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地方剧种移植京剧“样板戏”的个案研究

    地方剧种移植京剧“样板戏”的个案研究

    时间:2020-03-27 05:20:2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京剧“样板戏”是戏曲发展史中不可忽视的现象,这些剧目不仅给经历当时的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且对京剧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这种影响也蔓延到了其他剧种。20世纪70年代,京剧“样板戏”创作与演出持续升温,为了让更多的人看懂“样板戏”,1970年7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文艺短评《做好普及革命样板戏的工作》,各地方包括西藏、新疆地区的地方戏曲剧团开始了移植京剧“样板戏”的工作。1974年国庆,多个地方剧种移植“样板戏”的剧目在京公演,其中包括湖南花鼓戏《沙家浜》、评剧《龙江颂》、河北梆子《杜鹃山》等以全剧形式演出,及湘剧、桂剧、壮剧、彩调剧、晋剧、豫剧等以折子戏形式演出,形式各异,数量众多。[1]这些剧目在移植时是有严格要求的,“应该是在‘样板戏’创作原则的指导下,对自身的剧种艺术进行‘革命化的改造’,要学演‘样板戏’不走样”。[2]

    关键词:戏曲;豫剧;“样板戏”

    在“京剧化”移植的严格要求影响下,往往牺牲了地方剧种的艺术风格。这些地方剧种移植“样板戏”的剧目大多寿命不长,随着“文革”的结束,多数剧目不再上演,逐渐被人淡忘,理论研究界对此类剧目也关注较少。但是,仍有一些移植“样板戏”剧目在本地流传广泛,甚至在“文革”结束多年后的今天,还会以全场形式来演出,豫剧《红灯记》就是其中之一。

    1 豫剧《红灯记》的创作背景及在当代的影响

    1.1 豫剧《红灯记》的创作背景

    1967年到1968年,河南省的大部分豫剧团为配合形势,开始移植《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等现代戏。1971年,前身为群乐剧团的郑州豫剧团演出革命现代豫剧《红灯记》,在传统豫剧唱腔音乐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改革,不少唱段在群众中广为流行,该剧由梁士英导演,曾于1974年、1975年两次作为河南省代表团的节目,赴京参加移植“样板戏”的汇报演出,由常香玉饰演李奶奶。

    京剧与豫剧两个剧种在音乐、表演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在那个动辄就以对待“样板戏”态度等同于对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态度的年代里,豫剧移植“样板戏”在音乐上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要移植出既不走样又要让观众听了后承认是豫剧的“样板戏”,难度很大。因此,豫剧音乐工作者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他们移植的不少唱段在群众中传唱广泛,在河南很多农村地区,豫剧移植“样板戏”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京剧。

    1.2 豫剧《红灯记》在当代的影响

    近十年来,豫剧《红灯记》仍在河南省内影响广泛。除郑州豫剧团、河南省豫剧三团排演此剧目外,2003年,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希望戏曲学校排演儿童版豫剧《红灯记》,2005年8月,河南电视台“梨园春”版由业余戏迷演出的豫剧《红灯记》,同样受到关注。豫剧《红灯记》中的经典唱段也深入人心。

    2 豫剧《红灯记》移植中的板式设计

    2.1 西皮散板、二黄散板的移植

    散板是京剧《红灯记》中最常用的板式之一,全剧共32段唱腔,其中西皮散板(含成套唱腔)7段,二黄散板(含成套唱腔)4段。豫剧属单一声腔的剧种,虽然当代流传的传统戏仍有“豫东调”“豫西调”之分,但现代戏大多是豫东与豫西调的混合,因此在对待京剧西皮、二黄两种腔调时,豫剧基本上没有调式上的区别。最常见的形式就是用飞板移植京剧散板。比如,第二场李奶奶“革命的火焰一定要大放光芒”,第五场铁梅“做人要做这样的人”,第五场李奶奶“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第六场对唱“你只能把我的筋骨松一松”,第七场对唱“万难不怕”,第八场李玉和“万里长城波浪翻”等京剧的西皮、二黄散板,在豫剧《红灯记》中均移植为飞板。

    由于京剧西皮、二黄散板的结构与豫剧飞板差别不大,所以移植后的大多唱腔既在摆字上与京剧区别不大,且符合豫剧的唱腔规律,如第八场李玉和唱腔“万里长江波浪翻”。

    除以飞板移植外,豫剧《红灯记》在京剧散板的处理还有特殊情况。比如第四场鸠山唱腔,就运用了流水板来表现反面人物。这段唱腔将西皮散板移植为豫剧流水板,唱腔在调式上与京剧保持一致,运用了传统豫剧不使用的C调,演唱音域比京剧略高。以下行音阶进行的流水板过门,营造出反面人物演唱时阴森、恐怖的气氛。整段唱腔演唱音域较低沉,拖腔较少。第一个上下句与京剧此唱段在摆字上的处理区别不大,但第二个上句将京剧的二句读变为三句读,并运用唱念结合,在符合豫剧传统唱腔规律的基础上,适当地表现了人物。

    此外,第八场铁梅、李玉和的对唱,为更加准确地表现剧中情感,运用了豫剧的滚白。第一场李玉和“手提红灯四下看”,京剧该唱段两个上下句均为西皮散板,第二个上下句连接很紧,没有过门,这种结构不符合豫剧散板的唱腔规律,因此移植后的豫剧唱腔从第二个上句由飞板转到流水连板,较好地解决了两个剧种音乐板式有所区别的问题。

    2.2 西皮原板、二黄原板的移植

    在西皮、二黄原板的移植上,豫剧《红灯记》中呈现出两种常见的形式,一种是以同样为一板一眼的二八板移植,如第一场李玉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西皮原板,第五场铁梅“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二黄原板,第八场李玉和“雄心壮志冲云天”二黄原板,第八场李玉和“无产者一生奋战求”二黄原板。移植后的唱腔大都保持了豫劇二八板的音乐风格,其中以李玉和唱腔“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最为典型。其唱腔符合二八板结构,旋律流畅自然,板眼位置的处理也不是照搬京剧唱腔。

    特别是在第三个上句“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一句,京剧使用了1/4拍,4小节均为板起,这种结构形式明显不符合豫剧二八板的规律,豫剧音乐工作者对此句进行了灵活处理。

    另一种为一板三眼的慢板移植,如第五场李奶奶“血债还要血来偿”二黄原板,第六场李玉和“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人民闹革命”西皮原板,第七场对唱“我一家”西皮原板。

    另外,第六场李玉和唱腔“从容对敌巍然如山”唱腔中对原板的移植处理比较特殊,使用了豫剧的迎风板。

    2.3 西皮流水的移植

    对于西皮流水的移植,豫剧《红灯记》中大多也以流水板的形式处理。比如第二场铁梅“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第五场李玉和“在粥棚”,第七场慧莲“铁梅已从我家走”等唱腔,都是使用流水板。但是,京剧西皮流水与豫剧流水板在结构上有很大不同,西皮流水板的特征是1/4节拍的形式、有板无眼。中快速节奏,唱腔的第一句从板上起唱,下边的其余唱句在板上开唱和过板开唱都可以,但其他唱句过板开唱的较多。因流水板是有板无眼的形式,所谓“过板开唱”就是从后半拍起唱,每句唱腔的最后一个字要落在板上。而豫剧流水板比较自由,“它由一板一眼(2/4拍节)组成,它的特点是常用跨小节的切分节奏,曲调经常变换拍节与节奏的强弱关系”。[4]

    在移植过程中,为了保持京剧《红灯记》的原样,就出现了一些不符合豫剧传统流水板的唱腔。

    从谱例对比可见,两个剧种同一句唱腔的摆字几乎完全相同,只有“猜出”二字,豫剧为两小节,比京剧多出两个八分音符的休止,其他摆字位置完全一样,没有出现豫剧流水板常用的“过板”,即跨小节切分音符的节奏。这种摆字形式及唱腔结构明显是不符合豫剧流水板的规律。

    除了用流水—流水的移植形式外,还有如第三场李玉和与磨刀人对唱的“有多少苦同胞怨声载道”,京剧《红灯记》板式为西皮流水转摇板,在豫剧中却做了二八板转流水的处理,而且转板位置不相同。

    2.4 成套唱腔的板式布局

    成套唱腔通常是戏曲剧目中的核心唱段,这些唱段最能塑造人物,是剧目中的精华。因此,对多种板式转换的成套唱腔的创作,往往在戏曲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豫剧《红灯记》中,对成套唱腔板式转换的处理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以京剧《红灯记》对应唱段的板式变化为模式,且符合豫剧传统成套唱腔板式变化规律。比如第五场铁梅唱腔“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

    京剧板式:二黄原板—垛板转散—快板转散

    豫剧板式:二八—垛板转散—紧二八

    这种成套唱腔的板式符合豫剧传统唱腔的规律,常派经典剧目《拷红》中红娘唱腔“闺门女重情意”,板式安排就是二八板—垛板—紧二八。

    第二种是以京剧《红灯记》对应唱段的板式变化为模式,但板式安排明显不符合豫剧传统唱腔的规律。比如第八场李玉和唱腔“雄心壮志冲云天”:

    京剧板式:二黄导板—回龙—原板—慢三眼—原板—垛板转散

    豫剧板式:栽板—迎风—二八—慢板—二八—垛板

    豫剧传统唱腔的板式一般是以“散—慢—中—快—散”的速度进行的,由速度稍快、拖腔较少的二八板转到速度慢、拖腔多的慢板形式,在豫剧传统剧目中很少运用。

    第三种是打破京剧《红灯记》中的模式,转板位置或形式不一致,按照豫剧传统成套唱腔规律重新进行板式设计。比如第五场李奶奶唱腔“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

    京剧板式:二黄散板—慢三眼—垛板—原板

    豫剧板式:飞板—二八

    很明显,豫剧《红灯记》在此唱段的板式设计上与京剧的区别很大,二八板代替了京剧中慢三眼—垛板—散板的转换,在“你不要哭,莫悲伤,要挺得住,你要坚强”处,使用了二八连板,合理地解决了不规整唱词的问题,恰当表现了李奶奶的人物形象。

    3 结语

    地方剧种移植京剧“样板戏”这一现象是特殊时代的艺术产物,这些移植剧目的产生,加速了“样板戏”的傳播,同时也为当时并不是京剧流传区域的观众增加了极为匮乏的欣赏家乡剧种的机会。这也说明了这些移植剧目虽然大多是照搬京剧,但仍在当时影响较大的原因。当然,能流传到当代,并被人广泛传唱的移植剧目并不多见,豫剧《红灯记》在21世纪仍能被整场上演并反响强烈,也是由于其唱腔并不只停留在照搬京剧,而是在移植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其中一些唱腔上的处理手法对之后的豫剧音乐也有一定的影响(如第八场李玉和唱腔“雄心壮志冲云天”中传统豫剧不常用的“二八转慢板”的转板形式,也曾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豫剧现代戏中)。笔者对豫剧《红灯记》音乐的分析,是试图以个案分析的角度窥探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地方剧种移植京剧“样板戏”时的具体做法,从音乐的角度使当代人对50年前京剧“样板戏”的移植了解更为深入。

    参考文献:

    [1] 国庆期间首都文艺舞台繁花似锦[N].人民日报,1974-09-26.

    [2] 余从,王安葵.中国当代戏曲史[M].学苑出版社,2005:550.

    [3] 豫剧移植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主旋律乐谱[M].河南人民出版社,1976.

    [4] 王基笑.豫剧音乐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120.

    [5] 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主旋律乐谱[M].人民出版社,1970.

    相关热词搜索:剧种样板戏个案京剧移植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