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深情幽怨,音旨微茫 深情幽怨化诗情

    深情幽怨,音旨微茫 深情幽怨化诗情

    时间:2019-02-12 05:29:1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关键词:王昌龄 七言绝句 怨   摘 要:王昌龄是盛唐时期在七言绝句上用力最勤,成就卓越的代表。他的绝句诗,善于将深挚委婉的感情高度概括和浓缩,其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到之处。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在七言绝句上用力最勤、成就卓越的代表,并赢得了“七言圣手”的美称。其诗《全唐诗》编为四卷,《全唐诗外编》辑佚两首,除误收及存疑之作外,共156题178首,这其中,七言绝句就占74首之多。总览他的绝句诗,善于将深挚委婉的感情高度概括和浓缩,其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到之处。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价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这里把王昌龄七言绝句的特色归之于深婉含蓄,评论是恳切,但却因精炼而显得抽象。本文试图以“怨”扶微,对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做一番探讨。
      
      一、宫怨闺恨之诗――寄托了自己的“怨”
      
      王昌龄的“宫怨诗”有强烈的感染力,耐人寻味。这类诗中,诗人对幽闭在深宫中的妇女寄予了深厚的同情,道出了她们的不幸遭遇和苦闷心情。但是,由于受到了以揭露帝王私生活的阴暗面为题材、以宫女为描写对象以及在封建社会诗人所持的“为尊者讳”的伦理观念等三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委婉含蓄、深情幽怨,成了宫怨诗的突出特点。王昌龄的宫怨诗也常常借用典故,以汉喻唐,托古讽今,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很值得细细品味。
      《长信秋词五首》就是代班婕妤写的一组怨诗。汉成帝时,宫嫔班婕妤貌美而能文,深得成帝宠爱。后来,成帝又宠幸赵飞燕、赵合德姐妹,班婕妤恐见害,主动请求到长信宫去侍奉太后,在孤寂冷清中度过一生。《汉书・外戚传》记载:“赵氏姊妹骄妒,婕妤恐久见危,求共养太后长信宫,上许焉。”①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这是其中的第三首。前两句写班婕妤不语而神伤,在长信宫过着寂寞凄凉的生活。这两句含蓄深刻地写出了失宠宫女无限孤寂的哀怨心境。手持团扇就是明显借用了班婕妤《团扇诗》之意,团扇在夏天虽然是“出入君怀袖”,可是一到了秋天,便被“弃捐箧筐中”,以此暗示了被弃的命运。后两句是反语,却贴切自然。因为昭阳宫为赵氏姐妹住处,古人又把日影比作君恩,所以当看到身带日影从昭阳宫飞来的寒鸦时,这位容颜美丽却身居冷宫的女子悲痛感慨:自己还不如丑陋的寒鸦那么幸运!全诗虽无一处言怨,却通过宫妃的一个动作及景物描写和气氛的渲染,将宫女们无限幽怨之情和深广痛苦,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出来。沈德潜评此诗曰:“幽柔婉丽,含蕴无穷,使人一唱三叹。”②在感叹宫女不幸命运的同时,也品读出王昌龄自己怀才不遇、不得重用的余味。
      强颜欢笑,忍气吞声,是宫廷女子的一般性格表现。在诗歌中描述她们的外在行为和内心活动,那种怨而不露的表现手法是最与她们的身份、地位、性格相吻合的了。王诗的风格委婉含蓄,而表现手法又是多样的,正如下面这首《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这首诗又是借用汉武帝与卫子夫的故事。汉武帝有一次到平阳公主家,遇到了善唱的侍女卫子夫。武帝非常喜欢她,就将她接到宫中。皇后陈阿娇被废后,武帝便立卫子夫为皇后。这首诗写道:昨夜的春风吹开了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殿月儿高挂。那平阳公主的歌女卫子夫新得到皇帝的宠爱,由于这晚上尚有寒意,皇上特赐给她锦袍。表面读来,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宫女,承蒙皇恩,让人羡慕,而实际上诗人恰恰是用了反衬的手法,“只说他人之承宠,而己之失宠悠然可会,此国风之体也。”③这就使得失宠宫女的幽怨怅惘更显纸上!
      在宫怨诗中诗人正是通过比兴、象征、烘托、反衬等艺术手段,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宫女身上,代他人抒情,蕴藉无穷。
      盛唐初期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时代。王昌龄出身寒微,他在《上李侍御书》中说:“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又说:“天生贤才,必有圣代用之。”可见他是一个自视颇高,有远大政治理想和宏伟抱负的青年学子。开元十五年(727年),王昌龄考中了进士,在京城做了秘书监的校书郎,跻身于仕官的行列。在长安后期,大约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经过努力又中博学宏词科,改授汜水尉。王昌龄求仕之途不过只获得了闲职小官,这又何尝不是备受冷落!他的多数宫怨诗也就是产生在任校书郎期间,诗人把不受重用的苦闷,对封建统治者的怨愤,都蕴藏在了鲜明生动的、满怀不宠之怨的宫女形象中,启发读者自己去咀嚼体味。借抒写“宫怨”为名,托以自况,这应当是王昌龄创作宫怨诗的根本原因。
      同时,诗人长于心理刻画,这些以宫怨为题材的诗篇就是诗人从内心深处揭示了她们精神上的落寞,心灵上的哀怨以及对不幸命运的无可奈何,从而增加了这些艺术形象的感染力。在心理刻画上,王昌龄尤其善于捕捉一刹那的感情变化,并能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在描写另一社会阶层妇女怨情的诗篇《闺怨》中写道: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中从“不曾”到“诲教”,全力描写了少妇内心活动的巨大转折,贴切逼真,栩栩如生。这首诗心理刻画细致入微,丝丝入扣,而且在七绝的起承转合,求得意境的丰满、含蓄、完整上,更是令人叫好。第一句诗是反起,突出“不曾愁”。第二句顺承,将起处所写的内容引向具体化,正是由于未有愁思才有兴致春日盛装、登楼闲望。第三句转处的“忽见”二字出人意料地宕开一笔,造成了能在一霎时揽取更多诗意并翻出一种崭新境界的特效。结句合处呼应前面,交代结局,收束全诗,“悔教”二字虽然见现在的心思,但离别时的情绪,平日里的希望等等矛盾的心理状态,自然而然包含在了里面。这首诗写的是有心让夫婿觅封侯而终伤远别的闺中少妇的愁怨,表达了诗人对边塞战争给人民造成精神痛苦的同情。闺怨诗同边塞诗一样,其繁荣有着相同的现实原因,因为独具风格的闺怨诗也是唐代长期边塞战争的产物。外有征人,内则有思妇,诗人的“怨”一经接触到下层人民的生活,也就反映出了更深的社会意义。
      王昌龄描写妇女的七言绝句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尤其是宫怨诗。宫女们的生活,很早就被文人注意并写进文学作品,但较为集中地用诗歌形式揭示她们内心的苦痛,又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含蓄蕴藉,王昌龄则是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第一人。他为后来以宫词著名的王建、王涯等的创作开了先河。
      
      二、离愁别绪之诗――深藏了自己的“怨”
      
      王昌龄的宫怨诗写在为官时期,这段仕途经历虽不如意,但还是比较平稳的。到了开元末期,迎接他的是更为艰辛、曲折的道路。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王昌龄获罪贬官岭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遇赦北返,同年冬,被任命为江宁丞。他担任江宁丞不几年,又在天宝七年(748年),获罪被贬为龙标尉,因而有别称“王江宁”、“王龙标”。李白在听到王昌龄被贬的消息后挥笔写下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字里行间含有深切的同情和关怀,以及对诗人不幸遭遇的叹惋。安史之乱后,王昌龄为避战乱而离开龙标任所,逃到江淮一带,至得二载(757年),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结束了悲剧的一生。
      王昌龄的送别诗大多写在贬谪生涯中。《全唐诗》所选其74首绝句中,送别诗就占35首之多。因屡遭贬斥,东奔西走而交游广泛,显然是他送别诗大量产生的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他一生委屈,内心痛苦,渴望向人诉说和发泄,因而借诗抒怀。
      王昌龄屡次遭贬的具体原因,史载不明。《旧唐书・文苑传》云:“不护细行,屡见贬斥。”可见王昌龄性格耿直,不拘小节,因而触怒权贵,以致仕途多舛。而他在诗歌创作中却截然相反,婉转含蓄,蕴藉无穷,即便是送别场合本该是直抒胸臆时也是遮遮掩掩,甚至是言不由衷。
      醉别江楼桔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这首《送魏二》正是作者贬为龙标尉时所作。首句中“醉别”叙事,“江楼”记地,“桔柚香”写景兼点时令。次句写离开江楼送魏二上船的情景。分离时的惜别之情与潇潇风雨、秋寒袭人这种黯淡的景色相配合,为下文铺垫。而后两句却偏不说自己为离别而感到惋惜,只写朋友和自己分别之后所遇到的景物和所具有的心情。用一个虚拟的情景来展示朋友行旅中的孤寂和在这种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心情。
      事实上,“愁听清猿梦里长”正是诗人自己贬谪中一路行来的切身感受。坎坷的现实给他极大的打击,而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又主导他的思想;在仕途上,他始终处于一种欲上不能、欲罢难休的两难处境。面对痛苦现实的离臣之忧、迁客之怨在离别时已默默融入诗境之中,流露出的也只是自己对朋友的同情和留恋。
      表慰“别”于形外,藏“怨”情于形内,意深语工,别有情致,正是王昌龄送别诗的艺术特点和成功之处。由汜水尉而江宁丞,再到龙标尉,可谓步步潦倒。如此逆境中,王昌龄在诗歌创作中却是怨而不怒,含吐不露,这种创作态度正是古代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之一,更是王昌龄送别诗中的代表作。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送别诗作于开元末诗人贬任江宁丞时。当时王昌龄的朋友辛渐,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前往洛阳。此诗写的就是诗人从江宁送友至润州,次日清晨登临润州的城楼――芙蓉楼,为好友饯别的情景。他们登楼远眺,俯瞰着波浪汹涌的长江,此处诗人托情于景,借凝望天边孤寺的“楚山”,来寄予自己难以排遣的离愁别绪。在友人即将远去之时,千言万语,涌上心头,而诗人却是出人意料的说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此处他既不说他自己的思念之情,也不说自己的远谪客居之感,而是袭用南朝鲍照的《白头吟》诗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这两句诗。沈德潜评此诗曰:“言己之不牵於宦情也”,诗人深藏的思想感情,正是表白自己虽遭诬陷贬谪,幽怨愤懑,而仍然光明磊落,不改其高洁的操守。不得意的时候,保持住个人的思想品德,这首诗正是突出体现了“独善其身”的思想。相应的,那种向往“远谪唯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以图“黄鹤青云当一举,明珠吐著报君恩”,虽然有着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却又是诗人“兼济天下”理想的反映。
      贬官迁谪的王昌龄,就他的一些送别诗来说,可谓是一生失意之语,千古得意之篇。
      
      三、戍边卫国之诗――升华了自己的“怨”
      
      王昌龄的边塞诗数量不多,七绝中仅有两组9首,却因篇篇皆佳,所以文学史家把他划归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边塞诗是唐代的特产,尤以盛唐为最。盛唐边塞诗集中表现了盛唐精神,是典型的“盛唐之音”。昂扬奋发的精神决定了盛唐边塞诗的豪迈、雄浑、刚健、激昂的艺术风格。这是就基本倾向而言,可以说是盛唐边塞诗的共同时代风格,但做具体分析,又不难发现,许多诗人又各有其独特的个性特点。王昌龄就是在慷慨激烈之外,又具有委婉含蓄、深情幽怨之韵味。被推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的《出塞》二首之一,就很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的前两句,虽然只有短短十四个字,却有极大的容量、极大的概括性。起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一个厚重有力的名句,“备胡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互文也”,这一句笼罩古今,包容上下,从历史上、地理上为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提供了典型的环境。两句连起来看似平铺直叙,却是一唱三叹,寄慨无穷。秦汉以来,关塞长存,明月依旧,而代代征战,烽火不息。战士们身在关塞心怀故里。此情此景,从秦、汉到唐是相同的。更为悲惨的是,征人戍卒总有许多人不能生还。可以说,这两句诗概括了一部边塞战争的历史。
      但是,这首诗的可贵之处,还不只是客观地展示了这一史实,而是在后两句转出正意,就事立论,使全诗更有思想深度。从古至今,总有边患,假使李广今天还活着,那就绝不会让胡人度过阴山,边境无事,征人也就可以与家人团聚。这里用一种想象中的美妙来反衬现实中的缺陷。但这种想象,只不过是善良的愿望,事实上是不存在的。那么,今天前方将领是什么样的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沈德潜曰:“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故思飞将军云。”诗中上用“但使”,下用“不教”,前后呼应,以假使之辞,表赞赏之意,充满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景慕之情,实际是从侧面衬托,思古讽今,婉转地表达了对现今将领的不满之情。
      王昌龄创作边塞诗的时间,无确凿史料证明。现在的论者多数认为是在进士登第前后,他有西北之行和边塞诗写作的可能。也就是说,王昌龄的边塞诗是他早期的作品,即开元中期或中期以前的作品。
      我们前面说过,青年时代的王昌龄是个相信“必有圣代用之”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学子,可以推想到,王昌龄和盛唐诸多文人士子一样,渴望通过读书应试或边塞立功走上仕途。正因为他的边塞之行是在其早年,当时正是未入仕途或初入仕途之时,胸怀“兼济”之志,故诗多讽喻;同时,在那种情况下,他只能以闲职小官的身份深入军营,使得他接触的更多的是军中的下层生活,故王昌龄的诗歌又都是从同情戍卒的角度去写。可以说,他把自己胸怀壮志却又难酬的怨愤和戍卒背井离乡的愁思、行军作战的艰辛、连年战争的厌烦结合起来,使个人的思想感情融入了波澜壮阔的生活之中,因而写得慷慨激烈而其中又多了委婉含蓄。同时思想上重客观、重现实,使得边塞诗在其七言绝句中最富有生活意义。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从军行》七首之四,沈德潜评曰:“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意味。”这首诗起句写地点,烘托战争的气氛;承句写行军转战士卒的望乡心情;转句看似豪壮,实写苦战之久,不见胜利,士卒功成返乡也就没有希望;可见合处并不是誓言,而是“终不得还”的怨言,正如唐汝洵所说:“苦战久矣,然不破楼兰,终无还期,悲何如耶!”婉转地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唐王朝黩武开边政策的谴责,与对远离故乡和亲人的征人的同情。可见,“归期无日”才是这首诗真正内涵。
      正是由于王昌龄诗歌委婉含蓄的特色,使其七言绝句的主题产生了多角度理解,尤其对于边塞诗的认识,往往受昂扬奋发的“盛唐之音”的影响,而忽略了“深情幽怨”的方面。在《从军行》七首之五中,表现最为突出: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对于这首诗绝大多数论者认为是“报捷”,“写战争中意外地、迅速地取得全面胜利的喜悦”。这样的理解是表面性的。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我们同意刘开扬先生的观点,即前两句写主将晚出,后两句写军士夜战,对照来写,讽刺深婉。盖讥主将于日昏之时,始出辕门,而中锋已夜战而擒大敌也。因唐人已有“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之语。这样的理解,是符合王昌龄诗歌创作原意和一贯风格的。
      王昌龄七言绝句中的怨情在边塞诗中,结合了盛唐边塞这个特定的社会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丰富的社会意义,以自己独特的风格为盛唐边塞诗,添上了举足轻重的一笔。
      本文讨论王昌龄七言绝句的“怨”,并不否认他七言绝句风格多样性的方面,例如在被贬任江宁丞期间,他还能写下“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样清新活泼的诗篇。但“怨”仍然是王昌龄七言绝句中最主要的主题意蕴,尤其集中表现在宫怨闺怨诗、送别诗和边塞诗的一些代表性诗篇中;这个“怨”表现在艺术特色上,就是含蓄委婉,即沈德潜所说:“深情幽怨,意旨微茫。”
      王昌龄七言绝句中的“怨”,是诗人积极进取精神和坎坷生活境遇的尖锐冲突产生的幽怨愤慨之情,诗人将其感触最深、观察最细的社会生活通过诗歌反映出来,题材就相对集中了,并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当时封建统治者和封建制度,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王昌龄以驾驭七言绝句技艺娴熟的上乘佳作赢得了千百年来读者的喜爱。
      
      作者简介:吴晓棠,文学硕士,新疆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研究;滕桂华,文学硕士,新疆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① 班固:《汉书》,岳麓书社,2009年4月版。
      ②③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月版。
      
      参考文献:
      [1] [清]彭定求等编纂:《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2] 陈尚君辑校:《全唐诗外编》,中华书局,1992年版。
      [3] 李云逸注:《王昌龄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4] [清]王琦辑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5] 吕慧鹃、刘波等:《中国历代文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相关热词搜索:诗情幽怨深情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