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康晓光:相比于基督教文明的“博爱”,儒家的“仁爱”更普适

    康晓光:相比于基督教文明的“博爱”,儒家的“仁爱”更普适

    时间:2020-04-24 05:16:0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中国慈善家》:最近几年,你以“公益文化”为对象,对中国大陆文化格局及其变迁进行了研究,你认为当下中国公益文化处在怎样一种状态中?

    康晓光:还处于一种比较混乱的状态。大家也都在做慈善公益,但什么叫慈善,缺乏认真思考和梳理,缺乏一套理论体系。我为什么要去帮助别人,谁应该得到帮助,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帮助,这些问题,大家好像都明白,但你真问他,谁又都说不太清楚。中国传统有一套东西,毛泽东时代有一套东西,西方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有一套它的公益文化,有它的一套价值观,但今天都是一些东西的大杂烩、拼盘,处于这么一种混乱、模糊、撕裂甚至是冲突的状态。

    《中国慈善家》: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二三十年了,对这些最基础最核心的问题研究得很少,按照这个趋势继续走下去会怎样?

    康晓光:稀里糊涂,外部的舶来品不断来中国洗脑,不管对与错,不管是否合适。现在这些培训、能力建设,全是美国、欧洲、香港的,那套东西在它的历史传承和土壤里,在它的政治经济制度里,是非常适合的,到中国大陆就不一样了。我们现在不加辨别就囫囵吞枣,都接受,学得又都不清不白的,半吊子,转过身来又去贩卖。

    《中国慈善家》:西方现代公益文化是中国公益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么?

    康晓光:那不一定。中国的公益文化是非常精彩的,只是中国人不知道,也不去梳理。从今天公益慈善事业的角度回头梳理、整理传统经典,这个工作很艰苦。它是格言式的,散布在各处,不成体系,把它按照现在的逻辑和思路组织起来,建立起一套理论话语,要求研究者不但要博古,还要通今。你读古希腊的东西,比如哲学、政治学,它的思维表达方式和今天很像,但咱们的古典典籍不是那么回事。我觉得,传统的这套公益文化复兴,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中国慈善家》:这部分研究现在进行到哪个阶段?你的最新著作《文化变迁的逻辑》今年会跟读者见面,有体现这部分内容么?

    康晓光:现在一个初步的融合都出来了。我在这本书里基本上做了一个总结,中国儒家传统的公益文化是什么,毛时代的是什么,包括现代西方的。现代西方的有人总结过,毛时代和中国传统的(系统研究)应该是我的首创。这些工作在这本书里都有一个提纲掣领的阐述,专门用一章来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慈善家》:如今公益界普遍认为中国传统的应属“慈善文化”,是缺少公益文化思维的,甚至不喜欢用“公益”这个词汇来描述,你提到的传统公益文化,有一套自己的理解?

    康晓光:不是不是,我讲的这个词跟他们的理解是一样的。大多数人,都是你刚才传达的这种看法,这是无知造成的,数典忘祖,根本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整天在议论他根本不知道的事。中国传统如何,中国传统典籍他读了几本?中国传统是什么,他知道么?不知道就敢信口雌黄,这是一百多年文化自残的结果。子孙后代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谁,从民间到政府,从百姓到精英,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整整一个多世纪,天天在这儿掘祖坟、毁灭自己的文化。

    《中国慈善家》:相较于西方公益文化,中国传统公益文化中的“利他主义”是否有本质上的不同之处?优势是什么?

    康晓光:这个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具体还要看我那本书。简单举例,儒家主张“仁爱”“推己及人”,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中国人利己和利他的逻辑。最简单的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爱我的父母,在照顾好我父母的前提下,我也要想想别人也有父母,我也要让天下的父母都幸福;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好的教育,也不忍心让别人的孩子成为文盲。这和基督教的“博爱”不一样。

    “博爱”是什么?我们都是上帝的孩子,都是兄弟姐妹,彼此没区别,它主张无差别的爱。中国人说,不是,如果我有能力帮助人,我首先把我最亲的人帮了,有余力再帮别人。我认为,这个是符合人性的。实际上西方人也是这样,只能供一个人读书,他肯定给自己的孩子,之后再给别人,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古今中外,没有例外。

    “仁爱”才是普适价值,“博爱”则是一种宗教信念,很难做到。我们用科学、严谨的学术手段做了一套问卷,证明了这个判断。

    《中国慈善家》:跟基督教文明相比,儒家“利他主义”在对人的激励方式和作用强度上有哪些不同?

    康晓光:中国人利己和利他是不分的。比如,对于一个君子、一个贤人、一个圣王的要求是什么?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修齐治平。只修身不行,还得齐家,只齐家就行了么?还得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一个成功的人,绝不是仅仅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的人,否则中国文化不承认你是一个成功的人,你就是个小人。一个有担当的君子,他是要履行社会责任的,是要对那个“大我”有所贡献的,要造福天下的。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逻辑。

    西方文化主要是依靠传统基督教中的灵魂不死,通过这个来解决动力问题。你的身体死了,生命并没有死。身体的存在是有限的,灵魂的存在非常长,至于存在的状态好坏,取决于你活着时是不是干好事。干坏事你就下地狱,干好事上天堂。它是通过来世,通过灵魂的不死,对人进行道德教化,激励利他主义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不是,儒家不承认灵魂不灭。但是,儒家对承担公益事业的激励是非常强的。儒家如何超越生命的有限?它不追求灵魂的不死,它追求生命的不朽。而实现不朽的途径,就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就是说,通过你造福社会,造福人类,通过事业影响千秋万代,让更多人受益,让你的影响你的作用持续存在下去。这个时候,就认为你的生命还在继续,你还活着,死而不亡谓之不朽。过去,死和亡是分开用的,两个概念,死基本上就是活动终止了,亡表示你的影响消除了。

    所以,要追求不朽,就要在活着的阶段造福更多人,甚至造福后代的人。实际上这套东西更有效地激励人,在此生,你要积极地有所作为,通过修齐治平,赢得你生命的不朽。

    相关热词搜索:儒家基督教博爱仁爱相比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