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

    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

    时间:2020-03-19 05:22:1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是20世纪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导演之一。他起初以拍纪录片闻名,而后来真正让他被全世界所了解的原因是他开始了他的电影创作生涯,并拍出了《两生花》、《十诫》、“三色”等脍炙人口的作品,被称之为“骨灰级的殿堂大师”。

    [关键词] 表现主义 自由 平等 博爱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5.008

    因为悲观和灵魂的绝对崇敬,我感动于这个用电影谱写生命的、不承认自己成功的波兰男人——基耶斯洛夫斯基。我脑海里的所有关于他的印象就是忧郁的眼神,坚毅的嘴角,还有温和的表情,这个老人总是能显出他不凡的魅力。我们并不了解他的真实性格,但是透过电影了解他的灵魂已经足矣。在他的电影中我们放肆的哭,为渴望自由、为追求平等、为心存大爱、为另一个自己、为所有人高尚的灵魂。我不觉得悲伤是一种消极的东西,相反,在基耶斯洛夫斯基淡淡哀伤的影片里,我让自己的悲伤找到了释放的理由和空间,我很快乐,悲伤着的快乐。我相信这种快乐是纯粹的,不容侵犯的。

    基耶斯洛夫斯基,就像是一个世界的注目者,总以凝视的眼光洞悉着世间一切,他那深邃而尖利的眼光能够通过不可见的事物放射出无限大的光芒。我们看他的电影,就像是从一扇门的一个细微缝隙,窥视出一个深不可测的空间,而这空间四面都是晶莹透亮的镜片,折射出我们自己的生存状态。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基耶斯洛夫斯基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对偶然的感谓,对悲观的执着,对人性的关怀全部融入到并不钟爱的表达工具里的人;这个对卡夫卡,加谬有着极深崇敬的人,在那个动荡的岁月里所采用的方式似乎也显得那么理所应当了。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看来,所谓的表现主义可能不过是无聊的人所归纳的无聊的事,这些牵强的概括还不足以表达他的一切。如果所有的东西都要被冠名的话,那么基耶斯洛夫斯基被称为“空前的殿堂大师”是再合适不过了。有的人为了迎合某种冠名去作一些事情,而有的人是因为骨子里的某种特质去做一些事情,得以冠名,基耶斯洛夫斯基所作的一切在他自己看来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只是恰巧迎合了所谓表现主义的某些特点罢了。

    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强调主观想象,强调对世界的虚拟和变形的夸张与抽象,强调幻象在文学想象力中的作用。有的导演在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时可能会比较直接,而基耶斯洛夫斯基表达的方式与他们有所不同,他站在一个和电影里的人一样的高度去拍他们,镜头语言很少,不表现他的任何看法,甚至同情与快乐。但是实际上他的内心是个充满激情和怜悯的人,在纪录片《工厂》,《砖匠》里,他所拍的内容表达了他一切的心声。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和《十诫》以及《双面薇罗妮卡》里,他的主观思想占据了全部影片,我们能感觉一个老人在向我们娓娓地讲自己的内心,只是他的故事、他的内心由别人表现出来。这样的影片或许不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但是凡有灵魂的人都能读懂主观背后的大爱与大智。

    蓝、白、红是法国国旗的三种颜色,分别象征着自由、平等、博爱。自由、平等、博爱原是法国启蒙运动和大革命时期法国思想家、资产阶级革命家们倡导的人类理想,而几百年后,这三个名词代表的人类理想已经化成一种集体无意识,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形态追求的终极目标和人类的终极理想。但一直身处动荡不安的波兰社会背景下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对此却深表怀疑,他认为“西方思想正将这三种观念在政治及社会层面上付诸实行,但它们对个人层面来说又完全是不同的论题”。因此,基耶斯洛夫斯基以蓝、白、红三色为其影片命名,并非意欲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进行重申或是阐释,而是试图抛开一切政治、社会的背景因素,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放到现代生活中的精神、性情的层面让人思考并追索其对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1、《蓝色》:“自由”之梦

    蓝色是梦幻之色,影片正是以女主人公朱丽的一场“噩梦”开始的。丈夫、女儿因车祸身亡,朱丽陷入难以自拔的悲痛之中,她惟一的希望就是能够隔绝于这个世界。为此,她卖掉了郊区蓝色的住宅,安排好园丁、佣人和母亲的生活,搬到一个陌生的市区公寓里……朱丽的苏醒来自当她“梦见”亡夫帕特里夏的不忠之时,她自以为拥有的幸福原是错觉。当朱丽造访帕特里夏情人的工作场所自由宫时,这部影片的关键词“自由”的意义似乎清晰可见了:朱丽最初只有负面的自由——无可丧失也无从选择,在看似幸福生活的外表下掩盖着诸如她替丈夫写稿、丈夫却对她不忠的不和谐音符;之后她失去了丈夫、女儿和幸福生活,也获得了重新生活的自由,但她却选择了逃避,而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中,朱丽并未能获得身心的完全解放和自由;在几经痛苦折磨之后,朱丽终于看到了爱与自由再度结合的升华——她宽容了丈夫以及丈夫的情人,把郊区的住宅让遗留在丈夫情人腹中的骨血去继承,也宽容了自己,勇敢面对丈夫的好友奥利维耶的爱情并重新融入生活。存在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选择的自由,不是不选择的自由。尽管基耶斯洛夫斯基说,他想通过《蓝色》表达自由之不可能,但在影片的结尾我们仍然看到了希望——与我们同命运的朱丽最终可以再次睁开眼睛:最坏的事情已经过去了,虽然新的生活仍会充满困扰,但心灵却自由了。

    2、《白色》:“平等”的游戏

    基耶斯洛夫斯基曾这样阐释他的平等观:“我们了解‘平等’的理念,每个人都向往平等的地位。但我认为这完全不是真的,我不认为有哪个真想平等,每个人都想‘更平等’。”为了生动地展示他的平等观,基耶斯洛夫斯基以找寻平等为动机给观众设计了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类游戏:老鹰捉小鸡。卡罗尔•卡罗尔,一位波兰理发师随他的法国妻子多明妮来到法国后莫名其妙地变成了性无能。多明妮提出离婚,使卡罗尔身无分文沦落街头。而此时处于“老鹰”地位的多明妮似乎并不罢休,她又设局使卡罗尔受警方通缉,还冻结了他的账户。对于一个波兰人来说,卡罗尔在法国已毫无平等可言。当卡罗尔走投无路之时,同胞米可埃帮助他回到了祖国波兰,机遇使他成为巨富,于是他便开始寻求报复,找回他在法国丢掉的平等权利。卡罗尔以他的死讯和大笔遗产作为诱饵将多明妮骗到波兰。这一次在波兰,他留给多明妮一大笔钱,并报复式地证明他已经恢复了性能力,他似乎已找回了平等。但此时已处于“老鹰”地位的卡罗尔同样也不能罢手,他也设局使多明妮成了嫌疑犯并被监禁,正像以前卡罗尔在法国那样,多明妮同样孤立无援。平等——意味着公平对待——似乎在此实现了。但游戏到此并未结束,影片结尾,当多明妮透过狱窗用手语告诉卡罗尔“等我出来后,我们再来一次”时,卡罗尔流下了热泪。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白色》正是告诉人们生活际遇使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生出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理性意义上的平等是无法真正实现的,纯粹的爱情是性情的碰撞,而决非平等的交换。

    3、《红色》:“博爱”的宣传画

    对于《红色》主题,基耶斯洛夫斯基这样说:“我有一个愈来愈强烈的感觉:我们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即使当我们注意到别人的时候,我们还是想自己。这是第三部电影《红色》(博爱)的主题。”一个偶然的机会,青年女模特范伦蒂娜认识了退休独居的老法官。范伦蒂娜是青春、美丽、善良的化身,而老法官孤僻、怪异,干着窃听别人电话的违法勾当。他们分别代表着人生不同的两个时期或者说两种情境,但他们都同样承受着人生的寂寞并且封闭着自己。老法官曾有过痛苦的人生经历,在他面对范伦蒂娜充满善意的双眼时,冰冻的心灵开始融化,他诚挚地告诉范伦蒂娜他的过去。当老法官承认因在爱情上遭到背叛才促使他进行窃听时,他们之间的对话达到了高潮。范伦蒂娜的爱打动了老法官,弥合了他心灵的创伤。同样,范伦蒂娜也从老法官那里获得了爱的力量。15岁的时候,她的兄弟知道了自己并非父亲亲生。这一事实击跨了他,却让范伦蒂娜拓宽了对于家庭概念的理解:陌生人也可能成为兄弟。当范伦蒂娜因感到无法帮助吸毒的兄弟而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无助中时,老法官对他说“你不能代替你兄弟过他的生活”,尽管范伦蒂娜自认是他兄弟的保护人,她想要行动,但老法官却认为,她的存在就是行动:她只需要存在就够了。既然存在就是呼吸,那么,人们只需要“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就可以让“些许清新”进入体内。《红色》的结尾是一幅红色的影像——海难余生的范伦蒂娜的形象定格,这影像使我们回想起——几乎完全一样——她嚼着口香糖的那幅广告宣传画。

    综上所述,“三色”系列影片深刻而细腻地剖析了人类情感中最深层的部分,揭示了空虚寂寞的真正本质及现代人精神上的困境——人天生是孤独的,每个人都只不过是偶然存在的个体,面对生命感觉的破碎、面对无可奈何的两难,我们该如何抵挡生命中不可把握的失重?尽管作为一个具有宿命论倾向的悲观主义者,基耶斯洛夫斯基只关注个人的存在状态和忧郁、绝望的人生感受,他对终极价值的追索往往并不能给出答案,对存在的缺陷也从不提供治疗的良方,但是“三色”系列影片并没有流露出对人类社会深刻的质疑和彻底的绝望。他试图在不快乐的人生逆境中抓住某些散发光泽的短暂快乐,让人物通过互相关怀和自我醒悟的启迪,追求并渴望达到和谐的人生境界,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人道主义的求助,也是他个人对爱的母题的理解升华。

    作者简介

    刘磊,山西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

    相关热词搜索:洛夫斯基耶斯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