够长久地存在下去;1950年缔结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缺乏具体的运行机制和可操作性条款,联盟关系易受领导人偏好和主观意志的影响,成立十多年后便名存实亡。

    相关热词搜索:中东地区阿拉伯联盟范式之春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