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窦娥冤》与“本色”之关系略谈|窦娥冤本色的语言特色

    《窦娥冤》与“本色”之关系略谈|窦娥冤本色的语言特色

    时间:2019-02-26 05:41:4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本色”一词是文学理论的概念,但是在戏曲研究中,我们常常可以在文本中看到当时社会的风貌,文章就以《窦娥冤》中体现的女性意识作为切入点讨论“本色”。   【关键词】本色;妇女地位;女性意识;《窦娥冤》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元代杂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原著改编成各种剧种在各地上演经久不息,且多年来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其魅力可见一斑。
      一、《窦娥冤》故事情节
      窦娥之父窦天章是个穷苦的读书人,窦娥三岁丧母,七岁时便被上京赶考的父亲卖给蔡婆当童养媳,以偿还其父所欠蔡婆的债务,其父也同时得到上京赶考的盘缠。窦娥在蔡家长到十七岁时与蔡婆儿子完婚,结婚两年,丈夫病死,窦娥成为寡妇。再三年之后,蔡婆在一次收债时遭遇无赖张驴儿,使得流氓张驴儿父子强行入户,胁迫婆媳两人嫁给父子俩,遭到窦娥的拒绝,张驴儿贼心不死,买来毒药企图药死蔡婆,强行霸占窦娥,谁知阴差阳错毒死了自己的老父,张驴儿不思悔改反而将计就计“以药死公公”为名逼迫窦娥就范,处于对官家的信任窦娥走上了“官休”之路,没成想却把自己送入人生死胡同,为救婆婆,窦娥忍辱承认罪名,并在临刑之前发下三桩誓愿:六月飞雪、血溅练旗、楚州大旱。三桩离奇誓愿一一应验。三年之后,已经得取功名的窦天章出任两淮提刑肃政廉访(肃政廉访司:官署名。掌监察百官。蒙古至元初置提刑接察司,纠察地方吏治、政治得失,所巡视地区称道),使在窦娥鬼魂的指引下,为窦娥洗刷了冤屈。
      二、窦娥、蔡婆婆的形象
      窦娥是一个普通的下层劳动妇女,本本分分依附父亲、婆婆过平静的日子。【天下乐】“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今也波生招祸尤?劝今人早将来世修。我将为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段唱词说明了窦娥的性格特征:善良、温顺、孝顺、贞洁。只想本本分分侍奉婆婆过完今生,为下一世积福,在此生并无任何改变现状的念头。【寄生草】“你道他匆匆喜,我替你倒细细愁:愁则愁兴阑删咽不下交欢酒,愁则愁眼昏腾扭不上同心扣,愁则愁意朦胧睡不稳芙蓉褥。你待要笙歌引至画堂前,我道这姻缘敢落他人后。”这一段唱词真切地体现了窦娥“一女不嫁二夫”的忠贞思想。【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错看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的两泪涟涟。”【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阴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两段唱词塑造了一个刚直不阿的窦娥,把她的利剑直指上苍、直指朝廷。批判了社会的黑暗、官场的黑暗。蔡婆婆是一个既坚强又软弱的人,刚强在于她含辛茹苦独自抚养儿子及儿媳、软弱在于她随随便便就被张驴儿父子掌控。她说:“我问卢塞医讨银子去,他赚我到无人去处,行起凶来,要勒死我。亏了一个张老并他儿子张驴儿,救得我性命。那张老就要我招他做丈夫,因这等烦恼。”这段说白就阐明了她软弱的妇女形象。
      三、元代妇女的地位
      公元1311年(元武宗至大四年)元政府颁布的法律中明令规定“命妇夫死不许改嫁。”这是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第一次用法律形式明确禁止妇女改嫁。《元典章》记载“不改嫁誓状”、“失节不封赠”、“奁田需听夫家为主”等压迫妇女权益的法律。由此可以看到在元代对妇女的改嫁问题大家还是持否定态度的。再者宋代理学的盛行,人的思想也趋于保守,很多旧思想又再次被摆上桌面并被大众认同,如“妇人贞吉,从一而终”出自《周易》、“夫死不嫁”出自《礼记》、“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出自《女诫》、“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出自《二程全书》。这些思想被大众所认同,那么我们也就理解为何窦娥誓死不从张驴儿了。
      四、《窦娥冤》与“本色”之关系略谈
      “本色”是把生活原模原样的搬上舞台吗?当然不是,文学理论告诉我们“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以我们的剧作当然要切合实际,包括情节、背景、语言、动作等等。更关键的是要加以提炼,不能把鸡毛蒜皮的琐事及废话原样记录,而要高度概括,集中凸显事件的主要情节并使人物形象典型化。也就是我们老挂在嘴边的: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那我们从《窦娥冤》看看“本色”:
      首先语言的本色:剧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说到窦娥是善良的女性我们从【鸳鸯煞尾】“俺婆婆年纪高大,无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我便九泉之下,可也瞑目。”这一段词中看到了她的善良孝顺。再说到蔡婆的语言特征,前文我已经谈过蔡婆的性格软弱性,也例举了例子,不再赘述,她的语言合乎她的性格合乎她的身份,在她带张驴儿父子回家之后,她不知该如何把这个事情告诉窦娥,所以她说“羞人答答的,教我怎生说波!”她作为一个守寡多年的老妇人,似已不再把守节看的多么重要,把张驴儿父子招入家中时她所能接受的事情,守节与性命相比,她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性命。这就产生了蔡婆与窦娥两代寡妇所不同的贞洁观念。最后我们看全文的官吏形象,这是一个正面的形象――窦天章,剧中的他是一个正直的为维护封建传统道德而存在的形象。他听到窦娥“药死公公”后说道“我窦家三辈无犯法之男,五世无再婚之女。到今日被你辱没祖宗世德,又连累我的清名”可见他作为封建礼教的卫道夫对这种“大逆不道”的痛斥。最后他为自己的女儿昭雪之后还道:“莫道我念亡女与她灭罪消愆,也只可怜见楚州郡大旱三年。”立刻把自己上升到为国为民的“大义”上了。
      其次我们看情节:上面我已谈到元代的妇女地位问题,主要说到的是她们改嫁的问题。我们不说妇女改嫁法律上的约束有多么强烈,就单说在思想上对妇女改嫁问题还是相当不齿的,我们也从剧中看到元代妇女的从属地位。
      虽然在现代社会我们认为关汉卿把结局设定为鬼魂报仇有些无稽,但是要考虑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性,他们认为人死后会有鬼魂,而冤死的鬼魂会伺机为自己报仇使自己得以昭雪。所以我认为这个结局是合乎“本色”的,至少是被大众所认同且被认为是“合情合理”的,这部剧作才会流传并得到世人的瞩目。
      
      参考文献
      [1]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二卷)[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2]高谈文化.教你看懂关汉卿杂剧[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
      [3]关汉卿,等撰,徐燕平注.元杂剧公案卷[M].华夏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武敏(1987-),女,山西长治人,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

    相关热词搜索:本色关系窦娥冤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