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矛盾与抗争:《野草》的生命意识:野草是矛盾写的吗

    矛盾与抗争:《野草》的生命意识:野草是矛盾写的吗

    时间:2019-02-12 05:32:3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关键词:鲁迅 野草 矛盾 抗争 精神超越   摘 要:散文集《野草》是鲁迅先生对生命进行哲学思辨的结晶,其生命意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命的矛盾意识,包括黑暗与光明、生和死、绝望与希望、理想与现实几对矛盾范畴;另一方面是生命的抗争意识,即生命在对外界的压迫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意识。这两种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先生特殊心情下的产物,是他孤独苦闷的象征,是对生命本体存在的刻骨铭心的哲学思辨。全书二十四篇作品流动着一种基本意识,即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比较突出又比较清晰地表现出来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生命的矛盾意识,即生命本身的存在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意识;另一方面是生命的抗争意识,即生命在对外界的压迫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意识。
      《题辞》第一句“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开篇就点出了作者“想要写”,但是“不能写”的矛盾心理。《野草》中更是充满了生命体验中的矛盾意识,这在《题辞》《影的告别》《求乞者》《希望》《好的故事》《过客》《死火》《墓碣文》中有突出表现。矛盾意识所建立起来的点就是生命之路的选择,或者说是生命以最佳存在方式与发展方式的选择,从这个基本点出发,作品中同时表现了相关的几对矛盾范畴:黑暗与光明的矛盾,生和死的矛盾,绝望与希望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黑暗与光明的矛盾表现了生命之路选择中的两难境地和彷徨心态。《影的告别》中的“影”既不愿在黑暗里,也不愿在光明中,也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因为不论是哪种选择,都要做出牺牲。“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影”是从“我”中剥离出来的身形,在明暗之间做艰难的选择,深刻地反映了鲁迅当时内心的巨大矛盾。但即使是“影”,也决不愿到他所不乐意的天堂、地狱和黄金世界去,而是要回到“我”的自身。因此,作者在本文中尽管反映了自己内心的黑暗和孤独,但目的却是要反抗和告别这黑暗与孤独。1925年3月18日作者致许广平的信中说:“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其实这或者是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也许未必一定的确的,因为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①
      对于“死”的内涵体悟是鲁迅先生最感兴趣的,《野草》二十四篇中,有十八篇提到“死”,其他的散文中,也有一半以“死”为题材。他为中国人间至爱者的“死”而放笔直书,“就如悲喜时节的歌哭一般。”他苦苦思索着中国人的“生和死”的方式和意义,敢于正视人类生命中的最后归宿。并从“死亡”之中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生”和“死”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颓败线的颤动》中,通过一位母亲辛酸悲惨的命运写了人“生”的悲凉痛苦和尴尬。母亲在饥饿的巨大威胁中养活了自己的女儿,但在使她生命存活的同时却已给了她甚至她孩子巨大的生的痛苦,使她们发出“倒不如小时候饿死的好”的生不如死的恶毒诅咒。《死后》则通过梦境中死后情景的想象和描写,使我们感受到“死”并不意味“生”的结束,而是“生”的痛苦的继续延续,人既不能选择“生”,也不能选择“死”,“我先前以为人在地上虽没有任意生存的权利,却总有任意死掉的权利的。现在才知道并不然。”在《野草》中,生和死构成一组巨大的矛盾,显示出作者对“现代中国人”的生命本质的深刻体验。
      希望与绝望也是鲁迅在《野草》中始终探寻的问题,这对矛盾表现了生命对前途的思辨。《希望》中作者一再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在作者心目中,希望与绝望皆为虚妄,虽如此,作者却依然要在没有希望的虚妄,甚至没有绝望的虚妄中挣扎奋斗。“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作者虽强化和肯定虚妄,但依然作《希望》鼓励青年不要消沉。作者正是用自己以迟暮来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的现身说法,表明自己对虚妄的态度。正视并抗拒虚妄,结果是超越虚妄。作者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中说:“不过我却又怀疑于自己的希望,因为我所见过的人们,事件,是有限得很的,这想头,就给了我提笔的力量。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②《过客》中的过客知道前面是坟,但仍发出“走完了那坟地之后呢?”的询问,可见在作者的深层意识中,对绝望本身也是有疑问的,因为在过客的跋涉中,前面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呼喊他。这个“声音”,也就是对希望存在的信念。
      黑暗与光明、生和死、希望与绝望的巨大矛盾冲突,使作者陷入无尽的黑暗、悲凉、孤独中,在达到绝望的极致后,生命中又毅然迸发出一种奋战、不屈的抗争意识,而且这种抗争意识充斥在《野草》的所有作品中,构成了生命体验不可或缺的另一个方面。“绝望中的抗争”表现了鲁迅先生“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的韧性战斗精神,闪耀着先生“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伟大人格魅力。
      对于生命的扼杀者、压迫者以及一切阻碍生命发展的力量的深深憎恶和顽强战斗,以及对于不屈的生命力和反抗意志的张扬与呼唤是生命的抗争意识的一个方面。《秋夜》里已经落光了叶子的“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着许多蛊惑的眼睛。”曾经沧桑而依然铁骨铮铮的枣树,还有敢于扑向真火的小青虫们,代表着生命的强力意志和顽强战斗的韧性精神。《雪》更是充满了向上的生机与活力,他们虽孤独,但并没有失去雨自由的本性,他们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他们在逆境中生存、抗争、搏斗,获得比雨更大的自由,更强的力量。《淡淡的血痕中》“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将要起来使人类复苏”,在这样的猛士面前,“造物主,怯弱者,羞惭了,于是伏藏。天地在猛士的眼中于是变色。”从枣树到雪,再到猛士,这种在虚无、黑暗、绝望中的挣扎反抗,顽强的战斗,也是鲁迅先生硬骨头的人格体现。
      对于苟活者、怯懦者、麻木者、甘当奴隶者、庸俗无聊者,以及各种委琐的人生哲学的激烈抨击构成了生命抗争意识的另一个侧面。《复仇》是鲁迅先生对深深厌恶的无聊看客旁观者的讽刺,在1934年5月16日鲁迅先生致郑振铎信中说:“我在《野草》中,曾记一男一女,持刀对立旷野中,无聊人竟随而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无动作,以致无聊人仍然无聊,至于老死,题曰《复仇》,亦是此意。”③鲁迅先生认为“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④。《狗的驳诘》中,当“我”叱咤狗的势利时,狗却说愧不如人,“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于是我逃走了,而狗在后面大声挽留“且慢,我们再谈谈……”这只与人辩论的狗让我们看到世上还有更为卑鄙无耻、势利贪婪、连狗都不如的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则批判了卑躬屈膝的奴才哲学。一些人不仅甘为奴隶,满足于作奴隶的生活,而且“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摸,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生活”⑤。
      在《野草》中,生命的抗争意识与矛盾意识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水乳交融般地统一在一起,这种生命意识是矛盾中的抗争,抗争中的矛盾。而且,当矛盾和抗争都达到极致的时候,生命就实现了一种精神超越。这种精神超越是通过自我的否定之否定而产生的,来自于灵魂的自我搏斗。《墓碣文》中作者进行了严厉的自我剖析,“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尽管“创痛酷烈”,而一旦超越,“你将见我的微笑!”《野草》表现了作者精神超越的过程,是作者精神蝉蜕的外壳。在生和死、希望与绝望的矛盾抗争中他苦苦寻找“人”的生存意义。“孤独的雪”“雨的精魂”看到了超越虚妄后的希望;“这样的战士”已举起了投枪;《淡淡的血痕中》的猛士超越了这样的战士精神上的抗拒和战斗前绝望与虚无的哲理思辨,而投身于真正的现实的战斗了。
      《野草》中的《过客》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不论是抗争意识、矛盾意识,还是精神超越。据荆有麟《鲁迅回忆》说,鲁迅曾酝酿十年之久作《过客》,集中体现了他的哲学和世界观。过客不停地向前走,即是对生命之路的探索,在这条路上,存在着三种生命形态:女孩是过客的前身,也代表着青少年;老翁代表着停息了探索者,也暗示着过客如停止前行的命运;过客则是依然倔强地前行着的作者自己。鲁迅在1925年5月8日《北京通信》中写道:“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狭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⑥所以过客虽然步履蹒跚,伤痕累累,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但决不停息自己的脚步。过客对生命的探索充满了盲目性和坚定性。他明确地知道,前面是坟,生命的尽头是死亡和绝望,但过客明知终点是坟,仍要“向野地里跄踉地闯进去,夜色跟在他后面”,不仅在不计成败、不问收获的“闯”的过程中寻找“人”的生存意义,而且因为对必然的死的极端归宿的正视,获得一种精神的自由。而且还进一步地追问“走完了那坟地之后呢?”这就有了超越绝望、超越死亡的意味。过客也始终听到前面有一个“声音”在呼唤他,这“声音”就是对希望存在的坚定信念。《过客》集中了鲁迅对生命之路的探索,生命是次痛苦的跋涉,虽然终点是坟,但生命的意义正在于“走”的过程。在路上有许多美丽的野百合野蔷薇,而且总有一个声音(希望)在催促前行。正如鲁迅先生在1925年4月11日致赵其文信中说:“《过客》的意思不过如来信所说那样,即是虽然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⑦鲁迅先生在悲壮的反抗中实现了对死亡和绝望的精神超越,实现了心灵的自由和解放。
      
      作者简介:郭翠英,山东省菏泽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
      
      ① 鲁迅:《两地书・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② 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8页。
      ③ 鲁迅:《书信・1934年5月16日致郑振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④ 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页-第171页。
      ⑤ 鲁迅:《南腔北调集・漫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4页。
      ⑥ 鲁迅:《华盖集・北京通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⑦ 鲁迅:《书信・1925年4月11日致赵其文》,北京:人民文 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7页-第478页。
      
      参考文献:
      [1] 鲁迅作品全编:散文卷[C].钱理群,王得后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

    相关热词搜索:野草抗争矛盾意识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