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群众魅力_“余东农民画”展现群众文化的无穷魅力

    群众魅力_“余东农民画”展现群众文化的无穷魅力

    时间:2019-01-28 17:58:4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余东村地处丘陵,位于衢州市柯城区以西沟溪乡境内,依山傍水,山村秀美,离市区约22公里,全村共有796人,在600多人业余书画爱好者中,其中余东农民画骨干成员达48位。其中就有6位农民画家被浙江省宣传部、省文联、省文化厅列入浙江省首批民间优秀艺术人才。在这支创作团队中,既有年长的老人,也有年幼的少年。既有家庭妇女,也有中、青年农民。既有农村党员干部也有普通村民。充分体现出群众文化的无穷魅力。群众文化不仅给这里的农民注入活力与生机,还带来了生产力、和谐力、凝聚力。从上面送文化到农民自己“种文化”从而达到质的飞跃。在余东村近十年来没有过民事、刑事案件,更是没有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干群关系密切,邻里关系和睦在当地被人们传为佳话。
      余东村2004年被评为衢州市文化特色村之后,2005年被评为首批浙江省文化示范村。浙江省无邪教村,2008年评为省“种文化”先进村。2009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示范村以及省纪委授予的基层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模范村等。就此,2008年沟溪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绘画画乡。在中共浙江省委建设文化大省,衢州市委建设文化名市、柯城区委打造人文柯城的政策推动下,余东农民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一、余东农民画起源与发展
      余东农民画作为现代民间绘画艺术,虽然是近几年才被人们知晓,可他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民艺术家,几十年如一日,一边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一边从事农民画创作,他们在学习、借鉴民间墙头画、檐头画、剪纸、刺绣等多项艺术门类的基础上,尝试农民画创作,祖辈流传的高超的艺术图案,虽然大都在文革期间毁灭,但在余东村以及相邻的五十都村、沟溪村至今还保留着部分晚清时期原汁原味的照壁砖雕画、室内装饰墙面画以及檐角绘制的吉祥图案等,他们从中汲取较多的艺术成分,从余东农民画的艺术风格、构图、内涵寓意上,都留有民间传统艺术的多样性、趣味性、灵活性痕迹。他们画作往往取材于农村的景色或农民的生活片断,抒发出浙西农民对新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洋溢着桔乡农民淳朴、善良和豪迈的感情本色,闪耀着现实中美好与理想追求的绚丽色彩,凝聚着农民土画家们的辛勤耕耘的汗水。扎根于民间艺术的余东农民画,以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大胆地进行艺术夸张,形成了鲜明的艺术构思和独特的艺术造型。
      在这之前几十年里,余东村一直没有过像样的文化活动场地,记得2003年农民画协会刚创建之不久,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缺乏开展活动的场地以及活动经费严重短缺的困扰。于是,借用老村支书余小毛一幢50余平方米老房子,作了些最简单的布置后,终于有了村民自己的文化活动场所,满足了村民盼望已久的迫切愿望,为村民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搭建平台,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空间。如举办一些简单的农民画展、作小范围培训、创作、为民义务写春联、举办传统节日书画创作交流等。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只要村民家里结婚、上梁办喜事,协会将组织会员向村民赠字赠画,有时还帮助布置新房,展示出民间文化的魅力,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随着影响力加大,村里学画画的青年人也就渐渐也就多了起来。
      2005年在各级政府高度关注下,余东村两委在集体资金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投资55万元新建了一幢建筑面积580平方米,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人余东村农民文化中心大楼,文化中心设艺术览厅、书画创作室、农民艺校、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广场等。有了较为完整的文化设施以及活动场地,余东村农民也就有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来自欧盟、美国的多位国外友人慕名而来,高度赞扬当今中国农村新变化,新景象。并收购收藏余东村农民画以及美术工艺品等,正如余东村村民余志清所说的那样;“以前我们只知道下地干活,那想到还能通过文化产业赚洋钱,是我们以前做梦也不敢想的事。”
      二、余东农民画传承与创新
      记得2003年4月在我刚任沟溪乡文化员不久,就一直在思绪着,如何组建余东农民画创作协会,大伙儿一拍即合,制订协会章程,选举产生协会骨干。本着“入会自愿、退会自由”的原则,不断吸收新成员,会员从创会之初的16人发展到如今的626人,在他们中有夫妻间、兄弟间、父子间以及一家几代人不乏其人,农民画家余统德、郑根良、郑位良、余雪莲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在农民画艺术传承中,本着生产与创作两不误的原则,采取以老带新代代相传的模式,借助村农民文化活动中心以及当中、小学教育园地,建立多个农民画培训基地,免费为村民进行培训,从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群众文化不仅给这个的农民注入活力与生机,还带来了生产力、和谐力、凝聚力。
      2009年4月余东村农民又自主投资开发出,农民自己拥有知识产权的余东农民画美术工艺品,从业人数达860多人,开发出以工艺品小屏风、工艺挂件、木雕工艺框以及工艺品台面画等12个系列20多个品种,年销售产值达200多万元,余东村农民文化产业收入人均达到1360元,以余东农民画、美术工艺品以及彩灯制作为主的文化产业,不仅成为该村农民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同时又带动了其它农家乐产业、旅游产业、农业产业快速提升与发展。
      三、余东农民现出生机与活力
      自2005年秋余东农民画首次在衢州市群艺馆举办大型展览之后,2006年10月有48位农民走出小山村带着140多幅农民画作品,在浙江展览馆举办《衢州•柯城•余东农民画展》,2008年秋在衢州学院艺术系展厅再次举办《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余东农民画展》,累计印制余东农民画册2期,共5000册,册页18000份,近几年来,累计协会创作作品达1200多幅,先后有12位农民创作的50多幅作品在省级、国家级美术大展中入展有的还获奖。曾多次应邀参加在北京、南京、安徽、福建、义乌等地大型画展。2007年应邀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全国代表大会。2009年1月至2月应阿曼苏丹国邀请,受国家文化部指派,参加阿曼苏丹国首府马斯喀特市举办文化艺术节,现场展示余东农民画作品以及工艺品120件,大部分作品被多国友人收购、收藏,并先后到该国ABA贵族学校、皇家空军学校等地作讲解、示范,每到之处受到国外友人以及华人华侨一致好评。
      余东农民画之所以能从山村走进城市,走向全国乃至世界,除各级地方政府领导高度关注外,主要是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抓队伍建设,建立余东农民画协会。把农村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吸收到协会中来。二是抓阵地建设。启动余东村文化中心建设项目。三是抓活动宣传。精心策划,到各地区举办余东农民画展览,增加影响力。四是抓培训交流。邀请省、市名家、大家为农民讲课,并一起交流创作。五是抓规范管理。将余东农民画发展纳入乡村两级全年工作重点加以推进。并规范会员的权利与义务。对此,在激励农民的创作积极性的同时,加大保护措施,本着:“政府推动、坚持特色、市场取向、快步提升。”原则,不断提升余东农民画创作水准,起到了很好示范引领作用,从而也带动了周边村群众文化事业的快步发展。
      群众文化是乡村农民所拥有的稳定、共同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具有全方位性。我们不能把文化狭隘地等同于文艺活动,后者只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型、健康的生活方式应是新型、健康的乡村文化的本质内涵。其中农村的生产能力、生活状况、乡村治理结构、社会保障状况、民主管理程度、村民自治水平等各方面,都应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型、健康的群众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全方位地把握群众文化的科学内涵,充分展示群众文化“化人”的社会功能。
      余东农民画作群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余东农民画从寻常百姓家走来,又向农民生活中走去。余东农民画也因此成为当地百姓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的精神食粮,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环境。余东农民画的广泛传播,并发扬光大,给余东村带来了新农村建设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相关热词搜索:群众文化无穷展现魅力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