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生活大世界,阅读方寸间]方寸杀免费阅读

    [生活大世界,阅读方寸间]方寸杀免费阅读

    时间:2019-02-04 05:39:3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 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认为光靠几本教材是不行的,毕竟课本知识是有限的。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帮助学生获取课外知识,扩大知识面,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这里的每一句话都指向了学生的发展,同时也让我们感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要学好语文,光靠几本教材是不行的,因为课本知识毕竟有限。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需要老师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下面我就谈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阅读兴趣,也就谈不上阅读。由此可见兴趣的重要性。基于这一点,我首先在班级中营造一种浓郁的阅读氛围,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营造良好的班级书香氛围,让学生深受感染
      为了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我在班级设立了图书角。由于我班学生家庭经济都不是很宽裕,班上学生的藏书量极为有限,因此我让学生自愿捐书,暂时存放在班里,并让专人进行图书管理,这样他们一有空闲时间就不会去疯玩,而是安静地坐在方位上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另外,我在黑板一角开辟“每日格言”一栏,每日一句,由学生轮流抄写。学生经常处于这样充满书香的环境中,看看记记,耳濡目染,从而形成跟书教朋友的愿望。
      2、师生同读,兴趣更浓
      学生的阅读兴趣跟老师有着密切的联系。试想一个不喜欢阅读的老师,怎么能带出喜欢阅读的学生呢?老师也应以身作则,和学生一起阅读,阅读后和学生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对好的心得及独到的见解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这样学生的阅读热情就调动起来。
      3、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关系学生终身的一件大事。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爱听故事,喜欢表演等特点,我利用班队会组织别开生面的联欢会,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有背儿歌,呤诵诗词,朗读散文,表演小品,猜谜语,讲故事、、、、、学生都喜欢表现自己,在表现中都不甘示弱,开展这些活动,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而且也让学生养成了自觉阅读的习惯。
      二、指导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古语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课文延伸,搞好课外阅读,关键在于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
      1、读书方法指导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书中的精髓经过整理记录后,当我们再次重温这些精美片段,读书的感受和体会也会更加深刻。因此我非常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
      (1)摘录式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有选择性地筛选摘抄。摘抄的内容可以是:语文方面的知识,优美的语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记名人名言,精句等。
      (2)批注式阅读:批注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阅读方法,它直入文本,是阅|者自身感受的记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感受和情怀。批注就是学生在读文本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感、所疑、所悟、所得等简明扼要地写在文本相应的空白处,或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有用的,应注意的字、词、句、段作相应的勾画圈点。画――学生在阅读时使用老师设计的符号在书上作批注。如;“~~”表示重点词句,“――”表示优美词句等。将文中的重点、难点、疑点、亮点----找出来,标上特定的记号,这些记号也是学生思维的轨迹。批――阅读中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上自己的读书体会,对文中不解的地方提出不同的看法。
      (3)在教会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同时,还逐步培养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等多种阅读方法相结合,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2、剪贴有价值的阅读资料
      剪剪贴贴,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阅读过程中学生把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或图画剪下来,然后贴在课外阅读本上,贴的方法形式不求统一,只要求学生在剪贴是细心认真,边要齐,涂抹胶水要适量,保持课外阅读本的干净、整洁。并在剪贴本上装饰自己喜欢的图案,或写上一些感言。同学之间为了相互提高,大家还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三、检查课外阅读效果,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
      有了阅读氛围和好的方法指导,如果老师疏于阅读效果检查,那学生读书也会读得漫不经心,由此可见效果检查也是阅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1、展示交流
      我把班上学生分为八组,每天的早读课,小组轮流派代表在讲台讲故事或读自己喜欢的故事。讲完后,让同学进行评议;对讲得好的学生或有进步的,奖上一颗“读书星”。每周还进行一次读书笔记展示,根据摘抄的内容和书写评出一、二、三等奖。这样不仅学生的阅读情况一目了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2、家校互动
      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在家完成。如果有家长配合,那学生的课外阅读就得到了事半成功的效果。为了取得家长的配合,在召开家长会时,我把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告诉家长,并对家长也提出了要求,和子女共同阅读。读完一本书,家长就在我发的阅读表中,填上所读书的书名,作者,及读书感受。我定期检查这张阅读表,对亲子阅读好的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3、感受快乐
      一个孩子如果他投入地进行了课外阅读,我断定他一定是快乐的,同时也是自信的。有一次班上举行故事会,有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男生,他自告奋勇地上讲台讲‘三国’中的其中的一个故事《桃园结义》。当时他讲得好极了,下面的同学用羡慕的眼光盯着他。那一刻,大家感到他是快乐的,也是自信的。也从那时起,班上也兴起了“三国”热。
      四、建立长效机制,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
      学生的阅读积累,不是一早半夕之时,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阅读的过程,是语言慢慢积淀的过程,也是文学素养渐渐形成的过程,阅读活动的背后,需要老师、学生、家长之间密切配合和长期努力支撑。如果仅仅满足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很容易停留在形式上。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建立学生阅读长效机制,这样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那么在阅读中成长的学生,也一定会找到他的“黄金屋”,他的“颜如玉”。
      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那将会终身受益。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小学生的必修课,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 考 文 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1页
      [2]傅静,谈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教育的策略,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2
      [3]郭巧莲,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几点思考,科技信息,2009.23
      [4]姜蕊蕊,多读?会读?巧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教育教学论坛,2010.35
      [5]兰臻,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海峡科学,2009.04
      [6]康会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创新,教育教学论坛,2010.16
      [7]许艳红.朱德全,后现代课程观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代教育科学,2009.08
      [8]李建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及启示,教学与管理,2011.02

    相关热词搜索:方寸大世界阅读生活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