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原始文化的破译]楚辞的文化破译

    [原始文化的破译]楚辞的文化破译

    时间:2019-02-13 05:40:2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原始文化往往蕴含着现代文化的胚胎,“傩蜡”文化作为一种民俗宗教艺术现象,它主要起源于中国西部地区,直至现在还以“文化遗痕”(Cuiture,survivals)状态保存并流行长江流域及其展延区。许多学者都试图揭示其深层涵义,虽取得一些成绩,但终究未能令人信服地考释出傩蜡文化这个玄之又玄的复杂现象。这个任务则由萧兵的《傩蜡之风―长江流域宗教戏剧文化》一书完成了。
      作者为了使读者对“傩蜡”有一个较为深刻的了解,首先对“傩”和“蜡”分别作了较为简要的考释,萧兵以为“傩”是尊奉猿猴图腾的西部鬼戎集团“调节”雨旱阴晴的巫术性舞蹈仪式,包含着扮饰猿猴图腾精神,以驱逐妖怪的表演,后逐渐演化为丧葬性的仪式和行为。而“蜡”则是一种先与猎牧,后同农耕相联系的巫术性祈祷仪式,意在祈求丰饶和繁昌。接着,作者对“傩蜡”的文化内涵与功能作了较为系统的说明,以为傩、蜡的起源或族属,涉及中国西部民族的图腾类别和图腾机制,以及它们与中原等处居民的文化交往、交流,是中国民族史和上古文化史的重要课题。对原始文化的考察,大致有两个途径,一是对地质学、考古学所发现的材料加以整理归纳;二是对生活于现代社会中原始部族进行观察、分析。对于前者,萧兵可谓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因为他的研究素以民俗神话等原始文化的考释为支柱,具有探颐索隐的功力,就后者而言,作者可能薄弱一些,不可避免地遭到一些切中肯綮的批评(如缺乏田野调查等等)。萧兵也欢迎这种批评:“我自己也常常苦于假设太多,证据又少,而理论升华又是我的弱项”(《前言》)。这种勇于自我剖析,闻过则喜的为学态度,令人钦佩。事实上,作者在《傩蜡之风》中,已开始注重田野调查了。如书中的傩戏的现代保存部分、苏北童子戏材料便多出于作者的亲自调查。其余各部分为各省同行朋友友情提供。
      问题在于,探索的谨小慎微往往只能固步自封,囿于旧见。萧兵的缺陷又促成了他理论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恰恰是他对文化人类学最大的贡献。就本书而言,它考释的远远不只是“傩蜡”二字的含义,而是关系到几乎半个中国古老民俗以及戏剧仪式文化的发生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萧兵的研究无疑改变了中国傩文化踟躅蹒跚的局面。而弄清楚傩文化,可以改写中国文化史的某些部分,这样说,笔者以为并不过。
      在萧兵看来,人类学家弗雷泽和他不朽的著作《金枝》,永远是自己顶礼膜拜的对象。因为弗雷泽从原始文化中探索出的人类文化发生、发展的规律,对于我们认识现代文化乃至未来文化不无启迪意义。萧兵有志于以中国上古文化为研究方面,撰写一部堪与弗雷泽十二巨册《金枝》相类似的中国式的《金枝》――《玄鸟》,来弄明白“中国的民族性格和美学理想”(铃太键之《近年中国神话研究的新动向――以个例研究为中心》。载早稻田大学《中国文学研究》第十三期),这也是作者为什么能对他所钟爱的原始文化课题乐此不疲的原因。而《傩蜡之风》只不过是作者数以百万字大书《玄鸟》里有关西部鬼戎集团文化源流的一卷而已。
      在研究方法上,该书也不同于一般的著作。作者以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为理论指导,辅之以比较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艺术发生学、文化心理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和文字学等方法,把经过自己重新考据、“复原”过的原始文化现象的现代保存部分拿来作定区、定时、定点的综合处理,再尽可能地把这些原始文化的现代残存部分还原为原生形态,逐步楔入其叙述层次,象征领域,发现并阐释其显义、隐义、喻义和潜义,破译了一些千古之谜。
      
      (《傩蜡之风》,萧兵著,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五月版,5.00元)
      品书录

    相关热词搜索:破译原始文化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