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青海古迹概览之三]青海古迹

    [青海古迹概览之三]青海古迹

    时间:2019-01-29 05:37:4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柳湾墓地       青海省乐都县柳湾墓地是一处原始社会晚期墓地,也是目前我国考古发掘中最大的一处氏族公共墓地。这个墓地不仅墓葬数量多,出土遗物也十分丰富。柳湾墓地的发现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柳湾位于湟水中游北岸,西距乐都县城十七公里。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黄河上游主要支流的湟水两岸,土地肥沃,水量充足,自然环境优美,为古代人们劳动、生息的好场所。湟水河谷两岸蕴藏着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这一地区的远古文化源远流长。柳湾墓地所发现的数以万计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为我们描绘出原始社会晚期湟水两岸氏族先民农耕渔猎的生动画面。
       柳湾墓地共发掘各种类型墓葬1500座。其中半山类型257座,马厂类型872座,齐家文化366座,辛店文化5座,出土各种类型文化遗物共3万余件。
       柳湾墓地的发掘,使我们对黄河上游地区一个氏族社会晚期的典型墓地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实为探讨我国西北地区数千年前古代文化的窗口。
       半山类型墓葬集中分布在柳湾墓地东边的第一个台地上。墓葬多为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部分是一头大一头小的梯形竖穴土坑墓。墓葬的坑位除少数外,一般都排列得比较整齐,沿着台地的缓坡从下往上或从低往高处逐级排到台地的顶部。方向大多数是南北向,即头北脚南。葬具是用松柏类树干制造的,可分为梯形木棺和吊头木棺两种。墓葬分为单人墓与合葬墓两大类。在人骨架摆放的方式上,既有单人个体葬,也有多人同坑或同棺葬;有人骨架较完整的仰身直肢葬,也有人骨架经迁动的二次葬。儿童的葬法与成人相同。在随葬器物中,以陶制器皿最为普遍,比较常见的有彩陶壶、陶盆、陶钵、彩陶罐、侈口陶罐和单耳陶罐等。
       马厂类型墓葬形制以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为主,其次是带有墓道的凸字形墓。马厂类型墓葬首次发现了有榫卯结构的木棺葬具痕迹,有吊头木棺、长方形木棺和独木棺。葬式分单人墓与合葬墓两大类。单人墓根据人骨架摆放的姿势不同,分为仰身直肢葬、二次葬、屈肢葬等3种。随葬器物以陶器最为广泛,还有石、骨、角、蚌等不同质料的生产工具和装饰品。
       齐家文化墓葬形制与马厂类型基本相似,既有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也有带墓道呈凸字形的墓。首次发现了齐家文化结构清楚的木构葬具的痕迹,有长方形木棺、独木棺(独木舟式)与垫板。既有单人墓,也有多人合葬墓。葬式可分为仰身直肢葬、二次葬、俯身葬、屈肢葬与断肢葬等5种。随葬工具以石制的生产工具、陶制的生活用具和各种装饰品为主。
       柳湾墓地的发掘为我们进一步搞清了马家窟文化的半山类型、马厂类型,以及齐家文化与辛店文化墓葬的分布规律。使我们对当时的经济生活、社会性质和埋葬制度有了新的认识,为研究我国私有制的产生与阶级的起源等有关问题,提供了较好的实物例证。
       以柳湾为代表的黄河上游原始氏族,用勤劳的双手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半山、马厂、齐家、辛店等不同文化类型的人们,都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他们构成了我们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祖先是勤劳勇敢的人民,是有智慧富于创造的人民。柳湾墓地现已成为我省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众多的中外客人观光游览。
      
      瞿昙寺
      
       位于青海省乐都县城25公里的南山脚下,整个寺院依山傍水,高低错落,气势宏伟,是我国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而且质量精良的明代寺院。据寺院碑志记载,明太祖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特赐寺额曰“瞿昙”,从此得名。寺院共有3个院落,由山门、左右碑亭、金刚殿、瞿昙寺殿、宝光殿、隆国殿、护法殿及左右回廓、钟鼓楼等主要建筑组成。它有“小故宫”之美称。风格不同的殿堂,石绿色的旋子花纹装饰彩画,古朴的斗拱,构成了明代建筑的特色。特别是两厢廊墙面上400余平方米的壁画,构思奇巧,技法纯熟,形象逼真,令人赞叹不已,实属美术考古之珍贵资料。整个瞿昙寺后有靠山,前有照山。寺前清澈的河水如练,庭院楼阁参差错落,飞檐走壁,蔚为壮观。旃檀、丁香、松柏间杂其间,微风起处,风铃叮当。这样幽雅古朴的去处,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瞿昙寺殿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俗称前殿。是一座重檐歇山式建筑,内檐门额上悬有敕赐金书“瞿昙寺”三字的横匾一方,下款有“大明洪武二十六年立”字样。瞿昙寺殿虽经补修,但完好地保留了原来的建筑风格和规模。殿内塑有三大古佛,八尊菩萨像,还有光绪十二年施的铜灯一盏,殿门外有明永乐年间施的乌金大煨炉一个。现存“独尊”匾一页,观其书法,浑厚庄重,遒劲有力而气势磅礴。殿内两侧和内夹墙墙壁上绘满各式精美的壁画,是难得一见的明代壁画精品。
       宝光殿建于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明成祖赐名。俗称中殿。殿内玉石莲台上供有释迦牟尼铜像一尊,制作美观,技艺精巧,仔细看去,光滑如镜的座面上镌有汉梵藏三体的“大明永乐年施”字样。宝光殿的前檐的老檐和额标上还保留着一些建筑彩画,画着疏朗流畅的旋子花纹,全部以石绿色为主,掬墨线,勾白粉,间以樟丹作点缀,色调鲜明雅丽,可能是永乐年间绘制的,值得珍视。
       隆国殿建于明宣德二年。俗称大殿。和瞿昙寺殿、宝光殿在同一条中轴线上,是瞿昙寺整个建筑中最富丽堂皇的一座殿宇,占地面积912平方米,屹立在全寺最高处的一个宽大的台基上。为重檐庑殿式建筑,雄伟壮观。相传瞿昙寺创始人三罗喇嘛当年来到瞿昙寺隆国殿院址,见有清泉一池,饮水时忘了拐杖,回头找拐杖时,已经长在泉边,便认定这是一块宝地,不再走了。据说拐杖长成一棵树,就是现在隆国殿内的“珍珠树”,那清泉就是隆国殿内的“瞿昙池”。古代高明的建筑学家们绝妙地利用了当地的地形特征,在“瞿昙池”上建起一座雄伟壮丽的隆国殿。那瞿昙池上面又盖了“泉神堂”,堂高9尺1寸,带座4层。真是寺内有殿,殿内有堂,僧人们从瞿昙池取“净水”供佛,被传为美谈。将一池清泉囊括在一座宏大的殿宇中,这座殿宇距今500余年而地基无损,可说是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殿内文物甚多,琳琅满目。有嵌镶着金龙牡丹木雕的皇帝万岁牌,有重达900多公斤的金光大菩萨佛像,还有嘉庆年间的青铜馨和造型十分优美的“象背鼓”及众多的匾额,它实为瞿昙寺历史研究者和书法爱好者们所喜爱的历史文物。
       钟鼓楼:瞿昙寺内有两对钟鼓楼,宝光殿两侧的是前钟鼓楼,隆国殿两侧的是后钟鼓楼。以后钟鼓楼为殊胜,建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对称的南北钟鼓楼重檐歇山顶,巍峨壮丽,相映成趣,与整个瞿昙寺建筑群浑然一体。钟楼有明宣德二年造的大铜钟一口,驰名广大藏族地区。鼓楼有大皮鼓一面,绘画雕饰受到游人称赞。
       两厢廊:建于明宣德二年。由于保留了大量壁画,也叫画廊。两厢廊随地势而建,从中殿两侧拾级而上,平地陡起,有斜廊相接,连檐通脊,前后两对阁楼耸立其间,呈高低错落之势,是瞿昙寺建筑群中最富有特色的建筑物之一。厢廊的墙面上布满了约400平方米的壁画,自左至右,主要内容为佛本生的故事,诸如“叨利天众迎佛升天宫图”,“龙王迎佛入龙宫图”等,壁画造型之优美,笔法之细腻,真叫人赞叹不已。另外,画面中的亭台楼阁,山水云石,奇花异草,人物服饰、车舆仪仗等,都是值得美术考古专家们研究参考的。
      
      杨宗寺
      
       坐落在乐都县城南30公里的中坝藏族乡境内的杨宗林,其全称为“蕃拉杨宗”。在《安多政教史》中又称班玛曲宗,意为山沟中险峻的神地。在藏传佛教前宏期与后宏期间“杨宗”曾名噪一时,成为青海、甘肃、西藏、内蒙等地广大藏族、土族、蒙古族群众朝觐、神往的佛教圣地。
       杨宗圣地初创于唐代开成三年(公元838年)之前,藏族名僧在这里修行坐禅,开凿修行法洞。唐代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之后,杨宗寺进入鼎盛时期,至今已有1千多年的历史,是藏传佛教在青海东部地区最早的传播地之一。
       随着佛教活动的传播,杨宗林开凿了4处修佛法洞:“胜乐洞”为唐代吐蕃圣僧德木却乎修行法洞;“三贤洞”为西藏名僧藏饶塞、尤格琼、玛尔释迦牟尼共同修行的洞府;“华吉多洞”是西藏原藏族武将拉陇・华吉多吉修行法洞;“光照天女洞”为唐代吐蕃僧人多杰帕毛修行的洞府。此四修佛法洞在甘青藏区群众中颇有影响。明清两代,杨宗寺修建了经堂、佛殿、僧舍、禅房、山门、佛塔等佛教建筑。
       杨宗寺为我省古老的藏传佛教圣地,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来寺
      
       位于乐都县碾伯镇东关街。据寺院山门东间山墙上墨书的《佛门弟子杨蕃创建佛寺始末根缘记》记载:该寺院创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落成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距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寺院在清代康熙、光绪年间曾有过修葺。
       西来寺是一座佛教禅宗寺院,总面积为2184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呈长方形。整个寺院由山门、过庭、东西两厢房、大殿两进院落组成。西来寺山门面宽3间,进深3间,中为门廊,硬山顶式建筑,东西供有泥塑四大金刚。
       西来寺大殿面阔3间,进深3间,周围设宽敞的回廊,矗立在距地面1米高的台基上,总面积为239平方米。大殿系明代五跳四真昂九踩重檐歇山顶式建筑。大殿内泥塑园雕佛像,中间塑有释迦佛,两边左塑文殊菩萨,右塑普贤菩萨,还有佛弟子阿难、迦叶、比丘等。东西两边墙上塑有供养菩萨四尊,端坐在莲花须弥座上,神态安详,表情各异。在艺术上备受称赞。
       西来寺几经沧桑,目前仅存一座大殿及部分附属建筑。但寺内现存有24幅明代卷轴画,保存完整。绢画共绘宗教(佛、道、儒)故事78组,各类人物502身。这些绢画描绘细腻,人物生动、神态逼真,反映了我国明代高超的人物绘画艺术水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该寺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政府曾多次拨款进行维修、彩绘,已成为乐都县城一景,供人游览参观。
      
      赵家寺
      
       位于乐都县引胜乡赵家寺村内。赵家寺最初称“广济寺”,后因赵土司后裔家居此村,而更名为“赵家寺”。寺院创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遭兵燹,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又重修一新。寺院坐东面西,现存大殿、南北二殿、金刚殿、钟楼、山门、照壁等建筑,保存较为完整。大殿面阔3间,进深3间,四周设较宽敞的回廓,歇山顶,装备式样为六抹隔扇。南北二殿面阔3间,进深1间,歇山顶,出檐梁搭在平板枋上,第二架小木梁有穿叉枋,出檐较短,脊柱为通天柱。整个寺院东高西低,修建在长方形城堡内,占地约1200平方米。是乐都县境内保存较好的一座古代建筑。
      
      武当山道观
      
       位于乐都县引胜乡境内,始建于宋朝。原名叫镇武庙。扩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当时有大小殿宇11处。
       该观建于武当山绝顶,背居东岭,石峰突起,陡峭壁立,面河一侧。灌木青松,杂生于陡峭岩壁之间。山脚清泉注入引胜河中,南北两侧有曲径文口山。
       该观每年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九月初九,举行宗教活动,非常热闹。僧众达万余人。
      
      老鸦鲁班亭
      
       位于乐都县高庙镇老鸦峡口湟水河中心巨石墩上。石墩高6米、长9米、宽6米。石墩西壁镌刻“米颠拜否”四字,下款为“渠阳刘殿衡题并书”(刘殿衡为清代康熙二十九年至康熙三十七年西宁道台)。
       鲁班亭始建年代不详。据传明代万历年间曾有修缮,清代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曾有补修,并油画一新。据石墩上所镌柱窝观察,鲁班亭至少重修过3次。保存到上世纪50年代的八卦楼建筑为一座小巧玲珑的八角亭,中间竖石碑一通,记载了鲁班亭的创建、修葺等历史沿革。此碑及八角亭在十年浩劫中被毁。
       “石矶矗矗镇中流,上有空亭面面周,撼定洪涛归一线,不让河伯东西游”。这是临洮诗人陈宗潘对鲁班亭的赞颂。鲁班亭又称中流砥柱,为碾伯十二景之一。1985年省文物部门拨专款重修八角亭一座,装琉璃瓦顶彩绘,为乐都县游览胜地之一。
      
      水峡石佛
      
       位于乐都县城北45公里处。石佛耸立在两山之间,坐西北向东南,高约百余米。佛山周围,悬崖绝壁,石佛直刺云端,势如天外飞来。佛山脚下有悬崖,崖缝渗水滴滴,游人撑一木杆,滴水顺杆而下,可在容器中接得山水,称为“石佛神水”。每年农历六月六,是游人到此喝神水之日。是时,浓荫覆盖山涧,山下百花争艳,流水淙淙。山崖,冰块累累,虽历夏而不融;林间,鸟声委婉。人到此地,心旷神怡。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热闹异常,为一风景优美的游览胜地。
      
      羊官寺
      
       又称“寿乐寺”。位于乐都县寿乐乡东羊官沟,是乐都北山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清朝赐名“福祥寺”。由互助佑宁寺僧人根敦罗哲倡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建成显宗学院,从而形成一座正规寺院。有大经堂、大佛殿、护法殿、昂欠和僧舍800余间,鼎盛时期寺僧达300余人,辖两寺4族。其转世系统称为“贡依仓”,历辈为羊官寺寺主。清末以后日趋衰落,该寺现有活佛5名,除寺主贡依仓,尚有夏杂仓,湾塘夏茸等。每年农历正月、六月举行两次较大规模的法事活动,会上有跳欠等活动。

    相关热词搜索:青海概览古迹之三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