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试论白流苏变疯的可能性]白流苏

    [试论白流苏变疯的可能性]白流苏

    时间:2019-01-28 17:53:3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喜欢苍凉意味、习惯描绘苍凉意象的张爱玲却意外地为《倾城之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对此我们不得不惊叹。《倾城之恋》让人感慨于男女主人公复杂微妙、攻防之间的进退智慧,然回过头来再看,细细品味才发现张爱玲的高超。她不动声色地将读者引入后半部作品之中,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欣赏前半部的精彩。这其中,吸引我们的是她一如既往的苍凉,而又不止于此。白流苏的圆满给了信仰爱情的人们莫大的安慰,然而谁曾想过,白流苏差点儿变成一个疯子呢?让我们从头看起。
      一、白公馆的冷漠
      白公馆是小说中一个重要意象。白公馆里的沉闷压抑和单调无聊是难以想象的,跟不上外面节奏的胡琴和老钟、早停了多年的自鸣钟,还有新生的一代代明亮的眼睛转瞬间就变成背景里一点一点的淡金,有限的青春、智慧和生命力都在这其中被消磨着、吞噬了。
      任何一个阅读和感受过《倾城之恋》的人都不会忘记那开头的经典:“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长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就算是没有读过此作品的人,也会对这段话有些感悟有些思考或者有些纳闷。白公馆?上海?胡琴?老钟?这静静的讲述背后是寂寂的冷。无论白公馆是哪里,它显然是一个与整个的上海格格不入的地方,它老了,落后了。后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白公馆有这么一点像神仙的洞府:这里悠悠忽忽过了一天,世上已经过了一千年。可是这里过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因为每天都是一样的单调与无聊。”这是流苏的感触,也是作者的感触。“七八年一霎眼就过去了。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这里,青春是不稀罕的。他们有的是青春――孩子一个个地被生出来,新的明亮的眼睛,新的红嫩的嘴,新的智慧。一年又一年的磨下来,眼睛钝了,人钝了,下一代又生出来了。这一代便被吸收到朱红洒金的辉煌背景里去,一点一点的淡金便是从前的人的怯生生的眼睛。”这白公馆不但度日如年,千篇一律,而且是一个对磨损青春和生命毫不怜惜的黑窟窿,一个不但单调无聊而且冷漠残忍的所在。这里充满了隔阂与自私,因离婚而回到娘家住在白公馆的流苏能体味到的只有凄凉冷漠和孤寂,这样的家,这样的空气,真是可以把人逼疯的,更何况亲情在这里是一丝儿找不到的。
      二、亲情的缺失
      亲情本该是宁静温馨的,我们可以给予其无限美好的形容,而张爱玲给了我们另一种体验。在白公馆内,我们甚至无法正视这一种情感,处处的猜忌,处处的窥视,处处是无法逃脱的闲言碎语。无处不在的自私包围了每一个人,“人人都关在他们自己的小世界里,她撞破了头也挤不进去……”
      流苏离婚时带回来不少的钱财,兄长们那时对她很是亲热,拿了她的钱去做买卖,最后全耗尽了。前夫因肺炎去世,她的兄长们便趁机欲打发流苏回去做寡妇。这一记,不但是想赶流苏出门,好省下一个人的吃饭花销,而且是有着长远打算的,流苏回去守了寡,便也是守住了那家的家产,这样,日后不会没有自己的好处。作为兄长的,将算盘打到了这个程度也算是到家了。而流苏,当然是不肯回去的。吵闹了一通之后,流苏没了办法,唯一疼自己的大概只有母亲了。流苏来到母亲床前,“双膝一软,就跪了下来,扶在床沿上,哽咽道:‘妈。’”这里,张爱玲只用了一个字,却表达了千言万语,表达了流苏心里千言万语的惆怅与委屈。此刻,唯有母亲可以依靠,唯有母亲可以给自己安慰了。而白老太太呢?我们看看文中的描写:“白老太太耳朵还好,外间屋里说的话,她全听见了。她咳嗽了一声伸手在枕边摸索到了小痰罐子,吐了一口痰,方才说道……”且不看她说了什么,这一连串不紧不慢的动作,这一个“方”字,足以表达些什么了。再看老太太到底说了什么:“你知道各人有各人的难处……种种地方,你得体谅他们一点。”白老太太继而翻身朝里睡了,又说了一通不紧不慢的道理,却是明明白白地要她回去,熬日子,等出头。流苏似乎也明白了,“她所祈求的母亲与她真正的母亲根本就是两个人。”
      兄长们对流苏处处是鄙夷与厌恶,最后连母亲都靠不住了,这个世界还有谁能够让自己信任?流苏是找不到答案的。在这个互相倾轧、勾心斗角、没有丝毫温情可言的世界里,除了空虚苍凉之感,还能有什么呢 ? 世间人情的苍凉至此,张爱玲写到此,必是心都凉了。
      三、多愁善感的个性
      张爱玲是读着《红楼梦》长大的,而她自己又是有着贵族血统的大家闺秀,作为一个旷世才女,张爱玲有着精深细腻的内心世界。白流苏也是,尽管她不识字。文中的那一段关于童年的回忆,即显示出白流苏对情感的过早体悟,对世界朦胧模糊的认识,和那之后隐藏在她内心深处的恐惧。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来解释,即是幼年印象对人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在的,它可能延续一生。
      流苏是一个心思极其细腻的女人,她常常思索,常常也在心里盘算。小说开头不久,徐太太便来到白公馆报丧。流苏与其前夫早已离婚七八年了,等于是没了关系,何故传消息来此?三哥四哥不阴不阳的话流苏早已听不下去了,她虽在慢条斯理地绣着一双拖鞋,心里早已是七上八下了。嘴里是淡淡的几句话,手上却直冒冷汗。面对哥哥嫂嫂的冷嘲热讽,流苏也想忍,怎奈话已逼得她没有退路了。“这天理人情,三纲五常,可是改不了!你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她一嫁到婆家,丈夫就变成了败家子。回到娘家来,眼见着娘家就要败光了――天生的扫帚星!”她四嫂对其姑娘说的那段话更是等于当面撵人了,这时,流苏在她母亲床前凄凄凉凉跪着,听见这话,把手里的绣花鞋帮子紧紧按在心口上,戳在鞋上的一枚针,扎了手也不觉得疼。继而在模糊中回忆起了十来岁时候一次看戏迷失家人的经历,可见流苏在内心里对家的爱与依恋。然而现实中,全是陌生人,她仿佛是一个与谁都无关系的多余者。家里没有了温馨,连徐太太这个外人几句安慰人的话流苏都感动的落下泪。家,哪里是家,哪里又是自己的家人。对家的失望,对世界的迷茫与怀疑,对人生的恐惧交织在一个无依无靠的女人心中。若是一个没有心肺没有主见的女人倒也罢了,好歹厚着脸皮回去便是,或许真会等到出头的一日。偏偏流苏不是,真是越想越是仿佛身在刀山火海,凄凉之境令人难以触摸。
      四、精神压抑的苦闷
      惜墨如金的张爱玲没有展示流苏在回到白公馆后这七八年的生活状况,然文中有提醒的字句足够让人理会的。
      当徐太太抱怨流苏不该一声不响白白浪费了大好青春时光时,流苏说了一段话: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哪儿肯放我们出去交际?依仗着家里人吧,别说他们根本不赞成,就是赞成了,我底下还有个妹妹没出阁,三哥四哥的几个女孩子也渐渐的长大了,张罗她们还来不及呢?还顾得到我?这一段看似抱怨的话,却道出了至少三层意思:一、流苏不是不想出去交际,甚至是十分盼望的,怎奈家规太严。二、流苏毕竟是离婚了回来倚靠娘家的,有话也只能埋在肚子里。哥嫂能说出今天这些话,可想平日里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三、最大的问题是,流苏平白地待在这深宅高院内,眼见着青春远去,闲闲地看着时间流淌,她能不急么?自己的事毕竟是只有自己最上心。这一大家子的人,热热闹闹却凄凉透顶。
      这明明是自己的家,从小长到大的家,可是它却容不下自己了。时间在这里仿佛凝固似地,一日一日没什么变化,可是又那么匆匆,一代一代新的容颜快速地替换了老去的面孔。流苏在极度的痛苦和失望中快要崩溃了,她再也听不得哥哥嫂嫂半个字的奚落。“流苏她大叫了一声,掩住了自己的眼睛,跌跌冲冲往楼上爬,往楼上爬……爬上楼,到了她自己的屋子里,她开了灯,扑在穿衣镜上,端详她自己。”“她对镜子这一表演,那胡琴听上去便不是胡琴,而是笙箫琴瑟奏着幽沉的庙堂舞曲。她向左走了几步,又向右走了几步,她走一步路都仿佛是合着失了传的古代音乐的节拍。她忽然笑了了――阴阴的,不怀好意的一笑,那音乐便戛然而止。外面的胡琴继续拉下去,可是胡琴诉说的是一些辽远的忠孝节义的故事,不与她相关了。”大笑,掩住眼睛,跌跌冲冲,往楼梯上爬,这一连串的动作,加上这个“爬”字,流苏的精神已经完全崩溃了,一个大家闺秀,竟是爬着上楼梯。这爬的过程,张爱玲用了省略号。省略的是时间,是过程,是流苏心里的苦,是她对亲人对家的彻底绝望。她扑在镜子上,看到了她自己,发现她还不怎么老。她阴阴的一笑,不怀好意。她变了。那个白流苏此刻已经从内心变了,她恍惚而清醒,疑虑而镇定。此刻的白流苏,已经不同于往日。
      她笑什么?她坚定了什么?忠孝节义都与她无关了,其实是她远离了孝,远离了家。她的怨恨与报复,她的即使不如意也要留在香港,都是被这一个家逼出来的。她就要疯了,或者说她已经疯了。
      如果没有范柳原的出现,没有一连串的巧合,白流苏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就是一个疯子。而在外人看来,却可能是谁也看不懂的。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倾城之恋[M].新世纪出版社,1997.
      [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蔡燕飞. 的意象及其审美功能探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第1期2009年2月.
      [4]陈彦.从中解读张爱玲式的意象[M].论坛.
      [5]曾甘霖.说不尽的苍凉――从镜意象解读张爱玲[M].名作欣赏.
      [6]余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论张爱玲小说的人性关怀与悲悯[M].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4卷第4期2009年4月.
      [7]周明娟.论张爱玲的三重梦魇[J].晋中学院学报,第26卷第2期2009年4月.
      
      (作者简介:尹海燕(1986-)女,安徽淮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流苏试论可能性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