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后工业社会中的人性迷失

    后工业社会中的人性迷失

    时间:2020-03-24 05:20:0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当下研究者对《拆弹部队》多进行意识形态和电影技术方面的解析,此次将其作为后工业社会的文本进行解读,通过符号分析,指出《拆弹部队》超越了传统的战争片,是当下后工业社会形态和组织运行方式的深刻隐喻,通过着力塑造詹姆斯这一主人公形象,展示了后工业社会的技术化、程序化运作模式与人性之间的冲突,这使本片具有了较深刻的反思意义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后工业社会《拆弹部队》 隐喻迷失

    2010年,《拆弹部队》成为第82届奥斯卡6项大奖的得主,引起了媒体和电影研究者的强烈关注。作为一部战争片,与好莱坞经典战争电影相比,《拆弹部队》确实有丰富的异质性符号,这使它有着可供多重阐释的意义空间。“《拆弹部队》实际上采用了一种与之不同的具有后现代特征的叙事和人物塑造方式来呈现这场战争的困境”①,美国本土评论家也将《拆弹部队》视为“一部结构主义战争片”,认为“凯瑟琳·毕格罗的《拆弹部队》挥出一记充满实验色彩的重拳”②。

    一、符号解读:后工业社会的隐喻

    传统的好莱坞战争电影一般有两种范式。以《第一滴血》系列影片及《角斗士》等为代表的传统战争片,以正邪冲突为主要故事情节,通过塑造典型的英雄形象,展示惩恶扬善的主流价值观,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的基本主题。这些电影的叙事主要集中在正邪冲突、英雄的成长和他们在战争中的传奇经历上,影像也以宏大精彩的战争(动作)场面和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吸引观众。另一种战争电影是自二战以后兴起的反思性战争电影,以《猎鹿人》、《现代启示录》、《全金属外壳》的越战题材战争片为代表,这些电影借战争片对战争进行价值追问和人性探讨,因为这些战争片“作为一个潜文本折射出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③,所以,此类战争片也被常常被作为典型文本进行意识形态分析和文化解读。

    与以上这两类战争电影相比,《拆弹部队》的独特性是显而易见的。最突出的一点是,《拆弹部队》的叙事不是典型的正邪对抗模式,影片中甚至没有直接的战争场面和激烈的“交战”情节,甚至连明晰的“敌人”形象都没有。这部影片以一个三人拆弹小组的七次拆弹任务构成主要故事情节,且七次拆弹任务均具有相对独立的情节,且情节的紧张程度不是层层递进、因果相连的,而是呈并列关系。其次,在影片中,电影的主要人物——詹姆斯、桑伯恩和欧文的基本性格基本没有改变,特别是作为拆弹小组的核心和电影的主人公,詹姆斯的形象并没有因为他所参与的六次拆弹行为而发生质的变化。另外,作为战争片的核心场景,本片对“战争”的影像呈现也相当独特。在《拆弹部队》里,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和敌我对抗, “拆弹”就是战争,是不见敌人的无硝烟的战争,正如詹姆斯所言,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他们永远隐藏在黑暗中”。

    由于战争是“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④,作为社会矛盾的极端化形态,《拆弹部队》可被视为当下后工业社会的象征性文本,充满了丰富的后工业社会符号。

    美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彼得·德鲁克将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西方社会阶段称为“后资本主义社会”。他认为,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资源——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就是‘生产资料’——不再是资本、自然资源(经济学家的‘土地’)或‘劳动力’。它现在是并且将来也是知识。”⑤后资本主义社会是工业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当代社会学家也将其称为“后工业社会”阶段⑥。在后工业社会中,“价值由‘生产力’和‘技术创新来创造’,而这两者都是将知识应用于工作。”⑦所以,“技术化”是后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基于知识与技术的差异,当代社会成为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正如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所指出的那样,“造成社会的极权主义性质的主要不是恐怖与暴力,而是技术的进步。”⑧

    《拆弹部队》着重体现了战争的技术化特征。在影片中,大量的近景与特写并不是给予人的,而是给予装备及操作的,拆弹小组无时无刻不与装备和操作产生联系。悍马车、精良的武器装备、拆弹机器人、厚重的拆弹服和装备,都是后工业社会的典型产物,具有强烈的符号化意义:这是技术领先的后工业社会技术极权的象征。与之相对,美国士兵将他们所拆解的炸弹称为“IED” (简易爆炸装置),这种来自敌人的炸弹,是一种半手工的炸弹装置,可被视为落后技术的隐喻。影片同样用特写与近景展示了破旧的手机、简易的起爆器、老旧的汽车、破落的城市街道等巴格达作为落后工业城市的符号,与“IED”一起,形成了工业落后地区的系列符号。这两组符号放置于巴格达的中心,被放置在“拆弹”这一故事情境中,就有当代后工业社会与其他工业落后地区的冲突与对比的意味。所以,《拆弹部队》的主要矛盾,是拆弹小组精湛的拆弹技能与代表着工业落后地区的IED制作与破坏的冲突,这是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技术”的冲突,七次炸弹的拆解工作是对这一矛盾冲突的反108复强调。进而,以詹姆斯为核心的拆弹小组的拆弹行为,有着对来自工业落后地区的威胁的对抗的意义,虽然这种矛盾被扣人心弦的拆弹过程所掩盖,但是从后工业社会的隐喻角度来分析,整个电影以技术为核心的深层次冲突集中且激烈。

    综上,作为战争电影,《拆弹部队》真实展示了后现代战争的战争状况和技术化的新趋势,同时,它围绕“拆弹”这一主要故事情节所建构的后工业社会与工业落后地区的符号对置,使本片具有更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引人深入反思。

    二、结构象征:程序化的社会循环

    《拆弹部队》处处显示出程序化循环的叙事特征。

    《拆弹部队》的情节组织相对松散。它的叙事结构是串珠式的,影片以时间为顺序,展示了拆弹小组在巴格达执行的七次拆弹任务。对于每一次拆弹任务,影片都用近乎纪录片式的精准再现,展示了各种情境下炸弹拆解的技术步骤和要领,七个拆弹任务是拆弹小组工作的七次程序化循环。其次,拆弹小组在伊拉克所执行的轮值任务,也是一种程序化的循环。最终,经历了六次有惊无险的拆弹工作后,三人个人终于能够回国了。但是,回国的詹姆斯无法适应正常的家庭生活,他最终还是回到了战场,开始新一轮365天的轮值。影片以字幕作为表征,通过对拆弹小组的工作周期的循环,以及詹姆斯两次轮值任务的循环,展示展示出了独特的叙事节奏和特征。

    深层次的循环结构在于作者对作为影片主题的“战争是一种瘾”的表现及对其形成原因的追问。从电影中可以看到,詹姆斯是“战争成瘾”的突出例证。与其他任何战争片中的英雄不同,詹姆斯形象非常独特,因为他对自己的行为无法做出价值定位和动机阐释。詹姆斯经历了六次拆弹的生死考验,当他能够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时,他怅然若失,最终又回到了战场,开始了新一轮的轮值循环。导演也在追问他的动机是什么,詹姆斯和导演在片中都没有给出确切答案,詹姆斯对自己年幼的儿子道出了他对战争的钟爱但他并没有确切解释回到战场上的原因。

    如果将《拆弹部队》作为一个后工业社会的隐喻,或者可以为这一追问寻找到答案。影片中所展示的程序化循环的结构特点,可以看做是后工业社会的组织形式的缩影。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机械化、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的建立,使生产活动被分解成为多个环节组成的标准程序,生产过程不再是单独个体的创造行为,而是人与人、人与机器的严密配合,并进行以提高生产率为目的的周期循环。这一变化也致使西方社会的组织形式发生变化,人在社会中不再是独立的个体,个体的价值必须在与他人合作、与机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这导致了人对机器的依赖,马克思和恩格斯将这种改变称为人的“物化”。而在后工业社会中,“知识”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人与机器的关系逐渐转换为人与“技术”的关系。虽然人不再直接依附于机器,但是越是先进的“技术”,往往越强调复杂且标准的程序和更高的效率,所以就更加强调更快节奏的工业循环,人对“物”的从属关系也越来越紧密。

    战争是后工业社会的一面镜子,集中体现了以提高生产率为目的的程序化、快循环的社会形态。因为“我们社会的突出之处是,在压倒一切的效率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准这双重基础上,利用技术而不是恐怖去压服那些离心的社会力量”⑨,《拆弹部队》真实呈现出后工业时代的战争具有技术化、程序化和快循环特点。影片中的拆弹小组与传统的美国士兵形象不同,他们实质上是技术专家,他们所进行的战斗是以先进的拆弹技术作为武器,与潜在敌人直接较量,他们的拆弹技术不仅表现在先进的拆弹工具上,更表现在严谨的拆弹程序上。同时,拆弹部队在伊拉克的轮值,是士兵的快速循环,同时也是后现代战争节奏的展示。

    所以,《拆弹部队》所表现的“战争是一种瘾”,实质上深刻地展示了后工业社会组织形式的弊端——造就了“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指出,这种追求生产率的社会是非理性的,它的快节奏循环的运作方式“对于人的需要和才能的自由发展是破坏性的,它的和平要由经常的战争威胁来维持,它的发展取决于对各种平息(个人的、国家的、国际间的)生存竞争的实际可能性的压抑。”⑩《拆弹部队》展示的“拆弹”过程,正是运用先进技术来压抑和平息后工业社会与工业落后地区的生存竞争的过程,同时也是人失去自由的过程。所以,后工业社会造就了“单向度的人”,这是一种“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人”,“这样的人不仅不再有能力去追求,甚至也不再有能力去想象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11]詹姆斯在不能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回到战场但还是回去了,他已经丧失了对战争的批判与超越,沦为了战争的机器。

    综上,这部影片不是对战争本身的道德评价,而是对战争与人性的关系的反思和考问。詹姆斯对战争的“瘾”,或许正是身处后工业社会循环中丧失超越能力、不能自拔的人的生存状态的绝佳隐喻,詹姆斯及片中的人物的战争经历,正是在后工业社会中,人性的压抑、反抗与迷失的过程。

    三、人物分析:人的压抑、反抗与迷失

    电影是一种文化现象,电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和人性。马斯洛认为,人除了生理、安全方面的基本需要外,还有寻求自我实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然而,在程序化循环的后工业社会中,人的这种更高层次的需要被压制或误导了。因为,由于技术的进步,后工业社会的生产率得到极大的提高,“一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在发达的工业文明中流行”,因为这种社会提供给人的“舒服的不自由”,使人对这种社会发展模式高度认可,正是这种肯定性的思维,会造成“人们批判的、否定的、超越性的和创造性的内心向度的丧失”,[12]人们为此不会再对社会及其运作模式提异议,人满足于这种“舒服的不自由”。在这种“舒服的不自由”中,人满足于低层次需要的满足,而逐渐放弃对自我实现的追求。

    但是,非常独特的是,《拆弹部队》营造了一个并不舒服的社会情境——战场。战争是社会的缩影,而“拆弹”则是一种极端的战争形式,这种战争常常使人命悬一线。《拆弹部队》设置这一极端典型和特殊的故事情境,显然能够更加凸显詹姆斯“拆弹英雄”的形象,他冲动、执迷的性格和精湛的拆弹技能被这一特殊情境放大。战争是诸多社会问题的集结,将人物放置在后工业战争中对其进行塑造和表现,使《拆弹部队》有了对战争进行批判,对后工业社会进行反思的意味。

    《拆弹部队》的主人公詹姆斯是一个拆除了近千个炸弹的技术精英,他是出色的拆弹“工具”。在影片中,詹姆斯参与了六次拆弹任务,他拥有精湛的拆弹技术,但在拆弹工作中,他敢于打破常规,他在拆弹过程中镇定自若,心细如发,他出人意料地脱掉防护服,扔掉对讲机,敢于随机应变,打破拆弹程序,这些使他更接近好莱坞电影中的传统英雄形象:冲动、执迷,但是却不失道德原则。他在极端的战争环境中渴望追寻和保护人的本性,维护人的尊严。他怜悯他人,在拆除人体炸弹的任务中,他原本可以爆破人体炸弹,安全完成任务,但他为了那个可怜的濒临死亡的孩子,不惜冒生命危险,取出了孩子身体里的炸弹。他这样做,不仅仅是出于与伊拉克男孩的友谊(他认为那个被做成人体炸弹的少年是营区里的“贝克汉姆”),他更是在努力使这个行将去世的孩子回归为一个“人”,而不是爆炸工具。在结束这次任务后,他用暴力手段追问营区的商贩,甚至不惜违反军纪,冒险潜入伊拉克普通平民的家里寻找那个伊拉克少年,动机都是在寻找“人”,寻找伊拉克少年所代表的正常、快乐、友好的可贵人性。詹姆斯最后发现那个伊拉克少年安然无恙,为了保护他,詹姆斯有意疏远了他,这一举动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疏远伊拉克少年,是他对美好人性的保护,以疏远人性的方式保护人性,是战争给詹姆斯开出的悖论难题。詹姆斯以反抗拆弹程序、反抗装备束缚、反抗军纪的方式,展示他尚未泯灭的人性,但是,他的反抗毫无结果。

    因此,詹姆斯的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悲剧性意味。战争无法使他获得价值的确认和自我实现的满足,但是他却离不开战争,因为他跳不出后工业社会的生存环境和循环运作模式,最终困惑地迷失在其中。在影片中,创作者不仅构建了一个充满病态症候的后工业社会符号体系,同时,也将詹姆斯放置在日常社会的正常环境中,詹姆斯回到了祖国,他面对琳琅满目的超市,同样迷失在长长的货架中,他拥有娇妻稚子,美满的生活,但是亲情、爱情,已经不能让詹姆斯留恋,他迷失在了战争中,在战争的循环中成为了战争机器。他像是逐渐被社会、被战争设定了程序的机器人,必然会返回战场,回到那套厚重的拆弹防护服中。

    在影片中,詹姆斯的桑伯恩和欧文也是极具象征意味的人物。在影片的开头,桑伯恩在执行任务时,亲眼看到自己的战友牺牲在拆弹现场。他很自责,日后他对詹姆斯违反拆弹程序大胆行事的作风非常反感,他对扔掉对讲机、喊话不回应的詹姆斯一顿拳脚,是对詹姆斯拿自己生命开玩笑、抛弃技术与装备保护的行为的一种担忧和警告。所以,正是由于战争中的血的教训,他对装备和技术高度依赖,他是一个典型的工业社会成员,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被迫依赖于各种装备,他尚存基本的人性,但是当他拿起狙击枪消灭敌人的时候,同样成为了一个冷酷的战争机器。而技术兵欧文是一个战争的受害者。他敏感、谨慎甚至有些胆小,在战斗中敢于杀人却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他在巷战中受伤,骂着脏话离开战场,他是典型的“受害者”,但他知道自己深受其苦,但是不知道如何反抗。

    同样具有战等元素,《拆弹部队》战胜当年夺奖热门电影《阿凡达》,表面上看,是由于其精巧的叙事和近似纪录片的独特风格,但是,《拆弹部队》更独特的地方,是《拆弹部队》超越了传统的战争片,更深刻地展示了后工业社会的技术化、程序化运作模式与人性之间的冲突,这使本片具有了较深刻的反思意义和艺术价值。

    【注释】

    ①杨晨一场“后现代”战争——评《拆弹部队》[J],世界电影,2010(6):183.

    ②[美]艾米·陶宾著,经雷译,无法修改的程序:凯瑟琳·毕格罗的《拆弹部队》挥出一记充满实验色彩的重拳[J],世界电影,2010(6):74;本文选自美国《电影评论》2009年5月/6月号。

    ③徐海龙,意象建构与意识形态操纵——当代好莱坞战争片意识形态分析[J],戏剧,2005(3):44.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第一卷,17.

    ⑤[美]彼得-德鲁克,张星岩译,后资本主义社会[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8

    ⑥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其《后工业社会》中指出,工业社会的中心是人与机器的关系,与其他两个社会阶段相比,后工业社会重视技术与信息,从而影响到了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与德鲁克较强的意识形态观念相比,后工业社会能更广泛地概括当下的社会形态

    ⑦[美]彼得·德鲁克,张星岩译后资本主义社会[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8.

    ⑧⑨⑩[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张继译,单向度的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4.2.2

    [11]张继《单向度的人》的导言,[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张继译,单向度的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2

    [1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张继译,单向度的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4.作者简介:孟伟伟,平顶山学院文学院讲师。

    相关热词搜索:后工业社会迷失人性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