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秋延茄果类、瓜类蔬菜谨防病毒病与茶黄螨

    秋延茄果类、瓜类蔬菜谨防病毒病与茶黄螨

    时间:2020-03-26 05:11: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导读:长江流域利用设施发展秋延后茄果类和瓜类蔬菜生产,效果显著,但生产中发现病毒病和茶黄螨发生较严重,给生产带来了较大的损失,由于茶黄螨虫体小,肉眼难以发现,为害症状与病毒病等极为相似,菜农十分头痛。对其识别与防治可参考本文。

    近年来长江流域采用设施秋延后栽培茄果类、瓜类蔬菜生产发展很快,但生产中常因病毒病和茶黄螨为害而造成很大损失。许多菜农纷纷来电咨询解决的办法,现特向广大菜农介绍病毒病与茶黄螨的发生条件、为害症状与防治方法。

    1 发生条件

    1.1 病毒病

    高温、干旱、蚜虫发生时,为害重;植株长势弱,重茬等,均易引起该病的发生。可通过植株摩擦、打杈、绑架等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蚜虫或其他害虫进行传播。

    1.2 茶黄螨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盛发期为7~9月。高温高湿为害重,发生为害最适温度为16~27℃,最适相对湿度为45%~90%。卵和幼螨对湿度要求较高,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时才能生长发育。

    2 为害症状

    2.1 病毒病

    ①花叶型 典型症状是叶片和果实不规则褪绿或出现浓绿与淡绿相间的斑驳,为害严重时病叶和病果畸形皱缩,叶明脉,植株生长缓慢或矮化,结小果。

    ②黄化型 典型症状是植株上部新生叶片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植株上黄下绿,植株逐步矮化并伴有明显的落叶现象。

    ③坏死型 典型症状是植株顶枯、斑驳坏死和条纹状坏死。顶枯指植株枝杈顶端生长点部位的幼嫩叶片变褐坏死;斑驳坏死多发生在叶片和果实上,病斑不规则形,呈红褐色或深褐色,随后叶片迅速黄化脱落;条纹状坏死主要表现在植株枝条上,病斑呈红褐色,渐沿枝条上下扩展,发病后引起落叶、落花、落果,严重时整株干枯。

    ④畸形 典型症状是叶片增厚、叶面皱缩、叶片变小或呈蕨叶状;植株节间变短,株型矮化,枝叶丛生呈丛簇状。发病果实黄绿相间、畸形,果面凹凸不平,容易脱落。

    2.2 茶黄螨

    茶黄螨主要为害茄果类、瓜类、豆类等果菜类蔬菜。成螨和幼螨集中为害作物较幼嫩的部位。受害叶片变硬、变脆,呈油浸状,叶片背面呈灰褐或黄褐色,叶缘向下卷曲;受害幼茎变褐,丛生或秃尖;花蕾畸形,受害果实变锈褐色,粗糙,无光泽,出现裂果。茄子果面木栓化、龟裂,呈开花馒头状,味苦且涩,丧失食用价值;辣椒受害严重时,引起落叶、落花、落果;番茄受害后,叶片变窄,僵硬直立,皱缩或扭曲畸形;黄瓜受害后,叶边缘卷曲,叶片渐变为黄褐色、浅褐色。生长点被害则影响黄瓜的正常生长,造成绝产。由于茶黄螨虫体较小,肉眼常难以发现,且为害症状又和病毒病或生理病害相似,生产上要注意辨别。

    3 防治方法

    3.1 病毒病

    ①选抗病品种。针对当地主要毒源,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②选用无病毒种子栽培。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 h,后放入10%磷酸三钠液中浸40~50 min,捞出后用清水冲净后再播种。

    ③实行轮作换茬,避免多年连作。

    ④及时防治蚜虫、粉虱和其他虫害,减少传播媒介。

    ⑤药剂预防。从苗期开始用马啉胍或病毒A 600倍液预防,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喷 4~5次。

    3.2 茶黄螨

    采用药剂预防。从苗期开始每隔7~10天用哒螨灵、卡死克(氟虫脲)、螨死净(甲螨嗪)、虫螨光(阿维菌素)、霸螨灵(唑螨酯)、螨克喷雾预防1次,连防3次。因茶黄螨多为害叶背,所以喷雾防治时喷头口应主要对准叶背,同时注意轮换用药,防治效果更好。

    相关热词搜索:谨防蔬菜病毒秋延茄果类茶黄螨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