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学校教育乌托邦该休也

    学校教育乌托邦该休也

    时间:2020-03-19 05:20:3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 学校教育只是全盘教育的一部分,它所担任的教育功能和作用非常有限,教育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等等。不应该过分夸大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而忽略其它教育在教育中该承担的应有的责任,对学校教育乌托邦似地理想化地要求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误解。这会使学校和担负教育重任的学校教师的压力过分增加,使整个社会的教育失去和谐。

    【关键词】 学校教育;教育功能;教育和谐;教育乌托邦

    学校教育是师生双边的教学活动。它应该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把学生培养成有经验有素质的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教育不止是限定在学校中所受的教育,还包括社会化教育,家庭教育,环境教育等等。学校教育所起的作用不应该被夸大,被扩大,甚至被认为是唯一的教育。教育的乌托邦给学校教育带了过分的理想化。

    乌托邦的原始含义及其本真性即“不在场” (non -presence) ,这表明,它既不存在于空间里的某一点,也不存在于时间内的某一瞬间。“不在场”并不完全意味着乌托邦就是纯粹的幻想,而是不同于现实的另一种意义上的真实。哈贝马斯在谈到乌托邦与幻想之间的区别时指出“我以为,决不能把乌托邦(Utopie) 与幻想( Illusion) 等同起来 。幻想建立在无根据的想象之上,是永远无法实现的,而乌托邦则蕴含着希望,体现了对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未来的向往,为开辟未来提供了精神动力 ”。

    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教育,不止是教育工作者才能进行的工作,教育应该是全社会的,只有全社会都意识到教育的真正意义,那么教育才可能在希望中发展,在希望中实现教育的理性思维。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涉及教育和社会之间、教育与学习者之间、教育和知识之间的关系,涉及公开宣布的目标和实际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育不能只是停留在学校教育的狭小的范围内进行。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对学校教育作用的无限夸大,其实已经走入了学校教育乌托邦的误区了。那不是蕴涵希望的教育,而是被膨胀起来的教育。长期下去,提出口号“学校教育乌托邦”,对学生的成长不利,把教师的作用无限夸大,把其它补充教育全盘否定,对整个的教育功能的片面性的误导,这让很多教师深感悲哀。

    1 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校教育?

    什么是教育?在中外教育史上,尽管对于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但是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还包括各种业余教育 。在现阶段,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一切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体力的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都可以是教育。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教育活动中,教育不仅体现在学校教育中,还体现在其它的教育中。那么现阶段什么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中国的奴隶社会体现在“痒”“序”“校”的施教机构,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在我国的封建社会里,学校主要分为官学和私学,还有一些是师傅带徒弟等形式存在。但是这些都是统治者为培养自己的统治服务。在中国长期的阶级统治过程中,教育具有阶级性,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的初期阶段,教育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学校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人。到现在二十一世纪,学校教育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目标原则,以活动和实际为基础的实际原则,以使学生不断完善,逐步成长为过程的积累原则,以启发引导为教育手段的疏导原则,以激活学生主体性为基点的主体原则,以发挥集体作用的集体教育原则,以培养健康心理的教育原则等等一系列教育为基点,对学生实施教育。学校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力量了。学校教育已经从单纯的学业教育转变成培养全方位的人才了。但是无论学校教育如何转变,它依然只是社会大环境下的一个象牙塔,只是社会大环境下的纯洁的学习场所。

    在如今信息时代,世界已经是个地球村了,关在象牙塔里的学生的思想行为都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网络世界里的方方面面,走出校门后的困惑,都影响着现在正在成长的学生们。

    学校的功能不应该被无限扩大。若一直对学校教育乌托邦似的期待,这给教育的正常运行带来很多后遗症。同时也得注意到不同时代有着对教育的不同理解,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教育也是不同的。

    2 学校教育的作用和教师的作用

    当然,学校教育在现阶段还是担负着极其重要的教育作用。学校教育不仅传递着凝聚着人类智慧结晶的知识,还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以及在行为上心理上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学生要经历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的教育。时间之长,不可否认。学校教育的作用人人皆知。所以现在很多家长在孩子开始上学时就要细细挑选学校,希望通过学校的教育使自己的孩子能成才。同时还对教师提出了很多的要求。

    教师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什么是教师?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 。目前的所有中国教师大部分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必备的专业知识,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有着良好的心理沟通技能。绝大部分的教师都遵守教师道德,对学生有着一份爱的奉献。幼儿园老师细致耐心,小学老师循循善诱,初中阶段的老师既要培养学生们的独立精神,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高中老师不仅要把课上的好,还要为大学输送合格人才,不仅要培养学生高考的应试能力,还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心理耐挫能力等等,大学老师也是一样,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化知识,还得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的教师都是起早摸黑,忙个不停。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有多少的教师是忙白了头发,忙弯了腰。

    在中国的文明传送中,教师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的教师曾是臭老九,地位低下,生存条件差。但是不管教师曾受过什么委屈,为了祖国的下一代,广大教师依然是勤勤恳恳地教育下一代。不计报酬,不计恩怨,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必须做的工作。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挑选都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须的。但是过分地强调学校的教育,教师的教育使很多人,使整个社会对学校教育和教师教育过分理想化了。把教育概念压缩在只向人们展示“客观-科学世界”的学校教学活动中,这样的教育不可能为人的生成提供全方位的辅助 。学校教育不可能满足所有家长的要求,也达不到所有家长的理想化目标的高度,因此,造成了很多学校受社会或者家长的指责,学校的教育为了满足家长以及社会的要求,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过分地迎合其中很多不合理的要求。

    因此,过分夸大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其实是对全盘教育的误解。一个受教育者如果只接受这样的单纯教育,脱离丰富的社会生活,或者在家庭、社会中仍然充当教育客体接受与学校所提供的同样的教育,那么他一旦面对现实的社会生活,面对充满各种情感的纠葛、信仰危机、人际关系失衡等错综复杂却又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一定会手足无措,适应不良 。

    3 乌托邦式的学校教育

    不可否认,学校教学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能过分夸大学校教育的作用。影响人的发展存在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巴甫洛夫曾经指出“神经活动类型在生活进程中发展,变化着,并且神经活动的类型不仅是遗传的结果,也是环境和有机体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教育能养成儿童生活所必需的神经活动类型”。所以教育虽然有着很主要的作用,但是学生的遗传基因也是决定因素。因为父母的遗传基因决定了每个孩子的不同个性和不同的能动性。所以有时候家长不合时宜地拿自己的孩子的短处比较另外孩子的长处是没有必要的。

    其次环境在人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环境是环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他包括个体所接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接触到的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家庭生活,还包括同邻里,亲戚,朋友的交往等等,所以这些方面的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外界自发产生的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都可以算是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在学生的生活中也起着很主要的作用。学校教育固然是主要的,但是教育不止是限定在校园内。学生从呀呀学语开始,就是从社会中而来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中国古代,就有“子不教,父之过也”之说,非常强调父母的言传身教。还有众所周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巨大作用。

    学生一天除了八小时学校教育外,其余的时间也是和社会接触的,不仅受环境影响,也受家庭氛围的影响。所以家庭教育也是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家庭成员是否和谐,家庭成员之间是否和睦相处,家庭氛围是否有助于学生快乐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形式,社会教育,环境教育以及家庭教育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过分地夸大学校教育的作用,给学校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忽视了家庭教育,环境教育,以及社会教育,这对学生的整体教育没有起到良好的作用,还助长了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的教育的推卸作用,是百害无一利的。同时还会产生对学校教育的依赖性,过分苛求学校教育的完美性,给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带了超出自身能力的压力,这就存在着把学校教育乌托邦式的虚化了。

    当今社会,教师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教师的任务重、教学难度大、工作时间长、心理压力大,如果持久处在压力下无法得到有效缓解时,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从而引起消极的教育行为,影响教学质量,妨碍教学目标的实现。如果还给教师和学校教育施压,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不利。

    社会的发展使教育成了社会关注的主要对象。一方面,全社会都重视教育,赋予教育以振兴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使命,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工人农民,都对教育寄以厚望.希望教育在提高全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子女全面素质上发挥最大的作用。这些愿望最后全部都要依靠每个教师的具体教育教学行为来落实,也就是说,这些社会的期望都变成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动力。另一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的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甚至在一些农村地区,教师经常面临着工作强度大、收入太低的情况,这离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有很大距离,重视教育,真正实施教育优特殊性才能得以很好地发展教育。

    过分地强调老师的作用,而忽视学校之外的教育给老师们带来了过分的压力。付出的那么多,得到的却那么少。甚至连法律都没有给予保障。我国现行法律存在着对教师身份规定不明确,与现实矛盾的问题,规定了中小学教师是专业人员,但是没有指明其身份的特殊性,由此中小学教师成为身份不明的职业群体。身份不明直接影响其权利享有和义务履行。所以对教师的过分苛求是没有必要的。而且让很多教师不解的是,教师也是人,不是完人,不可能是家长和社会眼中的圣人,在心理上也承受不了社会对教师和学校的完美主义的乌托邦似的教育目标追求。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误解,以为学生出问题学校就得承担所有责任。不管事故是发生在学校内还是学校外,学校一律要包揽所有责任。把学校看作是唯一的教育方面,致使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不知道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不知道如何管理孩子,以为把孩子全脱或寄宿在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在孩子做需要父亲的爱或者是母爱的时候,家庭破碎了,离异的孩子没有了完整的家庭的支撑的爱,很容易出现自卑,自弃,没有自信等等。

    有些家长对学校过分地要求,对老师过分地挑剔,致使很多老师因为无法接受而辞职。要知道,在中国,现在已经是独生子女居多。本身独生子女身上就带有很多被宠坏了的毛病,再加上家长的家庭教育不好,家长自己不懂教育却不愿多花力气教育,使中国现在的教育陷入了一个怪圈。教师被描绘成一个“三重孙子”的角色:在家长面前是孙子,在社会面前是孙子,在学生面前还得装孙子。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屡屡遭受破坏。前有“禽兽教师”引发的“教师不得与异性学生单独谈话”的规定,后有五旬教师被学生家长暴打的奇事。近来,又发生了“学生遭拒考自杀,庭审时教师集体喝彩”的怪状,教师,已经远离了“辛勤的园丁”、“灵魂的工程师”等美誉,取而代之的是“眼镜蛇”的蔑称。一时间,学生家长痛斥师德沦丧,社会舆论感叹教师冷漠,有关部门频频出台约束教师的规定,教师们则呼吁:还我们公道与尊严。还我学校教育的本来面目。

    总之,过分地夸大学校教育,过分地对学校教育寄以无限的希望,过分地为其它方面的教育开脱责任是不妥的,乌托邦似地盲目期待学校教育只能对整个社会发展不利。

    参考文献

    [1] [德]卡尔·雅斯贝斯.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 . 魏楚雄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 贺来. 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M] . 长春:吉林教

    [3] 陈刚. 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M] .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4] 信息时代是现实还是乌托邦 北师大 李芒 2004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5] 永不在场的乌托邦-历史和价值之间的张力 张蓬松 北方论丛 2004 6

    收稿日期:2008-02-05

    相关热词搜索:乌托邦学校教育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