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集结号》“震撼”面面观

    《集结号》“震撼”面面观

    时间:2020-03-24 05:13:4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 影片《集结号》放映后产生了极大反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其中“看点”很多,而这些“看点”无不围绕着“震撼”这一中心词。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影片的震撼之处。

    关键词:集结号 震撼 真实 草根情节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有些电影给观众的震撼在于场景,不过我们大多都忘记了;有些电影给观众的震撼在于心灵,这能让我们永远铭记于心。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就把其震撼人心的战争场面和催人泪下的真情,永远地定格在了人们的记忆中,不仅使人们的心灵受到了一次真正的洗礼,同时我们也在进行着生命的反思。

    “20余次热烈的掌声、一万余名观众久久不舍离开”,这是《集结号》在北京举行的全球首映礼上上演的一幕。而在上海首映礼上,观众的集体起立叫好,更是让冯小刚红了眼睛。带着战争的残酷、温暖的牺牲情怀,“九连的兄弟”走进了国内各大银幕。没有大牌的明星,没有奢华的场景,没有纸醉金迷的生活状态,《集结号》——冯小刚的首部战争片,用一张张质朴的面孔、感人的故事和久违的昂扬精神,实实在在地感动了广大观众。

    集结号之所以能让中国人集体产生震撼力,主要是以真实的事件,饱满的故事,震撼心灵的情感来达到它处处皆有“震”点。

    “震”点一:真实

    冯小刚的《集结号》彻底摒弃了以往国产战争片中的脸谱化人物,人性也在影片中发挥了巨大魅力,第一次在国产电影中把战争具体到了一个个性格真实的士兵身上。《集结号》还写到战争中的怯懦,写到战争中个人意志面对死亡时的脆弱,最后还写到了失去集体,失去队伍,以及没有被追认为烈士的委屈。这里有文弱的王金存曾被吓得尿了裤子,有贪吃的焦大鹏冲锋前不忘往嘴里塞大饼,还有谷子地时常骂咧咧流露出的“兵油子”习气……

    他们也想老婆孩子,炮弹飞来的时候,他们也会哭爹喊娘,但这些都是人面对死亡时最真实的表现。《集结号》中没有大牌演员,但每个演员的表演都够大牌风范。一开场,那些熟悉的演员王宝强、廖凡、任泉都是灰头土脸出现,随着激烈的战斗,观众轻易记住了“任泉”的急躁、“廖凡”的贪吃、“王宝强”的果敢。

    《集结号》或说冯小刚第一次在中国银幕上,把战争还原到人,战争的残酷不是字面的意思,而是真实的血肉横飞,是人就会害怕,这才是人性。但是,我们知道,害怕的战士不见得不是忠诚的战士,粗糙的普通人一样可以创造历史。一个“集结号”之约,47名战士苦战成仁。

    因此,这些建立在真实前提下的人物和故事的进程,因它的特性而无懈可击。都说真实人的生活比任何戏剧都精彩,冯小刚和编剧刘恒恰好巧用了这种力量,同时也讲述了一个人的史诗。10多年的跨度穿越淮海战场、朝鲜战场、新中国建设几个关乎中国命运的阶段,一个人去寻找部队、寻找他死去的47名战友的遗骸。我们不能用形而上的意识去解读他行为中的集体意识,但作为个体来说,他的人生意义却散发着璀璨的光芒,也许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军人,一个普通的中国百姓!

    “震”点二:兄弟情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父母都给他们起了名字,埋在这里的孩子们怎么连名字都没有了呢?”当银幕上张涵予扮演的谷子地洒下英雄泪时,银幕下的观众也纷纷落泪。

    影片中,无论是在战场内外,谷子地和他的战友们始终坚守着一份兄弟情。谷子地在煤山上发疯似的挖掘战友尸体;在团长墓前与警卫员的激烈冲突;得知兄弟们的尸体被找到后,从了望塔上三步一下,中途突然停住闭目喃喃自语……几处细节都催人泪下。

    正是这种最真的情感打动了观众的心灵,让人明白在那个年代,并不是上了战场,就可以成为万人敬仰的英雄,可能他们就这样牺牲了,最终却没有人知道。看完这部影片,我不禁为里面的每一个战士而感动,在漫长的战争中,更多的烈士属于“无名”甚至“失踪”状态。而他们却用行动来克服死亡的恐惧,用牺牲来证明在战场上他们没有躲避、更没有放弃。从中国的古代到近代和现代,我们从来就不缺乏英雄,最缺乏的是如何面对英雄。

    “震”点三:男性

    战争题材的大片,中国拍过不少,早期的《南征北战》、《红日》,到前些年的《大决战》、《大进军》,全都集中表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党我军的英明决策。我们看到的基本上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爱国主义集体荣誉,是国家至上英雄无泪。可是,我们却看不到战场上的血雨腥风,看不到战争中人性的挣扎和迷茫,看不到小人物的孤独和无助,看不到个体在战争中的作用和位置。

    《集结号》让我们第一次看到了一个老兵——一个战斗英雄伤痕累累的内心疮疤,看到了在至高无上的集体荣誉下,个人生命也不再是那样的无足轻重了,47个弟兄,他们也是人,他们同样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谷子地寻找战友遗骸的下半生,我觉得比他在战场上的视死如归更为动人,在他不懈的找寻中,我看到了一种属于真正的中国男人的脊梁,那就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

    感谢冯小刚,让我们重新正视战争中个人的价值,也让我们重拾对银幕上中国男人的信心。感谢张涵予,塑造了一个具有愚公移山精神的银幕硬汉。在“花样美男”充斥荧屏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刚强,一种坚毅,一种责任,一种情怀。很庆幸,在那悠远绵长的集结号里我们感受到了,在谷子地那坚如磐石的背影中我们也同样深切地感受到了。

    “震”点四:草根情节

    当越来越多的导演习惯于用宏大的场面完成一种自恋,以为把硬梆梆的巨星戳于银幕之上就能招揽来票房之时,冯小刚带领着一群没有太多号召力的,但是很爷们儿的人来到了观众面前。电影中的他们谈不上“花样”,更不是美男,他们都是可爱的粗人。廖凡扮演的焦大鹏总是拿块大饼啃啊啃的,托指导员写家书给媳妇也一副笨拙的口气;而李乃文牺牲时,王宝强抱着他的脑袋哭,鼻涕流下来,害得李乃文愣是把一句台词给噎回去了。他们的脸上、表情、动作没有任何虚伪的掩饰,他们如此接近真实,虽然渺小,但是却生动地活在了他们各自的命运里,让通过光影来结识他们的观众无法遗忘。

    在《集结号》里,冯小刚没有野心,他呈现的是一贯的草根情怀,那些逼真而惨烈无比的战争场景,只是一种衬托。冯小刚运用他塑造小人物的拿手绝活,让一群人都生动起来,又从这一个个小人物的身上去回望和反思战争,去肯定每一个微小如草芥般的个体尊严,让银幕下的芸芸众生对于追寻生存意义的艰辛有所共鸣、有所动容。

    《集结号》的故事并不出奇,但就是这样没有悬念的情节,却被冯小刚拍得充满张力、跌宕起伏。影片前半段,攻坚战非常残忍,而阻击战又非常震撼,镜头将战争的残酷无情表现得触目惊心,每一发炮弹都打得人坐立不安。影片的后半段尽管不见鲜血,谷子地为死去战友找名分的艰辛,却让人看得暗自垂泪,震撼心灵。

    谷子地,这个出生才三个月就被遗弃田野、被好心老农收养的“无名氏”,在战争中历经各种血色的浸染和历练,他会圆滑的存在于不断重整、整编各种番号的部队中,但是,他心中的“集结号”一直在响,死去的弟兄们是他心中永远的结。还有那个爱写家信的王金存,书生的性格特征在血色光影中逐渐深刻,冲破了内心的恐惧后,简直坚定地让人觉得有些不忍。片尾处那段战场的闪回,让他成为《集结号》中人物形象塑造中最有力的一笔。

    此外,影片用晦暗阴郁的影调来表现解放战争的场景,在军事影片史上,应该说比较罕见。以《巍巍昆仑》、《开国大典》、《大决战》、《大进军》、《大转折》、《太行山上》等为代表的经典军事影片,在表现我军英雄杀敌场面的镜头画面时,色彩影调大多被营造为一种暖调。因为在传统战争史观中,战场只是英雄人物获得生命价值升华的圣地,而不是造成生命毁灭和恐惧、焦虑等精神困境的威胁性价值场域。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影片当属60年代的《英雄儿女》,英雄王成牺牲时,身后竟出现了万道霞光,画外高奏凯歌,英雄生命的丧失由此被营造成一种关于再生和涅 的隐喻。这次《集结号》的影像表达,从单纯的讴歌、神话走向了凝重,走向了写实,在视觉效果方面获得了更大的视觉冲击力,并且也更为客观地再现了战争场面的残酷和惨烈。

    关于生命和死亡的话语,不管是坦白或是掩盖,都给了我们一次追悔、思辨与沉思的契机。人的价值的主体,作为一个主题终于出现在《集结号》这样的中国战争电影之中,并最终放大为一种仪式,预设于人性善与真的期待之上。它对终极价值的可贵而真诚的影像努力,无疑是值得敬重和守望的。《集结号》使中国电影又找回了一种早已失落的叫做“精神”和“血性”的东西,而这血性才是真正的人性之光。

    参考文献:

    [1] 顾晓鸣:《“无名”斗“英雄”》,21世纪出版社,2003年。

    [2] 郭晓哗:《英雄万岁》,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6年。

    [3] 梅毅:《历史的人性》,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

    作者简介:张声怡,女,1974—,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艺理论教学及研究,工作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面面观集结震撼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