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革命哲学与宪政逻辑】宪政革命

    【革命哲学与宪政逻辑】宪政革命

    时间:2019-02-07 05:31:1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这是一部谈“文革”的书。它和市面上的其他书不一样,这本书不仅仅有对那个年代的追述或者说叙述,而且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理性的思考。作为过来人,徐友渔先生直接经历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但却不能不“回首”和反思,因为“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也因为现代人并没有真正的了解“文革”的真面目,还因为作为一名学者却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文革’发生在中国,但‘文革学’却在国外。”在此,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敢不敢直面历史?”
      
      一
      
       “文革”是一个混乱的年代,也是一个革命的年代,毋宁说混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革命造成的。我们一直总为革命“拍掌叫好”,赋予革命以无可置疑的合法性,但为什么“文化大革命”这一伟大“革命”的后果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呢?在“文革”中,革命、斗争的手段无一不用其极,革命的对象可谓无限宽广,而革命的“消极性”却暴露无遗。
       革命意味着武斗。在“文革”中,红卫兵坚信雷锋的话,对阶级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更坚信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的,革命要不得温良恭谦让,它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不暴烈还算什么革命?书中提到了对一个革命老干部的批斗情景。红卫兵“在乒乓球台子上架上一张桌子,桌子上又铺了一层煤渣,然后让这位书记跪在煤渣上……后来,这位书记被人一脚跺下桌子,从几米高的地方摔下来,加上煤渣的作用,顿时血肉模糊……”由于认为这是代表革命的阶级对反动阶级的革命行动,具有天然的正义性,红卫兵“故能不皱眉头不眨眼睛地干出正常年月正常人不可想象的事情”。而群众组织一旦分为对立的派别,就会视自己为革命派,视对方为反革命,“必须搞垮、摧毁而后快,文的不行,就来武的”,由口诛笔伐变为拳脚相加,甚至枪炮交火。在“文革”的武斗中,成百上千的人失去了生命。虽然在今天这些都被否定了,认为是不理性的行为,然而逝去的都已经逝去的了,无辜死去的人又能知道些什么、得到一个什么说法呢?
       革命不仅仅是革“人”的命,还意味着革“文化”、革“传统”的命。既然要搞文化革命,就要“破四旧、立四新”。而“四旧”是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四新”是指相应的新思想等等。“破四旧、立四新”目的是先解决自己思想和灵魂的问题,然后再重新安排社会秩序。且不说传统文化中有太多值得我们继承的遗产,首先就这一做法本身而言就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就其目的和相应的做法而言,也“全是中国传统中‘内圣外王’、‘借思想文化解决问题’的旧套路”,并没有脱离传统文化的影响。为破“四旧”,有些做法现在看来甚至十分可笑,比如改名风波。很多人将名字改为“王革命”或“闵为民”之类,很多街道也更改为“反帝路”等一类的名字,可以说完全“符号”化了,不符合名字所表征的个性化色彩,显得十分单调乏味。
       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斗争哲学的影响。这种哲学认为,事物发展的动因在于矛盾斗争,认为“一分为二”是革命哲学,“合二为一”是修正主义哲学,中庸之道和调和折衷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态度。可以说,这种哲学没有一点宽容和妥协精神。但是,现代民主政治和宪政的发展却证明宽容和妥协的态度是必要的。正是因为不妥协才导致你死我活的斗争,使得人类历史上有些新政权固然建立了,却往往以牺牲无数人的生命为代价。这个代价不够沉重么?正是因为妥协,美国1787年宪法这一延续至今仍在适用的伟大宪法才得以达成。因为参与立宪的利益是多元的,“由此产生的宪法也必然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1〕。同样,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各个阶层和代表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样,冲突也就在所难免,我们应赋予“冲突”以合法性地位,并本着宽容的精神通过谈判、妥协等一系列政治技术来达成协议。如果视对方为阶级敌人,不置对方于死地誓不罢休,那么,国家机器就变成了斗争和压迫工具,人人都将自危,因为谁能保证自己永远不失势呢?合理的做法应是在宪政框架下合法的争斗,它应该是和平的,而且当权派要保护反对派的利益。
       传统和现代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范畴,社会总是发展的,文化总是不断变迁的。同样,在对文化的看法上亦应持同样的思维逻辑。在某种程度上,“现代”确实要革“传统”的命,因为我们要抛弃不合适宜的看法和观念。但现代必须基于传统的基础,它是在传统基础上的一点一点的改变,并且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来实现的。可以说,传统孕育于现代之中。然而,“文化大革命”却将传统与现代视为完全对立的关系,看不到两者的内在联系,妄图在完全空白的基础上重建文化。结果是,新的文化没有建立,我们倒把自己的传统丢了,产生了深刻的道德危机和文化危机。徐友渔先生既感叹在牛津求学时英国人处处对传统的重视和对历史的骄傲,又为传统在中国的丧失而伤心。他说:“不错,它存在于典籍中,但有多少人读典籍、懂典籍?确实,人们要游泰山,在曲阜搞祭孔典仪,但这些不过是旅游的一景而已。传统既不应是木乃伊,也不应是化妆舞会的面具,它应该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应该体现在我们的日常言行之中。”如果说我们想追求现代化的建设目标,那么就要协调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反思“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因为“文化大革命”就本质而言,尽管打着革命的口号,却是一场反现代化的运动。也恰如金耀基先生所言:“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不是否定传统,而是批判传统,不是死守传统,而是再造传统。”作为一场庄严神圣的运动,它“不只忠于中国的过去,更忠于中国的未来,它不只在解救中国历史文化的危亡,更在于把中国的历史文化推向一更高、更成熟的境地”〔2〕。
      
      二
      
       革命哲学既然要革“阶级敌人”的命,那么阶级敌人和革命群众的生命、财产、社会地位等当然就不一样。然而,阶级敌人的认定却有很大的随意性,“任何人,不论是1957年响应号召提意见的知识分子,还是跻身革命队伍几十年的老干部,都可能被定位‘阶级敌人’”。这种随意认定实际上使任何人都没有安全感,使得今天还在揭露和批斗别人,明天就有可能变成别人批斗的对象。然而,无论是批斗还是武斗都是对人权的莫大践踏。在革命的名义下,一般的伦理观念和做人准则荡然无存,人的尊严被肆意践踏,人世间最美好的师生、同窗乃至父子亲情都被“文化革命”的烈火焚毁。“明明知道受自己尊崇的老师不是坏人,但施暴时不敢挺身而出,因为怕别人怀疑自己的立场。”甚至为表达革命立场,还要对自己的老师跺上几脚。虽然这些行为都有特定环境的逼迫,难道就不是一种自私和怯懦么?无数的人被批斗,损害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身体,还有他们的灵魂和尊严。
       生命权是人的第一位权利,因为生命的存在是从事其他事业的基础。对生命的威胁基本上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饥饿,二是他人的侵犯。正是为了实现人的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人们才选择成立政府。因而一个良好的政府必须一方面努力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又不得随意侵犯公民的生命权,且要保护一个人的生命权不受他人的侵犯。然而“文革”时期革命哲学压倒了权利哲学,人的生命得不到他人和政府的尊重,饥饿更是时时威胁着人们。此外,对于生命权的保障来讲,财产权是不可须臾分离的。因为,财产权属于“人的自然和不可超越的权利之一”,法国1787年《人权宣言》第十七条明确规定:“财产是不可剥夺的神圣权利;除非以合法形式建立的公共需要明确要求,且在公正补偿获得事先支付的前提下,任何财产皆不得受到征用。”然而,在“文革”中,“抄家”可谓再正常不过。基本的生活资料被剥夺,且对于很多知识分子来讲,大量的宝贵藏书、读书笔记和日记更是丧失殆尽。
       在“文革”中,虽然红卫兵曾经非常猖狂,但也改变不了被打发的悲惨命运――即知青的上山下乡运动。据估算,这次运动涉及的青年学生人数达一千六百多万。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青年学生被某些当权者利用了。在当时,学校关门,工矿企业大多停产,升学和就业都没有什么希望,怎么办呢?就只好让他们接受“再教育”、“为接班而锻炼”吧!大好年华,本来应该在学校里学习、深造,现在却被派到“深山老林”去劳动、去接受“再教育”,然而在那里能学到什么呢?很多学生到了农村以后才发现“上当受骗”了。因为,即使不再继续接受教育而去参加工作的话,也应该自己选择工作场所,而不应该被强制发往农村。何况,农村的体力劳动并不十分适合这些城市青年。有人认为,这种苦难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文革”后很多知青不是经过努力走上了成功之路么?但我们要知道,第一,成功的毕竟是少数,而且,他们的成功有多大因素是因为这笔苦难呢?没有这苦难,他们是否可以更有作为呢?第二,即使受点磨难,但应该持续如此之长的时间么?青春短暂,有多少人在磨难中失去了锐气,而又对人生失去了希望?第三,这种苦难并非他们的自愿选择,何况,过平常的、正常的生活有什么不好呢?“物质生活为什么该遭非议,世俗享受有什么不正当呢?那些对东方正在发生历史性变革毫不知情,说不出保守党和工党有什么区别,一门心思踢足球和弹吉他的少男少女们,不也挺可爱的么?难道我有权利因为他们不是思想家、斗士、殉道者而谴责他们,怜悯他们?”难道每个人都应该经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阶段么?我们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想做“天将降大任”的英雄。即使当英雄,也必须先找点“苦”来受么?何况,这是一个平凡的年代,未必需要什么“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每个人只要遵纪守法,努力去实现个人的梦想就行了。
      
      三
      
       革命哲学之所以能被广泛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健康的公民教育。我们可以说,“文革”发生前后的教育是一种理想主义、教条主义式的革命化教育。
       作为年轻人,确实要做一个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年,但理想的形成应该在“育化”(enculturation)和“社会化”(socialization)过程中天然形成,而不应由外在强加。理想不为精英所独有,它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即使一个人的理想只是想过平常人的生活,那也无可厚非,因为理想是个体化的。然而,“人,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类,最高准则应该是尊重他人的意志和选择,而‘文革’中的理想是无视个人、抹杀个性的”。对于个体而言,只要自己的理想不妨碍他人的自由、不损害社会,那就不应受到任何干涉。即使危害他人和社会,也应该以规范的方式加以纠正。然而,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普通民众的理想偏离了正常的价值,成了“反理性”的心态,那么,以这种名义对少数个体或整体社会造成的损害又如何估算和纠正呢?“文革”发生前后的理想主义教育恰恰存在这个问题。它将“革命”作为核心内涵,不注重个体意识的培养,不尊重个体化的理想。教条主义的教育方式即使青年学生对之深恶痛绝,却又使学生养成了比较教条化的思维方式,很多人形成了比较偏激的性格。
      
      四
      
       任何社会都需要一定权威的存在,这是维系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现代民主国家尊崇法理型权威,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相信所制定的规则的合法性。“文革”不仅砸烂了“公检法”,不尊重任何既定的规则,而且由于造反和夺权,导致大多数人蔑视权威,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机关的形象,使得整个社会可以说处于失范的无政府状态。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强大的专制政府固然不足取,因为民众的自由空间非常狭小,但是,无政府状态却更为可怕。西方学者迈斯纳认为,人们在“文革”中享受到空前的自由,因为人们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利用大字报等手段表达了不满和希望〔3〕。但是这种自由却是不可取的,因为它没有尊重他人的自由,并非自由的本义。自由并非为所欲为,它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个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4〕。自由只应在法治的状态下实现,不满和愿望可以通过言论、出版、游行、示威、结社等法治权利的实现来表达,而非通过大字报、批斗等非正常方式来发泄。无序的自由等于没有自由,且也不符合宪政的精神。宪政的价值在于通过对政府权力的限制来实现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障,建立有限政府是其目标。而有限政府并非无政府,更不是弱政府,而是说该管的一定要管好。
       民主当然是一个好东西,它的本初含义是指建立在“一人一票”原则基础上的少数服从多数的简单决定规则〔5〕。它的价值在于决策的达成,而不是形成“多数的暴政”。但现实中,多数人的民主往往会滑向偏执的群众专政。如果他们受某种激进意识形态的支配,后果可能就更不堪设想。由此看来,在“文革”中,“民主”的负面作用可谓暴露无遗,民众的革命热情已完全失去了理智。
       清末,清政府试图以宪政改革来阻挡革命的到来,但由于清政府统治合法性的丧失,它已没有足够的权威资源和时间来保证改革的成功,最后没有逃脱灭亡的命运。百年以来,宪政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假如清政府能像日本明治政府那样,在出现政治、经济危机的初始阶段就真诚地推动立宪改革,现代中国也许是另外一幅场景。但是,历史没有“假如”,在这样一个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宪政文化阙失的国家,革命更有市场,也更符合中国人的民族心理。“文革”后,中国的政治生活恢复正常,并日益走上
      宪政的轨道。从革命走向宪政,应该说是中国人民的又一次伟大选择。
      
       (徐友渔著:《直面历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注释:
      
       〔1〕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7页。
       〔2〕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163、3页。
       〔3〕Maurice Meisner: Mao"s China and After: A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New York: Free Press, 1986,CH.20.
       〔4〕《人权宣言》第四条。
       〔5〕(美)埃尔斯特等编:《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潘勤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页。

    相关热词搜索:宪政逻辑革命哲学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