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从《耀华公司筹备情形报告书》分析民国耀华玻璃厂选址问题

    从《耀华公司筹备情形报告书》分析民国耀华玻璃厂选址问题

    时间:2020-03-30 05:21:5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民国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涌现一批优秀企业,如大生纱厂、滦州矿务公司、启新洋灰公司、耀华玻璃公司等,本文以耀华玻璃公司为例展开论述。始建于1921年的耀华玻璃厂,位于秦皇岛市道南地区。建厂前期,由公司发起人李伯芝等组织人员对所选厂址进行实地考察,将秦皇岛与唐山两地进行对比分析后,于1921年10月形成耀华玻璃公司筹备报告书。报告书中将秦、唐两地原、燃料成本及其他成本作对比,最终认为建厂秦皇岛更有利于借重其水路交通及开滦资源。笔者就筹备情形报告书这一档案及相关文献资料,对工厂选址秦皇岛的原因做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耀华公司;筹备情形报告书;工厂选址;建厂成本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国耀华玻璃公司档案整理与研究——兼论近代京津冀协同发展”(17YJCZH169)

    中图分类号:K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8)05-0056-07

    选址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长期性投资,相对于其他经营因素来说,它具有长期性和固定性。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其他因素可以随外部环境变化而进行一定调整,但选址一旦确定就较难改变,选址选的好,企业可以在未来经营管理中长期受益。本文以耀华玻璃公司的选址为例,进行论述。

    随着企业档案的逐步解密,目前对耀华玻璃公司的研究也逐渐多元化,这些论文侧重于对耀华玻璃公司的创办原由、资本构成、生产销售、利润分配等方面进行论述,这对于企业研究来说是不可或缺的。① 从企业角度来说,工厂选址方面也至关重要,是企业研究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民国时期的企业家能考虑到选址问题的重要性,显然已经具备成熟企业家的战略眼光,这与民国时期政府营造的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是分不开的,这种环境极大地促进民国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家。

    “工厂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从一个工厂可以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大环境。”② 目前学术界对工厂选址问题的研究颇多,如赵伟东对建厂地区的条件与厂址的选择作了总结性的叙述;于学朱指出针对煤化工企业特点,在厂址选择中应突出解决原料运输费用高、排渣量大、占地多三个方面问题;高灿论述了石家庄如何依托原料以及交通方面的优势,开始了大型棉纺织工业基地的建设;易庭源主张建厂要讲求眼前的投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长远利益,要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预测预控产品成本;梁琦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运输成本的降低将导致企业倾向于在总部集聚地区设立工厂;任鸣鸣等认为企业在进行选址决策时,要在当前的工厂地理位置、生产规模投入成本和未来的可变单位生产运作成本之间进行均衡;易斌认为选址问题是组合优化中一类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广泛实际背景的问题,其实质是寻求对需要完成分配任务的合理安排以得到某种意义下的最优结果。③ 上述文章都对工厂选址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论述,在工厂的选址分析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主要从耀华玻璃公司工厂选址问题出发,利用耀华公司档案史料,通过对《耀华公司筹备情形报告书》中秦、唐两地在原燃料等方面成本的对比,再结合秦皇岛自身具有的资源及交通优势,阐述耀华玻璃公司选址秦皇岛的原因。

    一、耀华玻璃公司创办背景

    “旧中国的玻璃工业几乎一片空白。清末宫廷和豪门所用的玻璃,全赖进口。1904年有人在江苏宿迁、山东博山建厂,方法是用小窑熔化玻璃,用人工吹制,加热摊平后成平板玻璃。博山玻璃有限公司1906年投产,到1909年实际累计产量仅有五千标箱,且成本高、质量差,终于停产倒闭。以后玻璃仍然依赖进口。据统计,仅1914年就进口452,416实箱。每一实箱玻璃进口价格约为14银元,每年就有600余万银元流向海外。”④ 在当时的中国,600余万银元相当于多少的购买力?“1918年(民国七年)清华学校的外国教员狄登麦在北京西郊第一区调查居民195家,其中100家为汉族人、95家为满族人。从这个调查结果,狄登麦计算北京市郊平均五口的人家,每年至少需收入100银圆,才能维持最低生活。”⑤ 1912年至1919年之间,是北京的物价相对比较稳定的阶段。由此可知,中国在1914年单进口玻璃一项,就有600余万银元外流,这相当于北京市郊平均6万余户五口之家维持生存的年收入,可见外流金额之巨大,耀华玻璃公司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耀华公司筹备情形报告书》的分析

    耀华玻璃公司作为中外合办企业,其在创建之初即沿用国外的企业管理模式,十分重视公司档案资料的记载与保存。耀华玻璃公司的档案大部分藏于秦皇岛市档案局,其余小部分藏于耀华厂档案室。本文对于工厂选址的分析,主要借助于来自耀华厂档案室的《耀华公司筹备情形报告书》这一史料。根据史料记载,1921年10月,耀华公司开始筹备建厂。筹备期间经过对秦皇岛与唐山两地进行调查比较,形成了《耀华公司筹备情形报告书》。从近百年前的一份报告可以看出,当时企业家已经具备成熟企业家的远见卓识。其报告内容真实、数据可靠,对于现在企业投资建厂的成本分析仍具参考价值。

    1. 燃料成本

    煤炭是制造玻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燃料,1924年耀华玻璃厂1号窑投产时,每标准箱玻璃平均煤耗均在100公斤以上。因此,耀华玻璃厂选址紧邻燃料产地,有利于降低玻璃生产成本。开滦煤矿地处唐山,紧邻秦皇岛,1893年全线通车的津榆铁路,直接使开滦矿区与秦皇岛相连,煤炭输出极为便利。加之耀华玻璃公司的成立和开滦矿务总局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很多开滦股东亦是耀华股东,故耀华玻璃公司用于生产的燃料主要依托开滦矿务局所供煤炭。

    按照比利时工程师的预算,在中国制造15万箱玻璃,需要用煤13000噸。经过开滦矿务局技术人员考察后,认为开滦煤矿所产之煤并非十分适合制造玻璃,因为担心燃煤过程中的煤气会对生产的玻璃造成损害。如果使用开滦之煤制造玻璃,必须在其中掺进白煤,即无烟煤。故机炉用煤需头等沺煤、白煤、平常煤屑三种。机炉用煤中,三种煤炭所用比例预算如表1:

    根据报告书记载,如在唐山建厂,头等沺煤每吨2元,平常煤屑每吨2元,而白煤每吨7元。如在秦皇岛建厂,头等沺煤每吨3元,平常煤屑每吨3元,而白煤每吨6元。比较头等沺煤与平常煤屑的价格发现,两种煤价秦皇岛皆比唐山高1元。而比较白煤价格,秦皇岛则比唐山低1元。因为头等沺煤和平常煤屑开滦煤矿皆产,故耀华工厂如果选址唐山,开滦即用成本价格售予耀华。但如果选址秦皇岛,则需额外增加煤炭的运输费用。按照当时煤炭产地至秦皇岛的距离约为73英里,运费每吨约为0.45元,外加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人工、装卸等杂费,故头等沺煤和平常煤屑的价格,秦皇岛要较唐山每吨高1元。而较于秦、唐两地白煤价格的差异,主要因秦皇岛有白煤产地。“柳江盆地的石炭——二迭系煤层储量尚可,而侏罗系煤层煤质较好,属无烟煤。”⑥ 十九世纪末,石门寨出现两家初具规模的煤窑,他们效法开平煤矿,不断扩大投资和改进技术,发展无烟煤生产。所产之煤不仅供应本地而且远销天津,“中等煤的煤价六两七钱,能供家庭烧用;大块煤则每吨七两七钱,可供熔冶之用。”⑦秦皇岛作为白煤产地,如建厂秦皇岛,白煤可以每吨6元的价格获取。而建厂唐山,则需额外再加运输费用,以每吨7元的价格获取。

    综上,在中国制造15万箱玻璃,需用到头等沺煤、白煤、平常煤屑三种,共计17925吨。经过对三项煤种的价格计算,在秦皇岛建厂燃料成本约为63525元,而在唐山则为52100元。单就燃料方面看,秦皇岛建厂比唐山建厂燃料成本要高出11425元。

    2. 原料成本

    (1)硅砂与硅石

    硅砂是制作玻璃的主要原料,中国北方有很多省市均有生产,但多数省市的硅砂质量较劣,并不适合制造玻璃。耀华玻璃公司筹备建厂期间,曾委托唐山副工程师将威海卫、秦皇岛、龙口、香港四岛的沙子送往比利时进行化验。经过化验对比后,威海卫青矶岛所产硅砂内含各种原质成分最适合制造玻璃,故预选用威海卫青矶岛之沙。因青矶岛与秦皇岛港之间,海运较为方便,如建厂秦皇岛硅砂可直达,如建厂唐山,则需由秦皇岛港再运往唐山。故只需先计算由威海卫运至秦皇岛,每吨沙子所需费用如表2:

    砂岩,亦称硅石,作为硅砂的替代品,可以代替硅砂作为制造玻璃的原料。由于硅石极易捶碎,捶蹍硅石的器具只要用纯铜制成,就可以使硅石中的原质不受铁的影响。再用冷水浇注,再用大火煮热度非常高,再按所需要的石块大小任意捶打即可用硅石代替硅砂制造玻璃。

    在中国北方,硅石的产地非常多,北戴河、唐山附近都有产硅石,其质地也适合制造玻璃。并且在价格方面,硅石要较硅砂便宜很多。如《耀华玻璃厂志》中记载,1924—1926年,耀华玻璃厂投产期间,朝鲜硅砂合计成本每吨8.5元,赵各庄砂岩合计成本每吨3.75元,价格相差一倍还多。预计出产十五万箱玻璃的标准,则需用硅石8540吨。如在唐山建厂,则硅石成本每吨约2元5角。如在秦皇岛建厂,硅石成本每吨约3元7角,秦、唐两地的价格差异大体与煤炭同理,不同在于交通运输费用方面。故在唐山制造玻璃所需硅石成本为21125元,在秦皇岛制造玻璃所需硅石成本则为31687元,故秦皇岛比唐山高出10562元。

    在耀华玻璃厂1号窑建成投产后,一直到1926年,生产使用的都是山东威海卫青矶岛硅砂、朝鲜云鳦岛硅砂以及越南等地硅砂。从1927年开始对赵各庄砂岩试验,并在试验成功后投入使用。由此可见,筹备组在筹备建厂期间所做调查,为日后玻璃厂的正式投产奠定了基础。

    (2)苏达

    在比利时制造玻璃,苏达是作为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其用量为:苏达碳酸盐435吨、苏达硫酸盐80吨。在比利时,苏达碳酸盐与苏达硫酸盐价格基本相同,每吨皆不超过4万法郎。在中国,苏达碳酸盐每吨合洋120元,苏达硫酸盐每吨合洋35元,两者价格差异过大。故在中国制造玻璃,计划用苏达硫酸盐代替苏达碳酸盐。如此需将使苏达硫酸盐的用量加大,每用五成的苏达碳酸盐,就要用七成的苏达硫酸盐,按照预计年产15万箱玻璃,则需用苏达硫酸盐4088吨。就此计算,在秦皇岛苏达成本约合洋143080元,而在唐山苏达成本约合洋147168元,单就苏达成本看,秦、唐两地相比,秦皇岛比唐山低4088元。

    (3)石灰岩

    石灰岩是制造玻璃的重要原料,秦皇岛与唐山附近都有石灰岩产地,其中以秦皇岛北山所产的石灰岩质量最佳,每吨合洋1元。在石矿附近,将石灰岩捶碎的人工费,每吨约合大洋2角。将石灰石从石矿运往唐山,使用津榆铁路运输,运脚费较廉,约合洋3角,每吨成本为1元5角。将石灰岩运往秦皇岛,因未有直达铁路,故需雇车搬运,每吨费用约合洋1元以上,每吨成本为2元2角。如按照2210吨石灰岩计算,秦皇岛石灰岩总成本为4862元,唐山石灰岩成本为3315元,秦皇岛较唐山石灰岩成本高出1547元。

    (4)木料

    玻璃进行外销过程中,需要使用木箱进行装箱。适合制造木箱的木料,每到达1000米厚度,一寸就合洋65元。为了节约成本,耀华计划自制木箱,现先按照每只木箱8角5分来计算成本。则今耀华玻璃公司欲制造15万箱玻璃,则需要木箱15万只。在秦皇岛和唐山两地每只木箱合洋8角5分,故15万只木箱共合洋127500元。

    通过对比秦皇岛与唐山制造玻璃所需要燃料、原料、木箱价格,不难发现在秦皇岛制造玻璃要比唐山高出19446元,具体生产成本综合对比见表3。

    3. 其他成本

    (1)职员及人工

    耀华玻璃公司职员及人工构成主要有:天津总事务所、工厂主任职员、工厂人工三部分。其人工成本不论选址秦皇岛,亦或唐山,价格相同。以上三类人员薪资情况详见表4。

    (2)专利权之利金

    耀華玻璃公司与比利时方面订立合同时,曾声明取得弗克专利权限4年内,所制造6000000方米的玻璃,每方米应缴纳该厂酬劳金4便士,计合每年应纳酬劳金25000镑,因为该项酬劳金的交付仅是4年之内的事,不做工厂经营长远考虑,故在筹备报告中并未算及。

    (3)原动力等成本

    原动力、灯火、地租、修理机器、水料等费,按照丹瑞米厂所用经费计算,至少需要120000元,故在中国预算计定为120000元。

    由上述各项成本费用,可预估制造玻璃的成本预算(见表5)。

    (4)工厂建造成本

    工厂建造的经费预算中,金额按照比利时布鲁塞尔方面所要求进行预算,辅以开滦矿务总局总工程师等预算为参考依据。报告书中涉及英金数目,按每磅8元、每元6法郎。每1立方米的钢砖约合2吨、每1立方米的寻常砖约合600块计算。据《耀华机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筹备情形报告书》,建造工厂及围墙连同地价预算,在唐山如为673767元,在秦皇岛为690192元。

    (5)管理费及公司资本预算

    按照耀华玻璃公司的预算,1922年9月1日工厂可以开工,距本公司创办之时(1921年1月)计算,一共耗时20个月为工厂开办之期。现延迟1年至1923年方能开工,则延迟一年期间的管理费的预算为4485192法郎,合洋747532元。

    另外,在中国有25000元作为不敷时的特别开支。为今后设厂费用,期其不至于竭缺之弊,遂预备以1000000法郎,合洋1700000元作为公司资本,按照实际支配使用(见表6),势必有盈余。

    三、耀华玻璃厂选址原因分析

    耀华玻璃厂之所以开设在秦皇岛,主要倚托其交通与开滦资源的便利。耀华玻璃厂与秦皇岛港紧邻,它的供销,除了借用京奉铁路之外,更重要的是借重秦皇岛港与国内外交通的便利,从各地源源不断地运回大宗原、燃料。同时,它的产品绝大部分通过秦皇岛港输往国内外各地。耀华开工后,它输入的原料与输出的产品,也成了秦港吞吐的一宗重要物资。

    1. 从工厂供销角度看秦皇岛交通优势

    “秦皇岛属于直隶省(河北省)临榆县,作为华北唯一的不冻港口而广泛闻名。其位于渤海灣的西岸北纬三十九度五十五分,东经一百十九度三十八分,是京奉(北宁)铁路秦皇岛站的所在地,位于距北京正阳门起点二百五十一英里,距奉天(沈阳)满铁站二百七十一点四二英里的地点。”⑧1922年,耀华筹建初期,建厂所需物资主要从比利时购进,由耀华驻比经理处负责租船承运。租船经由汉堡直达中国境内,运费为每吨银元20元。“1924年,耀华厂建成投产后,生产所需海砂、纯碱、芒硝等大宗原材料及木材、砂砖、五金器材等材料,一部分靠从美国、日本等国进口,一部分由国内塘沽等地经由海路运进。”⑨

    耀华玻璃厂投产后,国内海运玻璃主要借助开滦矿务局的运煤船。玻璃由工厂装上开滦专用火车,托运到秦皇岛港码头,进行装船。通常将玻璃放置在煤上,玻璃箱订上木拉条,防止移动导致玻璃破损。运价按照煤价增收一倍。中比合办时期,海运运费较为低廉,由秦皇岛至天津每吨仅为2.5元。而京奉铁路所规定秦津运货价款,为每吨6.32元。如果工厂选址唐山,则玻璃成品须由铁路运至秦皇岛港码头,假以开滦煤田中心起,至秦皇岛终,距离约73英里,煤的运费约每吨0.45元,因玻璃危险易碎,故价格近煤的一倍,即运费按0.8元每吨计算,玻璃每箱重约0.063吨,以年产15万标准箱为准,则为9450吨。由此可得,如在唐山建厂,每年单产品输出上就要比秦皇岛额外增加约7560元。况且,玻璃生产还涉及大宗原料、燃料、机器设备等输入问题,故额外运费恐之更多。因为海陆运输价格的颇大差异,且耀华玻璃销售多往长江中下游、香港、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地,海路运输极为便利,而且海运现状安全。因此,中比合办时期,海运玻璃占全年玻璃总运量的90%以上。现将耀华玻璃厂开工之后几年中的出口量及流向进行汇总(见表7)。

    2. 工厂充分借重开滦资源

    耀华玻璃公司设于秦皇岛,也欲借重开滦矿务局在秦皇岛的便利条件。耀华玻璃公司是在周学熙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的,其中方股金主要是滦州矿务公司各股东由累计的“新实业开发基金”拨交。因此,很多开滦的股东亦是耀华股东,所以开滦矿务局为耀华的发展提供便利。开滦矿务局为耀华的创建解决了土地、设备、交通线、原燃料、销售等问题。并于1924年5月企业投产前与开滦签订了耀华委托代管全部业务合同。

    筹备与生产方面。耀华厂址占地131亩,其中120亩是开滦矿务局租给耀华,土地租金为每亩地每年10元。余下土地为国家所有,土地租金每亩每年仅付1元。故耀华选址秦皇岛建厂,其土地使用费用甚为低廉。同时,矿务局廉价出售给耀华各式缸砖、建筑用砖、水泥等建筑用材,帮助其建厂。工厂厂区靠近秦皇岛火车站,并由开滦代为铺设一条直通工厂的铁路专线,耀华所需进口货物,以及出口的玻璃都由开滦矿务局代运,减收或者不收运费,运输极为方便。筹备期间,预期开滦供应耀华的生产和生活用电,帮助其生产。耀华厂址紧邻开滦煤矿,煤炭供应就近,燃料有保障。

    市场方面。开滦依托自己建立起的强大销售网络和积累的极高信誉,注重市场调查、赢得市场竞争,使耀华很快的在中国打开市场和站稳脚跟。同时,将耀华玻璃远销海外,推销到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地。

    运输方面。在耀华成立之前,开滦矿务总局一直控制着秦皇岛港,形成独特的隶属关系。开平矿务局通过秦皇岛经理处与分设沿海各港的开平码头、货站、经销处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套严密的运输体系。

    四、结论

    纵观筹备建厂期间,企业家能够将秦、唐两地的燃料、原料、其他成本等做详细对比。选址过程中涉及的许多方面,为耀华玻璃厂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如原料中可用硅石代替硅砂,1924年到1926年建厂初期,为使工厂顺利生产,使用的是硅砂作为原料。在1927年就开始对赵各庄砂岩试验,并在试验成功后投入使用。由此反映出,民国时期企业家已经有很成熟的商业思想,在玻璃生产过程中最大程度压缩成本,追逐厚利。

    耀华玻璃厂从1921年开始筹备建厂,1922年3月17日于秦皇岛动工兴建,1924年8月15日1号窑建成,同年9月1号窑投产。到1924年5月,开滦接管耀华营业时,工厂着手采运原料,试开煤气发生炉,预在当年8月开始出货。但到10月末因“第二次直奉战争”波及秦皇岛,被迫停产。至1925年,第一年正式出货时,已达到年产16万标准箱,超过原定15万标准箱的设计能力,随后几年均超过20万标准箱。建厂前期(中比合办)耀华玻璃公司历年成本、利润指标完成情况(见表8)。

    耀华玻璃厂在1925年正式投产出货后,其产量高、产品质量佳,可以媲美洋货,使股东们获利颇丰。按照当时上海市面窗户玻璃的价格,每箱约合洋11—12元,这是玻璃到上海的应售价格。秦皇岛运至上海,需保险及水脚费,运载过程中不免有破损,因此每箱售价应该多于十一二元。现姑且按照每箱11元来计算,筹备报告书上述提及,在秦皇岛设厂每箱玻璃成本4元5角3分,即按约数4元5角计算,则按年产15万标准箱来算,每年可获利975000元。

    耀华股东们在耀华投产前期(中比合办时期)共获利397.36万元,由于国内局势等种种原因,虽然相比较筹备报告书中的预期年收益有差异,但相较于同时期的其他企业,耀华起步階段可以达到此等获利水平实属不易。为了便于理解耀华投产前期的获利能力,将耀华与同时期的华新纺织公司卫厂的获利水平作比较。华新纺织公司卫厂第五届营业情形为“净余十四万二千九百十二元一角六分。”{12} 华新纺织公司津厂第六届营业情形为“净余七十六万三千八百十三元三角七分。”{13} 由此可知,耀华在投产前期,其获利水平是非常可观的。

    “周学熙实业集团与号称‘平板玻璃王国’的比利时合作,创建了中国乃至远东第一家采用机器连续生产平板玻璃的企业——耀华机器制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从此,在渤海之滨,燕山脚下,山海之间。‘耀华’这个肩负着‘光耀中华’重任的企业,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创业之路。”{14} 耀华的成功创办,结束了中国玻璃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正如其名“光耀中华”。在耀华的选址上,因为企业家们的审时度势与全面分析,耀华玻璃厂最终落地秦皇岛,依借秦皇岛独特的海陆交通资源和开滦在能源、运输、机构方面的便利条件,使得耀华在建厂初期就迅速发展。随着耀华技术的改进及年产量的逐年增加,慢慢已经形成对国内玻璃行业的垄断局面,并且远销海外。由此,耀华也成为了中国机制玻璃工业的重要企业。

    注释:

    ① 刘建萍:《试析秦皇岛耀华玻璃厂的创办及经营(1921—1936)》,河北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方强:《中比合办时期秦皇岛耀华玻璃公司研究(1921—1936)》,河北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陈凯:《近代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耀华玻璃公司》,《文史天地》2015年第12期;王莲英:《民国时期耀华玻璃公司董事会议事录摘编》,载董劭伟主编:《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研究论丛》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张丽敏:《一件与耀华玻璃公司创建有关的珍贵信函》,《文物春秋》2014年第4期;王殿来、金继东:《发展中的“玻璃城”》,《中国建材》1986年第3期。

    ② 高灿:《新中国初期石家庄棉纺基地建立研究——以国营石家庄第二棉纺织厂为例》,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③ 赵伟东:《建厂地区条件与厂址选择》,《石油化工设计》1999年第2期;于学朱:《煤化工企业在厂址选择中的几个特点》,《煤化工》1988年第3期;高灿:《新中国初期石家庄棉纺基地建立研究——以国营石家庄第二棉纺织厂为例》,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易庭源:《略论建厂时预控产品成本》,《财会月刊》1999年第7期;梁琦、丁树、王如玉:《总部集聚与工厂选址》,《经济学》2012年第3期;任鸣鸣、杨超、何波:《生产成本规模递减的工厂选址和规模决策》,《工业工程与管理》2007年第6期;易斌:《关于工厂选址问题模型的讨论》,《科技信息》2011年第28期。

    ④ 刘铁林:《周学熙与耀华玻璃厂的创办》,秦皇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秦皇岛文史资料选辑》第5辑,内部资料1991年刊行,第119页。

    ⑤ 陈明远:《历史上银圆的购买力》,《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24期。

    ⑥⑩ 秦皇岛港史编审委员会编:《秦皇岛港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年版,第5、241页。

    ⑦ 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1840—1895年)》第1辑,上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23页。

    ⑧ 王庆普:《秦皇岛港口史料汇辑(1898—1953)》,秦皇岛港务局史志科内部资料,2000年刊行,第25页。

    ⑨ 方正中:《解放前耀华厂海运史略》,秦皇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秦皇岛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内部资料1994年刊行,第89页。

    {11} 耀华玻璃厂志编纂委员会编:《耀华玻璃厂厂志》,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第153页。

    {12}{1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工矿业》,凤凰出版社1991年版,第216、222页。

    {14} 李谱、李学锋:《光耀中华的玻璃》,《中国建材报》2002年3月26日。

    作者简介:佟爽,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硕士研究生,河北秦皇岛,066004;董劭伟,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社会科学院教授,河北秦皇岛,066004。

    (责任编辑 刘晓慧)

    相关热词搜索:耀华报告书选址民国筹备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