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古典诗词中的通感之美】通感诗词

    【古典诗词中的通感之美】通感诗词

    时间:2019-02-11 05:38:4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 1990年的《偶然事件》在余华前期小说中处于从创作迷茫到“先锋”总结的位置。余华在《偶然事件》中继续展示其先锋姿态并肆意挥洒其叙事技巧,将人物命运置于虚幻茫然、阴暗诡异的时空之中;偶然“峡谷”里生命的必然坠落,再次为其冷血的“宿命”主题做了旁证。但在《偶然事件》情节的紧张与叙事的成规中,我们也看到了作为“先锋者”的余华从形式主义的高端试验转向生命常态叙写的痕迹。
      关键词: 余华 先锋叙事 《偶然事件》 转型
      
      北宋词人宋祁有一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历来为人称道。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王国维这里讲的“境界”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通感”。
      什么是通感?在日常生活里,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力量。在写作当中,通感就是指以此种感官感觉写彼种感官感觉的文学表现手法。宋祁笔下,红杏枝繁叶茂,春意盎然。“春意”,是人的一种内心感觉;“闹”,声音热闹,是听到的。一个“闹”字,沟通听觉与内心感觉,造成了新奇的表达效果。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运用通感的例子,增强了语句的感染力和生动性,使读者获得耳目一新的审美感受。
      一、形象之美
      运用通感,可以使形象丰满有神、真切感人。通感多方面诉诸人的感觉,因而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如: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两句唱词“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其中“燕语”、“莺歌”都诉诸听觉,而“翦”是器物,“圆”用于形状,都属视觉范围,怎么“燕语”会像“翦”,“莺歌”会成“圆”呢?原来人们可以从“翦”的形状上得出锐利、轻快的联想,从“圆”的形态上获得珠圆玉润的启示。那么,春日融融,燕语呢喃,呼红唤绿,燕尾翩翩展开,穿绕于花间柳絮中,像用剪刀裁出的一幅动人的春景图不就自然地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了吗?
      运用通感手法还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变平实为生动。比如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就用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描写看不到、摸不着的音乐:“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风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于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韩愈在这里描述琴声用了通感手法,如“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战场”,以勇猛的将士挥戈铁马冲入敌阵的视觉形象,表现琴声骤变的昂扬激越的听觉感受。“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风扬”,以轻飘的柳絮在天空中飞扬来形容轻柔的琴声在空中弥漫。用“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来比喻琴声的飘逸激越,陡然升高,急降而下。这些都超越了听觉本身的局限,把那些虚幻无形的琴声化作可观可玩、可触可摸的视觉形象。那些难以言传的体会、感受,运用通感则能够曲尽其妙,因此古典诗歌中写声音的作品大都运用通感手法。
      二、意境之美
      运用通感,可以突破人的思维定势和语言局限,从而创造出美妙隽永、情趣盎然的意境,使读者得到丰富而全面的艺术感受。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觉。
      如“山路元无语,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既“无雨”且“空翠”怎会“湿人衣”呢?细细品味,原来空明的深山是那样的浓翠,仿佛浓得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在这样的一片翠雾中行走,整个身心怎会不受翠的滋润,从而有种细雨湿衣的清凉!这里视觉上的“翠”与触觉上的“湿”相交通,带来一种心灵上的快感,早已使诗人超脱了冬令寒色带来的萧瑟寂寞。又比如诗句“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雪本无香,诗人借助通感,把“雪花”和“春风”联系起来,此时的雪花仿佛是春风中千树万树盛开的梨花,自然是香飘千里了。这里,不仅有“风”的吹拂,更有“风”吹拂的“片片”落红的情状,视觉与嗅觉的沟通,使诗的意境有了层次感,给人的是丰富的立体审美。
      运用通感手法还能大大拓展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加深作品的意蕴,增大作品的想象空间。
      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前两句是写实景,后两句将“梅花”“落”拆用,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将色和香洒满关山,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再如“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中,雾带香气,沾湿云鬟;月光凄清,玉臂生寒。诗人以“香”饰“雾”,给人以嗅觉上的视觉感受,又以“青”来现“寒”,给人以触觉上的视觉感受。把妻子独看 州之月的形象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给人以一个审美的想象空间。
      三、语言之美
      运用通感手法能使语言创新。因为通感手法,可以打破常规,从另一个角度去刻画描摹事物,因而不落俗套,显得新颖、别致和生动,语言能给人新奇之感。
      如清代诗人严遂成《满城道中》的“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声”明明是听觉,“绿”属视觉,怎么“声”会变“绿”呢?因为风拂柳絮,婆娑有声,柳丝飘动,宛如一道绿帘散开,从这柳丝里发出的声音也似乎染了绿色。“绿”在这里,既点染了色美,同时又做了轻巧宜人的声美的同义词。又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用“冷”形容“日色”岂不谬哉?然而仔细玩味,想象中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此情此景,能不令人感到“冷”吗?这里视觉又与触觉相融会,给人以丰富而全面的感受。
      我国古代的诗人、词人们是最讲究炼词炼字的。的确,有时一个好字会使全句顿时活灵活现,甚至使全诗骤然生辉。这一字便是“诗眼”,实际上诗眼有相当数量都是在通感这种修辞手法下产生的。
      如“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李白《陪侍叔洲洞庭湖醉后》),“秋”会“醉”,显然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洞庭湖的无边秋色美得让人产生喝醉酒的感觉,是运用了通感的手法。一个“醉”字把通感和拟人和谐地统一起来,从而构筑了诗的逸兴豪情和奇幻的境界。在“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中,诗人以“湿”字来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破云而去,故为“湿”。这里从耳闻之钟声的听觉感觉,联觉到触觉所感的冷暖,把触觉与听觉交互沟通,造成一种厚重感,耐人回味。“剪剪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杨万里《绝句》)沟通视觉与听觉,用“红”来修饰“声”;“平田涨绿村村麦,嫩水浮红岸岸花”(杨万里《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沟通触觉与视觉,用“嫩”来修饰“水”。粗看毫无道理,细品意境神奇。正是那些“令人费解”的字眼,使诗句顿时鲜活起来,含义隽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四、感情之美
      运用通感,可以使那些不易言谈的抽象的情感具体形象化。其实,这种通感方法,就是为抽象的情感寻找具体的形象。大凡意觉的东西,多为抽象的、虚幻的,化为视觉形象,就具体可感了。
      比如“愁”,作为一种只能会意的情绪,不可目睹,但古来许多写愁的名句都打破了这种界律。杜甫说“忧端齐终南”,赵嘏说“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均用山状愁,变意觉为视觉。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写“愁”有长度。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写“愁”有重量。神奇的比喻,极度的夸张,使“愁” 可视可触可感。
      运用通感,还可以移情于物,使客观事物带上强烈的感情色彩。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这两个句子中运用通感创造出的境界更具艺术魅力,致使后人千古传唱。“溅泪”,是因为诗人心中悲伤;心中悲伤,是由看到花开而引起的;悲伤,是内心感觉;花,是视觉事物――这是视觉与内心感觉的沟通。诗人“惊心”,是由听到鸟的叫声引起的;惊心,即心惊,是内心感觉;鸟的叫声,是听到的――这是听觉与内心感觉的沟通。诗句运用通感,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在战火纷飞、身陷敌手的逆境中的深沉家国之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对家人安危的担心。像“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写月色凄清、苍白,只一个“冷”字,寒意便逼人而来,读者对扬州历乱后的荒芜、萧条、凄凉,就有了真切的感受。“寒磬满空林”(刘长卿《秋日登昊公台上寺远眺》),磬声的清远也仅一个“寒”字,读者却能体味到作者寂寞、惆怅的心绪。“杨花扑帐春云热”(李贺《蝴蝶舞》),则用“热”这一触觉,来表现春天万物复苏、盎然春意的景象。
      古典诗词运用通感所显现的美仅罗列四点,已经足以证明,能很好地运用通感手法,就会使诗歌增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魅力,带给我们超凡脱俗的美感享受。
      
      参考文献:
      [1] 张兆华:《通感的类型及其实践应用》,《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6年第9期。
      [2] 王先全:《简析通感审美》,《中国教研交流》2007年第4期。
      [3] 李新平:《简论诗歌创作中通感辞格的运用》,《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年第4期。
      [4] 陈胜洋:《古诗中的“通感”透出的美学价值》,《阅读与鉴赏》(教研)2007年第2期
      
      作 者:张红宇,江苏省沭阳如东中学高级教师。
      编 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之美古典诗词通感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