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调查研究

    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调查研究

    时间:2020-04-12 05:19: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为了提升高师公共心理学的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基础教育师资的输出服务,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刻不容缓,可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变革。

    关键词: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

    公共心理学一直是师范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性课程,对夯实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基础,提高其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笔者多年来对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的经历及体验,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并不如预期的高,是何原因所致?基于此,笔者对所在学校的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采取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的形式,题目涉及“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两大部分),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34份,有效问卷421份,其中文科类师范生192份,理科类师范生160份,体育与艺术类师范生67份。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表1 对课程结构的倾向

    [选项\&频率(N=421)\&百分比\&不选\&19\&4.5\&以理论导向\&40\&9.5\&以实践导向\&263\&62.5\&以问题导向\&52\&12.4\&以专题导向\&47\&11.2\&合计\&421\&100.0\&]

    表2 对课程实施方式的倾向

    [选项\&频率(N=421)\&百分比\&不选\&54\&12.8\&以活动为导向\&136\&32.3\&以讨论为导向\&37\&8.8\&以讲授为导向\&19\&4.5\&以案例为导向\&175\&41.6\&合计\&421\&100.0\&]

    表3 对课程学习方法的倾向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被动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选择的百分比\&30.2\&24.5\&58.4\&54.7\&]

    表4 认为最有利于学习的流程

    [选项\&频率(N=421)\&百分比\&不选\&13\&3.1\&先预习,再上课,然后课后复习\&263\&62.5\&没预习就上课,然后课后复习\&46\&10.9\&先预习,然后上课\&22\&5.2\&只是上课,没有预习和复习\&10\&2.4\&学生先概览,提疑,解疑,小结,课后复习预习\&63\&15.0\&上课看课外书,有空再复习\&1\&0.2\&其他\&3\&0.7\&合计\&421\&100.0\&]

    一、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1.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的结构不够合理

    421份有效问卷中,有54.4%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所用教材实用性一般。这说明了虽然我国已出版的《心理学》教材看似硕果累累,但绝大多数都以理论知识为主导,大体框架仍受传统知识体系的束缚,并未发挥为师范生职前做指导及准备这一主要功能,实用性不强。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是目前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最紧迫的问题。

    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课程内容的陈旧落后,与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成长需求相脱离,针对性、指导性、实践性与应用性不强。一方面,据笔者了解,学生最初对公共心理学的学习都持很高的期望,但在接触实际的课程内容以及经历课堂教学后,不少学生认为课程内容理论性太强,晦涩难懂,与现实生活相脱离,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与最初的高期望形成了巨大落差;另一方面,该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中所遇问题能力的针对性不强,对学生而言毫无吸引力,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对授课教师而言也毫无说服力,部分教师甚至出现了厌教心理,敷衍了事。

    2.教学方式单一落后

    同样在这421份有效问卷中,仅有12.8%的学生对其任课教师的教学非常满意,有49.2%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一般,有54.4%的学生反映在课堂上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很少,有53.2%的学生认为本课程的学习氛围一般。这些都反映了高师公共心理学的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客体,学生得不到充分思考、交流、合作学习的机会,更谈不上自主探究能力的锻炼。值得我们关注的还有教师的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起到监控作用,但仅有5.7%的学生认为该课程教师的课堂管理严格,这恰好反映了教师对课堂管理不够重视。总之,现今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学方式单一陈旧,不讲求大学课堂教学的交往性,使得师生的创造性与个性受到压抑。

    3.课程评价方式单一僵化

    如果我们只是注重教学方式的改变而忽略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那么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也不会有多大的改观。通过问卷调查可知,公共心理学的课程评价仍然停留在终结性评价上,其评价内容也是以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课程评价功能的发挥,例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等方面,严重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与评价。在评价方法上,过于简单刻板,倾向于单一的量化评价,忽视定性评价,忽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的策略

    1.优化高师公共心理学的课程结构

    优化高师公共心理学的课程结构,旨在促进学生专业拓展与个人成长,围绕“培养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定位,培养什么人——教育的价值取向定位和目标定位,怎样培养人——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手段定位,谁来培养人——教育的主体定位”这四个方面,课程结构的建构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知识导向,如表1所示,62.5%的学生对本课程结构的倾向为实践导向,因此可以将本课程结构整合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心理学基本理论概述;第二部分,心理发展规律及特点;第三部分,心理学知识在教育教学实际中的运用。在这三个部分的基础上积极尝试“课程模块化”设计,模块应涉及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实验、心理测试、教育心理、学生学习心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心理等内容,并增加大量的、与当今基础教育紧密联系的典型的心理学案例。另外,为了保证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模块化的有效性,我们建议将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分配调整为5∶5或者4∶6。

    2.改进课程教学方式

    当前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仍以课堂讲授为主,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必须革除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课堂不再只是传播知识、形成技能的场所,而是一个创造意义的地方,教与学的过程是意义建构、分享与创造的喜悦之旅。”这种教与学的观念转变蕴含着这门课程对人文素养的追求,对学习的内在价值的追寻,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为主体的深情呼唤,对学生深切的尊重。而为了实现这种观念的转变,我们必须改变本课程的实施方式,凸显课程载体的多元化,凸显教学方式的丰富性,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强调教学主体的交往性,重视课堂管理的组织协调性。

    首先,针对本课程的实施方式,如表2所示,73.9%的学生倾向于以活动和案例为导向,具体而言,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推行案例教学、微课程、实验教学、参与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大量运用图象、视频等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得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生动、有趣。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才能创造有意义的教学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交往”,笔者认为立体的教学过程应包括三个主体: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关联是以教学内容为中介。三个主体决定了“教学交往”的五种类型:学生群体与教师的交往、学生个体与教师的交往、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高效的教学应该满足这五种类型的交往,关系也应当是双向的,也就是说,教学的理想状态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生命力才能得到真正焕发。最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课堂教学可以相互促进。如表3、表4所示,58.4%的学生倾向于探究式学习,54.7%的学生倾向于合作学习,62.5%的学生认为“先预习,再上课,然后课后复习”这样的流程最有利于学习,因此,我们要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提倡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并注重学生课前的预习及课后的复习。

    3.改变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

    改变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评价理念。教师的教学评价理念旨在建构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发展性评价理念。故评价教师的重点应转移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学生学习的延续性等方面。其次,要改变对该课程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我们最好将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学生自评结合起来,并合理分配好这三种评价的权重,建议最好为三六一开或四五一开。“教师按照一定的比例构成较为客观的综合评价系统,这样既可以克服一次性考试带来的各种问题,又可以在学生平常学习中拾遗补漏,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辅导与帮助。”推行档案袋评价,这种多重评价模式正好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参与合作学习的情况、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情况、参与心理实验的情况、完成有关调查研究的情况等。最后要搞好公共心理学课程题库及实验项目库的建设,试题考核的侧重点应放在作为准教师的专业素养上,题型方面应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注重试题的灵活性与开放性,减少学生的机械重复记忆,训练其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总之,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一定要坚持“学生为本、课堂拓展、运用导向”的基本理念,优化课程结构、积极尝试课程模块化、革除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与课程评价模式,才能更好地突出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基础性、师范性与实践性,更好地为基础教育师资的输出服务。

    参考文献:

    [1]金荣.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探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01):193-194.

    [2]黎平辉,李建年,袁川.教师专业发展理念转变下公共教育学的变革[J].现代教育科学,2010(06):36-39.

    [3]王莉,王俊刚.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8):119-121.

    ·编辑 李建军

    相关热词搜索:调查研究课程改革心理学高师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