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深山探蜜者_凤凰深山探单丛

    深山探蜜者_凤凰深山探单丛

    时间:2019-02-02 05:32:0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6个小时的车程,进入了潮州地界。在司机对凤凰水仙单丛茶的夸赞中,原生态的茶山渐渐浮于脑海。公路两侧渐多的茶田朝我身后飞驰而去,“茶香渐浓”在此刻显得别具意味。   
      踏访凤凰山
      
      来到凤凰镇下榻后,旅店老板听说我是来看茶园的,便很热情的给我提供了一套行程。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不管艳阳高照,当即向凤凰山乌岽山茶区登去。
      山内峰峦连绵,空气清新,茶田满布,秀丽壮观。海拔1497米的凤凰山上,与天接的凤凰天池象一块碧玉样镶嵌在凤凰山中,天池水的映衬,使得凤凰山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湿润,打造了茶树生长天堂般的环境。沿途,观赏了宋种1号“老宋茶”、八仙过海、宋种东方红、宋种芝兰香等茶种,对茶树品类,我着实不解其玄机,拜访了山中茶农,方才略懂一二。接待我的茶农大叔很热情,先泡了一泡工夫茶待客,我举手投足显得颇为生疏,他并未指正我的失仪,转而与我漫谈凤凰单丛:
      凤凰镇乃单丛茶之乡,夏无炎热,冬无严寒,无处不宜茶,无处不产茶。凤凰单丛是凤凰水仙种的优异单株,因须单株采收、单株制作,故称单丛。其成品茶品质优异,花香果味,沁人心脾,有独特的山韵味。目前,凤凰山树龄200年以上的老茶树,还保存着三千多株,特别是“老宋茶”,至今有600多年历史。这些优异单丛,品味、形态各异,自成80多个株系。多以叶片形态、香气、树形等命名,此外还有以特别含义命名的宋种、八仙过海、兄弟茶等等。
      凤凰单丛茶株普遍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的乌崇山、乌譬山、竹竿山、大质山山区。茶的采制,以特早熟种的白叶单丛最先开锣,在春分前后陆续开采,这个阶段采收的是蜜兰春型的高档茶,有岭头单丛茶、乌东蜜兰香单丛等品种。毛茶制成后,经过10天的精制,4月初可上市。清明前后早熟种单丛开始采摘,有肉桂香单丛、金玉兰等。单丛茶采制的旺季在清明到谷雨期间,都在这段时间采摘。
      单丛茶一般于午后开采,加工,制茶均在当夜进行。经晒青、晾青、碰青、杀青、揉捻、烘焙等6大工序,历时10小时制成成品茶。成品茶素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汤色清澈黄亮,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很多茶农都在家中建了制茶小作坊,从采摘到包装,皆独立完成。品茶之余,大叔带我去参观了他的作坊,并一一介绍了制作流程和各种工具。他言谈所及,犹如一部“制茶经”。
      凤凰单丛茶的采摘初制工艺,是手工或手工与机械相结合。制作过程环环紧扣,每一工序不能粗心随意,稍有疏忽,其成品非单丛品质,而降为浪菜或水仙级别,品质价格相差甚远。无论是采摘、晒青、晾青、做青、杀青还是揉捻、烘焙、贮藏都是很有讲究的,不能因烦就简,必须一道一道的去做,还要注意天气、时间,要因地因时去做。
      听完茶叶的制作方法及过程,才发觉自己对茶的了解是如此的浅薄。此刻,太阳已从身边落下,拜谢了接待我的茶农,下山而去。茶农都很热情,也极爱茶,更是离不开茶。他们世代以种茶为生,不仅掌握了种茶的技艺,还将种茶、制茶经验和方法加以改进、提炼,使得茶叶的品质不断提高。他们常年生活在深山中,幽静、清远、智慧、纯朴、热情,这正与茶道思想中“静、清、理、和、敬”精神相契合。
      
      单丛茶事韵味深
      
      来到旅店,老板也泡了一泡茶欢迎我到凤凰山来。我向老板请教了泡茶的学问:冲泡单丛茶特别讲究冲泡方法,通常第一、二泡香味清纯,三、四泡香馥味浓醇,五泡、六泡茶韵甘美,再泡幽香茶味犹存。通常用薄瓷盖碗或紫砂壶,取干茶7-10克左右,以山泉烧沸水冲泡。用壶盖刮去浮上来的泡沫,这时你便能闻到单丛茶独特的芳香。第一泡一般为洗茶,不饮用,加水后立即倒掉。而后几泡时间随个人口味而定,好的茶一般能冲泡20次以上。请客人品饮或自品时,先观其汤色,闻其香和韵,然后,啜吸茶汤,品其味,回其甘。
      闲谈之余才发觉老板是凤凰山蝉联三届茶王。“茶王”分两种,一种是以茶叶价格居高而冠以茶王之名,今年的茶王以2万元/公斤的茶叶而得冠;另一种以每年5月中旬举办的茶王大赛,世代相传的茶农和颇有经验的经销商以极品单丛参加,大赛公正文明,颇显茶人气质。旅店老板是茶叶的经销商,他们收购茶农的初茶,通过自己的加工、分类、筛选等工序得到各种等级的茶叶,制得极品茶叶便参加茶王比赛。她谈及,很多茶农只专注种茶,而制茶工艺并不出众。极品茶叶不但要摘青质量高,制茶的各个工序更为重要,特别是杀青、晒青、烘烤等过程,要凭多年的经验和自身的敏感性去掌握。凤凰人与世无争,但是对于茶的较量从不甘落后,茶王的称号,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凤凰山并没有专门喝茶的场所,家家有茶,户户皆茶馆,只是从种茶、制茶和生活的细节中,浸透着耐人寻味的深刻蕴意。茶农喝茶成习,家中必备几套茶具,一日六七泡方可过瘾,老龄茶农,一壶茶,一杆烟,便仿佛找到了人生的至高乐趣。
      入夜,晚风带着茶叶的清香轻扣窗门,想起山中无限风光,想起品茶悟道的闲情,让人萌生以茶为伴的意念,真想此生将身心交付在此山之中。次日,辞谢了旅店老板,群山与茶海再次向身后飞驰而去。
      仅仅一目,对于此地已有所依恋。凤凰单丛茶,闻名海内外,港、澳及东南亚的侨胞更是酷爱嗜饮,被视为乌龙茶中珍品,久盛不衰。作为一个特殊的茶种,它所蕴藏的文化知识,是我们无法企及的。茶文化,茶道,会吸引无数人的探问,但是探问并不一定找到答案,文化的精深来自成百上千年的积淀,我们只需细细去品悟。

    相关热词搜索:凤凰深山探单丛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