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科举考试_科举考试拾零

    科举考试_科举考试拾零

    时间:2019-02-21 05:28:5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在选拔官吏方面废除“察举制”,实行“科举制”。科举制的实施,确实为我们中华民族选拔了大量的精英,但由于种种原因,也埋没了不少优秀人才。它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传统,也给我们留下了不少教训、遗憾和笑柄。本文讲的几则故事,可供广大读者茶余饭后摆摆龙门阵。
      
      “状元卷”是什么样子
      
      目前,我国仅存的一份明朝状元卷在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属于国家一级文物。这份“状元卷”长3?郾8米,宽38厘米。全卷分为三个部分,前一部分长约70厘米,是让考生填写姓名、籍贯以及家庭上溯三代的情况。这部分填好之后,要密封起来,判(评)卷子的人不能打开,以防徇私舞弊;中间两米多长是正卷,在绵软的明代宣纸上,工工整整用馆阁体小楷写着2460个字的考生作文,每个字大小相差不多,都是小指甲盖那么大。正文开头处,有明代万历皇帝御批的6个大字“第一甲第一名”。卷中还有御笔画的圈圈点点。卷首、卷尾加盖有“弥封关防”、“礼部之印”两个大红印,显得十分庄重。后一部分,长55厘米,是判卷人签名盖章的地方,上面有9位“读卷人”的官职和姓名。
      
      “朝廷视学”的尴尬
      
      清朝时期,考场上为防止考生冒名顶替,实行持“相貌图”入场,以便人、图对照。“相貌图”和现在的“准考证”作用一样。
      《履国丛话》记有一则故事:有一名叫胡希吕的“朝廷视学”在南京巡视考务,核对“相貌图”时,把上面“微须”的“微”字误解为“无”字,所以,凡是脸上有“微须”的考生都被他审定为“人、图不符”,一律赶出考场。这样一来,可急坏了那些有“微须”的考生,他们很不服气,就斗胆与胡视学争辩起来。胡视学仍固执己见,大声怒斥考生:“汝等读书断文,竟不知‘微’字与‘无’字乃同一解也!真是无知之极!”其中一个“微须”考生听后,哈哈大笑,反驳道:“按照先生的高论,当年孔子微服外出讲学就是没有穿衣服去的啦!当今乾隆皇上微服南巡该是光着身子离开京城的!”胡视学无言以对,十分尴尬,无可奈何,只得让那些“微须”考生重新进入考场。
      
      考场简直是“战场”
      
      科考舞弊,由来已久。既然读书为做官,做官能拿厚禄,还能从“小民”那里刮钱,一些人就不顾廉耻去以身试法。雍正五年(1727年),参加科考1100人中,雇人替考或被视学发现而自动退出考场者近900人。考试后雍正皇帝亲自接见所有参考学子,最后只有200余人参加接见。为了严肃考场纪律,历朝历代都要处理一批违纪违规的学子和官员。清朝对科考舞弊处理就极为严酷,仅顺治十四年(1657年)顺天府科考舞弊案,就有7位考官被砍了脑袋。清朝为防止科考舞弊,还派兵持刀枪严把考场,使得考场酷似战场。清野史录考生墙头诗云:
      八股秀才进考场,刀枪剑戟排两旁。
      分明是个杀人场,哪有心思做文章。
      这个功名我不要,老子当兵去扛枪。
      
      主考官“妙评”考卷
      
      前清时期,为显示对人才的重视,曾经规定童生考试每县至少要取三名。某县地处偏僻,文化教育十分落后,有一年该县恰恰只有三人报考,待主考官把试卷收上来一看,不禁目瞪口呆。原来一位考生抄了试题,只写了“且夫”二字;另一位考生只抄了试题,只字未写;第三位考生干脆连试题也没抄一字。为了交差,主考官只得大笔一挥,把抄了试题并写了“且夫”二字的那位考生取为第一名,批道:“但观‘且夫’二字,必定满腹珠玑。”把抄了试题的那位考生取为第二名,批道:“誊写毫无差错,足见其才可造。”把交了白卷的那位考生取为第三名,批道:“不轻落墨,可见其行事慎重。”
      
      明开“捐监”之例
      
      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边疆打仗,经费紧缺,为筹集军费,便开生员纳马纳粟入监之先例。这在我国历史上是出售监生学籍的开始。明代的姚夔指出:“捐监例开,使天下以货为贤,士风日陋。”到了清朝,更是大开捐监之门,一些人连生员也不是,竟可以捐称“俊秀”,也可以先捐监而后捐官。这是由国家公开卖官的开始。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直隶仅开捐6个月,捐监者居然有19017人。但清朝在大开捐监之门的同时,也尽力保持一个正途班子,从未卖过进士,举人仅道光年间卖过3个。捐监者即使考试成绩合格,仍不能算作正途,在使用上要有所区别。从这方面看,也算是对科考选吏的一个补救措施。
      
      “状元”趣话
      
      宋朝山东须城梁颢,字太素,少年时就树有宏大志愿并立下誓言:不考中状元誓不为人。但由于其时运不济,屡试不中,饱受世人的冷嘲热讽。然而,他并不冷眼官场,灰心仕途,仍不改初衷,刻苦学习,还自我解嘲说:“考一次就离状元近了一步。”他从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开始应试,历经后汉、后周,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才考中状元,前后共47年。他在宋真宗时先做翰林学士,后又“权知开封”,因暴病突发而仙逝,享年92岁。这样,梁颢不仅成为我国历史上参加科举考经历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状元,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状元,号称“三最状元”。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曾写过一首自嘲诗,现录于后:
      天福三年来应试,雍熙二年始成名。
      饶他白发头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
      观榜更无朋侪辈,到家惟有子孙迎。
      也知少年登科好,怎奈龙头属老成。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的状元李蟠,不仅身材高大,而且食量也大得惊人。因为殿试是以一白昼为限,中间不允许外出就餐,李蟠为了不致中途饿肚子,入考场时竟带了36个饽饽。他虽有一定文才,但文思较为滞涩。到天黑时,别的应试者都已交卷退场,唯独他迟迟不能交卷。监考官及守护的军士再三催促,他哭道:“我平日苦读诗书,一生成败就在今朝。万望莫再相逼,以成就鄙人功名。”监考官见其十分可怜,便不再催促。就这样,他答卷一直到深夜四更时分,卷子交上了,饽饽也被他吃光了。此事传到宫中,康熙皇帝不但没有怪罪于他,反而认为他是“苦心之士”,并钦点其为状元。从此,“饽饽状元”便成了李蟠的绰号。
      北宋初期,科举殿试规定3个题目,最先做完题交卷者为状元。据说开宝八年(977年)丁丑殿试时,汾州考生王嗣宗与另一考生赵昌言同时交卷。为争先后,二人在殿前争吵起来。最后,还是主持殿试的宋太祖出了个“妙招”,让二人当场角力,谁赢谁就是状元。王嗣宗获胜,奔跑到太祖面前,跪地高声奏道:“臣胜了!”太祖禁不住大笑,将其钦点为状元。“角力状元”便成了王嗣宗的绰号。
      (责编朱飞)

    相关热词搜索:拾零科举考试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