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英国艺术家想象中的少年莎士比亚_莎士比亚爱情经典语录

    英国艺术家想象中的少年莎士比亚_莎士比亚爱情经典语录

    时间:2019-02-16 05:47:5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一九九六年我到洛杉矶参加世界莎学大会。大会期间有一个书展,除了展出琳琅满目的莎学图书外,墙上还展览着一套八大幅彩色铜版连续画《威廉・莎士比亚先生的生平和时代》。一位中年人站在画下张罗卖画。我想他就是这套连续画的作者了。这套画每张五百美元,我自然买不起。但我喜欢版画,就跟他聊起英国的木刻版画,谈得很投机。我看他衣服穿得有点寒素,不禁想起十八世纪之末一生贫困的浪漫派诗歌先驱和著名版画家布莱克,冲口说了一句:“希望你能像威廉・布莱克那样伟大,但不要像他那样穷!”他很感动,和我交换了名片,送给我那套铜版连续画的彩图说明书,还把另一本假托莎士比亚少年时代的日记《威廉・莎士比亚君亲笔手记》,签上“Graham Clarke”(格雷厄姆・克拉克)的名字送给我。
      
      认识一位英国版画家,我特别高兴。当时我的《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的工程已进行一半,我看到剑桥版《新莎士比亚全集》纸面本上有毕加索的一幅大写意莎翁画像,夸张而传神。我很希望也有一幅类似的莎翁画像,用到我这部词典的硬布封面上。但到哪里去找合适的画像呢?事有凑巧,回国后,我仔细看版画家的作品,发现他那铜版连续画的第五幅《美人鱼酒店的客人们》,画着莎士比亚正伏在桌旁手持鹅毛笔凝神写作,非常精彩,如果能把他这个半身像连同鹅毛笔、墨水瓶和啤酒杯一起复制下来,那正是我这部词典封面上所需要的莎翁画像!
      既然在莎学大会书展上认识了这位画家,我就按照名片上的地址给他写信,除了叙叙在洛杉矶的幸会和对他作品的感想,提出请他照上面说的那样画一幅莎翁小像。很快收到画家的回信,开头是这样写的:“在洛杉矶的大会似乎闹了一点奇怪的误会,因为我当时并不在大会现场,你在那里所见到的乃是我在美国的代理人涅维尔・朗格里……但是,无论如何,那次误会总算把你介绍给真正的格雷厄姆・克拉克本人了。”――原来我在洛杉矶书展厅仅凭个人直觉,没有细问,把画家的代理人当做画家,闹了一个大误会,而画家以英国式的幽默把误会消除,还亲笔签名,再送我一本他自己代莎士比亚拟作的《威廉・莎士比亚君亲笔手记》,同时也寄来他按照我的要求所特别画出的莎翁手持鹅毛笔凝神写作的画像,后来烫金用到《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的绢面硬纸封套上,成为我这部词典的一个艺术标志。
      这时我才知道格雷厄姆・克拉克先生是当代国际知名的版画艺术家,在英国东南部肯特郡开着一个以他为主的家庭版画作坊,他的铜版画销售于欧洲、美国和日本,有些已经成为收藏家的藏品。他和他的妻子、女儿等亲人在肯特郡过着优裕幸福的生活,绝不像布莱克那样一生贫困――在这方面我是大大地误会了。
      《威廉・莎士比亚君亲笔手记》,是一部妙趣横生的画册,其中充满了英国式的幽默和大胆的艺术想象,而这种艺术想象又是在深刻研究伊利莎白时代的历史、社会、风习、文化、艺术等背景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来的。特别奇妙的是,格雷厄姆・克拉克先生用伊利莎白时代的书法和文体、模拟着少年莎士比亚的口气,用第一人称(像哈克贝利・芬似地)活现出莎士比亚小时候的聪明、活泼、淘气、胡闹以及少年时代初试戏剧写作的涂鸦,还插入许多独特的画面,例如莎士比亚家乡斯特拉福德的迷人风光,他与伊利莎白女王的巧遇(大概是出自画家想象)等等。我十分喜爱这本既有艺术价值也有学术价值的画册,觉得应该把它介绍给我国读者。
      
      首先,解释一下书名:W.Shakespeare,Gent.,His Actual Nottebooke
      书名就大有含意。这是艺术家假想中莎士比亚在少年时代所写的一本日记。莎士比亚的父亲约翰・莎士比亚本是爱汶河上斯特拉福德镇的一个商人,非上等人士,更非贵族。但少年莎士比亚偏要在自己的姓名W. Shakespeare后面标上一个身份略语Gent.=Gentleman,摆出一副“绅士”的派头,表示不甘人下;His在此等于’s。 所以,W. Shakespeare, Gent., His Actual Nottebooke就等于W. Shakespeare’s Actual Notebook(绅士威・莎士比亚的亲笔手记),暂译为《莎士比亚君亲笔手记》。
      现在看看,这本奇妙的小书里写写画画的究竟是些什么内容吧!为了叙述方便,且按书中的顺序一个画面、一个画面来描述。
      
      一、第一页开头的标题赫然写着“Expelled from the damn grammar school at last”(终于被那个该死的语法学校开除了)。故事说的是少年莎士比亚在他家乡爱汶河畔的斯特拉福德镇的语法学校上学。他淘气、调皮,爱摹仿那位古板老校长的说话、动作,学得太像了,还对一群同学表演,小学生们大大开心,向他欢呼:“你将来一定会登上舞台的!”校长一怒,把他开除了。莎士比亚倒高兴自己获得了自由。回到家,他父亲说:“威廉,我不知道你的一生‘历史’究竟会成为一场‘喜剧’还是一场‘悲剧’。”
      二、莎士比亚的母亲叫他去找他姥爷,“阿登园艺肥料公司”老板,说姥爷喜欢他,会给他找个挣钱的活儿干。但老阿登似乎并不怎么喜欢他,只塞给他一个先令,叫他走得远一点儿,因为他曾经把一车马粪倒在一位贵妇人的宅子门口,惹下很大乱子。莎士比亚只好到他父亲的肉店做一个小售货员。他每天挎一大篮香肠、火腿等等,送到镇上各个酒店旅馆;后来弄到一辆手推车,才把“那个该死的篮子”扔掉了。(图一)
      三、莎士比亚的兼差是把肉店里拔下的鹅毛卖给文具店做鹅毛笔。为此他去找“卡克斯顿活字印刷及文具百年老店”的老板。老板自称是英国活字印刷之父威廉・卡克斯顿的亲孙子,莎士比亚马上表示相信,说:“那太好了!”但当莎士比亚问道:“能给我找个活儿干吗?”老板却说:“不行,孩子。你的拼写太糟糕了。我还要在余生过得安静一点呢。”
      四、找不到轻松、文雅的活儿干,莎士比亚盯上了当地贵族卢西爵士的鹿苑,趁月黑风高,以夜晚画速写为名,进入卢西家的鹿苑偷猎,杀鹿卖肉。他的名片自称“鹿肉商人”(Merchant of Venison,双关Merchant of Venice,“现金交易,概不赊欠”)。
      五、莎士比亚在卢西爵士的鹿苑偷猎,遭到了麻烦。一天晚上,被管理员逮住,还说他:“你这个小坏蛋,干这种勾当被我抓住,已经是第十二夜(双关莎剧Twelfth Night)!这一回,我要带你去见卢西老爷,他一定好好收拾你。”莎士比亚向他讲了一通等级制度之害,并指出打小孩子耳光的危险性,但没有用。偷猎失败,莎士比亚又盯上了盛产鲑鱼的“可爱的爱汶河”,改而偷渔,但鱼也有其主人。渔场看守是吝啬鬼歇洛克(双关Shylock),瞅见莎士比亚的袋子里露出一条鲑鱼尾巴。塞给他一磅鱼,这才脱身。
      
      六、莎士比亚的浪漫史:某晚,莎士比亚做了一个“仲夏夜之噩梦”(双关A Midsummer Night Dream):那个姓哈撒韦的女人提出要和莎士比亚结婚,他父亲答应了。噩梦成真:莎士比亚真和她在教堂结婚。这时才知道她的全名叫安妮・哈撒韦。(图二)
      七、莎士比亚的早期戏剧活动:莎士比亚的父亲差他到邻近牛津郡启平镇办事。他在镇上喝啤酒、吃点心,并看了一场业余戏剧演出。他创作激情勃发,写了一部“欢闹的喜剧”――属于少年人的幼稚涂鸦。他还设想过一所新式剧场――“环球剧院”。
      八、伊利莎白女王要访问爱汶河畔的斯特拉福德,莎士比亚在“黑天鹅”旅店等候觐见。女王的马车一来,他就学沃尔特・赖里爵士那样,把自己的上衣铺在水坑上,让女王踩过去。莎士比亚如此忠心,不但没有被女王封官赐爵,反挨了女王的车夫一记耳光,女王也用一种奇怪的眼光斜视着他。不过伊利莎白女王还是和莎士比亚说了话,鼓励他到伦敦。(图三)
      九、莎士比亚在卢西爵士的鹿苑偷猎、在爱汶河上偷渔,一一失败。卢西爵士在酒肆、饭店、旅馆都张贴告示,禁止莎士比亚在这些公共场所出入。生路断绝了。幸亏有一个巡回剧团到斯特拉福德演出,要回伦敦。莎士比亚搭上剧团的马车,到伦敦闯世界!
      上面说的是画册《莎士比亚君亲笔手记》中的一部分主要内容。但这部画册是由画家摹拟早期近代英语的文体和书法,配以独特而优美的图画,浑然一体的作品,无法用几句话把它那奇妙的内容全部描述出来。
      这部画册另一重要内容,是以莎士比亚和本・琼生为一方,以弗兰西斯・培根和克里斯多夫・马洛为另一方的对立关系。这需要稍费解释。
      问题的核心是莎士比亚对于莎剧的著作权。这本来不成问题。莎剧,莎剧,当然是莎士比亚写的剧本了。但十九世纪有人公开发难,二十世纪仍有人提出,对莎剧作者究竟为何人表示质疑,主要是“培根说”,还有“马洛说”等。但莎士比亚的当代人所提供的内证、外证甚多,莎士比亚对于莎剧的著作权是举世公认的。不过,“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不谐之音仍偶有所闻。《莎士比亚君亲笔手记》作者对于这一“无事生非”现象用谐谑手法进行了艺术处理:他把莎士比亚、本・琼生、培根、马洛假想为从小在当地一起长大的几个男孩子,互相争吵。本・琼生是莎士比亚的“铁哥们儿”,在他这本“亲笔手记”上写批语表示赞赏,莎士比亚也写了四行诗夸奖本・琼生。(图四)培根则在当地少年中是莎士比亚的“对头”,马洛跟着他起哄。培根跟莎士比亚捣乱的手段,就是偷偷在他这本“亲笔手记”上到处印上他(培根)的“小红猪”印记。(按:培根的名字Bacon,在英文中另有“咸猪肉”之义。)(图五)培根的捣乱发展到在莎士比亚这本“亲笔手记”的最后空白页上正式签字声明《手记》是他替莎士比亚写的。画册作者以小喻大,对怀疑莎士比亚著作权之说幽了一默(但画家也接着在下面加上按语,声明《手记》不是培根写的,而是画家的创作)。
      玩笑只当做玩笑。莎士比亚的著作权不容随意否定。培根在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马洛在英国戏剧史上的地位,也都不能否定。这是两码事。只是不要把两码事搅在一起,淆乱视听。
      全世界爱好莎剧的人都想知道他生前的真实事迹。关于莎士比亚的生平活动,当代人留下不少记录。不过这些记录写的都是他从家乡爱汶河畔的斯特拉福德到伦敦、成为剧团演员、编剧和诗人之后的事。而关于他去伦敦之前的青少年时代在家乡的生活状态,则是一团迷雾。后人只能从很稀少的口头传说中去寻找一点蛛丝马迹。
      版画家和书法家格雷厄姆・克拉克,凭着他对于莎士比亚的挚爱,凭着他对于莎士比亚家乡斯特拉福德当地风土人情的了解,凭着他对于莎士比亚时代的历史状况、语言文字和书法风格的研究,借助于很少的口头传说,大胆驰骋艺术想象和生花妙笔,创作出这部摹拟莎士比亚少年时代“亲笔手记”的幽默画册。只要对于这部画册中的书法、文体稍下一番研读的功夫,再看看书中那些优美而特有风趣的图画,读者都会从内心发出一阵阵微笑,体会到什么是英国式的幽默。
      (W. Shakespeare, Gent., His Actual Nottebooke, by Graham Clarke, Ebenezer Press, 1992.)

    相关热词搜索:莎士比亚英国艺术家想象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