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人生充实的经典句子【读经典书 过充实人生】

    人生充实的经典句子【读经典书 过充实人生】

    时间:2019-02-18 05:39:1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那些沉积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的言论著作,那些浓缩着丰富情感和优美意象的诗词曲赋、经典美文、名言名著,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开阔知识视野、熏陶性灵、提升审美品味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深入开展“经典诵读”和课外阅读活动,必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一、让“经典”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我们的语文教学多年来还是基本停留在以课本为主的轨道上,区区三十几篇课文被我们翻来覆去讲个不休。孩子们由刚发下新书来的爱不释手渐渐变为无奈甚至厌恶,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这样被一片片“好心”、一次次枯燥乏味的抄写作业、一张张没完没了的测试卷给磨平了。为了追求一时成绩的提高,我们急功近利、不惜拔苗助长……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学习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要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大量阅读已经迫在眉睫,“经典诵读”必须启动,我们已经没有任何退路!
      那么,何谓经典诵读?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它不仅仅有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如《大学》、《中庸》、《论语》、《老子》等重要著作,更有现代名家的经典散文和诗作。经典诵读就是指导学生诵读这些优秀作品,让学生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开发其智慧潜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记得魏书生说过:“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我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整天跟经典为伍,你想不明理都难。经典著作所蕴涵的“仁、义、礼、智、信”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不可放弃的精髓,它能使我们以健康的心态适应社会变迁的纷繁复杂。更重要的是,经典诵读能够使学生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二、在经典诵读和课外阅读中的做法
      
      1、让经典诵读走进课堂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实行经典诵读活动,一是让孩子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二是诵读相当数量的古诗文,打好根基,以补充单独以白话写文章时的拖沓、冗长,烦琐、罗嗦。因此诵读材料的选择和如何实施,尤为重要。我是这样做的:
      ①筛选优秀的古诗文,对古诗文的诵读,我精挑细选了三本教材,分别是《古诗70加80》、《诗词50首》、《小学生诗文诵读》。另外,我还搜集了一部分优秀的诗文供孩子们诵读。我们都知道,诵读离不开背诵,背诵看似是愚笨的方法,其实也是最快捷的方法。有的古诗文,我直接选择让孩子们背诵。有的诗词意境深远,我会和孩子们一起来赏析直至背熟。对于古文的诵读,我一般选取短小精悍、有一定道理且文质兼美的文章,在粗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让孩子们背诵。另外,对于一些优美的散文、名言或现代诗歌,短小的一般让他们抄在自己的诗词目录本上直接背诵,长的我选择复印,然后和孩子们共享,直至背诵。
      ②保证时间,为诵读护航 。诵读诗文,得有时间作后盾,我们每天早晨有二十分钟的师生共背时间。师生共背,也是效率比较高的一种方法。同时,一星期还有两节课的诵读课,一般情况下,背诵都是从课堂上进行,而很少在课下。其实只要正确地对待语文教材的课文,只要你真正地把它当成例子,你就有充分的时间用到诵读上。”腹有诗书气自华”,孩子们背的东西多了,人自然也就变得文质彬彬,气质优雅,精神高贵。
      ③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孩子们诵读。为了防止“三分钟效益”,我们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来督促孩子们把诵读作为一种兴趣,一种活动进行下去,学校开展的活动有赛诗会、讲故事比赛等,在我们班内,我实行分组教学,每个小组既是学习小组,又是背诵小组,定期评选背诵小明星和优秀组长。根据孩子们的背诵篇数,颁发一级背诵小博士,二级背诵小博士证等,以此来鼓励孩子。
      2、课外阅读让孩子们把阅读带入生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教育家的一席话,给我们指出了阅读是提高影响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渠道,他和课堂学习是语文的两只翅膀,少了谁,语文教学都不能腾飞。因此,我特别注重孩子们的课外阅读。
      ①开设图书角,设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图书的来源一般是孩子们的珍藏,只要一有空闲,他们就拿出自己借阅来的书来读。只要是阅读课,老师就是不在班上,教室里也是静悄悄的。
      ②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读整本书的习惯并从中汲取营养,可以带孩子――气读《三国演义》、《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对这些书的阅读,我并没有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而是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谈对这部书的理解,对人物的形象的评析,对精彩情节的复述,对语言特色的品味,同时要求孩子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孩子们把阅读和做读书笔记结合起来,以达到积累的目的。
      ③读写结合。读和写是“有之者必然,无之者必不然”,读背是写的土壤,没有读背就不会开出美丽的写作之花。比如我在教三年级语文的时候,我选取了朱自清的《匆匆》供他们赏析,一段时间以后,有的孩子竟把此篇文章的精华内化成他们的东西,特别是开头和结尾的这种内容和结构上的运用。再如席慕容的《让我怎样感谢你》这首诗歌,孩子们就能借鉴这种循环往复的形式来写自己的文章,文章写得虽不是很精彩,但孩子们能做到内化吸收,外化表达,我想这也是我们一直期望的。
      以上就是我在“经典诵读和课外阅读”活动方面的一点做法,说出来,着实有些羞涩。不过,通过这两年的实践,我悟出了“经典诵读和课外阅读”是在大语文观,大阅读观下的一条最便捷的路,它不仅丰富了孩子的人生,也解决了孩子们写作文无“米”下炊的现象,因为大量的阅读,大量的积累必定会让他们厚积而薄发。
      (作者联通:712202陕西省武功县河道乡皇甫中心小学)

    相关热词搜索:读经充实人生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