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从戏曲演变看戏剧的现代化进程

    从戏曲演变看戏剧的现代化进程

    时间:2020-03-27 05:22: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

    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国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中华文化的传承职责,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如何创新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逐步实现传统戏曲的现代化,正是戏曲工作者及文化研究学人摆在眼前的紧迫课题,现代多元艺术因子的融入及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为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戏曲演变 中国戏剧 现代化进程

    中国戏曲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高度综合。王国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戏曲考源》),充分阐明了构成戏曲艺术的基本要素。

    从先秦巫舞到“角抵戏”等百戏及优孟衣冠,从唐代“踏谣娘”、“参军戏”到宋“杂剧”、金院本,从元杂剧到明清“传奇”,中国戏剧走过了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国戏剧(戏曲)的最大特点就是“通俗性”和“实践性”,源于民间,反哺民间,是进行文化普及、娱乐教化民众的最佳途径。

    那么,在观念多元开放、中西文明相互融合的当代,如何融汇现代绘画、音乐、文化观念等元素,使戏曲艺术成为富有现代艺术特征的文化娱乐方式,传达现代人新的文化理念和心灵感悟,这是艺术家们需要深思熟虑的课题。尤其是影视媒体高度发达,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进入剧场从容观摩戏曲,无疑是一项奢侈的享受。但美国大牌歌星惠特尼·休斯顿却能借鉴戏曲旦行唱腔的婉转秀媚、一字多转音,而使声音变得豪放和淋漓酣畅,一如萨克斯。好莱坞也看好中国戏曲的歌舞娱乐融合方式,充分发掘丰富的中国元素,抢占先机,成功推出一部又一部的影视大片,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等,赢得了巨额票房收入。

    一、弘扬传统,古为今用

    戏曲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题材的生活化及演绎的现代化。全国三百六十多个戏曲剧种,除演绎《霸王别姬》等传统剧目外,也编演新剧目,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建国初期,强调“推陈出新”,戏曲界迎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譬如豫剧《朝阳沟》就是描述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下放劳动的实况,剧中人物的对话融入了现代话剧的手法,拥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与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一致——摒弃了传统戏曲里人物对话(宾白)的拿腔拿调,使其容量更大,更贴近现实生活,为观众所喜闻乐见,题材的现代化变革无疑给戏曲的良性发展奠定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此外,如我国首部电影《定军山》,录制谭鑫培主演的传统戏曲《定军山》,这种形式极大地拓宽了戏剧艺术的生存土壤。

    进入21世纪,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本土文化的强烈渴求催生了革新传统戏曲艺术的再次起步。譬如广西桂剧在改革开放的东风中发扬光大,创作了以历史人物陈宏谋为主角的《大儒还乡》(2007),和以桂北水利文化为题材的《灵渠长歌》(2009)等一批优秀剧目,弘扬了传统地方剧种,为桂林“文化立市”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尽管《大儒还乡》是一出悲剧,但充分体现了桂剧特色。剧中唱词别致,唱腔委婉动听,“莫道爷爷建树广”等唱段,借古讽今,针贬了时政。剧中创造性地运用了现代舞美、灯光、音乐、歌队、舞蹈等艺术手段,一改古装戏舞台的老套,使之清纯、靓丽、现代,多层次彰显了艺术美,并适时注入广西民歌风味,使全剧充满浓郁的地域风味。该剧成为继《瑶妃传奇》(1991)后,第二个喜获文化部文华奖(第十二届)优秀剧目奖的桂剧剧目。戏曲题材的改革创新大大彰显了戏曲艺术的现代性,使其焕发出勃勃朝气和生机。壬辰龙年元宵晚会上,幼儿戏曲的成功演绎更是推波助澜、锦上添花,昭示了戏曲艺术后继有人。

    戏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包括唱、念、坐、打,涵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表现方式,充分呈现出本民族所独有的文化特质。在全社会加强戏曲的欣赏及演绎训练,有助于大众文化素质的迅速提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力加强中国戏剧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对于建设文化强国,无疑具有强大推动力。

    二、诞生异域,融合渗透

    中国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较早地使用了“戏剧”的概念,使之与“戏曲”区分开来。我国新兴话剧文明戏(1899一1918),萌芽于“五四”前夕,大约与电影等先进技术及观念的传入同步;从东京“春柳社”(李叔同)到上海“春阳社”(王钟声),中国话剧的发展先后历经了五个阶段。最初的话剧以其迅速反映现实的特长,有力地配合了现实斗争,张扬了新文明、新文化。无论是任天知创办“进化团”,还是胡适最早的话剧剧本《终身大事》,从“新民社”到 “爱美剧”、“民众戏剧社”等,中国戏剧的诞生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斗争的鲜活生命力,是新文化最有力的宣传阵地。

    小时候深受地方剧曲影响的鲁迅,其戏剧观与胡适、傅斯年等人不同,他强调戏剧的社会“启蒙”功能,坚持戏剧家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戏剧作品,让戏剧发挥感人的魅力,从受众角度出发提出了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现代人情感的“为人生”的戏剧观。

    20世纪初,曾留学日本和欧洲学习油画的关良、林风眠等,借鉴西方现代绘画艺术和中国民间艺术形式,采用全方位的塑形理念,将中国传统戏曲人物形象表现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追求写意之趣,夸张表现中国戏曲人物的造型特征,中西合璧,开创了戏曲绘画的新路。此外,民间剪纸、年画、刺绣、玩具、瓷器等民俗艺术品中,也都可以看到戏曲元素的踪影:诸如戏曲人物的造型、戏服脸谱等等不一而足。在影视媒体中,我们也不难看到戏曲的身影,譬如电影《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电视剧《铁梨花》等,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了戏曲元素。

    1932年至1934年,欧阳予倩先生曾远赴欧洲实地考察西方舞台艺术,观摩了西方歌剧的导演和表演后,对中国戏剧的中西融会与古今承传,提出与时俱进、兼收并蓄,“把文化力量视为国家综合实力的基本组成部分” (李江《抗战时期桂剧改革中文化战略思维的转换及其启示》,载于2009年《抗战文化研究》)的艺术主张,高度评价了戏剧的魅力,表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一流艺术家文化战略思维的高度前瞻性。

    田汉先生据关汉卿和朱帘秀轶事创作的话剧《关汉卿》,堪称戏剧创作之瑰宝,为现代戏剧创作如何采纳历史题材提供了宝贵借鉴。该剧紧扣《窦娥冤》的排演,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讴歌了主人公“铜豌豆”的英雄主义性格,彰显了真善美。

    三、继承传统,各方努力

    白先勇先生说,希望在21世纪,中国将能从昆曲开始迎来文艺复兴。白先勇为此不辞辛劳,亲自执导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该剧先后演绎两百场次,并借助摄影等新兴媒体(摄影师许培鸿历时8年拍750幅剧照),多角度地弘扬戏曲艺术魅力。

    当代作家贾平凹面对新世纪乡村的变动,适时创作了长篇小说《秦腔》,以“秦腔”为中心意象,描绘了西北乡村各个层面的真实图景和民间传统文化的衰败,体现了贾平凹对乡村人性的关照和反思,唱出了一首民间文化挽歌,浓郁的地域戏曲因素,大胆突破了乡土小说创作的旧格局,尝试了文学的戏曲化融合。

    四、精彩荟萃,百花齐放

    中国戏曲艺术往往对生活原型进行高度提炼、夸张和美化,舞台上的演员以桨代舟,以鞭代马等,几个龙套可以代表万马千军,一个圆场等于行走万水千山。这与西方戏剧的写实,不可同日而语。中国戏剧具有综合性、传奇性、寓言性,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审美境界,这也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使得中国戏曲艺术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印证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中国戏剧从萌芽到成熟,历经曲折和艰辛。戏剧的教化作用、鼓动作用不可小视,如广西的桂剧在宣传抗战,激励救亡热情,凝聚爱国意志等方面都有历史见证。“影视的戏曲化”、“文学的戏曲化”和“戏曲的影视化”,在当今建设文化强国的使命中,传统戏曲的创新潜力巨大。尤其是当下盛行的影视媒体艺术,如《花为媒》、《朝阳沟》、《天仙配》、《打铜锣补锅》、《红楼梦》等,借助影视这扇翅膀,飞入千家万户,让普通百姓坐在家里,也能欣赏到精彩的戏曲艺术。从《歌舞青春》、《红磨坊》、《猫》、《图兰朵》、《音乐之声》等剧目的成功引进,到新编戏曲《红灯记》,歌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红霞》、《江姐》、《五朵金花》、《刘三姐》、《夜半歌声》,话剧方面苏叔阳《丹心谱》、宗福先《于无声处》、沙叶新《陈毅市长》、高行健《绝对信号》等剧目的百花齐放,推陈新,均印证了我国戏剧大有作为的光明前景。

    责任编辑:尹雨

    参考文献

    [1]蒋星煜主编.元曲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2]夏庭芝.青楼集[M].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3]李江.抗战时期桂剧改革中文化战略思维的转换及其启示[J].抗战文化研究,2009.

    [4]刘海洲,崔海妍.从《秦腔》看乡村的当下关照与言说方式[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10(01).

    [5]郭英德.明清传奇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6]卓光平,肖百容.鲁迅的戏剧活动和戏剧观[J].辽宁大学学报,2007(06)

    相关热词搜索:戏曲演变看戏现代化进程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