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悲剧何来?|琴声何来

    悲剧何来?|琴声何来

    时间:2019-02-08 05:39:1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作家李国文先生新著《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第三版第三次印刷本已面世年余,印数竟达一万三千册。在当今有一定品位的长篇出版不算景气的情境下,一部带有批判史料性的随笔集,竟连续三版三次印刷,是否让我们应该思索一些什么。
      《杂文选刊》下旬版主要刊载非常规杂文。非常规杂文除荒诞(怪味)杂文,大量是散文化、随笔化杂文,因此,本期的“写家实验”栏,编者从《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一书中,选来三篇有代表性的作品《解学士之死》、《金圣叹之死》和《王国维之死》。
      这三篇作品是这部大书整个机体的三个细胞,解读这三篇作品,也许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致能够了解这部作品的珍贵价值了。
      《解学士之死》讲明朝初年的文人谢缙,仕途之顺,史上鲜见。此公二十岁便受到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垂青,当是何等荣耀、自豪!
      解缙的最大功绩是主持编纂《永乐大典》,这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巨著,论文字,三亿多;论篇幅,一万余册。然而此公不自量力,由于掺和进皇帝家族的继位纷争中,实为与政治之博弈,又不懂政治的游戏规则。于是,年仅四十七岁的天才文人,被灌醉后埋入雪中,惨死。
      作者学养丰厚,博通古今,其结论是,文人一旦染上政治情结,实为痛苦的自虐,“成也政治,败也政治”,总之,只懂创作的文人,玩政治者,终将被政治所玩儿。
      与谢缙不同,才子文人金圣叹之死,与其狂、与其快有关。中国文人的通病是一旦有成就便翘起尾巴,一旦有人夸几句便找不到北。作品道:“该你开口时开口,不该你开口的时候,一定要闭嘴。”李国文先生认为,金将“《水浒传》抬到与《庄》、《骚》、杜、马并列的才子书地位,悖背了已被社会认定的孔孟之道,推翻了数千年已成命根子的儒学正宗。”正是由于不懂权位大小的潜规则,还有其不懂政治的森林法则,金圣叹竟然犯了个低级的错误,跑去为爱新觉罗福临哭丧,就是为报其知遇之恩(听说福临曾夸他几句),而犯了天条,自投罗网,仅五十三岁,便将脑袋丢掉了。文人的视角,文人的思维,文人的情感,文人的言与行,本来就与官员大相径庭,乖乖地作你的文,画你的画,谱你的曲,演你的戏,就不错了,偏偏去玩政治,那是文人干得了的事吗?李国文先生的剖析十分深刻,今昔对比,入木三分。
      王国维之死,乃是现代文人运交华盖的典型了。他的死,有经济上的压力,有精神上的重负,还有无法解开的情感道义上的诸多因素。一代国学大师,如此郁闷,如此迂腐,竟至投入昆明湖,了此短短的一生,时年五十一岁,悲哉!
      中国文人有一通病――看重名节,文人之相轻,文人之自负,文人之嫉妒,都可能伤及一些才子学人。虽然王国维之死因,迄今还是个迷,但其悲剧根源,一是社会制度及其政治环境,一是文人的通病所致。
      《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是一部呕心沥血之作,在《文学自由谈》杂志陆续刊发时,便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其反响是近年文坛鲜见的景观。此著既是文学史之演绎,又是今昔文人之比照;写的是封建社会、民国时代文人之死,喻之当代文人各色面目;赞扬中国文人之风骨,针砭无耻文人之软肋。
      一般地写史,极易枯燥、呆板、无味,但这部《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则十分幽默、辛辣、鲜活;像小说,情节跌宕;像诗,语言犀利、生动;像报告文学,内容详实、哲理充沛;像戏剧、电影,一幕又一幕,活灵活现,有特写镜头和旁白。可谓调动各种艺术手法,诠释了文人悲剧之源。文学艺术中无论什么体裁,最忌解说员、裁判员式的“客观”叙述,作品如果与受众无法共鸣,那是绝对无艺术魅力的,而这部《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则情感丰厚,爱憎分明,且时不时地迸出作者的叹喟,实在难能可贵。
      2008年4月27日
      

    相关热词搜索:何来悲剧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