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妙解教材 [妙解“听月楼”]

    妙解教材 [妙解“听月楼”]

    时间:2019-02-20 05:42:2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一代才女邱应仪,是明朝翰林院编修黄志清之妻,出生于福建晋江名门,擅长诗词,可谓天生丽质,博学多才。她出阁前就已芳名远播,深得才子佳人的推崇,自嫁给黄志清之后,便深居简出,慢慢从人们视线中淡出。
      黄志清虽说是当朝一代大文豪,名声显赫,为人处事却十分谦虚谨慎,没有一点名家显贵的架子。因此,无论在官场,还是在民间,他都有极好的口碑。这对夫妻令许多人羡慕不已。
      却说这一年,离家多年的邱应仪,突然觉得特别想念故乡,很想请黄志清陪她回福建晋江老家探访。黄志清为了实现妻子的夙愿,便告假陪妻子前往故里。
      多年悄然无声的邱应仪,刚一露面,就好像平静的湖面上抛进一粒石子,猝然激起了阵阵涟漪。为避免节外生枝,夫妻二人一路缄默而行,不敢有丝毫张扬。尽管如此,得到消息的文人墨客,还是不断追踪而至,其中向邱应仪讨教的学子更多得像走马灯一样。
      平时夫妻二人一直是互敬互让,恩爱有加,如今出访,黄志清一路上听到的皆是对妻子邱应仪的赞美之词,不免心生妒意:“想不到我堂堂翰林院编修,在民间竟然还不及区区一灶妇,真是可怜可叹呀!”
      按理说,黄志清应该为自己有如此才貌双全的妻子自豪才是,可他却不这么想,觉得自己在妻子面前丢了面子,心里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一路上少言寡语,闷闷不乐。
      夫妻二人晓行夜宿,不日便来到了晋江城。三月的江南,正是莺飞草长,到处呈现出美丽和吉祥,令邱应仪感叹不已,诗兴大发。多日一直郁郁寡欢的黄志清,在妻子的感染下,也敞开胸襟对诗抒怀,夫妻二人各显身手,妙语连珠,佳句迭出。
      却说夫妻二人刚回家住下,黄志清大学士陪妻回故乡探亲的消息便不胫而走。第二天就有许多推崇黄志清夫妇的人找上门来,其中有学子登门拜师求教者,也不乏给黄志清送礼的地方权贵,为攀高沾光而来,但更多的还是为了求黄志清的墨宝。这使黄志清郁闷已久的心情,得到了暂时的慰藉。
      黄志清夫妇对来访者热情接待,有求必应,自然是应接不暇。说来也巧,这天,正巧赶上一位姓徐的富商新楼落成,想请黄志清给他题写匾额沾沾光,但又怕请不动黄志清,在众人面前丢了颜面,于是备了厚礼,求当县令的亲戚给黄志清写了封亲笔信,这才登门相请。
      徐员外见黄志清答应邀请,十分高兴,便请黄志清即刻动身。黄志清为了在妻子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才学,决定带妻子一同前往。邱应仪不谙内里,欣然应允。她如同出笼之鸟,恨不能把多年来压抑在胸的郁闷通通释放出来。
      一行人簇拥着黄志清夫妇来到了徐府刚刚落成的楼房。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听说黄志清要亲笔给徐老员外题写匾额,早已恭候多时;许多平民百姓得此消息也赶来看热闹。黄志清与夫人一走进徐府,就受到了热烈欢迎。黄志清不慌不忙,在匾额前略加思索,取南宋大诗人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之精华,提笔挥毫,准备题写“听雨楼”三个字。不料,落笔一时疏忽,竟然把“雨”字误写成了“月”字,于是就写成了“听月楼”。三个大字虽然苍劲有力,令人啧啧称赞,字面上却讲不通,他想马上补救,又想不出好的办法。黄志清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站在那里,显得有些尴尬。他暗自叫苦不迭,本想在妻子面前显露一下自己的才气,不料反在妻子和众人面前出了丑。
      这时,只听围观者议论纷纷:“想不到一代大文豪,竟然写出这样文不达意的东西来,看来这翰林院的大编修也不过如此!”也有人说:“古来有望月、踏月、赏月,何来听月之说?真乃稀奇之极!”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黄志清闻听此言,心中虽然不是滋味,但他毕竟见多识广,很快就镇静下来,认定自己一定会找到自圆其说的补救办法,所以他面沉似水,一直没有言语。
      始终依偎在黄志清身旁没有说话的邱应仪,听了众人的议论,再看看丈夫不动声色的样子,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马上说:“看来诸位对这个‘听’字的意境,还是心存异议,不如请志清稍事休憩,奴家给诸位解来听听。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邱应仪说罢,接过黄志清手中的笔,铺好宣纸,饱蘸香墨,一挥而就,写下一首“听月诗”。
      
      听月楼头楼太清,
      倚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呀冰轮转,
      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音细细,
      斧斫月桂响叮叮。
      偶尔一阵香风起,
      吹落嫦娥笑语声。
      
      邱应仪收笔展字,众人看时,竟是一片赞叹之声。原本不合逻辑的一个“听”字,让邱应仪这么一解释,不但合情合理,而且妙趣横生。
      黄志清没有想到,自己一不留神误写了一个“月”字,却被妻子演绎得如此美妙绝伦,从心里佩服得是五体投地。
      邱应仪笔下的“听月诗”,意境幽深,语句传神,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更让人对“听月楼”的妙笔赞不绝口。刚才那位对“听”字大放厥词的秀才,也改变了看法,说:“一个‘听’字就可见翰林院编修的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到底还是大学问家,小人惭愧,真乃惭愧之至!”
      从此,徐员外这座不起眼的小楼,因为“听月楼”一块匾额而名声远扬,邱应仪也因此备受世人敬仰。后来,徐员外将此楼改为商号,居然赚下万贯家财。更不为人所知的是,黄志清回京后,诚心诚意地拜妻子为“一字师”,从此再不敢嫉妒邱应仪。
      (责编 何 毅)

    相关热词搜索:妙解听月楼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