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李尔王》中圣经元素探究

    《李尔王》中圣经元素探究

    时间:2020-04-21 05:21:2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圣经》是基督教经典,对西方人的思想和日常生活有着深远影响。宗教因素也在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中得到充分体现。本文旨在分析基督教的原罪、惩罚和救赎观念对《李尔王》中人物命运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圣经》,《李尔王》,原罪,惩罚,救赎

    一、《圣经》对莎士比亚作品的影响

    莎士比亚生活在英国的文艺复兴时期,而文艺复兴便是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特征。莎士比亚因他伟大丰富的剧作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巨人,同时也是人文主义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莎士比亚及其作品也深受基督教精神的影响。两者并不矛盾,因为在莎士比亚时代,以知识与理性为特征的人文主义运动,和以信仰与救赎为特征的宗教改革运动同时并存。一方面是人性的解放与自我意识的觉醒,而另一方面,基督教的自然观、历史观与伦理道德观等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文艺复兴同基督教有着密切联系,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不能深刻理解莎士比亚的创作。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莎士比亚熟谙基督教经典《圣经》,其中的观念和精神对莎士比亚创作有着巨大影响。因此,不论是他的悲剧,喜剧,历史剧还是十四行诗里都包含《圣经》的元素。作为四大悲剧中成就最高的《李尔王》当然也不例外。英国当代批评家海伦.加德纳甚至认为莎士比亚的悲剧是“基督教的悲剧”(Helen Gardner, 1998: 72-74) 。

    作为基督教精神核心的原罪、惩罚和救赎观念在他的四大悲剧尤其是《李尔王》中处处可见。以下本论文将主要探究原罪、惩罚和救赎的基督教精神在《李尔王》中的具体体现。

    二、原罪、惩罚和救赎在《李尔王》中的体现

    2.1 原罪

    《圣经》主张原罪说,强调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人的原罪始于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夏娃受到魔鬼化身的蛇的诱惑,违背上帝的旨意偷吃了禁果,因而遭到上帝的惩罚,被驱逐出伊甸园。从此,人类就生而有罪,注定要在尘世受苦。

    高纳里尔,里根和埃德蒙从一开始便是内心狠毒的恶人。高纳里尔和里根既自私又冷血。在李尔分封国土之时,曲意奉承,竭尽全力赞美他,得到之后,立刻变脸虐待他,还将其逐出家门,任其无家可归,在荒野中饱受风雨之苦。高纳里尔还设计谋害她的丈夫奥本尼。为了争夺埃德蒙的爱,姐妹俩不惜互相残杀。埃德蒙为个人私利不择手段,把人间的伦理、道德、情义和良知抛之九霄云外。他不信上帝,而相信弱肉强食的丛林原则。为得到家产土地,陷害仁慈的哥哥埃德加,逼其出走,流离失所。赶走哥哥之后,他又把目标指向父亲。当他的父亲将法军暗中登陆的密报告诉他后,他却卖父求荣,立即向康华尔和里根和盘托出,借此将父亲的一切据为己有,害得父亲惨遭挖眼酷刑,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求生无望求死不能。

    李尔是一个专横傲慢,刚愎自用,性情反复而自我中心的国王。他喜欢周围人对他阿谀奉承,甜言蜜语,将善意的批评视为对他的背叛,因此善良的考狄丽雅和正直的肯特都遭到他的冷遇和放逐。李尔根据三个女儿对他表达的谄媚之词的优劣来给予领土和权力,考狄利娅没有向他表达虚假的谄媚之情,受到李尔的憎恨和驱赶,忠诚的肯特好意劝阻也遭放逐。葛罗斯特则是另一个李尔王。他不察善恶不分真假,受埃德蒙的蒙骗,在无确切证据的情况下,冤枉善良的埃德加,剥夺他的继承权,将其逐出家门。

    这都显示了人类的原罪。

    2.2惩罚

    按照《圣经》的说法,既然人生而有罪,惩罚随之而来。亚当和夏娃被上帝逐出伊甸园后,在尘世吃苦受罪,男人亚当不得不靠辛苦劳作才有饭吃,女人夏娃要遭受生育之苦。该隐杀死兄弟亚伯后被逐出家乡,四处游荡。这些都传递出一个信息,即人们必须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负责,而死亡则是上帝为人类安排的最严厉的惩罚。

    《李尔王》中,犯下罪行的人都逃不脱上帝的惩罚。里根被她的姐姐高纳里尔下毒害死,高纳里尔也为此自杀身亡。二人做过太多坏事,但是临死之前仍无忏悔之意,她们的死属于永恒死亡,永世无法超生。埃德蒙丧尽天良,坏事做尽,最后被他的哥哥杀死。但他在临死前有悔改之意,告诉肯特李尔和考狄利娅将被处死的密令,希望拯救他们。因此,他将不会完全被地狱之火焚毁,他也将与上帝共存。李尔王和葛罗斯特则都轻信谗言,驱逐了真诚善良的子女考狄利娅和埃德加,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而饱受苦难。李尔被女儿逐出家门后在暴风雨中无家可归,精神崩溃而变得疯狂;葛罗斯特因为埃德蒙的背叛而被挖去双眼,沦为凄惨难民。

    2.3救赎

    人类犯下原罪,必然得到惩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赎罪之法。《圣经》引导人们去赎罪。如果人们信仰上帝,向上帝忏悔,就会获得上帝原谅,得到救赎。此外,经历苦难也可净化灵魂,是赎罪的象征。也就是说,犯错后历经困难饱尝辛酸的人们也可获得救赎。基督教倡导爱的精神,爱在《圣经》中被认为是“人与人关系的基本特征”。基督教精神的核心博爱,忍耐和宽容贯穿《圣经》始终。《圣经》教义倡导人们通过忠诚、善良和忍耐的行为获得上帝救赎。

    《李尔王》中,李尔在经历了从国王变为乞丐,风雨之中精神崩溃的困境之后,与被错怪的考狄利娅重新聚首,认识到了小女儿对他真挚的爱。他痛哭流涕,试图下跪向她忏悔,承认自己的愚蠢和轻信,获得女儿的原谅,也获得心灵的救赎。同时李尔重新认识了自我,他开始同情穷困弱小的底层劳动人民。葛罗斯特在被挖去双眼,企图自尽时得知他被迫害的儿子埃德加仍在人世并陪伴保护着孤苦无援的自己时,他忏悔了自己的轻信之罪,得到埃德加的原谅,父子团聚,获得幸福和救赎。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督教因素在《李尔王》中随处可见,没有它们,这部悲剧将失去原有的活力。基督教的原罪、惩罚和救赎的意识也在这部剧作得到充分体现。它们在这部剧中不仅扮演着惩恶扬善的道德教化作用,而且引导观众思考基督教中罪与罚,博爱与救赎的思想。这进一步深化了剧中的宗教意识,体现了莎士比亚的宗教情怀,使它同《圣经》一样闪耀着永恒的光辉。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李尔王[M].朱生豪译。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

    2、中国基督教协会编委会,圣经[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8..

    3、Helen Gardner. Religion and Literature. Chengdu: Sichu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98.

    相关热词搜索:探究圣经元素李尔王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