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试论中世纪美学中的象征观

    试论中世纪美学中的象征观

    时间:2020-04-21 05:21:4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内容提要:当欧洲进入中世纪文明,象征逐渐取代模仿说成为主要的审美范式和艺术观念。中世纪象征观念与基督教文化和世界观密切相关,同时其作为桥梁在宗教和艺术之间形成某种同构关系,即超越有限的物质寻求无限的精神存在。

    关键词:中世纪美学象征基督教

    随着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社会正式步入中世纪时代。欧洲中世纪,一方面切断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承,同时又发展出了基督教文明。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中,基督教文化逐步确立起社会主导地位,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美学思想也必然受其影响并产生出了新的美学思潮,其中象征逐渐取代了流行已久的模仿说而成为新的主要的审美范式和艺术观念。

    一、象征与基督教世界观

    象征一词源于希腊语symballein,意为标记、符号,原为双方约定各持一枚硬币的一半作为相契合的信物。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象征逐渐进入文化艺术领域,而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象征早已脱离了其字面意义而进入神学、美学领域,并成为中世纪美学的一个显著特征。黑格尔在分析象征型艺术时认为:象征的各种形式都起源于全民族的宗教的世界观。中世纪美学中象征观取代古希腊以来的模仿说,与人们宗教文化及世界观的变化密切相关。诞生模仿说的古希腊文化基本上是一种混沌未开的自然主义一元文化。在希腊人的观念中,二元论被完全排除在外,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实质的,精神与物质、肉与灵并未分化,在这种万物同质的观念影响下,艺术仅仅是“正常的感官知觉能感受到的现实的再现,并且艺术与人及其目的之间的关系如同一般的知觉对象与人及其目的之间的关系”[1]。也即在希腊人眼中,艺术与美只在于它们与知觉对象存在模仿关系。古希腊的自然主义一元文化没有将艺术思维上升到精神的高度而只是停留在美的感性形式中,这种“混沌的普同性与感性一元性”使“艺术摹仿自然”成为古希腊美学的一个基础理论。

    与古希腊文化不同,基督教文化强调精神的本体地位,神与人、灵与肉、精神与物质相分离,文化重心全然落在了前者身上,后者遭到鄙弃,即只有上帝才是完全、绝对的实在,而物质、感官在上帝面前都是虚幻的。鲍桑葵认为:“与柏拉图之前的信奉自然主义的一元论相反,这时的基督教意识是二元论的,但是这个时代的基督教只是争取表现更高层次或精神性的一元论的一场艰苦斗争的外部表现。”[1]在基督教文化中,上帝是真善美三位一体,以绝对精神而存在,他是绝对的完满、完善、无限,因而美是非物质的,不存在于人的感性之中,而根源于超自然的上帝。通过借助三位一体的上帝,基督教重新确立了美的本体,即美是上帝本身。和谐、整一等古典美学中的基本特征在中世纪美学中得以延续留存,但在此语境下和谐整一最终还是根源于上帝的。上帝的纯朴统一性是绝对的,世间万物莫不是作为上帝的产品而存在,因而万物美的特征也就是上帝的特征。此外中世纪美学还着重强调“光”这一审美原则。光辉不仅是物体外表一种悦目的东西,更是一种象征主义的精神性的东西,上帝在真光中显示自己,尘世之美因光的缘故而分有着上帝神圣的大美。在这种宗教文化背景下,中世纪的人们在思考美与艺术时具有某种形而上的属性,象征意识逐渐凸显出来。

    二、象征作为桥梁

    基督教在确立以绝对精神为本体,以灵肉对立为形式的二元论文化时必然会遭遇到一个现实困境,即如果美只能以绝对精神存在,世间有形的万物何以有美呢?如果艺术必须通过物质性媒介手段才能得以表现,具体形态的物质如何表现以绝对精神存在的上帝之美呢?因而基督教文化的二元论客观上在物质与精神之间制造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而要想跨过这条鸿沟就必然要寻到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同一性。象征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就在两者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吉尔伯特在《美学史》中认为象征是心灵的看不见的内在趋势所运用的可见的符号和标识,无形的心灵的内在趋势是一种精神性的因素,而可见的符号和标识则是一种物质性因素,所以象征就是运用一定物质媒介来表现精神意念的一种手段。在基督教氛围中,象征第一要义是服务于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的宗教目的。而在美学领域中,“象征观实际上是古老的主客体统一模式,它将物质纳入到了精神对象化的范围,物质只有在合于精神意念的前提下才可能获得美的性质”。

    九世纪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的神学家埃里金纳在《论自然的区分》中提出了“四种自然”学说,借以来说明现实世界和神秘天国之间的联系。他将自然理解为巨大的象征宝库,上帝在创造万物中实现自身,自然万物表现了上帝,因而自然与上帝也不再仅仅表现为一种因果关系,而且类似符号与所指之间的关系,这就洞开了象征主义门扉。由于自然表现了上帝,所以物质世界不再是与精神世界完全对立无价值的存在,而是作为上帝的象征而存在。以宗教文化的象征思维来把握现实世界,使得物质在获得神意象征后不再是一元存在而是二元或多元的存在,它们在世界中虽依然拥有其本质特性,但更多指向了它们背后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因而中世纪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中感官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被二元化了,“蝴蝶、鹤、孔雀……各自都有神圣的不可思议的含义。”[2]这样上帝之美“借助象征主义这一茫茫无剂的绳索,从天国降到大地”。由此可见宗教与象征意识是相伴而生的,宗教正是通过借助象征性的想象往返天国与大地之间。由于这种象征关系的建立,尘世物质世界获得了存在的理由,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精神在本质上都可以表现上帝的神意,这也使得艺术借助于物质媒介去表现上帝之美具有了可能性。

    在中世纪这个超级宗教时代,基督教凌驾于一切艺术之上,一切文艺都需为宗教服务,因而这个时代艺术主要表现为宗教的艺术、象征的艺术,而并没有所谓“美的艺术”,文学、绘画、音乐以及当时最辉煌的建筑艺术等都被用来满足宗教目的。托马斯阿奎那认为艺术作品起源于人的心灵,人又是上帝的形象和创造物,而上帝的心灵则是万物的源泉。即是说艺术起源于上帝心灵,是上帝与天国的象征,这样艺术就可以为神学信仰来服务了。由于中世纪艺术都被以工具性态度来对待,因此它们被创作出来并不是供人欣赏的,加之象征观念使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形象背后的隐喻意,并没有真实描绘客观事物的意图,所以“中世纪的艺术家并不打算创作真实再现自然或者美丽悦目的作品”“根本没有我们所理解的肖像画,画家只是依照古法画出一个人物,然后再给它加上一个表示职位的标记”[3]。中世纪的文学也大都有宗教性,或者宣传教义或者表达作者的宗教情感,无论是教会文学或非教会文学中都充满着源自基督教的传统象征。《圣经》作为中世纪美学的一重要代表,其表现出鲜明的象征主义特征。《圣经》中包含丰富的象征意象,并由之构成了一个奇特而富于魅力的象征世界。自然就是《圣经》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象征形象,如树和水构成《圣经》叙事开头和结尾最主要的两个象征意象,其所象征的是人们失去的但最终复得的世界。《圣经》中的象征意象构成了一系列独特的语汇,同时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寓意,如亮光、磐石、盾牌象征着上帝,蛇象征着魔鬼,苹果象征着诱惑等等。在中世纪流行的诸如骑士文学、市民文学等非教会文学中,经常可以看到象征形象,象征、寓意手法也得到广泛运用,中世纪末期但丁的《神曲》更是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精心营造的宏大象征世界。在建筑艺术中12世纪西欧兴起的哥特式教堂建筑鲜明体现出中世纪美学中的象征意识。哥特式建筑艺术旨在通过象征语言的运用营造一种脱离尘世而投身精神世界和彼岸世界的意境。在庞杂繁复而又精密细致的哥特式建筑中,象征即见于整体设计,又表现在细部处理,中世纪美学中所注重的象征上帝的形式因素与光因素在这里被完美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哥特式教堂成为一个和谐神秘的象征整体。在形体、光影、声色交互作用下,人们仿佛置身于超验的彼岸世界,不由产生一种“神圣的忘我感”。哥特式教堂建筑所达到的这种象征与被象征的界限的消失是中世纪被宗教化了的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综上,中世纪美学通过象征重新确立了美的本体和表现方式,但在这个神作为主宰的时代象征无不与宗教性目的相联系。正如吉尔伯特所言,最高艺术即“凝神观照的艺术”是所有艺术的规范,惟有通过这最高艺术,心灵才在心里的内在镜子中看到上帝。虽然“面纱”有时近似独立,但直到中世纪后期,作为象征物本身的审美意义才日益得到真正重视。

    【参考文献】

    [1]鲍桑葵.美学史[M]彭盛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

    [2]吉尔伯特、库恩.美学史[M]夏乾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3]武兴元.由模仿到象征:古罗马和中世纪文艺基本观念的历史变迁[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4]彭青青.欧洲中世纪文学象征思想及其特征[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冯雪峰)

    相关热词搜索:试论象征纪美学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