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_逼良为腐

    _逼良为腐

    时间:2019-01-28 17:41:2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皇权下的官员很容易产生腐败冲动,他们的官帽是皇帝赐予的,而非百姓施给,自然不必在乎百姓的感受。但公道地说,封建时代官员的腐败有些固然是因为个人的贪婪,有些也是被当时不合理的体制逼出来的。
      众所周知,清代官场有所谓“陋规”,就是下级官员每年都得给上司赠送礼金。“陋规”名目繁多,比如漕规、盐规、税规、驿站规、平头银、冰敬、炭敬、别敬以及“三节两寿”(三节:端午、中秋、过年;两寿:上级官员及其夫人的生日)礼等,数量惊人。一个巡抚、总督一年收入几十万两白银,不费吹灰之力。以前我一直认为所谓“陋规”完全等同于现在的贿赂,全部进了官员个人口袋。读了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2月版)一书才明白:清代官员收受的“陋规”相当一部分其实是用于公事。清官与贪官的区别不在于他们收不收“陋规”,而在于他们是否将“陋规”所得全部用于公事。正因为“陋规”是地方公用开支来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清代著名清官林则徐、曾国藩都曾心安理得地收过这种孝敬。
      这里不能不讲到清代奇怪的人事、财政制度。当时的总督、巡抚衙门都有一套行政班子,由幕友、书吏、仆役家丁们组成,负责办公、顾问、保卫、勤杂等事务。这些人所产生的开支本来应该由国家财政负责。但清政府规定:国家只给地方政府主要官员开工资,需要人帮忙,得地方官员自己去请,谁请谁出钱。清代的地方官员也没有职务消费,请客、住房、坐车、出差、给上级领导买个纪念品什么的,都得官员个人掏腰包。工资不敷支出,收受下级官员的“陋规”赠送,用于弥补公用经费的缺口,也就成了官场普遍的选择。
      陋规所得是一种不能摆到,阳光下的收入,以此中饱私囊特别容易。政府财政拨款规矩一般都相对严格,用于什么、怎样去用,用了之后如何报销都有定制;官员陋规所得如何使用,完全可以一个人说了算,用其办公当然没问题,将它装进自己裤袋一样没问题。事实上,专制时代官员借陋规大谋其私的现象如野草一样普遍,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这种现象的生动概括。清代公务员的工资是非常低的,曾国藩当了许多年两江总督,官当到了顶。也没有攒下多少钱来。一个比总督低N品的知府薪金能有多高?怎么可能攒下那么多钱?唯一的解释是清代官员个人致富靠的不是工资,而是腐败收入,具体地说是陋规。
      对于陋规,清政府也不是不知道,然而,它更知道其先天不足的体制所病――中央政府可以反腐败,但不能反得太厉害。否则,整个国家的各级地方政权立即会因无钱无人办公大崩盘。康熙皇帝曾说过:“凡事不可深究者极多,即如州县一分火耗,亦法所不应取。”不过康熙接着还有下面“善解人意”的话:“若尽以此法一概绳人,则人皆获罪,无所措手足矣。”康熙四十八年九月,皇帝在给河南巡抚鹿祜的上谕中说:“所谓廉吏者,亦非一文不取之谓。若纤毫无所资给,则居常日用及家人胥役,何以为生?如州县官只取一分火耗,此外不取。便称好官,若一概纠摘,则属吏不胜参矣。”康熙的意思非常明白:你搞腐败是可以的,但要把握一个度,不能弄得鸡飞狗跳。毕竟,腐败得太过分,惹得官逼民反,也不是一件好事。
      一然而,官员在腐败问题上一旦开了头很难收手。纵观有清一代,固然有林则徐、曾国藩这样的清官,但和坤这种贪官似乎更多。对于官员,腐败本来就是一个无师自通的活儿,何况还有一个逼良为腐的制度陋规,你叫他如何舍得放弃眼前这一块块的大肥肉?在如此体制下,官员腐败是必然的、普遍的、没有多少个人风险的,不腐败是偶然的、个别的、充满生命的血泪。

    相关热词搜索: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